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门医女:猎户王爷滚下榻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如沐清风
既然遇上了,那能帮一点是一点吧。
想到这,姜渔把这二十文给到了牛车车夫手里,作为一会儿搭乘她回去的路费。
牛车的规矩还是一样,需要车上的人坐满至少五个才会走,而现在才午时,逛集市的人比较多,一时半会儿回犀牛村的同村并没有几个。
姜渔估计自己有的等了。
恰好这时,肚子咕噜噜叫了两声,姜渔大囧,只能庆幸周围没人,所以不会让别人听去这窘迫的饥饿声。
饭点了,她也饿的慌。
但是......给完二十文车钱之后,她已经身无分文了。所以只能闻着不远处馄饨摊子飘来的阵阵鲜香,忍着饥饿默默走远了几步。
吃不起,越闻越饿啊。
姜渔默默的叹了一口气,早知道如此,她就该把陆大牛给她的存款,那一两银子带着在身上的,这样的话,好歹还能花费个十五文钱吃一顿馄饨......
摸着干瘪瘪的肚子又移开了几步,姜渔打算走到上风的位置,那里逆着风,香味飘不过来,至少这样好受些。
也就在她刚刚挪动脚时,身后突然传来了一阵阵惊恐的叫声,有马蹄的纷杂踢踏,还有人扯着嗓子嘶吼:“快让开快让开!”
只见集市两边的人慌忙避开,由于姜渔是背对着这动静的,她不知道身后到底发生了什么事,不过听这嘈杂和见别人避让时的惊恐,她也心知不好,于是也慌忙朝着两边避让。
但她终究还是慢了一步。
因为那辆疾驰的马车已经飞奔到了她的面前,马车上的车夫见状,立刻拉着缰绳想要停下,急急控制:“吁!”
但马儿根本不可能在这样的瞬间,立即停下奔跑的速度,所以那扬起的马蹄,就朝着姜渔踏了下去!
这要被踩到,那还得了
姜渔见状,立刻就地一滚!
幸亏她反应够快够迅速,所以堪堪躲避这马的踩踏,保住了一条小命。
除了手上在打滚时磨破的一点点皮,倒是没有其他大碍。
边上的路人们见此,也大松一口气,其中一个年轻人方才也被吓得不轻,于是没好气的朝着那马车车夫道:“闹市里纵马,不怕闹出人命啊!真是找骂!”
启料这个话一出,马车上的车夫立刻朝那人瞪去一眼,那股子狠辣和锐利的眼神,将开口说话那人瞪的立刻噤声不敢说话。
适时,边上有个路人小声说道:“看着车轮上的标志,是战家的车,你们找死啊,敢和战家作对”
此言一出,边上即使有不满的人,也立刻噤声不说话了。
这番交谈声音很小,姜渔倒是没有听到,因为她的关注点,都在马车里传来的药味上。
在她刚刚躲避的时候,马车车帘子被风掀开一角,她似乎看到里面有个中年男子瘫软的靠在软垫里,面色发黑,显然是中毒了。
这个认知才刚刚从她脑海里划过,马车车夫便一扬皮鞭,架着马车继
第29章 施针解毒
此言一出,姜渔原本以为对方会露出欣喜的表情,可哪知车夫却突然变了脸色,一脸凶狠的问道:“你是谁派来的,你怎么知道我家老爷中了毒”
他的声音压的极低,是以除了姜渔之外,其他人根本就听不见他到底说了什么。
不过即使音量不大,姜渔听在耳朵里,仍然感觉到了对方身上传来的杀意和阴冷十足的气息。
这一刻,姜渔有些后悔了。
她这到底是招惹了什么人呐,早知道她拿着这十两银子回家算了,何必要多此一举,白白惹上这种惹不起的人
面对车夫锐利的眼神,姜渔无奈且神色认真的回道:
“我只是闻到马车内传来的药香,所以有此一言,既然你信不过我,那这银子你收回去吧,我不喜欢白白欠别人的。”
前世今生,她的性格就是如此,平白无故拿了别人的东西,她总觉得像是欠了别人的,不还清,总觉得良心不安。
将银子直接放回了马车上,姜渔转身就走。
但这时,马车内的人突然重重的咳嗽了一声,然后隔着车帘,传来了一道虚弱的声音:“姑娘请留步,竹青,还不请姑娘上车”
最后一句,自然是对着车夫说的。
对于车内的人,不难看出车夫的恭敬和听从,于是车夫立刻收回那锐利逼人的视线,对着姜渔做了一个手势,客气而恭敬道:“姑娘,请。”
