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浒之逍遥小衙内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墨香阁二哥
第四百二十六章 本将军代你审了
童翔看向这个琴儿的眼神明显一愣,但随即问道:“你便是前几日与贾达成婚的琴儿”
妇人点头道:“民女正是。”
童翔看向林冲,见他并无什么特别的表情,于是问道:“本官问你,你可认得身边的这位老夫人”
妇人转头看去,忽然喜极而泣一般的扑了上去,紧紧抱住老妪,泫然若泣的说道:“这是我祖母,我如何会不认得……”
老妪脸上呈现惊恐之色,拼命挣扎,奈何双手被那妇人紧紧抓住,急切说道:“你不是我的琴儿,你不是……”
林冲示意两名军士上前将那妇人拉开,然后说道:“这是怎么回事”
妇人被军士拉开后,显得十分焦急,说道:“祖母的疯病又犯了,恳请大人,让我们将祖母带回家去,请来最好的郎中为她医治,再也不让她离家出走了……”
童翔说道:“好,你们一片孝心,可感天地。老夫人既然患有神智不清之病,你们需得好生看护。”
贾达、妇人同时躬身道:“谢大人!”
随即便要上去搀扶老妪,林冲沉声喝道:“且慢!事情尚未清楚,童大人怎么能如此草率判决”
童翔说道:“林将军,事情已经非常清楚,老夫人神智不清,以至于疯言疯语,连自己的孙女也不认识。如今贾达及其娘子要将她接回家中赡养,并请郎中为其治病,本官理应成全。不知林大人还有什么事情不清楚”
林冲肃声说道:“老夫人并不认识这位娘子,而这位娘子却将她指认为自己祖母,童大人难道不觉得此事蹊跷吗”
妇人说道:“我祖母有疯病,人尽皆知,她此时不认得我,待清醒时自然认得。”
童翔点头说道:“对,这老夫人的疯病时好时坏,清醒时与正常人无异,不清醒时,便是自己孙女也不认得。”
老妪急道:“我没疯!她不是琴儿,琴儿一定是被贾达给害了……将军……将军为我做主……”
林冲冷笑道:“童大人如此急于判决,莫非是想要隐瞒事实,包庇案犯不成”
童翔微愠道:“将军,事实俱在,本县如何包庇案犯了”
林冲猛然起身,喝道:“传史将军!”
童翔、贾达同时一愣,诧然看向衙门口,只见史进提着枣木棍大步进来,对着林冲躬身施礼说道:“林将军,末将听令。”
林冲说道:“昨夜之事,办得如何”
史进说道:“我奉将军之令,前去贾府监视。三更时分,果然见贾府出来数人,抬着一顶软轿匆匆出城离去。我与二十名兄弟尾随而上,却见那领头之人便是贾府管家贾富贵,他们抬着软轿往离城二十里外的红梅山而去。我等追上去后,拦下他们,见软轿中绑着一名女子,嘴上绑着布条,不让出声。我与众兄弟将贾府管家及其六位家丁悉数拿下,救出那位姑娘,今天清晨返回城中。”
这件事情,史进早在天黑前已经回驿馆向林冲汇报过。他想看看童翔与贾达如何勾结,所以有意让史进在外面等候他的命令。
史进的这番话,是说给贾达、童翔等人听的。童翔听得瞠目结舌,贾达则浑身冒冷汗,双腿发软,差点又跪了下去。
林冲看向一脸惊诧的童翔,说道:“童大人,难道你不想知道史将军所救的那位女子是何人吗”
童翔问道:“是何人”
史进说道:“她才是真正的琴儿!”
童翔惊得一屁股坐在椅子上,史进大步来到堂前,一把揪住童翔衣领,将他提了起来,喝道:“你这鸟知县,与贾达勾结,想以假乱真,真是该打!”
说罢,将他一把丢下堂去,自己在椅子上坐下,抓住惊堂木一拍,喝道:“你既与案犯勾结,这案子你便审不得,本将军代你审了!”
