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都市言情

重生您好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小羊的爸爸

    见曹主任开了头,杨厂长也笑呵呵的、有些内疚的说:“我知道,当年老宋的事




第二十六章: 峰回路转
    东滨市三花食品厂的前身是清朝末年的范记酱菜铺,严格的追溯上去,其实就是宋华阳高中同学范建家的产业。范记酱菜铺的创始人就是范建的太祖爷爷。

    中间经历七七八八的周折,到全国人民当家做主的时候,范记酱菜铺就变成了三花食品厂,经营范围除了酱菜之外,还有各种调料、节令食品,到了改开初期,三花食品厂又引进了两条二手的饼干生产线,开始生产各种口味的饼干。

    简单的说,八十年代人们需要的各种副食品,三花食品厂都有生产,而且效益非常好,几乎垄断了东滨市以及东滨市附近二十几个乡镇的副食品市场。

    那时候,三花食品厂是市里的纳税大户,杨厂长他们也是市里最吃香的厂领导,经常参加市里的各种大型活动。

    可是,进入九十年代之后,三花食品厂因为产品落后,缺乏创新,市场份额迅速缩小,不到两年时间就到了难以危机的地步。

    闹成这种情况,归根结底都是杨厂长他们的经营思路有问题。他们一直躺在过去的成绩上做美梦,不与时俱进,不锐意创新。

    甚至,他们还大言不惭的说:东滨市的百姓就是喜欢三花食品厂的食物,一代一代的,谁不是吃着三花食品厂的东西长大的这种故乡的味道,任何食品厂生产的食品都无法替代。所以根本不需要去改革,更不需要创新。

    嗯,梦很美。但现实完全不一样。

    进入九十年代之后,国内国际各大食品生产厂商的新品种集中涌进东滨市,一下子就把三花食品厂的市场给冲垮了!

    这个时候杨厂长他们才开始着急。

    可是,为时已晚啊!

    上辈子,到了94年上半年,杨厂长他们确实到外面考察过,也试图引进一些新的产品,可是要么是设备跟不上,要么是市场打不开,方方面面的原因导致他们的几次创新都失败了,最后还欠了一屁股的外债。

    如果是民营企业,三花食品厂在94年上半年就该倒闭了。不过国营厂却不一样,一直维持到96年下半年断奶之后才濒临破产。

    96年下半年,也就是宋华阳要收购三花食品厂的时候。

    所以现在,宋华阳说什么都不会帮助杨厂长他们。

    如果三花食品厂现在起死回生了,那么宋华阳的计划就会出现很大的问题。

    正想着的时候,宋华阳的母亲周桂宝笑着对宋华阳说:“华阳啊,领导们都在家里,我去买点好菜回来中午招待各位领导,你好好陪着领导。”

    “不用客气了”杨厂长起身客气道。

    周桂宝笑着说:“要的要的,领导们好不容易来一次,再说了,你们不是还得跟小阳谈事情吗,你们谈,我去买菜,都不要走了啊!”

    说着,周桂宝进房间去拿钱包。

    刚进房间,周桂宝就大声叫宋华阳道:“小阳,你来看一下,我这个按摩器是不是坏了,它自己一直在动。”

    “哦!”宋华阳答应了一声,随后笑着对杨厂长说:“我去去就来,您喝茶,喝茶”

    起身进房间,只见妈妈手里拿着一张纸片,上面写道:你爸爸的事情已经过去了,如今领导他们来找你帮忙,那是抬举你,能帮就帮吧!好歹我和你爸爸都是厂里的老工人,你爸爸要是还在,他也不愿意看到厂子垮掉!

    宋华阳看完字条就立刻皱起了眉头。

    周桂宝见儿子面带难色,又拍着他的胳膊说:“我去买菜,你好好招待领导他们!”说话的时候,不停的使眼色叫他尽量帮忙。

    宋华阳微微点了点头,说:“好,我知道了!”

    这回可麻烦了,母命难违!

    更何况母亲还把早已去世的父亲抬了出来。

    是啊,母亲说得没错,父亲要是健在,他是不会着到三花食品厂倒闭的。

    宋华阳的父亲十六岁接替他爷爷进厂工作,一直到四十三岁意外去世,一辈子都没有离开过三花食品厂。而且,当年他就是为了给厂里争取更多的业务而意外身亡的。

    从这个意义上讲,宋华阳没有理由不帮杨厂长他们把厂子挽救回来。

    但是,宋华阳知道,如果不是因为他重生回来,又到省城去学习了半年,并且发表了那篇文章,那么今天的事情就不会发生。

    回想起上辈子杨厂长他们对待厂里工人的态度,宋华阳真是恨得咬牙切齿。

    所以,单就上辈子的记忆,以及杨厂长他们的作风来说,宋华阳是绝对不会帮他们的。

    不仅不帮,而且他还打算在收购了三花食品厂之后,让杨厂长他们这帮领导全部滚蛋!

