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恋之姻缘
时间:2023-05-21 来源: 作者:镜一方晨
母亲心里琢磨琢磨,看看父亲,又看看女儿,再看看两个外甥,说:“那……要是真按你舅舅的意思,让妮妮选了小三岁的秦梓曦,你们是不知道,那可就真的苦了杨依林了……”
聂通文、聂智文没有听懂母亲话中的意思,都睁大两只眼睛提着劲看着母亲。
母亲对两个外甥说:
“就这两个月,你舅舅不常在家,你们也都忙,就没有叫你们过来。家里撷石榴、撷枣、往花房里搬花,都是这三个孩子帮的忙,尤其是那个杨依林,他快成咱这家里的一口人了。
“凡是逢着妮妮的厂休日,早上天一亮,这家里的门铃就响了。老聂,今天早上你也看见了,听妮妮说,这杨依林是去外地出差了两个星期,昨天夜里才回来的。你看看,今天这一大早,他可又来咱家了不是。
“他拿来的那两只大公鸡,是他出差回来的路上,在一个镇上换车时候,趁这个时间,专意去给咱们买的。铁盆里那么多鲤鱼,也是他今天早上拿来的。哎妮妮,他怎么不停地往咱们家拿鱼呀”
郑晓文不好意思地笑了说:
“上班时候,有一天下雨,我们几个人都在厂里吃午饭。秦梓曦为我买了一份鱼,我说这鱼真好吃,秦梓曦说,我知道你喜欢吃鱼,才专意为你买的。
“我想着,这话可能是杨依林听到了,他记在心里了,他才往咱们家拿鱼的。”
母亲听完这话,心里忽然想起了什么,赶紧问:“妮妮,你的年龄依林知道不知道”
郑晓文不由得低下了头:“知道。”
“知道他还一直往咱家里来,他还一直往咱家里拿鱼呀”母亲有些纳闷不解地说。
郑晓文一时没有答出话来:“那……”
母亲又问:
“你说乔翔心里有人了,他心里有人了,他不去那个女孩子家,他老往咱们家跑干什么
“他还当着那么多人的面说,他把咱家里的出力活全包了,一个星期来一次,他怎么会说出这话呀这都是怎么回事啊”
郑晓文想想,才说出这样两句话:“我们是好朋友嘛。其他的,我也说不清楚,我也不知道。”
两个表哥听了这些话,他们相互看了一眼,感觉这里面的情况有些复杂。他们想接话,又不知道从哪里说起,才都没有说话。
母亲又想起了杨依林常来家里的事,说:
“那个杨依林呀,我说说你们都想想,谁见过那么干净,长得又那么帅美的男孩子,又不是亲戚,一到谁家就进厨房择菜做饭的
“他呀,来到咱家,一到该做饭时间,没有人说,他自个就往东屋去了,他都快成咱家的大厨了!”
聂通文、聂智文听到这里,又是相互看了一眼,没有接话。
郑晓文忽然想起,母亲刚才说的顺口溜,她又想着刚才自己答不上话,到现在还有一点难为情的事。她感觉顺口溜好玩,就想把自己的心情、这会儿屋里的郁闷气氛,调整过来。
第九十三章 不下传的事(一)
母亲不再思想女儿选男友的事儿。就算是郑家不外传、不下传,郑家上辈儿姑娘们嫁小女婿的事,可母亲不由自己地回想起了父亲的堂妹,郑秀贞找了个小女婿的经历来:
一九五三年,十九岁的郑秀贞,只身到戊州的一个工厂里,自己决定下来,就在这个工厂里工作了。
郑秀贞二十三岁那年,她的婚事仍然没有着落。
有一天,郑秀贞所在的这个工厂职工食堂里,来了一个十五岁的小帮工。这个山东男孩李季刚,在老家上完两年初中,就辍学跟随老乡,来戊州进了这个工厂。
职工食堂里的大师傅们,都叫李季刚:小李子。
郑秀贞有了一点积蓄之后,在工厂附近租了一间房子,她就从厂里的集体宿舍搬了出来。
这间租住的房子,虽然是在住户家里,又不算宽敞,但是,租金便宜,要与厂里的集体宿舍相比,总算是清静方便了许多。
郑秀贞一个人吃饭,也不便起炉灶,一天三顿饭,她仍然是在厂里职工食堂里吃的。
小李子进职工食堂的时间长了,慢慢地,他和厂里的很多人都认识了,他和郑秀贞也熟识了。
有一次,郑秀贞下班刚到租住的家门口,小李子也正好路过这里。小李子说:‘秀贞姐,你家在这里住啊’
郑秀贞感觉这个男孩子很讨人喜欢,她也没有什么避讳,就说了实话:‘是啊,这是我租的房子,这院里住着大伯、大妈和我三个人,我感觉住在这里特别好。’
小李子跟着郑秀贞,到她租住的房子里看了看,两个人又说了一会儿话,小李子才离开。
自此之后,只要是职工食堂开饭时间小李子掌勺,他准会给郑秀贞多盛饭菜,并且,他还经常到郑秀贞的住处玩。
有一次,小李子到郑秀贞的住处玩,郑秀贞说他:‘李子,以后你给我盛饭、盛菜,你该盛多少盛多少,盛多了让人看出来,那多不好意思,那多丢人啊!’
