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水浒之逍遥小衙内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墨香阁二哥

    几招棍法耍出,由于以前用的是枣木棍,那是自然耍得灵活,现在这二十八斤的铁棍挥动起来,那里还能这么轻松,出招便缓慢呆滞许多,十几棍下来,铁棍“当”的一声柱在地上,双手扶着铁棍“呼哧呼哧”直喘气。

    看来这身虚体胖果真是病,得治。

    杨志、史可郎看得尴尬,不知道该不该叫好,但旺财、来福却立即大叫一声:“好!”

    这一声好,叫得高槛好一阵尴尬了。

    一晚上高槛都在想着白天所发生的事,想着梁小玉。自己与她的误会还能解得开吗她说的话还能算数吗

    从现代的武替到现在的衙内,他都没有真正对一个女孩如此动心过,而梁小玉,却让他真正的一见钟情,如此的动心。

    三月的天气还是不错,有好天气一般就会有好心情。

    高槛一觉醒来,昨天的不愉快已经通通抛掉,自己的计划还得要实施,梁小玉必须是自己的。

    来大名府这么久了,他还没有真正的好好出去玩过,今天就出去散散心,去去霉气。

    旺财、来福听说衙内今日要出去游玩,当即乐得屁颠屁颠的。

    高槛问道:“现在正是阳春三月,我们出去走走”

    旺财问道:“衙内想去哪里消遣”

    这时候还是清晨,太阳刚刚升起,这要是以前,衙内一定在睡觉,才不会这么早就起来,更不会这么早就想着要出去游玩。

    &nbs




第三十七章 有辱斯文
    大宋年间,重文轻武,天下之人,无不以习文为荣。在两宋时期,出现过不少佳作,颂唱钱库,也成就了不少真正的才子。

    但民间未免有人东施效颦,只要能作得几首诗词,便以才子自居。

    这大名八大才子,恐怕便是这种自命风流、徒有虚名之人,在此互相吹嘘罢了。

    高槛本就不喜欢读书,要不也不会去武校,对这些文人雅士,自然不怎么感冒。只是听到那人的声音,竟然如此熟悉,正是自己的冤家对头王守中。

    他眉头一蹙,便要离去,只听得里面有人说道:“衙内出身名门,饱读诗书,定然也是才高八斗,我等只能高山仰止。”

    “对,若不是衙内不屑虚名,大名八大才子该要更名为九大才子了。”

    “若是九大才子,衙内当之无愧便是九大才子之首!”

    里面一片阿谀奉承之声,高槛听得直蹙眉。

    正要转身离去,旺财却“呸”的一声,说道:“什么狗屁才子,做的诗词只怕还不如我们衙内放的一个屁!”

    高槛愣住:姥姥的,老子放的屁都这么文艺范吗

    但心中居然十分的受用,这旺财,有时候马屁还真是拍得挺舒服的。

    不想旺财的话刚落音,一个声音传来:“哟呵!这是哪里来的野蛮无知之人,居然敢这样蔑视大名八大才子”

    高槛抬眼看去,见是王守中身边的狗腿子黑豆,正贼眉鼠眼的从翠竹丛后钻出。

    旺财见是黑豆,压根不放在眼里,得意的说道:“什么八大才子我看是自吹自擂的八大庸才吧”

    高槛心里“咯咚”一下,你这小子是想给我惹事吗按照平时,自己的一扇子早就敲下去了,这次可不行,这次旺财是在给自己吹牛,当着外人的面不能弱了自己的志气。

    果然,黑豆回头冲着八角亭中一声吆喝:“大家快出来看看,今儿可算是遇见狂人了,完全不把大名八大才子放在眼里啊!”

    “谁呀这么狂妄”

    “大名府还有这狂的人,我咋不知道呢”

    “我倒要瞧瞧,看是哪家名师教出的狂人……”

    …………

    八角亭中呜呜喳喳一阵乱叫,七八个人一涌而出,个个手中握着纸扇,高的、矮的、胖的、瘦的都有,但都是清一水的灰白色书生服,头戴方巾,一个个红光满面,显得十分兴奋。

    其中一人赫然就是王守中,他伸手将挡在自己前面的两人扒拉开,傲然的看向高槛,还没看清楚呢,就漫不经心的说道:“谁啊敢在这里狂“

    一见是高槛,心里“咯咚”一声吓了一跳,但他很快平静下来,说道:“我道是谁,原来是高巡察,怎么高巡察也会诗词”

    “他刚才说,八大才子做的诗词还不如他放的一个屁!”

    黑豆立即指着高槛说道。只是原本是旺财说的话,现在变成了高槛说的了。

    几人闻言,纷纷嗤之以鼻,说道:“这是什么话,有辱斯文!”