语气和态度虽然好了很多,但姜渔不难看出,这个车夫对她仍然是防备加怀疑的态度。
事已至此,也容不得她再退,于是姜渔便干脆利落的上了马车,一把掀开车帘子走了进去。
这时,她才完完全全的看清了,躺在靠垫上的中年大叔的样貌。
眉宇端正,气宇轩昂,即使已过不惑之年,但看起来精神奕奕,且一双眼睛平和,坦荡又正直。
总得来说,就是一张天生的好人脸。
只不过好人大叔因为中毒的原因,嘴唇有些发黑,脸色有些发黑,气息有些紊乱,看起来这毒已经侵入肺腑,伤及了根本。
正是因为这样,想必车夫一开始在会在闹市里纵马,就是为了尽快的将他带去医治。
中毒之人,拖得越久越危险。
可也正是因为如此,姜渔才会惊讶于这位好人大叔的善良宽厚,在如此危机的时刻里,仍然想着折回一趟,给她那十两银子做赔偿。
这样正直坦荡的人,也是世间少有吧。
“姑娘可知我中的是什么毒”在姜渔进来的那一刻,原本瘫坐着的大叔便强撑着坐正了身子,看向姜渔淡淡的问道。
姜渔诚实的摇摇头:“不知。”
“......”
好人大叔的脸有一瞬间的僵硬,然后他掩着嘴咳嗽了几声,才无奈的笑道:“那姑娘为何夸下海口,说能解我的毒”
“不知道,不代表解不了。”姜渔环顾了马车一圈,然后问道:“可有银针”
“有。”
好人大叔指了指姜渔手边的一个木匣子,示意姜渔打开。
这个木匣子里面装的,有一系列白色的小瓷瓶,装着什么药丸不知道,不过光看那瓶子都觉得价值不菲,果然是大户人家的手笔,不论是马车里的奢华程度,还是每一个物件的价值,都彰显了一个“壕”字。
除了瓷瓶以外,还有一排的银针,这银针是真正的纯银打造,而且不含半点杂质的那种上等品,和她去铁铺店让铁匠打的自然不可同日而语,所以姜渔一看,便喜欢的不得了!
只不过看人家对这银针的用途,应该仅仅只是用来试毒的。
浪费啊!
姜渔叹息一声。
她在铁匠铺花二两银子打造的刀具和长针,因为银钱不够付不起尾款,而且离七天的取货日期还差两天,所以姜渔一直心心念念着。
但就算她不取货也清楚,只花了二两银钱的东西,自然和人家价值不菲的比不得。
将这一排的银针取出来后,姜渔看着好人大叔,一脸正色的说道:
“我虽不知道您中的是什么毒,不过排出毒素的方法我却略通一二,接下来,就需要您配合一下,方便我施针。”
配合什么呢,既然是施针,必然要他自己耐住疼痛保持不动。
所以好人大叔点点头,半点犹豫也没有:“好。”
他这份淡定和信任,倒是叫姜渔小小的诧异了一把。
第30章 赚来第一笔的诊金
听到动静的车夫立刻掀开帘子,不可思议的问:“好了这就好了就这么扎几针,就完全解毒了”
姜渔点点头。
“多谢姑娘。”战乾轻咳了一声,这才缓缓道谢,“姑娘救了我一命,不知你想要什么报酬”
姜渔掀开帘子,正准备走出马车,闻言便转过头回道:“诊金已经付过,就是方才那十两银子,我现在收下,所以两不相欠。”
说完,她下了马车,对着仍在呆愣中的车夫伸出了手,扬起一抹轻快的笑意,大大方方道:“诊金。”
她救了好人大叔一命,所以这十两银子,她现在可以心安理得的收下。
见她豪爽起来半点不扭捏,车上的好人大叔突然笑了,然后说道:“竹青,还不快给姑娘诊金”
车夫竹青回过神来,立刻双手将那十两银子奉上。
看着手里沉甸甸的银子,姜渔脸上的笑容越发愉悦。
有一句话没有说错:失去的会以另外一种方式回来,她给了之前那位婆婆二两银子,转身却得了十两银子,所以说,上苍总是会眷顾好人的。
拿了应得的诊金,姜渔便打算回去了。
哪知刚转身,却被人叫住,却是那位好人大叔亲自从马车上走出来,然后看着她再一次问道:“姑娘救了我战乾一命,当真不要其他回报”
前几次,他都是以“我”自称,而这一回却自报家门说了自己的名字。
为的就是告诉姜渔,他是战家家主战乾,但凡她借此救命之恩提出任意一个要求,他通通都能满足她,哪怕再难。
可姜渔才不知道他战乾是谁,只想了一会儿,然后回道:“如果您真要我提,我倒是有一个。”
“哦说来听听。”
“咳。”姜渔咳嗽了一声,然后用无比正经的语气道:“我觉得我十两银子的诊金好像要少了,能翻一倍吗”
“......”
