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门医女:猎户王爷滚下榻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如沐清风
从头到尾,再没有看他们一眼。
第148章 赶他们走吧
罗九指的是,从楚遇回归之后,他从不韬光养晦,像是急于求成般展现自己的实力。
不管朝堂上出谋划策,还是其他时候展露锋芒,半点不隐藏,才有了如今这般,其他皇子王爷容他不得,一次又一次暗杀,将自己处于危险之中。
木秀于林风必摧之的道理,他相信他家王爷不可能不知道!
就像这次治理大丰坝的水患,明明有其他臣子可以前往,但楚遇却亲自向皇帝请命,做了这大丰坝总督!
皇上钦点的总督大人,带着银两和粮食前来赈灾,头衔够猛,官职够大,不知惹来多少人眼红,以至于像现在这样,自从出了京城脚下起,一路遭到的暗杀就没有断过!
不知道多少人等着看他的笑话,可楚遇偏偏一意孤行,把这总督做到底!
对此,罗九都不知道说什么好了。
明明他家王爷,年岁稚嫩那会儿还懂得韬光养晦的道理,为什么失踪十几年后,整个人就变了呢......
就在罗九这话说完后,楚遇转过头,淡漠的瞥了他一眼,半晌后,才不疾不徐道:“我要在最短的时间内扫荡一切,这就是代价。”
“为什么”
见他没有发火的意思,罗九也有了打破砂锅问到底的架势,不过他这不是在逼问,而是担忧:“这个代价,值得吗”
楚遇没有说话,只勾了勾唇,接着露出一抹极淡极淡的笑意。那笑意一晃而逝,仿佛从未出现过。
“值得。”
他只有扫清了一切阻碍,才可以早一点给与他想要的人保护。哪怕代价再大,哪怕需要付出的再多,他也不会退缩。
他已经,等不及了。
又是一阵沉默后,楚遇淡淡道:“接下来必是一场血战,不要让无辜的人受了牵连,赶他们走吧。”
他没有指名道姓的说谁,罗九心里却明白,当即恭声道:“是!”
罗九走后,厢房里安静下来,就连呼吸声都淡薄到好像没有。
好半晌后,楚遇一只手抚上了心口。
嘴角牵起了一丝丝苦笑。
这里,怪疼的。
.........
马棚里,姜父的鼾声显得很大,姜母靠在姜渔身上,也睡着了。明儿一早就要赶路,姜渔有心想睡,却怎么也睡不着。
正不断的自我催眠时,不知打哪儿冒出一个满身酒气的轻佻公子哥,看起来像是找茅厕,但走着走着从马棚边路过时,竟然嘿嘿嘿的跑来调戏人。
姜渔被吓了一跳,厉声喝道:“走开!”
但那轻佻公子哥却纠缠不休,一直想要往里面扑,但似乎嫌弃这脏臭,便不断在马棚口说些调戏人的话——
“哎呀小娘子,瞧你长得水灵灵的,怎么住在这种地方呀,跟本少爷走,保证你住好吃好怎么样”
这么一来,姜父姜母全都给吵醒了。
姜铁直本就是个火爆脾气,若是别人欺压他,他可能忍就忍了,但是当着做爹的面调戏他女儿
那可忍不了!
所以姜铁直冲出去,撸起袖子就要打人,那醉酒的公子哥见状,笑嘻嘻的就跑,一边跑还一边撒银两,好多还都是银票。
“来呀,来追我呀,本少爷有的是钱,只要本少玩的尽兴,这里都赏你们了!”
说的尽是醉酒的胡话。
有几张银票恰好落在姜母脚边,她顺手捡起来一看,顿时就倒吸一口凉气:“嘶,五十两啊!”
说来,他们从未见过这么大额的银票,可不得惊讶的瞪大眼睛么。
而且地上的钞票和碎银子不止一张一锭,全都拾起来,估计能超过百两吧!
