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龙
时间:2023-05-27 来源: 作者:任怨
众道士闻言,顿时间笑逐颜开。是啊!自己参拜祖师爷天经地义,拜了又有何妨?
这时候再欣赏这副对联,顿时觉得气象万千,立意高深,实在是祖师爷坐前难得的佳联啊!满意!
凌虚老道士最开心。他一辈子最痛恨的就是道门的道士丢掉了清静无为的理念,投入万丈红尘,引诱那些凡夫俗子善男信女不分黑白的烧香磕头祈福还愿,却忘掉了要引导人心,让人自己努力。
烧香磕头无所谓,老道士自己都烧香磕头拜祖师爷,可老道士反对把任何的事情都推给祖师爷保佑,却忘掉了自己应该怎么做的人。
王胜的这副对联一出,简直就是说到了凌虚老道的心坎里。那些作奸犯科之人,投机取巧之人,好吃懒做之人,心不正,磕头烧香一万遍都没用,祖师爷不会保佑你。真正心怀坦荡天地无私的人,都不需要跪拜祖师爷也一样多福多寿,这才是祖师爷真正想要的啊!
老道士的狂笑声足足持续了一盏茶的功夫。每一个听到老道士笑声的人,都被老道士那绵长汩荡滔滔不绝的气息震住了。这得要怎样的修为才能有这般的笑声?
不运功抵抗的话,大家只是感觉到一股中正平和的笑声,让人说不出的舒服。可只要稍微一用灵气抵抗,马上体内就如同翻江倒海,一股气走岔的绝不止十个八个。到了这个时候,那些抵抗的家伙还能不明白老道士的修为有多恐怖?
人家只是隔着那么远笑了几声而已,自己就无法对抗,真要和老道士面对面搏杀的时候,那是什么光景?甚至能不能冲到人家对面都是两说。
王胜知道老道士不喜欢烧香磕头不努力,所以才特意挑选了这副地球上道门的一副楹联,现在看起来,果然是甚合老道士的心意。这一下,老道士应该算他过关了吧?一想到千绝地形成的秘密,王胜就有一种预感,似乎应该和自己要找的梦中女孩有关。
可王胜也不敢肯定,所以只能通过各方的记载来探寻。有必要的话,王胜恐怕要深入千绝地的深处才能够解开真正的秘密了。
老道士还在狂笑,终于等到他的笑停了,众人这才如梦方醒一般,重新以另一种角度另一种目光去看待这尊巨像,看待这一副对联。
“咝!”有人发出惊讶的咝咝声:“怎么感觉哪里有点不对劲呢?”左看右看,有些怪异的地方就是看不出来,让人说不出的难受。
连老道士都是这样的感觉,整体看过去,老君像,对联仿佛是珠联璧合,浑然一体,可怎么就有点不对呢?
“小子,你这字……”终于还是老道士看了出来,一个箭步窜到了王胜的身边,揪着王胜的肩头问道:“你这是什么书法?什么字体?”
元龙 第一百四十七章 道之大门(上)
王胜永字八法,练的是楷书。《辞海》中解释它“形体方正,笔画平直,可做楷模。”故名楷书。
对联的大字,王胜是用元魂空间放大的自己写的楷书,有很浓的颜体味道。在这个世界上,还从来没有出现过。
老道士也是问了一句而已,没等王胜仔细回答,老道士自己就已经陷入了一种痴迷中,手指在空中划来划去,看走势却是在学习对联上的字体。
听到凌虚老道的提问,众人才明白为什么觉得怪异,原来竟是这对联的书法,他们从未见到过,所以觉得奇怪。
没见过归没见过,可是这种方块横平竖直的字体放在这巨大的立柱上却是如此的契合,完全没有一点让人脱出意境的不适。而且他们看隶书看的久了,认出这方块楷书竟然没有一点问题,这果然是一种神奇的书法。
老道士自己本来就是个书法大家,不然也不会教授王胜书法,还特意针对王胜的力量量身打造了三支笔的书法练习。本意是修行,可老道士的书法造诣绝对是高手无疑。
这会问出了问题,却连答案都不听就沉浸在笔画字形笔势上,这已经充分的说明了他对于书法的喜爱。
老君观的道士们也个个都是文武全才的,一种字体的好坏,他们还是看的出来的。哪怕没有像老道士那般的沉迷,却也不妨碍他们对着字体频频点头的欣赏态度。
总算是老道士从那种沉溺中清醒,却又拉着王胜问了一个重复的问题:“这是什么字体?是你自创的?怎么练的?”