饶是经历过大风大浪的战家家主战乾,都被她的话给惊得一愣一愣,随即反应过来后,他哈哈大笑,然后看着姜渔认真的脸,他大笑着问:“再付姑娘二十两,如何”
这是翻了两倍啊!姜渔立刻点头!
然后竹青便依言再给了姜渔二十两银。
拿着这笔不菲的诊金,姜渔开心的快要飞起来,然后告别了主仆二人,自己朝着集市而去。
先前在她扎针的时候,车夫竹青并没有停下,怕被人打扰,便驾车来到了集市底下的一条荒僻小道。
于是现在的姜渔只能靠着步行几百米的距离,走回集市搭她已经付过钱的牛车回家。
在姜渔走了之后,车夫竹青看着战家家主战乾道:“家主,这姑娘真是傻啊,她难道不知道,咱们战家随随便便的一个条件或者承诺,都足够她一生富裕吗,可她倒好,竟然只要三十两银子!”
战乾没有说话,竹青便又继续拍马屁道:“不过,她一个山野丫头,能给家主您治病,也是她八辈子修来的运气。”
“不。”
这回好人大叔战乾倒是笑了一声,然后悠悠说道,“是我的福气才对,不然的话,我这毒再拖上一个月,必死无疑。”
所以战家家主心中无比庆幸。
庆幸在集市上的时候,他做了一个很明智的决定,那就是让竹青返回去给那位受惊的姑娘赔礼道歉。
因为这一小小举动,直接救了他的命......
.........
怀里揣着三十两银,对于这个重量姜渔非常满意!
而且......她也如愿以偿的吃到了一碗热气腾腾,香气扑鼻的现做馄饨!
饥饿的肚子得到了一个饱饱的填补,简直就是人生几大圆满之一!
吃完馄饨之后,姜渔又逛了逛集市,买了点米和肉,又买了几套棉布衣裳,全是按照姜母和自家嫂嫂的身段买的!
姜渔打算这一趟回家之后,就趁着今天下午的空闲时光里,带着这些东西回一趟娘家!
也正是因为如此,她才会厚着脸皮,向方才那位好人大叔多要十两的诊金。
一是因为对方有钱不在乎多付十两,二是......在那位好人大叔屡次问她有没有其他想要的东西时,她本能的想要用银钱,结清这一回的交际和情分。
这样,互相都可以不欠对方人情,银货两讫,也无需在
第31章 高高兴兴回娘家
由于姜渔并没有关于娘家的半点记忆,所以就连回姜家的路,她都是一路走一路打听去问的。
因此一边走,她一边认真的去记路,只要这一次走一遍,下一次不用问,她也知道路线是怎么个走法了。
其实两边的距离并不是很远,穿过两个村子也就到了。
姜家所在的村子名为大同村。
同样地处于四面环山的平原之上,和犀牛村的生活大致相似,都是以种田种菜种稻子为生。
姜渔到达大同村村口的时候,一路上就有不下于三个来往的村民见到她,笑呵呵的和她打招呼,“小渔回娘家来啦”
姜渔笑笑,然后点点头。
就算到达了大同村,但是姜渔并没有姜家的记忆,在这么偌大一个村庄,也找不出姜家到底是哪一户。
为了不让人起疑她连自己家都不知道,所以姜渔斟酌着语气,在脑海里不断的想着措辞,正准备不着痕迹的问一问时,田地里就有个妇人慌慌忙忙一脸激动的边跑边喊:“小渔啊!”
姜渔立刻看去一眼,只见不远处那个一身污泥,正在田地里农作的妇人,正是姜母!
“娘!”
她想也没想的,一声娘就已经喊出了口。
边上的同村见状,便扛着锄头呵呵笑着走远,不打扰这对母女。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