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门医女:猎户王爷滚下榻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如沐清风
难怪。
难怪她的父兄也选择去镇上打零工,就是因为这样,才能够养家糊口。
姜渔叹息一口气,越发感慨世道艰辛,人人活着都不易啊。
陆大牛揉揉她的脑袋,笑道:“好了,时辰不早了,明天我们还要去集市,现在快睡吧。”
“嗯。”
姜渔点了点头,然后拖掉布鞋爬上了床,并且一咕噜就钻进了床里侧,将外侧的位置空出来给了陆大牛。
说来,这么一段时间的相处,让她早就习惯和陆大牛同床共枕,且从一开始的不自在,变成现在只有一小点儿的害羞罢了。
除此之外,尴尬什么的,早就不翼而飞了。
毕竟......亲都亲过那么多次了,还有什么好尴尬的呀。
见小姑娘这么熟捻且自觉,陆大牛眼底闪过一丝淡淡的笑意,然后他吹灭了油灯,便走到床边躺了下来。
起初,在分家之前,因为房子破,他们连张像样的床铺都没有,所以一直都是姜渔睡小床,陆大牛自己打地铺。
但是......似乎分家之后,他的生活正在朝着另外一个阶段过渡而去。
比如......从睡地铺,变成了两个人一起睡大床。从各睡各的,变成了,他会抱着她睡。
这种感觉,实在是难言的美妙。
翻个身,姜渔很快便进入了梦乡。
&nb
第47章 还是自家人好
对于镇上的集市里,哪里有建屋子的师父和工人,姜渔并不清楚,反正这一切有陆大牛这个熟门熟路的在,她只要跟在身边转转就行,并不用操心那么多。
但......
一连找了两个地方,问了一圈的价格,所有工人和建房师父的工钱都太高了,陆大牛皱眉。
他们想要建的屋子,并不需要多大多好,只要比现在住的大两倍,结实一些,能够挡风挡雨就行。
而且建房屋也并非一朝一夕能够完成,木屋结构,最快也要一个月吧。
毕竟从砍树到打磨,再到构建一个房屋的框架那些,都需要人力和时间来完成。
但是这些工人开价,都是一天一两银子,那按照一个月算,就是三十两银子,其中还不包含大师父的工钱那些。
他们打一头虎拿去卖,一共也就是一百二十两银子,除去这工钱就已经去掉了一半,那建房需要的材料呢
光是这么想想,就是样样都需要花银钱。
看陆大牛的皱眉,姜渔便出声安慰道:“大牛哥,不要紧的,我们再问问看,多问几个师傅,总能找到合适的。”
这么一圈逛下来,姜渔也算是发现了,在这个时代,肉啊米啊盐啊都贵,但是人力却像是不值钱一般。
但凡做苦力活都很廉价,工钱很低。
因为卖苦力的人,实在是太多太多。
这也从侧面说明,这个时代田地着实不好种啊,不然的话,就不会有那么多的人,背井离乡离开家,跑到镇上来找活计干了。
陆大牛点点头。
然后带着姜渔又往前走,继续找几个蹲在边上,或者时不时就有工人主动围上来,问他要不要请人干活一类的。
陆大牛正准备问价格,哪知这时候,身后突然有人喊了一声,“闺女”
姜渔听这声音很耳熟,立刻回过头去,哪知正好看见了朝着她招手的姜国柱,以及负手在背后,慢慢走过来姜铁直。
“爹爹哥哥”
姜渔既开心又诧异,赶忙跑上前几步,去迎父兄俩。
姜国柱在这里见到亲妹妹,自然也开心的不得了,问道:“小渔,你怎么来了,来赶集吗”
“不是,我们来找工人,准备建房子。”姜渔说完,便看向了一边被她冷落的陆大牛。
陆大牛依旧是那样一副没什么表情的表情,一张冷峻坚毅的脸便流露出几分淡漠和疏离。
但幸好他没有让姜渔为难,在见到姜家父子俩的时候,他点了点头,算作打招呼。
姜铁直自然是知道这个女婿性格的,见状也没有生气,只是问道:“那工人找好了”
姜渔主动开口,“还没,价钱不合适,没谈拢......”
说着说着,她的声音便越来越低,显得有几分窘迫。
说来,价钱不合适的最大原因,还不是因为他们夫妇俩没钱
但这个理由说出来,多没面子啊......