小李子脸一红说:‘谁知道是怎么回事,我一看见是你,那勺子就不听使唤了。’
郑秀贞笑了说:‘那勺子不听使唤,怎么没有少盛一次呀!’
这话说得小李子的脸更红了。
郑秀贞以为是小男孩害羞了,才脸红的,她根本没有往别处想。就那个年龄差距,她也不可能往别处想。
这年夏天,有一次,小李子在郑秀贞家里玩,天晚了,又在下雨。郑秀贞总是把小李子当小孩子看,她把她床前的布挡一拉,指着门口的小竹床说:‘李子,下雨了,今天晚上你就别走了,你就睡那儿吧。’
小李子很高兴地答应着,他也就真的睡下了。
以后,小李子到郑秀贞家里玩,只要是逢着下雨,小李子就很自然地住到了郑秀贞的家里。
一年很快过去了,郑秀贞二十四岁,李季刚十六岁。李季刚长得高高魁魁的,山东大汉的彪形,已经出落得有模有样了。
这年春末,郑秀贞老觉得胃疼不舒服,饭后更甚,走路也难受得弯腰按腹。医生说她是有一点胃下垂,让她吃药休息。
郑秀贞请了病假,一顿饭没有去职工食堂里吃,李季刚就警觉了。他慌忙跑到郑秀贞的住处,问了病情。
郑秀贞说:‘医生说了,吃吃药,休息休息,很快就会好的。’
自这一天起,李季刚一边忙工作,一边伺候郑秀贞,并且按照医嘱,一日三餐精心调养。三个月后,郑秀贞恢复了健康。
有病的事,郑秀贞怕父母操心,写信没有提及。
此后,郑秀贞总想:她在戊州举目无亲,李季刚就是她的亲弟弟!可是,她哪里知道李季刚的心思啊
这个李季刚,按说应该是个‘个大心实’的人,可他不但不实,‘开窍’还极早!
郑秀贞有病期间,厂里曾有两个男青年去看她。李季刚在一旁守着,根本不给那两个男青年更多的说话机会。
有一次,两个男青年去看郑秀贞,这两人竟碰到了一起,而且还有李季刚在场。
那两个男青年看着郑秀贞,鼓着劲说了几句话,也没有说出自己内心的意思来。
李季刚送客到大门口时候,他对那两个青年说:‘我大嫂没有多大病,她很
第九十四章 不下传的事(二)
第二天,郑秀贞见到李季刚,她的气就不打一处来:‘你胡乱编造什么呀,你对大伯、大妈编那话,你那样编造是在害我,你知道不知道!’
李季刚看事已成熟,他才说了真话:
‘秀贞姐,你别生气,我对你说实话,我不想看见别的男孩子和你在一起。
“你有病时候,厂里对你最好的,常去看你的那两个男的,是我打发他们离开你的。还有其他人,也是我把他们打发离开的。
‘我看房东是真的要给你介绍对象了,我心里急得没有别的办法,才编了那些话。秀贞姐,我想和你在一起。’
郑秀贞听了这话,她是更加恼怒:‘你才多大年龄啊!你就这样胡想你作摆!你作精!’
李季刚听着郑秀贞的难听训话,他心不懦,气不馁,说:
‘我这不是胡想,我没有作摆,我也没有作精!我就是想和你在一起!你再吵吵谁的年龄大,谁的年龄小,反正我和你订婚事儿也传扬出去了,反正我的心也变不了了!
‘你要是嫌我是个做饭的,我马上就能不再做饭。我有文化,我可以到其他单位找个更好的工作!我会想着办法配上你!’
郑秀贞这下没招儿可使了,她恨也恨不起来,她恼也恼不起来,心里辨不出方向地说着:哎呀!这是真的没有办法了呀!那就只有随着命运的自然走吧!
次年,就是那代人终生难忘的,闹自然灾害吃不饱饭的一九六0年。
李季刚和郑秀贞一起同甘苦,共患难,相协相助度过了一年饥肠辘辘的年景。第二年,饥饿的窘况虽然没有任何改变,但是,郑秀贞的年龄改变了,她又多了一岁!
郑秀贞心想:按中国的老传统,有的人三十多岁就当上奶奶了,看自己这年龄自己的婚事实在是不能再往后拖了!