“我叫它楷书。”王胜刚说出了楷体两个字,老道士就接过了话头:“楷书?嗯,方正平直,楷模之书,当得起,当得起!”
连夸两句当得起之后,老道士也不管其他道士们什么想法,直接拉着王胜就走:“快走快走,去给我写几笔,让我看看!”却是一刻也不想在这里呆着,只想跟着王胜学这种新的书法了。
临走还不忘记冲着观主喊了一句:“那一面破开之后再叫我,不要提前告诉我写的什么。”语气之坚决,颇有王胜在地球上见过的痛恨剧透党的名士风范。
观主苦笑着答应了一声,然后转身叮嘱其他人一番,自己却整了整衣冠,然后慢慢的跟上了老道士和王胜的方向,很快找到了两人。
王胜已经被老道士拉到了一个安静的地方,铺开了纸张,正要给老道演示永字八法。看到观主也跟着过来,凌虚老道很不耐烦的皱眉问道:“你过来干什么?”
“弟子也来学一学这楷书。”不知道是面对自家的祖师,还是平日里一直如此,反正老君观的观主给人一种很舒服的感觉,不急不躁,说话办事如春风拂面,说不出的自在。
对老君观的观主,王胜没有偏见。凌虚老道觉得观主不务正业,丢掉了祖师爷的教诲,可王胜并没有觉得人家做错什么。能把道门的摊子铺的这么大这就是人家的本事,不能非得以某种思想认识来评判一个人的好坏。
在地球上学习过多少思想碰撞和宗教战争的历史,王胜从不会因为人家想要发扬光大道门同时也在身体力行的这么做而觉得人做的不对,对观主的态度还是很和蔼的。一个大观主能放下那些大事情过来学书法,也是给足了自己面子,王胜才不会像老道士那样不耐烦,当然,他也没有这个资格。
刚好之前王胜拿出了三支笔,就是老道士给他准备的地阙金的毛笔。结果老道士很不耐烦的甩给观主一支,自己拿了一支,也不管别的,只是催促王胜动笔。
王胜也不推辞,蘸水就写了一个永字。他练字的时候可没有用墨,全都是用水,这会也是同样。
从开始练习到现在,王胜每天三百个永字,风雨无阻,从不间断。前前后后也写了一万多个永字了。现在这一个字写出来,端的是笔画平直,堪为楷模。
“好字!这个字好!”凌虚老道浸淫书法多年,一眼就看出来王胜这个字的功底。第二个称赞的却是王胜选的永字字好,一个字囊括了这么多的笔画,把楷书的精要都体现了出来,果然是好字。
赞完之后,老道士也不问关键,跟着就写。旁边的观主也是同样,但当他提笔自然而然的动用灵气的时候,手中的笔突然一沉,要不是观主反应快,这一下就能把笔给扔了。顿了一下之后,观主就开始正常的书写,如同临摹一般。
见状王胜也不由的心中暗禀。这支笔肯定是那支千斤的重笔,王胜的力量也足足练了好几个月才使用自如。可观主拿过来就写,除了第一下没预料到顿了一下之外,后面竟然连点停顿都没有,而且第一次写出的楷书就有了王胜五六分的模样,不能不说,观主也是一个修行极高之人。
能镇得住老君观这么大产业的观主,果然就不是普通人。
这边王胜和凌虚老道士外加老君观的观主在好整以暇的练字,那边的工匠们却是在一刻不停的拆着另一面的崖壁。人多口杂之下,这边出现了巨型的老君像,同时有一个新楹联,有一种全新字体的消息,也随着那些行船的人传到了京城和各处。
这里距离京城也就几十里的距离,顺水而下不到一天的路程,第二天,就有京城的一位文宗听说了消息,连夜赶过来想要看全新书法字体。
第三天一早,第二面崖壁也被破开。那些工匠们早得到了提点,提前就在破开崖壁的同时,也给第二副楹联的字上涂好了金漆,直接就能显眼的看到。
凌虚老道士和观主再次出现,站在另一面的河滩上,看着第二个巨型老君像。同样是宝相庄严,仪态万千,远远的看着就有一种让人顶礼膜拜的冲动。
不过,第二个老君像远不如第一个出现的时候带给人的震撼。大家的目光在巨像上只停留了一会,就移到了旁边金漆描过的第二副楹联上。
元龙 第一百四十七章 道之大门(下)
上联:大象无形,曰夷、曰希、曰微,负阴抱阳,幻而不幻;
下联:上善若水,守雌,守黑、守辱,归真反璞,玄之又玄。
这是王胜了解的地球上老君殿前的一副楹联,用在老君巨像前,更是合适的不能再合适了。
