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综合其他

锦丽春

时间:2023-05-27  来源:  作者:相思梦
要不然就是直接把海盗一网打尽。
所以说像是现在这种情况,最好不要去招惹那些海盗倭人。
可是她们害怕朱常禧不愿意去接受这个现实。
她们两个还和抚台大人商量了一下。
抚台大人最不愿意看到的就是打仗了,他在这里也是为了治理一方百姓,他并非将领,手里更没有明军,拿什么和海盗打。
所以三个人一拍板,都决定让朱常禧赶紧把手中的兵权交回到朝廷,最好直接交到皇上的手中。
这样一来,浙江一岸没有了倭人,没有了海盗,百姓也能休养生息了。
最为重要的是,皇上也安心了。
他们打了这么长时间的仗,为了什么?
不就是为了要给皇上交一个满意的答卷吗?
顾紫重得到了唐妹妹的支持,也得到了抚台大人的支持,所以她终于去和子善哥说起了这事情。
可是朱常禧却不愿意听。
他现在正是士气正盛的时候,怎么可能现在要半路而退呢?
朱常禧不愿意,顾紫重也不愿意。
两个人就在房间里憋着,憋了一天。
顾紫重又劝他,动之以情晓之以理。
可是朱常禧哪里听得进去?
他对着顾紫重还生气呢:“我辛辛苦苦有了这么庞大的水师,这么多人听我的指挥,我还不趁着这股热乎劲头,赶紧去打到海盗的老巢里去啊?你现在让我后退,改天那些海盗再打过来怎么办?”
他这个人,真的是管得太宽了。
哪天朝廷里要是有人犯了什么事,他是不是也要管上一管?
对于他这种人,顾紫重却是没有话说了。
说实在的话,她也明白,子善哥以国为重,以百姓为重,而且他这个人,就是太过刚愎自用了。
什么人的话都听不进去。
要是人人都像他这个样子,可就好了,大明也不会被那些海盗倭寇,什么瓦刺鞑靼人给欺负了。
顾紫重无奈,只好对他道:“你从过来的时候,到了现在,已经把那些海盗给吓得闻风丧胆了,你做的足够多了,你还想怎么样?”
朱常禧正是想建功的时候,他可不想在这个时候半途而废。
要是把兵权交给了皇上,他就老老实实回家待着去了。
说实在话,他心里可不痛快,没有赢了那个燕平南。
他对顾紫重就下了决定:“我要是不赢燕平南,我这个昭勇将军就算白当。”
他是疯了。
顾紫重也快要疯了。
在这个人生地不熟的地方,她一个郡主,能做到这一点,就已经很不错了,还想怎么样?
她知道子善哥的雄心壮志,可是却不愿意去附和他。
他这种雄心壮志,不知道需要搭进去多少士兵的性命才能实现呢。
唐纤楠知道了这件事情,赶紧跑过来,陪着顾紫重一起去劝说朱常禧。
朱常禧却不愿意听他们说。
顾紫重抹不开面,不好说这些话。
唐纤楠对着朱常禧就直言:“世子爷,您建立水师是为了什么?不就是为了咱们大明能安定吗?现在倭人也跑了,海盗也跑了,咱们的目的也达到了。该走了。”
朱常禧道:“皇上都已经知道我的事了,我要不趁着这个功夫再建点功,人家朝中的人谁能看得起我呢?”
他想的没有错。
可是他却是一时兴起,连最基本的都想不清楚了。
唐纤楠可是局外的人,凡事能想明白。
朱常禧就是当局者迷糊了。
唐纤楠让郭授时也过来了。
最后他们兄弟四个都聚齐了。
顾紫重和唐纤楠两个人也在屋子里。
六个人就商量这个事情。
其实朱常禧也不是不讲道理,非要和人家争这个名利。
说实在的话,到了这个份上了,谁不愿意多建功呢?
