修行在大宋
时间:2023-05-21 来源: 作者:沐飞尘
应胜于厚因为生意原因,在成都有不少朋友,所以从他们的关系网里打听打听,可以说是比较有参考意义了。
众人收拾完毕,陈乐天今天改法子了,让应胜于厚他们不用跟着一起上堂上,让侍卫头子带着一个侍卫,两个人拿资料跟着就行了,没必要全都跟着,杵在总督府大院里太引人注目了。
所以这第二天往总督府而去的时候,就只有陈乐天刘大明还有捧着资料的侍卫头子和一个侍卫。
而今天早早地,总督府的外面就都围满了好几千百姓,府门外被挤得水泄不通。
第四百九十二章 星路
正文
虽然昨天鸣冤鼓的声音传遍成都城,但只有一开始敲鼓时候的十几个百姓以及退堂后几十个百姓看到了陈乐天的样子。距离远的,没有来的只听说的人,都没见到陈乐天。
这个已经在巴蜀地流传了月余左右的名字,多数百姓都还是想见一见的。
至于为什么都想见见,其实传言中有说陈乐天长得英俊潇洒的,也有说陈乐天长得身材魁梧一派粗犷,也有说他书生意气文质彬彬反正各种说法都有。
等到真正看到了,大家发现陈乐天长得一点也不奇怪,没有尖嘴獠牙,也没有貌若潘安。只是脸挺白的,剑眉星目,倒也不太像军伍中出身的人,乍看还是偏于像书生。只是顾盼间,有着一股常人没有的气势,大概就是军伍悍卒才有的吧。
所以这第二天早上,特意来在总督衙门外等着看陈乐天的人就多了很多。
陈乐天距离总督府衙门还有一里路的时候就被人群阻挡住了脚步。
“麻烦大家让一让,东家要进总督府。”刘大明跟侍卫在前面开路。
陈乐天在后面闲庭信步,边走边面带微笑跟分散开的两边人潮致意,好像自己是考中状元骑着马巡街的殿试头名似的,就差胯下一匹披着大红花的白马了。
“陈公子,请问您从巴中城是坐船来的吗,坐了几天”
“大概五六天吧,水路很通畅,也没有遇到阻截的杀手,这点我很意外,我本来是冒着必死的心来的。”
“陈公子,您是京城来的,为什么要管巴中城的事情呢是跟巴中城曹县令有宿怨吗”
“仇怨是肯定没有的,我在来蜀地之前根本不认识他,甚至可以说时至今日我也是不认识曹县令的。我只是在尽一个大宋子民的本分而已。路见不平就要拔刀相助,就这么简单”
“陈公子,听说昨日你差点被打了,您冲撞总督大人是因为总督大人念及跟曹县令老朋友的关系了吗”
“这不予置评,公道自在人心。”
“陈公子,您此举是为了哗众取宠吗,听说你准备参加科考,此番行为,难道是想让朝廷注意到你吗”
“让朝廷注意到我什么莫说我没准备考科举,即便我想考,我用这种法子即便成功惹到了朝廷大儒们的注意,但又有什么用批改卷子的时候所有学子的名字都是封住的,老师也不知道哪张卷子是谁写的吧”
“请问陈公子,是不是受县丞大人指使所以来对付曹县令”
“你叫什么名字你可以跟我一起上公堂,帮曹县令跟我打打官司,要是赢了的话曹县令肯定会给你很多银子。”
一里路的人潮,陈乐天回答了很多问题,也知道了很多百姓的想法。这是他临时起意的。
之前他站在人潮外还没被众人发现的时候,侍卫头子提议他从侧面翻墙过去,否则恐怕会被百姓们把衣服扯破。
陈乐天差点就准备这么干了,但转念一想,正好跟百姓们说说话,让百姓们对自己观感更好,无论怎么说,这都是好事,在之后跟总督大人谈判的时候都是无形的底牌啊。
终于穿过人潮走进府门走上公堂,总督大人已端坐在堂上道“陈同学就别行军礼了,拱拱手就行。”
陈乐天用行动说了不,仍旧单膝跪地行军礼,然后再起身拱拱手表情非常严肃的道“学生有话要说。”
总督大人不知道陈乐天卖什么关子,点头道“你说。”
“总督大人,学生是北军出身,在军伍中待了不少光景。”陈乐天道“在北军的时候,咱们袍泽们常常在一起商讨军伍之事,有一次就说到巴蜀地。咱们袍泽们一致认为,蜀地已千年未有战事,如今更是富庶至极。这些都是总督大人的功劳。若没有一任任总督大人呕心沥血的治理,蜀地哪来安稳平静呢若蜀地不安稳,咱们这些北军将士又哪能一心对外,背靠大宋一心对敌人呢所以大人,学生并非不尊敬大人,而恰恰是学生对总督大人佩服之极,才对大人行军礼啊”
这番话直接让堂上的人傻了眼,包括刘大明。
不过刘大明很快就反应过来,这是东家在按照昨天定下的计划行事。昨天两人议定今天对总督大人态度要好点,不能再像昨天那样跟总督大人对着干。