这一次,老道士并没有如看到第一副楹联那般哈哈狂笑,而是站在河滩上站了良久。
不光是老道士一个人久立,包括观主在内,几位老君观的高道都是同样的看着这副楹联默然不语。
王胜穿越过来的这个世界,目前来说仅有道门这一个宗教。不过道门并没有如地球上那般理论发展的十分完善,哪怕经过了代代研究补充,也还只是一个大框架,没有深入到道的地步。
可王胜从地球上照搬过来的这副楹联,其中隐含了道门至高经典《道德经》的内容,同时也完全契合这个世界道门的一些理念,却又比现有的理念更耐人寻味。
都是高道,又怎么可能面对这种如同大吕洪钟一般发人深省的道门理论的时候无动于衷?久久的站着不说话,只是大家都沉浸在自己的某种理解之中无法自拔而已。
都在追求道的真谛,可一直以来,大家就都如同隔着面纱看美人一般,隐隐约约能看到轮廓,但看不清真正的面孔。哪怕是再修为精神的高道大德都是如此。
突然之间有一根杆子挑开了一部分的面纱,让大家看到了一个小小的角落,这其中的欣喜,又怎是那些看着这些高道以为他们集体犯傻的工匠们能够理解的?
一些老君观的低辈弟子不理解,都把目光投到了王胜的身上。他们虽然还不至于怀疑王胜是不是给自家的师父师祖祖师们施了邪术,可王胜的一副楹联把这些长辈们全都变成这幅德行,肯定是王胜的不对。
莫非这个楹联之中其实隐藏了某些迷惑的阵法,让这么多的长辈都中了招?等了好长时间老道士和其他的道士们都没有什么动静,几个低辈弟子已经有些蠢蠢欲动了。
正在这个时候,江面上突然传来了一声赞叹:“好字!好字!”
声音很大,是从江上的一艘船上传出来的。这一声把陷入了沉思的老道士和观主他们全都惊醒了。好不容易进入了一个玄之又玄的状态中,只要能够冲破眼前的迷障就能让自己的修行更进一步,突然之间竟被一声叫好声给打断了,老道士简直郁闷的想要杀人。
“狗屁好字,乱叫个什么?”老道士一不爽,也不管对方是什么人什么身份,马上破口大骂了起来。
观主和几个高道也是被硬生生打断了领悟的过程,心中直叫可惜。不过,他们的表现不像老道士那般的想什么说什么,虽然看起来安静,可看向那艘船的时候,也是隐隐的不喜。
“这般好字你都看不出来,有眼无珠,有辱斯文!”船上马上传来了反驳的声音,然后一个白头发白胡子的老头就出现在甲板上,冲着这边喊了起来。
一看到一群道士,再看到了老君观的观主,老头子似乎愣了一下,随即释然。然后低声的让船夫把船停到这边河滩。
老君观这边也有几个道士看到了老头子的面孔,赶忙迎了上去。双方却都认识,这下也吵不起来了。对方也冲他们赔礼,老道们也不好追究人家打断了他们领悟的事情,气氛融洽了起来。
白胡子老头却是京城的一位文宗,官拜大学士,太子太傅,平日极好文。听说出现了新书法新字体,特意连夜赶过来的。之前眼中只有楹联上的大字,刚刚才意识到这么大的老君巨像,肯定是和老君观有关的。
这边互相打招呼不提,老道士却是直接拉着王胜和观主走到了一边。
“给我准备一个安静的所在。”老道士毫不客气的支使着当代的观主:“等看完第三联之后我要用。我有所领悟,可能还能更晋一级。”
“恭喜恭喜!”王胜一听老道士可能要晋级,马上拱手道喜。只是,让王胜奇怪的是,老道士说自己要晋级,这是好事,但老君观的观主却好像见了鬼一般的看着凌虚老道,满脸不可思议的神色,只差叫出来了。
什么情况?王胜不明白。可老君观的观主真的是已经要惊骇的快叫出声了。要不是他城府够深,真的会忍不住。
王胜不明白,观主却是十分清楚。老君观的这位祖师,已经不知道多少岁了。据传说很早以前,他就已经冲破了九重境的限制,已经是传说中的十重境大圆满境界了。这传说都已经传的离谱到让人想相信都不可能的地步了。
那真的是传说啊!十重境大圆满,只要有常识的人就知道,全天下的人就没有听说过有冲破九重境限制的,十重境?脑子有水了才会相信。
可刚刚老祖说了什么?他又要晋级了?观主都不知道该怎么形容自己的心情。这么无稽的事情要是从别人嘴里说出来,他一定大嘴巴子抽死那个胡说八道的家伙。偏偏说话的是自己的祖师,就算是想,他也不敢动手啊!
