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都市言情

科学大佬的文艺生活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东小林

    “你觉得,你和她们比起来,你优势大吗”

    这样的话,于渔瑜昨晚就和宋小弋在被窝中说了,但现在又说一遍,就是为了强化宋小弋的决心。

    “不大。”

    宋小弋在心中思索这个问题,然后给出了一个非常正确的答案。

    这就和男生追求女生追求一样。

    男生在租房的时候,发现合租的居然是漂亮的小姐姐。男生想追求,然而她发现小姐姐忙碌于工作早出晚归,和小姐姐几乎不存在任何工作和生活交流,反而小姐姐的工作地点有更多优秀的男人。

    换成这样,男生也会觉得自己优势不大。

    而这个时候,就要主动出击,扩大自己的优势。

    咔嚓!

    听到了慕景池开门的声音。

    于渔瑜见宋小弋还在犹豫,一把将大门打开,然后直接将宋小弋推了出去。触不及防下,宋小弋重心不稳差点跌倒。

    “早啊!”

    宋小弋一扭头见于渔瑜关上了大门,只能转头看着慕景池挤出一句问好。

    对方也同样回应了一句,“早。”

    燕京的冷空气还没有溜走,屋外的空气非常的冷,深深的吸了一口凉气,既然已经出来了,那么就主动出击吧!

    宋小弋坚定自己的内心,转身抬头朝着慕景池问道。

    “那个,我今天有点事情赶时间,你能顺路带我一趟吗”

    她的话语说得很慢,语气中就有几分踉跄的意味,显然这试探性的话语让宋小弋敏感的内心很是小心翼翼。

    “没问题。”

    慕景池的回答很迅捷,当宋小弋话落的时候,他的话就跟了上来。

    宋小弋仰望着对方的脸庞,视线集中在对方的眼神上,对方表情没有任何的不快和不耐烦,眼神看着她也显得坦然而直率。

    不着痕迹的转头,悄悄的呼出一口气,拍拍自己的胸口,刚才问话的那一刻,心脏悸动着,好似下一刻就要炸裂了一般。

    又悄无声息的吐了吐舌头,以可爱的形象压制澎湃的内心。

    “谢谢。”

    电梯适时的上到这一楼层。

    两人前后脚的迈步进入电梯。

    地下停车场。

    宋小弋紧记着于渔瑜的教诲,直接拉开了副驾驶的车门,然后坐了进去。她的耳朵和余光都完全注意在慕景池的身上,以应对对方可能出现的拒绝回答。

    不过,直到她彻底坐上副驾驶,拉上安全带,都没有等来于渔瑜口中所言的拒绝话语。

    于是,宋小弋的心里顿时一阵甜滋滋。

    “去哪里”

    或许是因为车内的空间是封闭而有限的,慕景池的声音在这样的空间中更有质感,好似环绕音一般,充盈在她的周围。

    “榆阳路地铁站,我去哪里转地铁。”

    慕景池点点头,启动汽车,驶出小区。

     




第0057章 新办公室,助教工作
    “到了。”

    慕景池开口,将车速降下来,靠边停车。

    宋小弋往窗外看了一眼确定目的地,然后松开安全带下车,“大神,谢谢。”

    慕景池微微点点头,然后开车走了。

    对于宋小弋而言,这是一切未来的起点,如果没有这次的搭车,也就没有了后续的一切。有了这一次的搭车,那么下一次,宋小弋便可以用答谢的名义请对方吃饭。

    一来二去,便熟悉了。

    “居然有点好看。”

    慕景池开车看向右边后视镜的时候,不可避免的余光会扫到宋小弋的身上。或许是因为这次心中没想着其他事情,又是在车内这种封闭的环境下。

    所以,慕景池对宋小弋多关注了两眼。

    这才发现宋小弋正脸看上去有些像陈瑶和谭松韵的结合,而侧脸看上去又有些像宋祖儿,整体的脸型看上去非常耐看。

    摇摇头,慕景池把心思用在开车上。

    他前世开车的时候差点发生车祸,真的仅仅只是一毫米的距离,从那时候开始,他就养成了谨小慎微的开车方式。

    来到了学校,在食堂吃过早餐后,到达研究生办公室。

    刚坐一会儿,他就被杨教授叫出了办公室。

    杨教授递给慕景池一把钥匙,“这是你的办公室,以后你不必来这里了。”

