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浒之逍遥小衙内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墨香阁二哥
这些护院打手平日里欺负欺负百姓,那是足够了,手上虽然有些功夫,但杨志、
第五十一章 你敢打我
高槛领着人刚到二进院中,便听到琴儿一声惊叫,心中吃了一惊:完了,来晚了……
当即大步向那声音传来之处奔去,在那门口,站着那两个铁塔也似的汉子,见到高槛前来,舞动双臂便向他迎去。
身后杨志一声喝,长枪往前一递,左右开弓,两名壮汉立时被铁枪抽中腰间软肋,各自一声惨叫,往两边踉跄退开。
高槛没有丝毫停留,冲到门口一脚将门踹开,没有看清楚屋内情形,便大喝一声:“住手!”
正在惊慌失措的琴儿见苟三似恶狗一般向自己扑来,惊叫一声后,柳腰在床榻旁一滚,苟三便扑了一个空。他恼羞成怒,爬起来正待再次扑击,房门传来一声巨响,房门被人一脚踹开,随即高槛那惊雷也似的声音在他耳边炸响。
就在苟三一愣神的瞬间,见到房门突然被踢开的琴儿惊惧的向门口跑去,由于过度惊慌,撞入了高槛怀中。
高槛轻轻将她搂住,感觉到她浑身颤抖,显然惊慌过度。他轻声道:“琴儿别怕,我来救你。”
惊魂甫定的琴儿这才发现,这个人便是开始在御河街打了苟三狗腿子的那个胖子,但见自己被他轻轻搂住,娇羞无限,赶紧挣脱开来,移开两步,说道:“多谢大官人……”
高槛并未在意,他刚才搂住琴儿,纯粹是条件反射。但在大宋,男女大防规矩森严,琴儿自小到大,除了自己的爷爷,几时被别的男人碰过,未免心如鹿撞,娇羞不胜。
苟三从床上跳了下来,迈动小短腿来到高槛面前,上上下下打量着高槛,然后“呸”的一声:“死胖子,你敢闯进我苟府来多管闲事,我看你是活的不耐烦了!”
高槛看了一眼琴儿被撕去一幅衣袖的手臂,转头冷冷看向苟三,说道:“光天化日,强抢民女,你眼里还有没有王法”
苟三说道:“王法在大名府老子就是王法!你算哪头葱,也敢管我苟三的闲事”
高槛道:“我就管了!”
苟三见高槛语气强硬,先是一愣,继而大声喊道:“来人,人呢给三爷把这个不知死活的胖子打得他爹妈不认,然后给丢衙门去,告他个强闯民宅,意图谋财害命……”
高槛淡然看着他那依然趾高气扬、颐指气使的神情,不禁轻轻摇头,然后向一旁跨开一步,说道:“苟三,你平日里就是仗着这些狗奴才横行霸道、欺凌百姓的吗”
琴儿与苟三同时看向门外,见管家的肩膀上架着一柄偃月刀,苟不理浑身颤抖,下身潮湿的站在那里,眼中流露出愤怒、畏惧、羞愧等神情掺杂在一起的复杂表情,冲着苟三连连眨眼。
两名铁塔也似的壮汉兀自按着被杨志铁枪抽中的软肋在哼哼唧唧,六名禁军手持长枪站在杨志身后,威风凛凛。
苟三先是一惊,但很快说道:“死胖子,你究竟是什么人,也不打听打听,我苟三是什么来头,你就敢太岁头上动土”
高槛不屑的说道:“这大名府这么多太岁吗”
苟三一愣,继而说道:“你可敢说出你的名字,在哪个衙门供职”
高槛说道:“留守司牢城营巡察使,姓高。”
苟三听完,仰头“哈哈”大笑,说道:“原来只是一个牢城营的巡察使……”
忽然又问道:“巡察使是干什么的”
高槛看到他明显的鄙夷之色,说道:“专管你这样的刁民的!”