&nbs
第149章 置宅安家
人就是这样,总要对未来的生活时刻充满希望,只有希望,才是支撑着他们一路走下去的全部动力。
在大楚,钟陵虽说是个县,却也是个大县,有大片湖泊的富饶之地。
这里四季分明,雨量充沛,气候适宜农作物生长,像水稻、花生、大豆、绿豆、红薯、甘蔗等,都可种植。
早在来时姜渔就已经盘算好了,来到钟陵一旦落脚,那便是扎根在这里,不管是打渔还是种地,想要养活一家四口不是什么难事。
不对,等到临近年关,孙湘肚里的孩子平安诞下,那就是五口人了。
姜渔笑笑,领着家人继续往前赶路。
到达钟陵的时候,已经是第三日清晨,一行人风尘仆仆大抵是累坏了,此时此刻只想安顿下来好好的睡上一觉。
驾着马车朝县城中心缓缓而行时,道路两边的繁华还是让众人为之一怔,只见那不输于犀牛县的集市琳琅满目,摆满了不多奇奇怪怪的玩意儿。
像什么水里长了大钳子的蟹,还有奇奇怪怪的虾,甚至还有不少他们从未见到的绿草,被不少人当成了宝贝,讨价还价的买卖。
一时间,乐呵呵的招呼声,人声鼎沸的说话声,倒是衬得这集市好不热闹。
姜母和孙湘坐在马车里,都掀开了帘子一脸惊奇的看着。
姜渔倒是淡然自若,一派如常。
因为地域环境造就的不同,犀牛县那边四季如春,但因为全天都是大太阳,是以空气干燥,再加上并没有大江大湖,导致那边的人们并不怎么接触水产类食物。
甚至很多见没见过,吃也吃不惯的。
姜渔带着家人直接投奔了一家客栈,要了两间房,接着在客栈对面买了几个肉包,给众人分吃了之后便各自回房休息。
姜渔还是和孙湘一个屋子,因为实在困倦,吃完包子连水都没喝上一口,就已经沉沉的睡了过去。
但仅仅只睡了两个时辰左右,姜渔便醒了。
她是被梦里的场景给惊醒的。
自从陆大牛走后,她时时刻刻都会做噩梦,不是梦见他一身的血,就是梦见有人从背后刺了他一剑。
这样的梦反反复复,时常让人难以安眠,虽说有几分折磨,可却是姜渔唯一见到陆大牛的机会。
有时候思虑过重,确实会让人精神上都产生一定的辐射影响。
这下醒了,她也睡不着了。
索性起身,姜渔穿鞋整理好衣裳后便轻手轻脚出了门,走到客栈楼下找了个正在跑腿的店小二打听,哪里有可以出售的宅子,亦或者是卖宅子的人。
相信这即便是在古代,却也有类似于房产中介一般的存在吧,只是他们从中抽取一定的利息,作为酬劳罢了。
姜渔人生地不熟,自然得问客栈里的伙计。
一般来说,店小二的消息自然灵通,毕竟每天要接触的客人不少,还能抽取一小部分的打赏。
就像此刻,姜渔说着便递了一串铜钱过去。
不算多,二十文,却也足够让店小二高兴的了。
“夫人要买宅子,那问我真是问对了人,我给您介绍城头老李,他专门做这一行的买卖,您要是急着买,现在就可以去找他瞧看瞧看宅子。”
有人给她指路,一切都要好办的多,姜渔点点头,毫不犹豫的出了客栈,按照店小二告诉她的方向准备找那位老李。
要定下来,宅子是必须要有的,而且要尽快,不然的话一直住客栈,要吃要喝也伤不起。
刚刚好,她手里有一百多两,虽然是占了那夜纨绔公子哥随地撒钱的便宜得来的,但不得不说,有钱握在手里的感觉真好。
而且一百多两,买个小宅子绰绰有余。
姜渔找到城头那户人家的时候,正准备敲门,哪知里头就出来一个人大腹便便,双眼如绿豆,一看就是非常精明的中年男子。
见到姜渔的瞬间,中年男呵呵的笑:“这位夫人是要做买卖吗是准备租赁田地房屋,还是要买卖呢”
不用说,这肯定是那位老李。
第150章 安生日子
这个宅子看起来其貌不扬,但走进去一瞧,青砖铺得整整齐齐,四处旮沓角打扫的干干净净。
是个四合院的形式,其中有四间屋子,一间灶台,最角落里是个茅厕。
除此外,灶房边上就有一口水井,姜渔特意看了一眼,水质不错,干净清澈,没有干涸的迹象。
而最吸引姜渔的,当属院子里的那棵葡|萄藤。
此时因为快要入夏,葡|萄绿油油的叶子已经长出,看那茂盛的劲儿,只怕八 九月份果熟之际,会有水灵灵的葡|萄惹人垂涎。