 
第四百二十八章 保媒拉纤
林冲、史进将贾富贵等人押解回蓟州府,交给蓟州府审理,然后两人前往统制府复命。
高槛听了他们的详细回禀,对这件事的处理表示十分满意。
琴儿与老妪被接回统制府,曲氏五姐妹得知消息,纷纷赶回与她们的大姐团聚。
几姐妹自幼流浪江湖,历经苦难,最后遇见高槛这个贵人,总算是有了安身立命之所,在这乱世也实属不易。
曲氏姐妹原本以为琴儿早已不在人世,今日重逢,实在是喜不自胜。几人抱头痛哭,心中喜悦尽化眼泪。燕儿围在一旁,又哭又笑,紧紧拉住琴儿双手,一刻也不愿意松开。
她是曲氏姐妹中最小一个,几岁时便被曲老头捡到,带在身边。大姐琴儿于她而言,亦姐亦母。琴儿一直对她关爱有加,经常宁肯自己挨饿,也要照顾好燕儿吃饱。燕儿自从进了曲家,也对这个大姐十分依赖。
此时劫后重逢,燕儿的惊喜无以形容。
曲老头只在一旁不停的抹着眼泪,自己一辈子的沧桑,仿似此刻要在这两行浊泪中流淌干净。
高槛命家中摆宴,庆祝琴儿的劫后余生及曲氏姐妹的团圆。
统制府的大红绸子、大红灯笼尚未摘取,依然一片喜庆之色。扈三娘听说了曲氏姐妹的故事,史进又讲述了这次在九宫县所发生的一切事情,她不禁感慨万千。
几姐妹终于稍稍平静,纷纷来到高槛面前跪下,接连磕了几个响头,琴儿说道:“大人对我们姐妹恩重如山,大名府仗义相救,如今又收留我们姐妹,妹妹竹韵又觅得佳婿,寒梅、紫兰也已经投身蓟州军,爷爷也承蒙照顾,能得以不再江湖漂泊。我等姐妹不知如何报答,便是做牛做马,也难报万一……”
高槛说道:“都起来吧,如今我们可以算是一家人了,若要报恩,好好活着便是最好的报恩。”
几名丫鬟上前将五姐妹搀扶起来,琴儿始终低头不敢正眼看高槛。高槛却多看了一眼,见她虽然瘦弱,却如出水芙蓉一般,越发的清秀了。
待五姐妹退下,高槛轻声对扈三娘说道:“三娘,你觉得那琴儿如何”
扈三娘微微一愣,她有点意外的看向高槛,说道:“怎么,成婚才几天就想纳小了”
高槛诧然道:“你想哪里去了我有三娘一人足矣,还纳什么小”
扈三娘脸上一红,嗔道:“那你……这么问是什么意思”
高槛说道:“当年我在京城年少糊涂,犯下一件错事,每每想起,都痛悔不已。如今林教头投身于我账下,我见到他时,总有负疚之意。我想……若是……”
不待他说完,扈三娘恍然道:“哦……我明白了,你是想……撮合琴儿与林教头”
高槛点头道:“夫人觉得如何”
扈三娘思索片刻,说道:“琴儿刚刚经历此次劫难,心中肯定难受。若是能撮合她与林教头,倒也不失是一个让她忘记痛苦的办法。”
高槛说道:“那就这样定了,你去问问琴儿的想法,我去说服林教头,如何”
扈三娘笑道:“堂堂蓟州兵马司统制、镇北元帅,居然也保媒拉纤,这要传扬出去,岂不贻笑大方”
高槛说道:“关心属下,理所应当,这有什么可笑的”
高槛命人去请武松、鲁智深、花荣、林冲、史进、晁盖等人前来统制府赴宴,席间,高槛说出有意将琴儿与林冲撮合的想法,几位将军当即赞同。
林冲被搞了个措手不及,但琴儿的确让他有些心动,几碗酒下去,在大家的劝说下,他点头同意。
女眷们在后院另设宴席,席间,扈三娘说出高槛的想法,琴儿先是一呆,随即黯然道:“林将军英雄盖世,我……我残败之身,如何配得上”
&n
第四百二十九章 三贼之乱
徽宗来到殿前,群臣唱喏参拜。
随即徽宗让大家坐下,他说道:“众位卿家,又是新的一年到了。朕召集众卿家齐聚金銮殿,共同庆祝新年的到来。在过去的一年里,我大宋风调雨顺、国泰民安。虽有地方骚乱,但在众卿家的努力下,得以平息!朕在这里感谢众卿家对国家社稷做出贡献,请大家举起酒杯,让我们为了大宋江山永固,为了天下百姓安居乐业,干杯!”
众臣山呼万岁后,纷纷饮下杯中之酒。
徽宗又说道:“传朕旨意,种师道、折可适、高槛戍边平乱有功,赏御酒三杯!”
殿前台前应了一声,立即将徽宗所下旨意唱出。三名宫女各自托着三杯斟好的三杯酒,来到种师道、高槛、折可适面前。
三人齐齐起身,接过一杯酒,面朝皇帝唱道:“谢皇上赏赐!”
高槛依样画葫芦,跟着举杯饮下。
殿中群臣纷纷露出艳羡的眼光,看向他们三人。当着文武百官赏赐御酒,这可是无上荣幸。
宫殿两侧的乐师奏响乐器,这一场酒宴越发的显得奢华。
难怪都想当帝王,这种气派,哪个男人不梦寐以求
高槛在心中暗自想着,但他并不想当帝王。他不是不羡慕,只是看电视看多了,总觉得帝王其实也蛮累的。他所羡慕的,倒是那种逍遥王爷、糊涂王爷。吃喝玩乐全占了,还不用操心,岂不比这皇上舒服多了
他正在胡思乱想,耳边传来宿元景的声音:“圣上,房州急报,王庆劫掳房州仓库钱粮,遣其手下李助,段二,段五,分头于房山寨及各处,立竖招军旗号,买马招军,积草屯粮,远近村镇,都被劫掠。那些游手无赖,及恶逆犯罪的人,纷纷归附。此贼气候初成,若不及早平定,难免让其壮大声势,成心腹大患。”
徽宗正在接受群臣敬酒,不料宿元景竟然在这酒宴上说出这一番话来。他神情顿时不悦,放下酒杯,说道:“宿卿,若有奏本,待初八朝堂早朝之时奏来,今日不论朝政。”
宿元景依然说道:“圣上,王贼之乱,已经危及地方。短短两月时间,王贼便聚集人马近三万,打破邻近上津县,竹山县,郧乡县三个城池,邻近州县只求保守城池,不敢与战!”