苟三说道:“好,你有种!一个小小的芝麻粒牢城营巡察使也敢管到我苟三府上了。我告诉你,不要三天,你就得乖乖的跪
第五十二章 江湖飘零人
回到高府,来福已经按照高槛的吩咐,让伙房准备好了饭菜。但老头与燕儿等四位姑娘坚持要等高槛救出琴儿回来之后再吃饭。
五个人焦急的站在院中等候,老头唉声叹气,几个小女孩紧张害怕,不知道高槛是否当真能将他们的姐姐救回来。
一直守在门口的来福远远看见高槛得胜而归,一行人浩浩荡荡的向高府而来,立即返身向里面大声喊道:“衙内回来了……”
老者、燕儿等精神一振,向门口蜂拥而去,果然看见高槛在前,来福在侧,其身后紧紧跟着高府两员猛将、八名禁军,在队列当中,琴儿赫然在其中。
燕儿一声欢呼:“琴儿姐姐……”
撒开脚丫便向他们迎去,老者老泪纵横,连声道:“苍天有眼、苍天有眼呐……今天总算是遇见贵人了……”
一行人来到院中,几名姑娘抱头痛哭,老头也悲喜交加,冲着高槛“扑通”跪下,磕头道:“多谢大官人,大官人功德无量,小老儿就算是当牛做马,也难以报答啊……”
语声哽咽、老泪纵横。
几名姑娘也纷纷跪下,感激之情真真切切。
高槛一把抱起燕儿,说道:“都起来吧,举手之劳而已。”
老头又趴下磕了一个头,这才在两名姑娘的搀扶下颤颤巍巍站起。
高槛唤过一名丫鬟,说道:“去给琴儿姑娘找件衣服换了……”
丫鬟一愣,说道:“府上……只有丫鬟的衣服……”
琴儿轻声道:“不用了,我本江湖飘零人,衣物自然是随身携带的,姐姐只需带我去换了便是。”
说罢,跟着一名丫鬟离去。
高槛陪着她们来到偏厅,饭菜早已经备妥,老头与那几位姑娘折腾了将近一天,粒米未进,早已经饥饿难耐,见到满桌子丰盛饭菜,早已经食指大动,纷纷落座。
行走江湖之人,风餐露宿习惯了,虽是女孩,却也没有那么多讲究,端起饭碗便狼吞虎咽。
琴儿毕竟年龄大些,又刚历经惊吓,心情尚未平复,吃饭时便显得斯文多了。
席间,高槛得知老者姓曲,五个女孩却无一人是他的亲孙女。最大的琴儿、老二竹韵,老三雪梅,老四紫兰,最小的是燕儿。五人都是老者在行走江湖时收养的流浪儿,她们的名字也是老者所取,全部跟着老者姓曲。
老者行走江湖,原本的确有一个亲孙女,爷孙两相依为命,但他的亲孙女在路上染了肺痨,最终客死他乡。老者自此孤苦伶仃,独自漂泊,首先偶然遇到在街头行乞的琴儿,那时候琴儿才不到六岁,他见其可怜,便收养了她。
曲老头祖传的顶大缸、耍花盘技艺,并以此谋生。后来又陆续收了后面四位,燕儿则是琴儿捡回来的弃婴,今年不到九岁。
六个人跟着曲老头以爷孙相称,曲老头已经没有了亲人,便将祖传的技艺传授给这五个姑娘,也好让她们以后有一技傍身,不至于无法谋生。
他们一路南下,今日来到大名府,原本想着大名府繁荣热闹,有钱人多,可以在这里多待些时日,赚点盘缠,不想刚一出摊便遭遇了苟三,闹出这么一大档子事来。若不是高槛两次出手相救,等待他们的是什么样的命运还真不好说。
听完他们的这一段故事,高槛不禁对曲老头肃然起敬。自己风烛残年飘泊江湖,艰难度日,竟然还收养了这么多姑娘,这种情怀堪称伟大。
吃完饭,曲老头起身恭恭敬敬说道:“大官人,今日亏得大官人,琴儿才得以脱离狼窝,保得清白。但那苟三是大名府恶霸,小老儿自然招惹不起。现在小老儿便带着姑娘们离开大名府,大官人厚恩,只有留待他日再报。”
高槛也跟着缓缓站起,问道:“你们要走
第五十三章 娘子请进
原本连日晴好的天气被一声惊雷彻底打断。
和煦阳光与醉人的春风瞬间消失不见,取而代之的是狂风肆虐,惊雷闪电纵横。
史可郎奉命将曲老头及五位姑娘送走,高槛却突然感受到心中一阵空虚与烦闷。
闪电划开漆黑的夜色,将整座大名府照耀得一片苍白。
高槛手持盘龙棍,在院中挥舞,他想将自己心中那种莫名的烦闷与压抑发泄出来。
房檐下的气死风灯在狂风中疯狂摆动,映照得院中的树影光怪陆离。
盘龙棍破风生响,在闪电中时隐时现。
来福、旺财惊恐的站在屋檐下,不时看向漆黑的天空,惊雷闪电到来,他们更加惶恐不安。可高槛在院中舞棍,自己又不敢躲进屋内去,只得战战兢兢的站在那里。
“什么人”
门口两名站哨的禁军突然有人喝问。
这个时候已经夜深,古代不似现代,城中越到晚上越是热闹。在古代只要天一黑,几乎都是各回各家、各找各妈。只有那些饱暖思的达官贵人才会在黑夜里出去,流连风月场所。
高府并未在繁华热闹的大街上,到了晚上,门前行人稀少。特别是今天晚上,惊雷闪电,随时都会有一场暴雨降下,谁还会闲得无聊在街上闲逛
旺财听到禁军的呼喝声,立即来了精神,也顾不上是不是会被雷劈了,屁颠屁颠的向门口跑去,边跑边问道:“谁来了”
他来到门口一看,只见一位梳着丫鬟髻的小姑娘,手中提着一盏红色灯笼,往院中探望。
在她身后约莫一丈远近,还站着一名妇人,在灯光下看不真切,只看得出身着水绿色曳地长裙,站在那里亭亭玉立、风姿绰约。
旺财迟疑的看着提着灯笼的丫鬟,问道:“你……找谁”
丫鬟说道:“请问这里是高巡察府上吗”
旺财茫然点头,说道:“你……你们是找我们巡察大人的”
丫鬟说道:“正是。请小哥前去通报一声。”
一声小哥乐得旺财屁颠屁颠的,赶紧转身往院中奔去,一边跑一边喊着:“衙内……来了……来了……”
高槛听到旺财那一声“来了”就紧张,身子一侧,盘龙棍斜劈而出,旺财慌慌张张跑来,这一棍正好当头向他打去。
恰在此时,一声惊雷几乎伴随着一道闪电同时炸响,抬头看到盘龙棍当头劈下,不由吓得“妈呀”一声,猛然止步,纹丝不动。
盘龙棍几乎贴着他的头发猛然顿住,他感觉到一股劲风扑面,一紧张,下面的两个阀门差点失控……
盘龙棍一收,“当”的一声柱在地上,说道:“大半夜的,什么来了”
旺财惊魂甫定,指向门口说道:“两个……美人”
高槛眉头一蹙,旺财一说美人,便让他想起了小颦……
旺财转身喊道:“让她们进来吧。”
一盏红色灯笼出现,然后一个穿着水绿色长裙的女子款款走来,在其身侧亦步亦趋跟着一个提着灯笼的丫鬟。
“娘子!”