    “这样的粗俗之人,真是让人斯文扫地,斯文扫地啊……”

    就在大家纷纷摇头,酸文酸句不停冒出,一致谴责高槛时,王守中眼珠子一转,说道:“呃,各位莫要小瞧人,所谓山外有山、人外有人,高巡察既然敢这么说,怕是有些真才实学的。各位不正是想听听新诗词,好互相切磋学习吗这不正是好机会何况,今日各位所做诗词,尚未有一首能入得了娘子之眼,或许高巡察一出手,便解了各位之围呢”

    听得王守中这么一说,其余人纷纷附和。

    “衙内言之有理,我等以文会友,岂能拒人于千里之外这位高巡察既然有如此口气,



第三十八章 河边看洗澡
    高槛左顾右盼,说道:“大名八大才子,久仰久仰!高某才疏学浅,不敢班门弄斧……”

    一人道:“高巡察莫要谦逊,大家以诗词会好友,是人生一大快事!不如这样,高巡检新来,且让他构思,小可先来一首,抛砖引玉如何”

    另外几人当即鼓掌叫好,一个留着两撇嫩黄色耗子须的矮个书生说道:“常兄雅颂,定当流传千古,我等何其有幸,能亲聆常兄高作”

    高槛看向那姓常的书生,长得倒也还有模有样,就是文弱了些。

    只见他清清嗓子,手中折扇一收,往前踱了几步,开口吟道:“花红柳绿春意浓,戏花蝴蝶采花蜂……”

    “好!常兄果然出口不凡!”

    “好文采,正是应景,妙,妙不可言呐!”

    “不愧是大名八大才子之首,我等折服!”

    ……

    阿谀之声充斥八角亭,只见那常姓书生来到窗前,伸出折扇指向远处草坪,草坪中正好有一个黄衣女子带着一个顽童在放飞风筝。

    他得意的接着念道:“春光无限使人醉,瑶池仙子放风筝!”

    两句诗句出口,又是一片叫好声,一名丫鬟赶紧铺好宣纸,那常姓书生来到案几前,提笔将四句诗句写下,题上诗名:春

    高槛看去,见他的字的确不赖,虽说不上龙飞凤舞,但也中规中矩,显然是下过功夫的。

    那名留着鼠须的书生看着那未干的墨迹,摇头晃脑念道:“花红柳绿春意浓,戏花蝴蝶采花蜂。春光无限使人醉,瑶池仙子放风筝!好,好啊,实在是好,寓情于景,画入诗中,堪称千古佳作啊!”

    高槛不是很懂古代诗词,但他还真就曾经喜欢过。作为新时代的新青年,虽然是学渣,但也做过那种“为赋新词强说愁”的文艺梦的。

    丫鬟上前接了,轻轻吹着墨迹,鼠须书生说道:“衙内可有雅兴也来一首”

    高槛心中一跳,差点出了一身冷汗。但王守中立即开口道:“我可不敢在几位才子面前卖弄啊。”

    高槛这才反应过来,这声衙内不是叫自己,这里还有一个正儿八经的衙内呢。

    几位书生立即你一言我一语的说开了:“衙内自幼饱读诗书,我等早就想瞻仰衙内文采,今日这般兴致,何不赋诗一首,也好让我等学习学习”

    “在这大名府谁敢说衙内文采第二恐怕就没人敢认第一了……”

    说来说去,无非是些阿谀奉承的话。高槛听得心里发麻,浑身鸡皮疙瘩掉一地。他心中在嘀咕:“这王螃蟹出身在太守家,条件肯定是好得不得了,他的老子一定给他请了最好的先生,甚至是文豪大家给他当老师教他诗词也不一定,要是等会他果真念出一首好诗来,那我不是丢脸丢定了”

    王守中感觉到盛情难却,感觉自己果真便是大名府文采第一了,转头得意的看向高槛,说道:“既然大家如此推崇,我就恭敬不如从命了!正好高巡察在这里,我便赋诗一首,以飨大家。”

    高槛一听,这是在向我叫板了!

    他心里的确发虚,这些古代诗词是华夏文化瑰宝,到了现代,能写出这样的诗词的人寥寥无几了,更别说自己这样连韵律都摸不到边的……

    王守中看出了高槛脸上的尴尬与难堪,他更加得意的往前几步,故意从高槛面前走过。在他身后,几大才子亦步亦趋的跟随,仿似他身上随时会掉出金元宝来。

    “又是三月春光好!”

    王守中终于念出了第一句,后面的人立即附和叫了一声“好”!

    “衙内出口不凡,直达主题,意境已经跃然而出,好!”

    “我就说了,衙内才是真正的大名才子之



第三十九章 小蝌蚪找妈妈
    他差点给自己一巴掌!