    “啊”

    慕景池还有些莫名其妙。

    “你的课题申请资金已经下来了,作为项目课题的负责人,而且还担任着材料学院的教职,肯定要有自己办公室的。”

    慕景池眼眸中有清亮的光芒闪过,接下新办公室的钥匙。

    “资金下来了,那我可以开始组团队了吧”

    虽然资金没下来之前,慕景池已经开始安排艾小生去拉人组项目团队了,但资金没到位总感觉不太稳。

    毕竟做实验消耗的可都是钱,没有钱还做什么实验啊!

    “可以了。”杨文武笑着点头,看到慕景池为了课题开展如此兴奋,不由得也被其感染,“不过,步子不要迈太大,资金也不是一下子全部到位了,而是阶梯形式下发的。”

    “嗯嗯。”

    新的办公室在教学楼,索性教学楼就在材研楼前面,两栋楼中间由走廊贯通。

    办公室在教学楼二楼。

    用钥匙打开门,慕景池发现这个办公室并不算小。办公桌,书架、沙发、饮水机等一应俱全。

    只不过有些日子没人用,堆积了一些灰尘。

    “换办公室了啊!”

    正在欣赏自己新办公室的慕景池转身,看到了田波,“田教授。”

    “正好我有事找你,你搬到这里就方便多了。”田波指了指旁边的办公室,“我就在你的隔壁。”

    “您说。”

    “是这样的,”田教授走进慕景池办公室,这里堆积灰尘不方便入座,也就只能站着,“助教这个事情看似很小,好像就是在旁边帮忙放幻灯片的,其实并不是。”

    一般而言,助教就是教师的帮手。

    有些教授的年纪大了,对于电脑的使用没有那么熟练,就会找一个助教帮忙。

    还有一种,就是教授自己光顾着自己做实验**文,根本不管教学工作,将其甩到助教身上。

    但助教仅仅只是助教而已,或许他们本身知识量足够,但这并不意味着他们的教学工作出色。

    教学工作,更多的是一种高屋建瓴下的知识传授引导。

    吃透了整个知识体系,知道如何对相关的知识进行发散型讲解,知道如何帮助学生建立起课程内容中的知识联系,如何引导学生一点点的深入理论知识中。



第0058章 科研团队,长辈教诲
    接下来的几天,慕景池忙得团团转。

    最为忙碌的并不是田教授为他布置的ppt,也不是他自己每天码字写的《客人》,而是科研团队的事情。

    在这个时候,慕景池才真正的了解科研里面的种种情况。

    有道是:“队伍是基础,人才是关键”;“人多力量大”,这些道理其实也都是与科研团队的建设有关的。

    达到慕景池的层次,科研经费已经不再是问题的时候,科研已经上升到“入主流,立前沿,高水平、求突破”的层次。

    如果没有一个高水平的人才队伍和高效的科研团队,要达到这样的层次几乎是不可能的。单打独斗,仅凭每年几篇sci,最多也就是每年申请几个基金做做。

    对个人来说,也许完成任务和经费不是问题,但也只能是小富即安的状态。如果要想年科研经费上千万甚至于亿级,或科研成果获得国家科技奖励之类的,那基本上也是空想。

    所以,人才很关键。

    但,人的心思都是很复杂的。

    你想要的人,也就是说有本事的人,他不愿意受你管,肯定不愿意来;都想自己干,或想抱大树,“池子小了,容不下大鱼。”

    有些人想来,你又不想要,假如想来的人仅仅想凑个人头数的话,或年终考核有个依靠的话,那又是浪费资源。

    还有,身为项目的负责人,慕景池任务也很繁重,这个位置也难当。

    压力是一方面,每年有基本科研经费任务要完成。基本任务划分:教授:300w,副教授:200w,讲师:100w。当然,他暂时还没有这方面的任务,但他也有助教方面的事务啊!