高槛乍一看,不禁万分意外。因为来的正是上次春游时在红亭中见过的李瓶儿和她的丫鬟兰儿。
李瓶儿款款来到高槛面前,轻轻一福,说道:“深夜来访,不曾惊得官人吧”
高槛看着李瓶儿,怀疑自己在做梦,闻言连声道:“娘子亲临府上,求之不得!”
李瓶儿看了看高槛手上盘龙棍,还有他那满头大汗,说道:“官人不仅文采出众,还会武艺”
高槛将盘龙棍递向一旁目瞪口呆的旺财,说道:“让娘子见笑了,娘子深夜来访,可是有什么紧要之事……”
李瓶儿轻叹一声,说道:“官人难道让奴家站在这雷电之中说话吗”
高槛恍然道
第五十四章 牡丹花下死(求推荐)
屋外狂风闪电,屋内则一片平静。烛台上几根红烛跳跃,映得李瓶儿更加妩媚迷人。
高槛心中一直嘀咕:李瓶儿怎么会深夜跑来我家看来果然是看上我了……
李瓶儿见高槛神情恍惚,虽然看着自己,但眼神迷离,于是问道:“官人……可是在想,奴家为何深夜前来”
高槛如梦惊醒,他感觉到自己突然间口干舌燥,赶紧倒了两杯热茶,然后看着窗外不时亮起的闪电,将一只茶杯递向李瓶儿,说道:“娘子莫非是怕这雷电,故而前来我高府避避”
李瓶儿伸手去接茶杯,与高槛手指相碰,高槛感觉到自己所触碰之处温软如玉,心中微微一漾,悄然看向李瓶儿,却见她泰然自若,轻启朱唇抿了一口,随即说道:“我若怕雷电,如何还敢冒着雷电前来”
高槛一杯茶几乎是一口饮尽,问道:“那我可就不知道娘子为何而来了,莫非娘子是前来与我讨论诗词”
李瓶儿忽然幽幽轻叹,说道:“那日春游,偶得官人佳作,心中窃喜,本想着一首新词一曲新唱,能博得相公欢心。不料……”
高槛心中隐约乏起一阵酸味,仿似打翻了一坛江西陈醋,酸溜溜的实在难受。
“不料相公听后,竟然痛斥,说……说奴家抛头露面,与那些自命风流的文人士子谈论诗文,有辱门风,并追问奴家那首《木兰花令》乃何人所做。相公动了真怒,若是知晓了那首词是官人所做,定然会寻机为难官人。可相公逼问,奴婢又岂敢隐瞒……”
听到这里,高槛心中一跳:姥姥的,这就是羊肉没吃到反惹一身骚
梁世杰本来就对自己不待见,这要是让他误会自己勾搭了他的小妾,还不知道会怎样。
他正在心中忐忑,李瓶儿见高槛又是神情恍惚,于是问道:“官人可是怕了”
高槛道:“怕了我为何要怕”
李瓶儿说道:“官人放心,奴家怎能坑害官人我自然是说,在诗会时一名过路才子所做,也不知晓其姓名,奴家见这首词做得好,便取来唱了,本想博得相公欢喜,不想反而惹恼了相公……相公自然不信,恼怒离去,走时还对奴家说道,以后再也不许弹琴唱词,免得污了梁家门庭。”
高槛听完,脱口道:“岂有此理,娘子一心为他,他却如此不知好歹!”
李瓶儿微微一愣,问道:“你……在我面前如此说道相公,不怕我回去鹦鹉学舌吗”
高槛道:“我是随心而言,心中为娘子鸣不平,岂还顾忌后果何况娘子前有隐瞒,其后又岂能再次出卖”
李瓶儿道:“自从嫁入梁家,奴家便已经习惯了寂寞,但相公终归还是对我疼爱有加,这一次不知为何如此恼怒。我又整日困在别院,身边没有体己人儿,想要个叙说之处都不可得,思来想去,便也只有官人这里了……”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