    滚蛋,对!让他们滚蛋!这群人一辈子作威作福,到了老年,也该让他们尝尝吃苦的滋味!

    可现在,要怎么样才能让他们维持原状,把厂子经营到96年下半年,然后等着宋华阳来收购呢

    而且,为了减少以后收购的麻烦,宋华阳现在还不能漏出任何一点蛛丝马迹,更不能得罪了杨厂长他们!

    这可是一件麻烦事啊。趁着妈妈还在客厅挽留领导们吃饭的空隙,宋华阳在房间焦急的思考了好一阵子。

    等回到客厅的时候,宋华阳心里有了主意。

    反正不能硬着干,也不能违背妈妈的意愿,那就顺着他们的意思来呗。最多一边顺着他们的意思做,一边想心思打破他们的计划。

    要挽救一个工厂,也不是一天两天能做到的事情,他觉得不用急着做出不合理的决定,那样反而容易把事情弄砸了!

    回到客厅之后,宋华阳从书柜里拿出几本书,然后笑着对杨厂长他们说:“各位领导,既然大家都想请江华教授来讲课,那不如先看看江教授的一些文章,看看他的观点到底适不适合我们厂目前的情况,各位领导认为呢!”宋华阳把江教授送给他的专著给领导们看。



第二十七章: 放鞭炮
    金老拉着杨厂长刚坐下,又伸手去拉宋华阳,并且对宋华阳说:“来,你也坐在我旁边。其实我今天是专门来看你的!”

    “哎呦喂,这可不敢当!”宋华阳吃惊的弹起来,受宠若惊的说:“记得当年我爷爷都叫您金大哥呢,说起来你就是我大爷!应该是我去看您才对呀!”

    “嗨,你要是提那些老黄历,那么你爷爷还是我的救命恩人呢。当年要不是你爷爷救我一命,我这把老骨头早就没有了!赶紧坐下,我有话跟你说呢!”

    金老再次拉着宋华阳坐在他身边,带着欣赏的阳光看了看他,然后感慨的说:“好小伙子,果然有能耐啊,有能耐!以后一定比你爸爸当年强百倍!”

    这时,周桂宝把一杯茶递到金老面前,笑着说:“你快别夸他了,前两年不知道怎么调皮呢,今年也不知道是哪根筋搭错了,你要是再表扬他,他又要翘尾巴了!”

    “话不能这么说!”金老拿起茶喝了一口,随后说:“孩子总是会在不经意间长大的,我看小阳现在就很成熟,要不了几年就一定能成大事!”

    “那我借您吉言了,您坐着,我去烧羊肉,等会儿可得多喝几杯!”周桂宝乐得像朵花似的。

    今天两个厂长都到家里来夸儿子能干,这是多大的荣耀啊!

    这两年儿子没有考上大学,周桂宝心里一直不痛快。之前儿子不辞而别,说是到省城去发展,她心里既担心又难过,真恨不得跑到省城去把儿子拎回来。

    可没想到三个月之后儿子回来看望她的时候,竟然又给她带了一千块钱和几件新衣服,而且,儿子身上也是穿得光鲜亮丽的,那时候周桂宝才放心下来。

    而这次春节回家,儿子不仅带回大把的钱,还给所有亲朋好友都带了礼物回来。周桂宝当时就乐坏了!

    现在,大年初一,厂里的两代领导都特意跑到家里来看她儿子。

    看样子他们宋家要发达了!

    老宋啊老宋,你要是在该有多好啊!你要是看到两代领导坐在家里表扬你儿子,你还不得高兴得整夜睡不着觉啊!

    老宋,咱们的儿子出息了,你可以安息了!

    周桂宝一边做菜,一边在心里想这些高兴事,不知不觉的,脸上竟然挂满泪水!

    客厅里,金老言归正传。

    “小阳啊,我看到你发表在江市大学学报上的论文了,写得好啊,深入浅出,议论精辟,很多观点都切中要害。别的不说,就说你的论文题目:论管理的不必要性。”

    “这个题目就很对,其实管理的终极目的,就是要让管理成为不必要。但是我们有些管理人员深怕员工不知道他们的存在,想着法子去管理员工,把员工搞得不胜其烦。其实,很多管理制度都是多余的。简而言之,企业还是应该更人性化一点,是这样吗”

    宋华阳恭敬的点点头,说:“嗯,我就是这个意思。想不到您也看到我的那篇文章,真是受宠若惊啊,您可是企业管理的老前辈!”