那年,二十七岁的郑秀贞和十九岁的李季刚结了婚。
两人婚后和婚前一样,家徒四壁,一贫如洗,温饱难顾。但是,他们家里除了孩子的哭闹声,邻居们从来没有听到过他们家大人的吵架声。
以后的那些年里,李季刚、郑秀贞这对夫妻,他们两个有个共同点,都是胆小怕事心还软,他们从没有参加过打、砸、抢,从没有串联过。
伟大首都北京是人人向往的地方,有多少人想一览**广场的宏伟壮丽可他们热爱北京,却不敢串联,都没有去。
正值二十几岁一表人才的李季刚,自从有了妻子,从没有顾盼过周围姑娘们投来的青眼,更不用说存心去找婚外情了。
这期间,有的夫妻因为派别不同,每次下班回家,一碰面就辩论得脸红脖子粗,都坐下来怄气不做饭。怄得饿急了,他们才会去收拾炉灶做饭。
他们又是怄气,又是饿的,那他们为什么不到街上的饭店里买着吃呢那是因为,他们兜里镚子儿不趁!
李季刚和郑秀贞这对夫妻,与那些辩论、怄气、不做饭的夫妻可不一样。这两人是忙着上班、忙着背诵**诗词、学习**语录。其他时间,主要是辅导孩子们学习、带着孩子们到公园里玩。
郑秀贞如果是逢着厂休日待在家里了,那她就是做家务、织线衣。
以后的日子里,只要提起穿线衣,郑秀贞就会回想起那个年代,女工人们编织线衣、拆手套的事儿。
那时候的工人们都很俭省,家里的钱也不多,也都舍不得买毛线、买毛衣。他们就把节省下来的劳保用品:白线手套给拆了,织成了代毛衣。
郑秀贞也算是手巧,厂里给她发的白线手套,她省着使用,拆掉一部分为家里人织线衣、织线裤。
她织的线衣款式、花型,各式各样。然后再拿到印染加工的地方,染成了花红柳绿的各种鲜艳美色。
有一次,她上班换工作衣时候,女同事们看见了她的花彩线衣,都高兴加稀罕地说:
‘秀贞外面穿的和咱们穿的一样,都是一身灰,一身蓝的。看她里面穿的,真是花美,真是漂亮啊!咱们的线衣,织成白色的,就白着穿了,这不行,咱们也得去染成花红柳绿的好看颜色!’
李季刚常夸妻子心灵手巧。别人说‘老婆是人家的好,孩子是自己的好。’李季刚总是说,这话只说对了一半。老婆是自己看上的,人这一生,如果先不说父母对自己的疼爱,那,最疼爱自己的就是自己的老婆了,老婆也是自己的好!
郑秀贞没有去戊州之前,她就和郑晓文的母亲特别要好。那个时候,郑家的左右三溜儿宅院、前后左右共有九进院子,都是互通着的。
 
第九十五章 俩字:拜拜
此刻的郑家上房里,父亲、母亲并没有去休息,他们仍然坐着在说话。母亲寻思着着郑家堂妹郑秀贞的美满婚姻,她一时高兴,带笑对老伴儿说:
“老聂,我不是对你说过嘛,杨依林的表现,压根儿就和那两个男孩乔翔、秦梓曦不太一样,我看妮妮对他们三个呀,那也是不太一样。
“你想想,咱家外来的客人中,这些年哪有男孩子去过西屋哎今天妮妮竟把杨依林带到她的西屋了!你不感觉奇怪
“你再想想,妮妮和杨依林相互之间又知道年龄,就这,他们两个还在一起那么好,你说这是为什么
“现在,妮妮身边最起码有他们这三个男孩,妮妮又不是没有挑选的余地,你说现在这情况,这这,我想啊,咱们的妮妮如果是找了杨依林,他们两个要是能过得像她秀贞姑那样幸福,咱两个也就放心,也就安心了。”
父亲接话说:“妮妮不是说那三个男孩子哪一个都不行吗,我呀,我这心里还是老想法,劝劝妮妮,让她在那两个年龄大一点的里面,选一个定下来。要是这样,咱两个呀,老伴儿,那才是真的再也没有后顾之忧了。”
父亲说到这里,又叹口气摇摇手说:“唉!心里是这样想,谁知道呢,随缘吧,随缘吧!”
母亲看父亲有点皱眉发愁,母亲没有再接话。
郑晓文从上房回到西厢房里,她刷牙呀,洗脸呀,洗脚呀,自个忙活了一会儿,感觉思想清净了,别的什么她都不再想,只想着赶快睡觉。
可是,她往床上一躺,由不得自己了。刚才在上房里,父亲、母亲、表哥、表嫂们说过的话,还有今天她和杨依林之间发生的事,她算是想呀,想呀,再也想不完了!
她从杨依林进塑料厂,一直想到现在。她想着他们两个每次在一起的情景;她想着杨依林这次出差在外,她的牵肠挂肚;她想着杨依林为她竟写了那么多首歌……
她想着,想着,心里一激动,起身到写字台前,拿出日记本,
就写起了文字:
《你的才情》
你很有情,我心自明。
只能与你好友相迎,不能和你一世同行。
你要问我为什么
我回答,俩字:停停!九字:只因为那个差错年龄!
你很有才,我很明白。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