徽宗神情更加不悦,童贯起身道:“宿太尉,今日圣上宴请群臣,共庆新年。如此喜庆之日,宿太尉却一再提及王贼之乱,莫非是有意扫圣上之兴”
宿元景说道:“童太尉,你身为枢密院领事,当早知王贼之乱!如今田虎之乱尚未平息,方腊之乱也是势头正盛,王贼又在房州作乱,如此下去,国何以泰,民何以安”
童贯听完,愠恼说道:“宿太尉,不要君前失态!如今我大宋虽有疥廯之患,但如何不是国泰民安,岂是你所说的这般不堪”
徽宗不耐烦的摆摆手,说道:“好了,两位卿家不要争了,今日大家欢聚一团,喜庆新年,不要扫了大家的兴嘛!”
宿元景、童贯只得同时唱了一声喏,双双坐下。
高槛听得宿元景所言,这王庆似乎还没有成气候。这位淮西王,在北宋四大寇中可是占地盘占得最宽的,在巅峰时期占了八座军州,八十几座县城。如今可能是刚刚起兵,还没来得及攻城略地。可朝廷偏偏不重视,若任其发展,不出三年,便会席卷小半个宋国。
&
第四百三十章 忘年之交
如今三处叛乱都是刚刚萌芽,尚未成大气候,早些清剿,可免除大患。况且再过得两年,宋辽就会开战了,自己的目标是辽国、金国,攘外必先安内,自己北伐之前,还是先把后院的火给灭了。
于是他起身唱喏道:“臣愿意为圣上分忧!”
徽宗顿时高兴起来,说道:“好,有高卿这等忠臣良将,区区匪患何足为惧”
随即看向童贯,说道:“童太尉,这王庆、田虎、方腊三处叛乱,便交给高卿前去平定。高卿若要调动军马,枢密院全力配合,若因兵马调动不及时,延误战机,决不轻饶!”
童贯心中一凛,俯身道:“遵旨!”
心中则在暗暗后悔,皇上的一句话,便将自己的兵权分散了。
但听到皇上说将王庆、田虎、方腊三处叛乱都交给高槛去对付,他心中又在冷笑,暗道:“让你小子得意,这三处叛乱岂是这么好平定的。”
原来,童翔早已经给他来信,控诉蓟州军在九宫县的所作所为。好在童贯平日里本就不喜欢这个侄子,要不他也不可能只是一个知县,所以他对童翔的控诉不是十分在意。
但这件事一直梗在他的心中,一直想着要怎么对高槛使绊子。他不敢轻举妄动,因为他屡屡对高槛使绊子,但高槛却越来越强大,现在可好,居然要与自己分兵权了!
他心中气恼,但这是圣旨,他岂能违背
这一场御宴,在不怎么愉快的气氛中结束。
意外的是,次日,种师道、折可适一起来到高府拜会高俅,并要见高槛。
高槛将他们请到客厅,鲁智深见到种师道,当即跪拜下去,说道:“相公也在京城,鲁达未曾前去拜见,失礼了。”
种师道赶紧将他扶起,说道:“如今你可不是我属下的提辖了,可是堂堂蓟州兵马司的厢都指挥使……”
鲁智深说道:“当初若不是两位相公关照,哪有鲁达今日”
几人分宾主坐下,高槛说道:“两位前辈前来,定是有事情要说的吧”
种师道说道:“高元帅平定梁山之乱,功在千秋。我听我那兄弟说,你曾借调一万延安军前去助你。那一万将士回去后,对高元帅赞不绝口,说蓟州军的战力的确罕见,就算是我大宋最强军队也不为过。”
高槛笑道:“过誉了,晚辈只是运气比较好……”
折可适说道:“高元帅过谦了。昨日金銮殿上,高元帅答应平定三处叛乱,不知高元帅可否知道这三处叛乱共有多少人马”
高槛说道:“王庆有近五万之众,田虎有兵马近八万,方腊拥有兵马近十万,三人合起来共近二十五万人马。”
折可适露出赞许的眼神,说道:“原来高元帅早就心中有数了!”
种师道说道:“不知蓟州军有人马多少”
高槛说道:“作战部队五万二千,后勤部队六千,共计六万整。”
折可适、种师道相视一眼,眼中同时露出惊诧之色。随即种师道说道:“居然有六万之众,蓟州军果真兵强马壮啊!”
他们可不知道,高槛对蓟州军的实力直接打了一个对折。这是高槛不愿过于张扬,有意隐瞒。
折可适说道:“纵然如此,面对二十五万叛军,还是显得有些势微……”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