    姥姥的,差点忘记自己是穿越来的了,自己不会写,还不会抄啊现在是大宋朝,唐诗宋词我不能抄,我也记不得多少。但元、明、清的诗词不也有很多现在是宋朝,就算是抄的,又有谁知道。

    他暗自得意起来,还好以前看过几首诗词,而且记忆力不错,那时候为了泡妞,可没少背这些诗词。要不是记性不错,周侗三天内传授的棍法自己如何能记住也庆幸自己穿越在高衙内身上,记忆却还是保留着自己前世的。

    王守中与几位书生全都看着高槛,眼中的戏谑之意明显。

    “高巡察,请吧。”

    王守中完全一改在街上时的那种趾高气扬、目中无人之状,仿似自己果真是一位大文豪,是大名才子了。

    高槛也学着他们的迂腐模样,往前踱步,走了两步便念道:“鸡叫一声撅一撅……”

    话音刚落,鼠须书生立即说道:“俗,俗不可耐……”

    另一名书生道:“这叫什么诗你这是老母鸡要下蛋呢”

    “天地之别,天地之别啊,与衙内的诗歌一比,宛如萤火比皓月啊。”

    高槛并不理会,继续念道:“鸡叫二声撅二撅……”

    这一下更是引起所有书生的哄笑之声,鼠须书生更加夸张的说道:“看来高巡检空有一个大肚子,却是胸无点墨啊,这样的句子也敢在这斗诗会上念出来,真是有辱圣贤呐!”

    王守中则笑道:“巡察准备撅几撅”

    高槛依然不理睬,接着说道:“三声四声天下白,褪尽残星与晓月。”

    后面两句一出,所有人都立即住口,但王守中却依然说道:“什么撅一撅,撅二撅,我还以为是老母鸡要下蛋呢,结果是天亮了……”

    这首诗是朱元璋所做,前面两句淡而无味,看了使人昏昏欲睡,根本没有诗歌的意境。可后两句突然逆转,豁然开朗,大气磅礴,使得整首诗浑然天成,成了上佳之作。

    这些书生,真要说是才子那是抬高了他们,但毕竟也是读过些诗书之人,自己或许写不出什么真正的好诗词,但欣赏还是懂得一些的。

    王守中的那一句话,分明就是显得不学无术,纯粹是刻意曲解。但这些人还是附和道:“差强人意,差强人意……”

    常姓书生则摇头晃脑又念了一遍,说道:“妙,妙,好诗啊……好诗……”

    随即提笔将这首诗写下,问道:“高巡察,此诗题名为何”

    高槛道:“无题。”

    常姓书生当即写下《无题》,又重新看了一遍,这才满足的放下手中之笔,说道:“好一首无题……”

    转头见到王守中正盯着自己,后面的话就憋了回去。

    鼠须书生道:“高巡察既然如此好文采,我等岂能错过便请高巡察再来一首,也好让我等清心雅读。”

    王守中立即说道:“对,再来一首。”

    高槛稍稍整理了一下记忆,脱口道:“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等闲变却故人心,却道故人心易变。骊山语罢清宵半,泪雨零铃终不怨。何如薄幸锦衣郎,比翼连枝当日愿。”

    这是清朝纳兰性德的一首词,词牌名为《木兰花令:人生若只如初见》,开篇一句便显得非凡,胜过千言万语,刹那之间,人生中那些不可言说的复杂滋味都涌上心头。

    这一首词念出,常姓书生再次拍手叫好,说道:“妙,妙啊,妙不可言!看来,大名府第一才子非高巡察莫属,小人惶恐,不敢再居其位啊!”

    说罢,亲自展开宣纸,又从丫鬟手中接过墨条,细细研磨起来,同时说道:“这首词一定能流传千古,请高巡察务必留下墨宝,以传世间!”

    高槛心中暗骂:“姥姥的,非得要我出丑不成被赶着上了架就算了,这是打算再在下面添把火,直接把我给烤了呀!”

    他一个体育



第四十章 人生若只如初见
    “什么大名八大才子,全是自吹自诩徒有虚名之辈。本想借着这春日时光,能求得一两首佳作,也好一曲新唱,讨得相公欢喜……唉……”

    妇人轻言自语,伴随着一声轻叹,随着那一河春水起伏而去。

    “主人,这里又做得两首……”

    丫鬟捧着两卷宣纸,恭恭敬敬俯首站在凉亭入口处。

    妇人慵懒的一挥手,说道:“罢了,罢了,什么八大才子,只是浪费我时间罢了,都是些不堪入流之作,不看也罢。”

    那丫鬟手捧卷轴,高举过头顶,说道:“兰儿……兰儿可否能斗胆多说一句”

    妇人好奇的转身,看向这个自称兰儿的丫鬟,说道:“哦,莫非你也懂得诗词,果真见到了佳作不成”

    兰儿道:“兰儿哪里懂得什么诗词,只是……只是……”

1...1011121314...127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