就像燕平南吧,只是把倭人给打跑了,这家伙到了朝廷里面一顿吹,把自己吹上天了。
朱常禧本不是那种非要贪功的人,可是说实在话,他打心眼里对燕平南不服气。
所以这次建了水师,他还要出动水师,把倭人给一网打尽,才算是功成名就。
他把他自己的心里话说了出来。
唐纤楠却是一副不屑的样子:“那个燕平南在朝廷里就是吹牛皮而已,人家哪个大臣不是明眼人?谁不清楚他燕平南究竟有多大的本事?也就是你这样的拿燕平南当回事了。当时我在朝廷里的时候,可没少听人家说起燕平南来,他就是一个好面子的吹牛人而已。朱世子,你建立了水师,这可是实实在在的功劳,满朝文武都看在眼里呢,你何必和燕平南较劲呢?”
顾紫重听着唐纤楠的劝慰话语,不停对着唐纤楠轻笑,还冲着她竖起了大拇指来了呢。
唐纤楠从上一次回来,便变化了不少啊。
她会来事了许多,而且做的事情都是顺人心意去的。
顾紫重打心眼里佩服唐纤楠。





锦丽春 第五百五十九章 一封书信
唐纤楠知道,这次水师能建成,不都是朱常禧的功劳吗?
而且水师成了,南方诸位富人们也都有了和皇上拉关系的门路了。
唐纤楠的任务完成了。
所以要是这么来说的话,朱常禧还是唐纤楠的大恩人呢。
她这么劝一劝朱常禧,也是合情合理。
朱常禧心里动摇了,尤其是听了唐纤楠的话。
唐纤楠瞧朱世子动了心,便连忙接着道:“再说了,你这一次建成水师的事,皇上已经知道了。为什么?”
朱世子正在兴头上,而且听着唐纤楠忽悠,脑袋怎么也有些不够用了。
他摇摇头。
唐纤楠道:“皇上派那些锦衣卫,东厂的人过来监视你了。要不然他怎么会知道的那么快?咱们这奏折送到京城去,怎么也需要十来天呢。这才几天,咱们就知道皇上已经知晓水师建成的事了。这便说明皇上派人监视着你呢。”
朱常禧听了这话,后背一阵凉。
他可不想让别人看着。
这就好比是他在洗澡,皇上却派人盯着他看。
那他不得羞死啊?
就算一个大老爷们也不适应啊。
他立刻摇头,表示不相信。
顾紫重也在一旁插话:“唐妹妹说得在理,你怎么就是听不进去呢?”
朱常禧这个时候就算是听进去了,也不愿意承认。
他摆摆手。
吴一城想了想,道:“朱兄,不是兄弟不向着你说话,这次人家唐姑娘说的话还真有道理。咱们兄弟四个人整天起早贪黑的,为了什么?不就是为了这支水师吗?现在他们成了,进了大明军的队列了,咱们的目的就达到了。”
朱常禧被说得低下了脑袋去。
吴一城道:“我也奇怪,咱们在这里的一举一动,皇上是怎么知道那么快的。没准上一次过来的那些锦衣卫回去就把咱们这里的消息告诉皇上了。”
唐纤楠道:“不用那些人,皇上一直派着锦衣卫来呢。咱们这里现在还有东厂的人,只不过咱们不知道而已。所以说,朱世子,你还是见好就收吧,要不然弄得谁也下不来台,咱们可就难看了。”
后面的话她不想再说,可是就是害怕劝不成。
朱常禧一直低着脑袋,至于同意还是不同意,也不说一句话。
这就弄得顾紫重和唐纤楠很难受了。
要不然就是同意,要不然就是不同意。
他们这弄得谁也不知道他们心里想的什么。
这可怎么弄?
唐纤楠不是不想说,是实在不得不说了,才道:“朱世子,咱们是为了什么,皇上让咱们干什么来了。你还真以为皇上他老人家让你来这里建功立业了吗?那倭人那么多,要是能一网打尽的话,当年戚家军便将他们给收拾干净了,还用等到现在吗?”