昨天硬,今天就得软。这样这场注定不会容易的仗才能打的按照他们的设想来。
只是刘大明没想到东家这一上来就如此的绕着个巨大的弯子来夸赞总督大人,着实是高明啊。
同样很快便反应过来的就是总督大人。
总督大人是什么人,高品大员封疆大吏,致仕的时候可是有诰封的大官啊。
他在心里想,这年轻人真是一套套的,昨天对我如此不敬,今天又来这样夸我,不过夸的倒还真的挺好听的年轻人啊,真是不得了,假以时日,可要比我还要更老狐狸了。总督大人不禁呵呵笑几声,道“陈同学说的本官甚是惭愧,惭愧惭愧。本官在此地多年,仔细想来,倒也没有做过几件于国于民真正有利的事,陈同学这么说可是在嘲讽本官了。”
陈乐天拱手道“大人,学生所言句句肺腑。大人你想,若不是您”本来陈乐天接下来想说的是巴蜀地这些年来,哪能每年的税赋都名列前茅
但随即想到这话可不能说,便立刻改口道“若不是您,巴蜀地哪能每年都被圣上夸赞民安的典范啊”
大宋每年都有赋税排名,虽然赋税的具体数字不会公布,但排名会列出来,供所有官吏和百姓看。
巴蜀道几乎每年都是排名前十,甚至多数时候都在前五内。
但可惜的是这些赋税全部都是蜀王的,没有一分钱入了朝廷府库。所以陈乐天刚才差点说错话,这话要是说出来,那等于就是变相的在质问总督大人,收再多钱也不上交,全部都让蜀王挥霍了,你这总督大人也忒没用了。
虽然是朝廷这么多年来对巴蜀道的常例,但一旦说出来,除了有骂总督无能的嫌疑外没有任何好处。
第四百九十三章 打瞌睡
正文
差点话说错话的陈乐天心中暗道好险好险,幸好及时止住了话头。
换做那句圣上年年夸赞巴蜀道民安政稳,这也是实话。但与巴蜀道每年税赋收入都名列前茅相比较,这句话就没毛病了。
总督大人被陈乐天这番夸赞,虽然知道这是陈乐天在拉近跟自己的关系,但不得不承认听起来确实很受用啊。
总督摆摆手道“陈同学别再夸本官了,咱们还是说正事吧。”
总督府外面,卞家三公子卞楚风跟乔装打扮后的卞家大小姐正在人群里。
人群里闹哄哄的,大家都在讨论方才进去的陈乐天跟众人的说话。
这位陈公子看起来很是和蔼,不管大家问什么问题,他几乎都回答,甚至很难听的那种说陈公子是哗众取宠的问题,陈公子都回答,只不过是回击性的回答而已。
“阿姐,陈公子方才那人潮中走过的样子,真的很英俊潇洒呢”卞三公子小声道。
“那又怎么样你看男人看外表吗”卞大小姐将帽檐压得更低些,目光看向总督府大门里,能看见公堂上的情况,但距离太远,听不见。
想要知道具体说了什么,只能等当天审完衙役们把情况说出来。
这是总督府不禁止甚至是鼓励的,这也是大宋的规矩。除了过于敏感的案子,关系到朝廷机要的案子,其他案子都是这样。
朝廷的意思是必须让百姓们有知情权,尤其是关于贪腐的案子,衙门甚至经常会专门派人把案子的情况当时就告知在门外等着的百姓们。
就像棋馆里每年都会举行围棋比赛,而等在外面等结果的棋友们,会享受到实时的战报,会在棋馆外竖起一个大棋盘。里面走一手外面也走一手。
总督府眼下并没有采取这种方法,接下来几天会不会这样就不知道了。
卞大小姐穿着侍卫衣裳站在卞三公子旁边,有些怔怔出神。刚被阿姐教育几句,卞三公子道“那肯定不是,我怎么会以貌取人了,我只是说刚才那陈公子的姿容真的挺潇洒嘛,有感而发罢了。阿姐,咱们回去吧,也没什么好看的,在外面干等也没意思。”
其实今天是阿姐非要让卞三公子带他出来看看,卞三公子本来正在家里读书读的正投入,结果阿姐一脚踢开他书房门,喝道“昨天有人在总督府告通匪的曹县令状,你为什么不去看看这是家国天下民生的大事,你光在家读书丝毫不关心百姓疾苦日后能做什么利国利民的良臣”
一顿骂搞的卞楚风一头雾水。三公子说我知道陈公子在告状啊,我昨晚就知道经过了,不用去现场看啊,里面咱们又不好进去,外面人又多。
卞大小姐道“别找借口,今天跟我一起去看看,别在这装模作样看书了。”
卞楚风还想辩驳,结果被阿姐一瞪,立刻乖乖去准备了。
此刻姐弟两人在外面已经站了有一个时辰了,卞三公子有些腿酸想回家,便提议道。
卞大小姐道“不回去,我们就在这等到下堂,你想回去干什么玩吗”
卞三公子苦着脸道“咱们站这里也没用啊,要不我带阿姐从后门进去,咱们到后衙坐着听”