就算传说当不得真,老祖只是九重境。可马上要晋级,那是什么概念?观主已经觉得自己的脑子有点不够用,是不是算术算错了,九上面其实应该是八才对?
老道士却不理会观主的纠结,又拉着王胜去练字喝酒去了。他就喜欢王胜这一点,从来不会轻易的说不可能,这才投缘。
又呆了两天,在最后一片河滩上,众人集体看到了第三尊巨像。一如第一尊第二尊一般的威严气派,同样也看到了第三副让人说不出一句话来的楹联。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轰,一直忍着没有中途偷看,直到所有崖壁都破开之后才看的老道士和观主以及其他高道们,脑子里轰然巨响。忽然之间就觉得自己看到了另一个精彩的世界,那是道门先祖祖祖辈辈都在追求的世界,那个世界,终于对他们敞开了大门。
元龙 第一百四十八章 你的身份(上)
“我要一个清静所在,现在就要!”凌虚老道士在沉吟半晌之后,几乎是用命令的口气和老君观的观主说出了这句话。
“弟子这就安排!”第二个楹联面世的时候,老道士就和观主说过这事。本以为还得要几天,没想到老道士要的这么急,观主也没二话,马上答应下来。
“另外,我要和他说一说我老君观典籍记载的一些事情,这是我答应他的。”凌虚老道士在闭关之前,也不忘记履行自己的承诺:“通知你一声,别因为这个找他麻烦。”
老君观的观主是何等的人物,眼见王胜得到了自家老祖的这般青睐,哪里还会有什么意见?况且,王胜雕琢的三尊老君像以及三副楹联又不是只有凌虚老道受益,连带天下道门都会有迅猛的发展,一些记录的典籍故事,有什么不能说的?
别说是典籍记录的一些事情,就算是现在让老君观观主拿出老君观的修行秘诀,观主也不会皱一下眉头。
那个楹联说的多好!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这里就有三尊老君像,正合了三生万物的寓意,简直是贴切的不能再贴切了。从今之后,道门就会进入另一个时代。
“既如此,祖师也不必再找什么清静之地了。观中藏经阁抄书楼都可以,祖师尽可带着这位小兄弟过去。”观主做事就是大气,既然知道王胜有用,那就一次把人情做足:“祖师要有什么记得不是很清楚的地方,直接查阅便是。”
老君观的藏经阁,那是王胜曾经想过要打主意的地方。也是影子老太监警告王胜,他本人遇上慈悲老道才能出来,遇上不慈悲的或者不够慈悲的就出不来的龙潭虎穴,现在就这么冲着王胜敞开了大门。
凌虚老道士很开心,这个观主有些事情虽然他做的不是很合自己的心意,但这一次的做法却是结结实实给足了老道士面子。
当然,凌虚老道活了这么久的岁月,自然也知道观主的心思。王胜只用三个楹联就点出了道门更深一层的理论,这样的人,不上赶着巴结难道往外推吗?这还只是三副楹联,真要把王胜肚子里的货都掏出来了,那岂不是要让道门兴盛天下?
这心思,凌虚老道士清楚,王胜也清楚,连观主都明白他们两个都清楚,但是做起来没有一点犹豫,这本身就是表明自己的态度。不管怎样,王胜这个人还是要交好的。
至此,算是一个皆大欢喜的局面。凌虚老道士带着王胜直奔老君观。藏经阁也好,抄书楼也好,都是清净自在的地方,正适合老道士修行。老君观卖足了人情,而王胜也能得到更准确的记载。
王胜和老道士离开了,老君观的人开始在这里主持大局。这可是三尊天下第一的老君像,外加三副全新书法的楹联,足够让老君观的名声气势再拔高许多了。
之前王胜不是说过要在老道士堆放石条的河滩上给老道士建造一座道观吗?在老君观的高道们看来,那怎么可以?