这话说得好像朱常禧有些不自量力了。
唐纤楠本来不愿意这么说的,只是没有法子,这个朱常禧实在是顽固不化了。
她说了这话,自己也低下了脑袋。
她和朱常禧以后还怎么见面?
她都把朱世子给讽刺成这个样子了。
朱常禧想了想,自嘲着一笑,无奈摇头道:“你说得没错,还真就是这个样子。我实在是太过走火入魔了吧。”
吴一城凑近了道:“上一次咱们出海,要不是众军都苦苦劝慰,只怕你还要扬帆出海。”
朱三子是朱常禧的兄弟,可是这个时候,他也不得不替大家伙劝朱常禧了:“哥哥,你应该看清楚形势,皇上让咱们建立水师,是为了保住他自己的皇位的,不是让咱们拿来打倭人的。”
郭授时回头去,冲着朱三子低声道:“就你话多。”
朱三子闭上了嘴。
朱常禧握紧了拳头,无奈叹息道:“我花了这么多心血,募集了这么多人,居然必须要立刻放弃了他们。”
大家伙都知道他这种心情。
毕竟在这支水师里,朱常禧注入了太多的心血了。
他叹息道:“交出兵权吧,要不然咱们也就白费了。”
功高震主,这可划不来,虽然朱常禧现在功劳还不怎么大,可是将来万一他打仗太出名,威胁到了皇上的皇位怎么办。
皇上就是害怕哪里的藩王起兵造反,所以要壮大朝廷的势力。
朱常禧赶紧交出兵权,才是最聪明的选择。
顾紫重想了想,把双手伸到了朱常禧的手上,握紧了他的手背,轻声劝慰道:“子善哥,你不用害怕,现在你交出了兵权,对皇上来说,就是最大的宽慰了。皇上不会亏待了你。将来有你建功的时候。”
朱常禧有了顾紫重的安慰,心里就满足了许多。
他点了点头。
唐纤楠也终于露出了笑容来,轻声道:“朱世子是有心怀天下的胸怀的,不过识时务者为俊杰,你现在看一看局势是什么样子的,总好过到时候看别人的脸色吧?”
朱常禧点了点头,虽然脸上还是一丝苦笑。
他心里多少还有点不太情愿。
说实在话,这可是他的心血,换作是谁,都不愿意的。
他们赶紧收拾东西,就准备去往京城了。
而且去的时候,朱常禧还特意给皇上去了一封书信。
皇上却很快便知道了他们的消息,高兴坏了。
他们还没有河南呢,便收到了皇上南下来的圣旨。
皇上说他们建军有功,人人都有封赏。
唐纤楠听了这话,凑近到朱常禧的身边,对他轻声道:“怎么样,世子爷,我说的没错吧?”
朱常禧其实心里清楚这些,就是当时没想着要承认而已。
所以他对唐纤楠的表情也是一副不屑的样子。
唐纤楠拿热脸贴人家的冷屁股。
她好丧气。
顾紫重却是高兴坏了,她亲自过来,照顾子善哥这么长时间,终于有了成果了。
他们还收到了皇上赐的几件衣服。
皇上说他们几个人进京城的时候,就穿着这几件衣服进京城去。
他们现在是轻松了,不必要非要赶时间了。
朱常禧还听来传圣旨的人说,皇上准备再给他升个官什么的,让他在朝中武将的心中,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了。




锦丽春 第五百六十章 去往京城
朱常禧还没有怎么欢喜,顾紫重却已经高兴坏了。
子善哥这下子可是帮了皇上一个大忙。
接下来皇上肯定要重用子善哥的。
既然重用子善哥,肯定也是要满足子善哥所提的条件的。
她笑着拍打着子善哥的脑袋,嘻嘻着道:“哥,你要发达了。”
朱常禧心里还有些别扭,毕竟他刚刚建立的水师,还没有领着他们打胜仗呢,却给了皇上了。
他心里明白,为了皇上,一切都值。
可是就是舒不了那口气。
锦衣卫骑快马过来,专门到他们住下的旅店去,驿站里面马声还此起彼伏的。
看来他们赶路很紧张,马都用累了。
锦衣卫来找他们,首先找到了朱常禧。
朱常禧受了他的口谕,皇上即将要派他北去,戍守外兴安岭。
那都到了哪里去了?