卞大小姐想了想,微微点头,觉得堂弟的提议还算过得去。
然后两人来到后门,后门除了几个衙门里的守卫和几个乞丐并没有其他百姓,毕竟后门离公堂挺远的,而且站在后门也不像在前门能看见大堂。
卞三公子舒了口气,他本来还有些担心有百姓在他不好进去。
走到看门的侍卫前,还没说话,侍卫便拱手道“卞公子好,是来办事的吗”
卞公子道“没错,大门人太多了进不去,我去办事。”
侍卫往旁边让让做个请“卞公子请。”
卞三公子带着卞大小姐就这样很简单的进去了。卞楚风一想,这总督府正常的事务还是要办的,恐怕这两天办公务的都走的后门。
卞三公子常常进出总督府,守卫早就认识他,自然也就没拦他。
“走后门你倒是很熟练。”进去后,两人来到院子里,卞大小姐说道。
卞三公子无奈的揉揉额头道“阿姐,我这不是走后门啊,只是侍卫没拦我而已。”
卞大小姐冷哼一声,便不再说话,侧耳听堂上说话。他们站在前院里,大堂里的人看不到他们,外面的人也看不到他们,里面来来往往的公务人员看到他们也不会放在心上,毕竟每天来往的人有不少。
卞大小姐听到陈乐天的声音所以大人您要知道,这个案子可能关乎到整个巴蜀地的名声,我知道您有顾虑,但其实在下也有顾虑,这事一旦坐实,不止会传的大宋人人皆知,连梁国魏国也会知道,同样作为大宋子民,学生也怕被别国嘲笑咱们大宋贪官污吏横行啊
然后又听总督大人道“本官审案向来不避你说的这种丢脸的行为,这也是陛下是朝廷的意思。你不用有任何担心,知无不言就很好。”
卞大小姐听的连连点头,心想,早就知道总督大人与那巴中城曹县令交情颇深,现在听这口气,至少眼下暂时并没有包庇。
至于卞三公子卞楚风,其实在一旁听的直打瞌睡。倒也不是像阿姐说的那样,不关心政事,而是他不着急,反正每天晚上他都能得到最一手的公堂上信息。所以他才不急。
况且,这事说来说去,也就那么回事。
案子既然是陈乐天主导的,那么从陈乐天的出身来看,陈乐天也没必要非要跟那个风马牛不相及的曹县令为难。
唯一的解释就是陈乐天路见不平而已。
只能说曹县令倒霉,恰好碰到个陈乐天,否则,他现在过的日子不知道有多爽。
此时的三公子卞楚风抱着双臂,微微低着头,站在那里,像老僧入定般,眯着眼睛,身体偶尔随风轻轻摆动。
第四百九十三章 打瞌睡
正文
差点话说错话的陈乐天心中暗道好险好险,幸好及时止住了话头。
换做那句圣上年年夸赞巴蜀道民安政稳,这也是实话。但与巴蜀道每年税赋收入都名列前茅相比较,这句话就没毛病了。
总督大人被陈乐天这番夸赞,虽然知道这是陈乐天在拉近跟自己的关系,但不得不承认听起来确实很受用啊。
总督摆摆手道“陈同学别再夸本官了,咱们还是说正事吧。”
总督府外面,卞家三公子卞楚风跟乔装打扮后的卞家大小姐正在人群里。
人群里闹哄哄的,大家都在讨论方才进去的陈乐天跟众人的说话。
这位陈公子看起来很是和蔼,不管大家问什么问题,他几乎都回答,甚至很难听的那种说陈公子是哗众取宠的问题,陈公子都回答,只不过是回击性的回答而已。
“阿姐,陈公子方才那人潮中走过的样子,真的很英俊潇洒呢”卞三公子小声道。
“那又怎么样你看男人看外表吗”卞大小姐将帽檐压得更低些,目光看向总督府大门里,能看见公堂上的情况,但距离太远,听不见。
想要知道具体说了什么,只能等当天审完衙役们把情况说出来。
这是总督府不禁止甚至是鼓励的,这也是大宋的规矩。除了过于敏感的案子,关系到朝廷机要的案子,其他案子都是这样。
朝廷的意思是必须让百姓们有知情权,尤其是关于贪腐的案子,衙门甚至经常会专门派人把案子的情况当时就告知在门外等着的百姓们。
就像棋馆里每年都会举行围棋比赛,而等在外面等结果的棋友们,会享受到实时的战报,会在棋馆外竖起一个大棋盘。里面走一手外面也走一手。
总督府眼下并没有采取这种方法,接下来几天会不会这样就不知道了。
卞大小姐穿着侍卫衣裳站在卞三公子旁边,有些怔怔出神。刚被阿姐教育几句,卞三公子道“那肯定不是,我怎么会以貌取人了,我只是说刚才那陈公子的姿容真的挺潇洒嘛,有感而发罢了。阿姐,咱们回去吧,也没什么好看的,在外面干等也没意思。”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