    金老大手一挥,说:“老是老了,但前辈不敢当。俗话说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如今是年轻人的天下!今天来,我就是想让你给厂里出点力气。没想到杨厂长他们都在。”

    转头,金老对杨厂长说:“小阳的爷爷,父亲,都是我们厂的栋梁之才,为我们厂的发展做出过巨大的贡献。现在小阳更是才华横溢,我觉得你们应该让小阳到厂里担任个职务,让他好好的发挥才能,扭转厂子目前的局面。你看怎么样”

    杨厂长连连点头,说:“不满您老说,我们今天就是为了这个事情来的。不仅是小阳有本事,而且小阳还认识省城江市大学的江教授,我们本打算请江教授过来给我们办讲座的。”

    “嗯,这个想法很好,但是我觉得没有必要请江教授!”金老严肃的说道。

    宋华阳心中暗喜:对了,金老就应该怎么说,一个破厂子,请什么江教授呢!以厂子目前的情况,只怕连请江教授来讲课的费用都出不起!

    金老果然高见!

    可随后宋华阳就傻了。

    金老指着宋华阳说:“据我所知,小阳是江教授的关门弟子,经常和江教授进行面对面的长谈。从小阳的论文看,他应该已经得到了江教授的真传。小阳又是我们厂的人,对厂里各方面的情况都很了解。所以我觉得让小阳给我们厂的主要领导干部做培训,那是最合适不过了!”

    “嗯,对呀,我觉得金老这个建议很好!”杨厂长立刻带头赞同道。

    宋华阳则拼命的摇头道:“不不不,各位太抬举我了,我只不过写了一篇狗屁不通的文章,什么都没有做过,怎么可以给你们这些大领导做培训呢,这个万万不能!”

    金老严肃的说:“有什么不能的当年我和你爷爷为了厂子的发展,不远千里到北方去学习,那时给我们培训的,就是一个十七八岁的小伙子。我们不是一样叫他老师”

    转头,金老又严肃的对杨厂长说:“我觉得我们厂应该打破论资排辈的不良习惯,争取做到能者上,庸者下。只有这样,我们才有希望扭转如今的颓势,重造辉煌。”

    “对对对,我刚才就跟小阳说了半天!”

    杨厂长抬头对宋华阳说道:“看到没有,金老也是这个意思,你就不要推辞了,我看,过完年之后就赶紧安排吧培训吧,新年新气象,我们争取今年来个开门红!”

    宋华阳还能说什么只得点头答应着。

    可他心里却恨透了这个杨厂长。这个坏东西,之前他只说要用他宋华阳的思路,用江教授的管理模式,用李叔的秘方。什么时候说过要提拔重用他宋华阳了

    退一万步说,今天是大年初一,你杨厂长到我家里来求我办事,竟然空手而来,连一颗糖都没带!你把我们母子当什么了

    我父亲去世这么多年了,你到我们家来过一次吗

    狗东西,简直气死我了!给我等着,等我想办法收购了三花食品厂,看我怎么收拾你这个混蛋。

    气死我了!

    &



第二十八章: 一寸光阴一寸金
    接下来的日子,宋华阳每天都很忙碌。

    大年初九,新年第一天上班,宋华阳接到厂里的正式通知,让他到厂部去报到。

    厂里各个部门一路为他开绿灯,不到半个小时他的入职手续就办好了。

    宋华阳从一名职工家属,正式成为三花食品厂的领导,任改革创新小组副组长,改革创新小组具体执行人,享受正科级待遇,配备独立的办公室。

    直系上级是曹主任,下属组员没有。

    严格来说,改革创新小组就宋华阳一个人。

    之前杨厂长虽然说组员是各车间主任,但人家主任都是正处级,人家能跟在一个正科级外聘领导的屁股后面转笑话!

    从得到这个任命开始,宋华阳就知道这是个坑。吴部长后来也善意的提醒过他,但是他并不在意。

    兵来将挡水来土掩的道理宋华阳还是很清楚的。

    你叫我一个人搞改革,我就天天要你买设备;你找我要新产品,我就找你要研发资金。

    反正,没钱就什么都干不了。

    一来二去的搞了几天,杨厂长也烦了,干脆懒得理宋华阳。

    宋华阳也不去理会杨厂长,他对这种状况还是挺满意的。

    二十一岁的正科级干部,说出去多有面子啊。就算大学毕业分到厂里,起码也得熬几年才能到这个位置吧

    正科级,一个月八百块的工资,比老技术工的工资还高一百块!虽然当时厂里已经快揭不开锅,每个月只发百分之五十的工资,可那也有四百块呀!

    什么都不做,一个月白拿四百块钱,那不是像捡钱一样吗加上他妈妈每月拿到手的三百多块钱,母子俩一个月收入接近八百!

    在95年初的东滨市,这个实际收入已经算是中上等了。很多厂都已经几个月都发不出工资了。

    另外,宋华阳还得了一间独立办公室。这样他就不用窝在他家的那个小房间里做自己的事情了。

    拿着厂里的工资,吃着厂里的免费工作餐,坐着厂里的独立办公室,

    宋华阳却天天想着自己的事情。

    有时候,他觉得自己挺不地道的。所以,偶尔也会主动去找杨厂长,让杨厂长安排时间培训一下。
1...7891011...79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