总而言之,这第二个宅子几乎成为了姜渔的理想型,她想要找的也正是这种,简朴中带着几分令人踏实的满足感。
这才是生活。
姜渔不是犹豫的人,在看中之后立即问了问价格。
当然,为了避免被人宰,她问得漫不经心,脸上也看不出多欢喜的模样。
老李莞尔一笑,说了个价格:“这个宅子面积挺大,夫人若是看得上眼,七十两,地契房契一同交付。”
前面那个宅子一百两姜渔相信它值,但这个宅子要七十两,就有些说不过去了。
虽然对方也没坑的太多,但总归是可以还还价的吧
姜渔这么想着,便开了口:“不瞒您说,买宅子也是为了安身立命有个居所,这七十两有些多了,毕竟还有很多东西要置办呢,不如......六十两成交,您看如何”
姜渔还价向来不敢还的太狠,再说了,买卖自然是双方都情愿才行,若是逼的太多,反倒闹得不好看。
老李虽然是商人,但也喜欢爽快的买主,见姜渔虽然穿着打扮不怎么样,但出手倒是爽快,只看了两处便做了决定,这生意当然得接。
“行,六十两就六十两,也讨个吉利。”
于是谈拢了这桩买卖的姜渔,便和这位中间人一起去了当地县衙,把房契地契改了名儿,盖了官印,接着一手给了银票,一手给了房地契。
这宅子从这一刻开始,便真正的属于姜渔。
拿到房地契的那一瞬间,姜渔走出县衙便笑了。
事情出乎她想象的顺利,原本以为要折腾好些天才能决定,没想要今日出门才看了两处,便找到了理想中满意的住宅。
也算是缘分吧。
脚步轻快的朝着落脚的客栈走去,姜渔准备把这个好消息告知家人。
正好接近中午的饭点,姜氏夫妇早早就醒了,结果得知女儿不在,正急得团团转时姜渔回来了。
她神秘兮兮的把将人拉到一间屋子里,告诉了他们,刚刚她出去买了宅子的事情。
这也算是大事儿一件,听到姜渔这么风风火火的搞定了住所,姜家三人还有几分懵懵的。
姜渔笑笑,等着他们反应过来。
她一个人做决定买了宅子,一下就花出去六十两,并非一意孤行事先不和家人商量,而是她心里很清楚,姜母是个没主见的,真要宅子摆她面前都拿不出个主意做主。
姜父虽然是家里的顶梁柱,但为了考虑闺女和儿媳,自然会让姜渔和孙湘去选,哪怕贵一点,他也不会不同意。
而孙湘......
自从姜国柱战死的消息传来后,她每天除了安安静静的坐着,发呆,偶尔摆弄摆弄花草,便再不参与其他的事情。
就连这次搬迁,她也是话最少的那一个。
如此之下,推来推去还得推到姜渔头上,索性趁着大家都在休息大家间隙,她拿了主意,也好早一点搬入新宅。
“走吧,我们去瞧瞧去。”
姜渔晃了晃手里的房地契和铁锁钥匙,便带着家人坐着自家的小破马车,兴致勃勃去了新宅。
到门前的时候,不难看出姜氏夫妇还有孙湘对新家
第151章 赚钱养家
姜渔笑笑,揽住自家娘亲的肩膀,安慰道:“娘,您这就杞人忧天了不是咱们家呀,有爹爹可以干活,我也可以干活,还会饿着不成”
“就是就是!”姜铁直适时的拍拍胸脯,道:“总之有我这个顶梁柱在,一定不会让你们娘仨饿着!”
“得了,大把年纪还顶梁柱,你要是年轻个十几二十岁,我就信......”
原本打趣的话说到一半,姜母脸色微变,不敢再说了。
这个话题已经成为了不能提起的禁忌,徒惹伤心罢了。
三人默契的谁都没接这茬,只笑笑,就当什么都没有听见。
走着走着,姜渔看到一家烤鸭店,名叫飘香楼,细细一闻确有香味扑鼻,便兴致勃勃的提议道:“咱们今天就在这家吃吧!权当庆祝今日的乔迁之喜!”
飘香楼虽说是卖烤鸭的,但烤鸭只是其中的一道主打名菜,里头肯定还有其他菜色,而且招牌陈旧,显然是家老字号的店,人来人往络绎不绝的。
姜渔上辈子在年幼时经常饿肚子没得吃,所以对吃食她一向不挑,但考虑其余三人的口味,便主动问了问。
“烤鸭啊......”
姜铁直喃喃的重复了一边,虽然没说吃也没说不吃,但那双眼发光的模样,显然被这香味儿馋住了。
见状,那还等什么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