这么好的地界,怎么可以只造一间道观?要造就造三个道观,三个河滩全占上,正好每个道观面对一尊老君像。当然,说是三个道观,其实还是一个,不过是分成了三部分而已,名字嘛,到时候请教一下老祖或者让王胜帮忙想一个,这个地方又将是一个道门重地。
如果问到王胜,王胜肯定是想都不想的叫三清观。三尊雕像名义上是三尊老君像,其实王胜是按照地球上三清的形态雕琢的。而且等到王胜哪天给老道士道德经,给老道士一气化三清的时候,名字就是顺理成章的事情。
现在这些问题还早,老君观的人在规划一个庞大道观的同时,也在应付另一拨的访客。这批访客,是京城的那些文人名士,特意过来拜老君像的同时参研全新书法的。
上次那个姓柳的文宗在这里看到了楷书之后,惊为天人,惊呼声甚至打断了一群大德高道们的顿悟。要不是柳太傅文名传天下,而且和老君观的不少人都是熟识旧识,就凭他当时的那一嗓子,绝对会被打到回家家人都不认识的地步。
后来有专门的道士伺候柳太傅欣赏书法。总之掌握的原则就是当凌虚老道和观主他们看这边的时候,道士就会带着柳太傅到另一边看,不能打扰到老道士和观主他们。
在柳太傅的赞许认可和宣传下,京城不少文人士子都前来观摩学习,一时间,老君像前的楹联名声大振。
楷书的出现,简直是一次文字革命。已经不知道有多少年书法界没有过新的字体新的书法家出现了,楷书横空出世,文人士子的圈子里几乎都要爆掉了。兴奋的参观者乘坐的船只几乎把这处三江汇流的江面堵死。
皇家也表现出了极大的兴趣。这全新的书法字体竟然还是出自京城,无论如何,这个巨大的荣誉皇家都要利用。不管别的如何,但京城文风甲天下还是要吹嘘出去的。
基于各种考虑,任凭老君观的道士说破了嘴皮子,那些京城的文人老爷们也不愿意承认这楷书是一个根本不知道名字的石匠所创。一群老头子们研究了半天,一致认定这是老君观的高道凌虚道长的手笔,然后不管不顾的宣传了出去,老君观的名声更盛。
老君山那边的万寿山计划才刚刚开始,还没有一点阶段性成果,老君观的名声就已经先一步随着三尊巨大的老君像外加楷书的面世而名震天下。无数善信闻讯纷纷前来观瞻拜祭,老君观名声之隆,前所未有。
这些变化自然有道士禀告了凌虚老祖,老道也只能苦笑着和王胜解释。楷书的发明者被冠上他的名号,这不是老君观的意思。
对此王胜毫不在意,这个名号又不能增加自己的修为,也不能给自己带来多少实质性的好处,还不如往老君观以及老道士欠下自己一个天大的人情来的实惠。
元龙 第一百四十八章 你的身份(下)
王胜是第一次来到老君观。以王胜在地球上的见识,也没想过老君观的规模竟然有这么大。
老君观是在京郊,直接占了据说有上万亩的地盘。怪不得只能在京郊,这样的规模,都和皇城差不多了,京城之内都放不下,不到京郊还待怎的?
光是老君观里修行的道士,就有差不多上万人的规模。看着这些,王胜已经完全不怀疑老君观是如何在朝代更迭中留存下来的,这种级别的力量,就算是自己谋朝篡位都不在话下,更遑论只是自保了。
幸亏自己后来没打老君观的主意,否则的话,怎么死的都不知道。
一路跟着凌虚老道士来到了藏经阁。经过的地方,只要是道士,不管年轻的还是老的,全都是规规矩矩的行礼让到一边。老道士则是大大剌剌的挥手,那种威势简直无法想象。
王胜都已经不想深究这么一个位高权重的老道士为什么会想不开非要一个人隐居在那个小山村里。老君观规模越大,历史越悠久,对王胜来说越有用处,越有可能得到他想要的答案。
一直到了藏经阁,才算是勉强的清静下来。老道士请王胜坐好,早有小道士过来奉上香茶。
等到没有旁人了,老道士才起身,从那个几乎堪比王胜在地球上见过的某间大学的图书馆一般的藏经阁中,一阵穿花蝴蝶一般的翻找,翻找出来几十个卷轴,放到了王胜的面前。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