皇上这是怎么了?
没等朱常禧说什么,顾紫重首先便不愿意了。
她质问着锦衣卫:“皇上准备好了让子善哥进城吗?”
锦衣卫摇头,嘿嘿微笑着道:“这个我不知道,我只管传皇上的口谕了。您二位先歇息着吧。”
说完了话,锦衣卫冲着朱常禧和顾紫重毕恭毕敬地鞠躬哈腰,然后慢慢退了出去。
朱常禧无奈,抚摸着自己的鼻子尖,心里叹息道:“皇上怎么办事的,拿我当什么人了。我干了这么长时间,连休息的时间都没有。”
顾紫重指着他,带着鄙视的目光:“你不许去啊。我还要你在家里陪着我呢。”
朱常禧冷笑不一声,无奈摊手道:“这个我说了不算,咱们得听皇上的吩咐。”
顾紫重分析错了吗?
子善哥为了朝廷,为了皇上费了这么大的功夫,皇上居然一点感激之心都没有吗?
子善哥刚训练完的水师,被皇上没收了。
这个也可以。
可是子善哥一刻的休息时间都没有,便又被皇上差到北面去了?
顾紫重这心里可是一万个不愿意。
他们几个人在驿站待着,不愿意走了。
朱常禧心里也别扭,皇上看他这个人好用,便想着法子往死了用他啊。
他把兵权交出去之后,就想着要回去休息休息呢。
可是现在他们去往京城,皇上让他带兵戍守外兴安岭。
他吃了这个苦,却要找谁人倾诉啊?
他第一个不愿意干了。
他准备让吴一城代他去把兵权交回去。
吴一城倒是想代替他,可是却不行啊。
朝廷不承认,皇上不承认啊。
顾紫重想了想,赶紧连夜去给家里人写书信,飞鸽传书。
她这里却谎称是子善哥因为长久带兵,因而体力不支而有了疾病。
这个消息一传出来,朝廷简直炸了锅了。
朱常禧还假模假样地在开封府,一个熟人家里,卧病在床,演了起来。闭门谢客,谁也不见。
一群人在这里等着。
等过了两天了,朝廷那边发话过来了,是顾王爷传来的书信。
顾王爷说是和朱王爷一起给皇上上奏折呢,他们这边的演戏可以结束了。
顾紫重看了父亲传来的书信,羞得脸红。
她为子善哥想了一个法子,让他装病,父亲和公公他们是怎么看出来的?
这里的人一商量,还是算了吧。
赶紧去往京城。
他们后脚跟到了,到了京城,他们受顾王爷的迎接。
顾王爷派人把他们接到了府宅里去。
皇上那边一直也没有什么动静。
朱常禧叫苦。
朱王爷当天夜里就去看他去了。
还带来了兵部尚书王大人。
王大人和朱王爷算是老相识了。
这个时候王大人一来,朱王爷趁着夜色,把人家请到了朱常禧的房间里。
当时顾紫重正准备卸妆洗漱,一瞧见公公来了,当即赶紧摆开了椅子。
朱王爷带着王大人过来,让朱常禧把兵权交出来。
朱常禧把兵符交给了父亲。
朱王爷想都没想,赶紧把兵符交出来,交到了王大人的手上。
王大人一开始还不敢收呢,这可是朝廷的大事,怎么就把兵符草草交给他了呢?