在姜渔说完后,哥哥姜国柱却不以为然的摆摆手,说道:“妹妹,这就是你的不对了,既然要盖房子,为什么不叫自家人帮忙爹爹和哥哥,难道是白当的吗”
姜渔一愣,被说的颇为不好意思。
她只是不想麻烦自家人,尤其父兄俩也要辛苦维持生计,怎么能让他们放下自己的活计,跑来给他盖房子呢
但姜渔还没有解释,姜父就已经不容拒绝的开口说道:“盖房子是好事,一家人不说两家话,我和你哥哥自然无条件帮忙。小渔,哪天建房,你和大牛定好了吗”
姜渔原本想要婉拒,但抬头看到父兄俩耿直而憨厚的笑意,于是那些拒绝的话也说不出来了。
父兄俩一番好意,也是真正把她当亲人才会说帮忙,她要是再拒绝,未免太伤父兄俩的心了。
于是姜渔便点点头,笑道:“定好了,准备明日就开工。”
“好,那我和国柱明日一早便过去。”姜铁直哈哈大笑。
盖房子,说明闺女女婿的生活越来越好。他这个当爹爹的,自然也跟着高兴!
姜国柱猛点头,然后开玩笑的打趣道:“妹妹,明天你可得把早饭
第48章 柔情蜜意
付过钱后,四人便朝着摊子外面走去。
姜家父子因为下午还有一些活计没干完,现在便不能和姜渔一道回去。
只叮嘱让他们不要费心思找工人,一切有他来安排,不然的话,不懂行情不认识人,很容易上当受骗的。
姜渔连连点头,表示知道。
又说了几句话后,姜渔这才和父兄分开走远。
回到集市上,姜渔准备买些新鲜食材回去,毕竟要开始建房子,一日三餐总不能让父兄顿顿吃大白菜吧,那样多没营养,而且干活也没力气啊。
陆大牛自然听姜渔的,若不是她身上的衣裳口袋不好装,他都想把自己怀里沉甸甸的一百多两银,全都交到姜渔去保管。
姜渔笑,然后开始买买买。
而陆大牛则跟在背后付钱。
因为买的东西不多,只是吃食一类的,没多久便满载而归。
在准备回去的时候,姜渔突然捂着肚子,然后说道:“呀大牛哥我肚子疼,估计刚刚吃坏了什么东西,我得跑一趟茅厕。你就在这里等我,我一会儿就来。”
“很疼吗需不需要看大夫”
陆大牛皱着眉,将手里的东西全都往马车上一塞,然后扶着姜渔道:“走,我陪你去。”
闻言,姜渔连连拒绝,脸都红了说道:“哪有去茅厕还要你陪的呀,让人看见了岂不是被人笑话你在这等我,我知道前面就有一个,很快就回来的!”
说完,姜渔挣脱陆大牛的手,便朝着前面跑去。
她脸红,并不是因为不好意思,也不是羞涩,而是......她本来就是装出来的肚子疼。
之所以故意撇开陆大牛,就是想要去老李头那里,拿回她先前在那里打的手术刀罢了。
但当她走到老李头铁铺子前时,却发现铺门紧闭,好像接连几日都没有开张过的模样。
姜渔心中一个咯噔。
不会吧,老李头收了她的一两银子,就关门跑了吗
但不至于呀,一两银子又不是什么大钱,不至于闭门不见了才是。姜渔这么想,便上前一步,扣扣扣的敲铺子的门。
在敲了好一阵后,原本姜渔还以为里面没有人,正准备放弃,哪知这时门开了,一个头发蓬松乱糟糟的老头从里面走了出来。
不是别人,正是铁匠老李头。
姜渔被吓了一跳,因为现在的老李头状态不太好,看起来疯疯癫癫,好几日都没有睡觉的模样。
尤其是在见到姜渔的那一刻,老李头先是一愣,随即一脸愧疚的说道:“姑娘,你托我打的刀具,我......”