    另外,研究生培养任务,这些研究生跟了慕景池的团队,那么慕景池也就要负责他们的培养任务,这是甩不掉的。

    如果任务分配不均,待遇分配不均,就得罪人,甚至于底下人还会‘造反’,可能刚刚组成的团队因为资源分配不均而直接解体了。

    这些事情已经很让慕景池麻烦了,但这仅仅只是一部分而已。

    还有各种原材料的控制,设备的使用方面,和其他团队的沟通方面,都需要慕景池这个课题组的负责人去和其他领导打招呼。

    不然的话,原材料可能出错,设备的使用可能时间重叠等等。

    若是以前那个内向的慕景池,遇到这么多的事情,肯定是完全摸不着头脑。但穿越过来的慕景池虽然也保持了高冷的人设,但在人际交往方面却更为圆滑一些。

    他前世毕竟是经历过社会毒打的。

    麻烦事情接踵而至,慕景池使出浑身解数,终于在开学时期将项目团队给建了起来。

    “看你忙前忙后的,遇到不少困难吧”

    开学前。

    慕景池终于抽出一个时间,将在家里弄好的《材料科学基础》ppt送到田教授面前。这ppt有两份,电子档有一份,纸质档也有一份。

    现在给田教授的,便是纸质档。

    田教授从自己办公桌座椅上站起来,走到慕景池近前,接过了文档,却没有说‘材料科学基础’助教方面的问题,反而问起了慕景池课题的事情。

    “是啊,”慕景池一想起这几天所遇到的事情,所解决事情的繁琐程度,也不由得为自己捏了一把汗,“多亏了王老师和杨教授从中的斡旋。”

    他自己繁多事情忙碌,但单凭自己也是搞不定的,必然要借助于王彬彬老师和杨文武教授的。

    田教授一指沙发,让慕景池坐。

    用一次性的杯子接了一杯水,递到坐在沙发上的慕景池手上,田教授坐在他的



第0059章 头脑风暴,小说完成
    从田教授办公室出来,慕景池又赶往材研楼。

    给了慕景池一番教诲后,田教授并没有说起关于助教方面的事情,表示慕景池的ppt他要花时间先看看。

    《材料科学基础》要从第二周才开始上课,时间上还是来得及的。

    回到材研楼的慕景池,立马就吩咐艾小生,让他召集其他研究生在小会议室开会。

    慕景池的科研团队只有六个人,并不多。

    其实,团队的创造性和团队的规模是成倒u字型,也就是说,太多不好,太少也不好,中等刚刚好。

    其实很好理解,头脑风暴和合作意识一定是在一定规模的人群中效率是最大的。当开一个头脑风暴会议,一共只有两个人,当然也可以风暴,但是效果还是不怎么好。

    相反,如果会议有100个人参加,大家可以畅所欲言,那场面又会是怎样的,结局又是怎样的。

    如同菜市场讨价还价一般!

    所以一个科研团队2到8个人组成,效率是最高的。

    当然了,大型的科研项目不在此列,那是需要多个项目团队甚至于研究所合作的。

    六个人是慕景池精挑细选的,只有艾小生和他自己是博士生,其他人都是硕士研究生。但也是不错的研究生,太浅的慕景池看不上,太强的想成为下一个慕景池。

    并不想屈尊降贵。

    会议如时的召开。

    这是慕景池主持的一个头脑风暴会议,或者是关于实验方案设计探讨的会议。

    对于铝合金的科研课题方向,其实慕景池心中已经有数了。但第一次作为项目负责人,而且还和这些团队人员们差不多年龄,也就不能表现得太过于霸道。

    先来一场讨论表示作为负责人的开明。

    “有什么想法吗,大家”

    没有摆出正规会议的架势,几个人围坐在一起,慕景池将课题的目标提出来,目光一一的在这些研究生身上流转。

    他们也不怯场,听到慕景池的发言,立刻就举手发言。

    “我觉得应该从生产工艺方面切入,我昨天扫了一些论文,他们提出的。。。”

    慕景池听的很认真,目光并不游移,就放在说话人的身上,跟着对方的目光而走,时而还以点头的动作附和着他口中述说的观点,展现出自己对他人的尊重。
1...1516171819...45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