老李头一叹,这才继续道:“我没有打好,前面接连几次都失败了,所以你现在......只怕是取不到货了,如果你想要退定金,我给你退。”
听他说完,姜渔小小的被震撼到了。
所以面前的这位铁匠,就是因为费尽心思绞尽脑汁的给她打造手术刀一系列用具,才把自己给折磨成这样的吗
甚至关了铺子来研究打造,就是为了对得起自己的手艺。
姜渔不得不慨叹一句:这才是真正的手艺人。
于是她笑着安抚道:“您别急,可能是我画的不够好,我再给您画一次,说不定您就有灵感了。”
这手术刀毕竟是现代的用具,刀身锋利程度以及厚薄都有讲究,因此在古代这种打铁技术的锻造下,想要和现代一模一样是不可能的。
尤其还是凭借着她的描述和画出来的大致模样,让铁匠将其打出,本身就不容易。
老李头想了想,便点点头,然后让姜渔进了铺子。
只见铺子背后是一座小院子,院子里是各种锻造的工具及火炉,除此之外,还有散落一地的失败品手术刀。
姜渔捡起一把来看,虽然粗糙,但其实已经达到了勉强可用的标准,只是这位铁匠精益求精,想要打造出让她满意的成品,只有这样,这才不负他的金字招牌。
于是姜渔便拿着手里的失败品,开始细细的和老李头解说,达到宽厚程度锋利程度,小到它具
第49章 抓乌龟
翌日大清早,姜家父子果然准时准点而来,一同带来的,还有三个交好的木匠工人。
工人的银钱按一天八百文结算,比陆大牛自己问的那些要少了两百文。
不得不说,确实为姜渔他们省去了一大笔。
见到父兄还有几个工匠师父一起前来,姜渔笑着打完了招呼后,便端出了一大锅的翡翠丸子白菜粥。
这道菜的菜名是她自己胡乱取的,为什么叫翡翠,因为这粥里有形似翡翠的肉丸子,是用白菜的菜叶子包了肉馅蒸出来的,看来青绿色里面带着肉丸子的粉红和鲜味,既好吃,又不腻。
这粥一端出来,顿时吸引了所有人目光。
“这粥的做法真稀奇,我还是第一次见呢!”带来的其中一位李姓师父连连赞道:“哇老姜,你家闺女真是贤惠!模样长得俏,厨艺还这么好!”
听着别人夸自己的宝贝闺女,姜铁直自然呵呵笑得合不拢嘴,那眉眼间,全都是满满的自豪感。
陆大牛听了,也笑了一声,然后帮着姜渔扶稳铁锅,让她一碗一碗的盛粥给众人吃。
因为小屋子的面积有限,根本没办法容纳下这么多人,于是一大早,陆大牛就将桌子和草墩搬了出来。
大家要么席地而坐,要么坐在草墩上,虽然不像富裕人家那样全都是大鱼大肉,也不是高高的桌子上坐成一圈,但能够在桃花树下吃早饭,也别有一番味道。
毕竟不是来做客的,而是来干活的,是以三位师父没有任何的不适应,只连连夸赞姜渔的手艺,然后一人喝了个饱,待全都意犹未尽的放下碗后,便由陆大牛带头,去山上砍伐建房的树木。
犀牛村靠山吃山,这个时代对于砍伐树木那些,并没有管束的太严,但尽管如此,山头上密密麻麻的树,还是多到令人咂舌。
其主要原因就是,这个时代虽然不约束砍伐树木,但真正需要砍树的时候也并不像现代那么多。
在现代,不论是造纸还是造书本,亦或者是造其他的东西,全都是砍树砍树。
但在这个架空的时代,砍树最多的,也就是小部分的建房而已。
只是......说要建房,却也不是人人都建得起的。
在陆大牛和姜家父兄,以及三位师父一行人全都上山后,姜渔手脚麻利的将碗筷全都收拾洗好。
并且就着洗干净的锅,她又用切好晒干的土豆片,炸了一大锅的薯片,准备过两个时辰,就端出来让众人吃饱提提神。
毕竟干的都是些苦力活,最是消耗能量的了。
早上的粥虽然放了肉,但是过两个小时,只怕就已经消化的差不多了,所以她得时时刻刻做好一切吃食,好不亏待给她帮忙的父兄,以及三位师父。
想了想,姜渔又匀了一部分薯片出来,用个小盆装着,朝柳婶家走去。
这炸出来的薯片,想必小孩子最喜欢吃。
柳婶平时对她那么好,她自然记在心里,时刻准备投桃报李,所以现在炸的这些薯片,就送给柳婶的儿子皮蛋解解馋。
到柳婶家的时候,柳氏夫妇都在田地农作,因此小院里,只有皮蛋一个人在玩耍。
姜渔喊了一声,皮蛋便回过头来,对着姜渔咧嘴一笑,甜腻腻的喊道:“姜姐姐!”
说来,柳婶家的皮蛋和王翠莲家的狗蛋差不多大,但这两孩子的性格却相差了十万八千里。
一个礼貌懂事,虽然调皮却不熊。另外一个......则是一言难尽。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