朱王爷拍着王大人的手背,十分诚恳地道:“大人,我儿所建水师,完全是为了朝廷,想着要给朝廷争一个脸面,吓跑那些倭人。现在水师共有三万多人,我儿建成了,现在是把兵权交给皇上的时候了。所以王大人您千万不要推脱啊。”
王大人是兵部尚书,这个时候他不收兵符,谁又收兵符呢?
可是交出兵权这种大事情,皇上能预先不知道吗?
要是皇上都不知道,王大人自己私底下就收了,这可不好办。
万一皇上怪罪下来,王大人可是吃不了兜着走。
所以王大人很是小心谨慎,连连推脱,不知所措。
朱常禧既然已经铁了心的要把兵权交出去,那也就没什么可说的了。
他赶紧掏出银票来,递给了王大人,并且客客气气地道:“王伯父,子善长这么大,要是没有您的悉心照顾,只怕没有今天。所以您是我的恩人,我要好好报答您才是。”
又是给兵符,又是给银票的。
这下子王大人更难办了。
朱王爷安他的心:“王兄,子善孝敬你的,你就收着吧。再说了,要是子善他将来想要领兵打仗,那还不是依靠你吗?”
这话说得也有道理。
王大人看今天这阵势,不收是不行了。
他只好把兵符收下,银票也收下,然后赶紧道:“朱王爷,你们现在的事情我不太清楚,不过我可以肯定,你们把兵权交出来,保准没有什么事。”
这就对了。
朱王爷微笑着道:“多谢仁兄了,今天你把兵符一收,那便是为了朝廷接纳明军,这是大喜事啊。”
王大人听着这话,心里也美滋滋的。
朱常禧道:“王伯父,还希望您在皇上那里替我美言几句,我刚建水师,整个人疲惫不堪,所以不能再受委重任了。”
王大人转了转眼珠子,立刻就明白了。
他当即便道:“我的侄子求我办这么点小事,我能不答应吗?你放心,我只要有机会凑近皇上,肯定帮你说好话。”




锦丽春 第五百六十一章 事情办妥
要的就是这个效果。
顾紫重在一旁听着,心里乐坏了。
她总想着要让子善哥陪着她,别的地方都不去,就回金陵去。
在那里安静,没人管,而且还很踏实。
顾紫重今生最想过的日子就是踏实日子,不想再听凭他人摆布了。
她盯着王大人出门的背影,心里简直乐开了花了。
等人家走远了,朱王爷才把房门关上,把朱常禧推进到屋子里去,按着他坐了下来,一副愁眉苦脸的样子:“你背着我藏私房钱了?你一个世子爷而已,哪里来的那么多银票?”
估计有一千两了。
朱常禧摸了摸脑袋,嬉笑着道:“没什么,不就是银票吗,我在家里平时收着管家给我的银票,积攒到了现在,就攒下了这么多了。”
真的假的?
朱王爷瞧着王大人塞入怀中的银票,感觉都比自己身上的多。
还好他刚才没有把银票拿出来。
朱王爷怀中的银票数也就五六张而已。
朱常禧也按着父亲,让他坐了下来,陪笑着道:“爹,我的事情您不用多操心,刚才咱们两个不是把这事情给办了吗?”
朱王爷没有说话,却是笑了一声。
他回头去看了看站立在墙角的顾紫重。
轻轻笑了笑,他道:“紫重,子善这个家伙藏了多少私房钱,只怕你不知道吧?”
顾紫重一副无辜的样子,摇摇头,走了过来,给他们两个人沏茶,微笑着道:“这个我不清楚,我只是一个媳妇而已,子善哥说干什么,我就干什么。”
她这个话说得很到位,让朱王爷没话可说。
朱王爷想了想,叹息道:“唉,子善,你还是要和人家紫重好好学学,千万不要这样了。”
说着话,不断地叹息,朱王爷起身来,大摇大摆地走了。
今天这事情办得挺好的了,父亲为什么还这么不愿意呢?
朱常禧起身来,一边送着父亲,一边却在父亲耳旁问着为什么。
朱王爷也不回答他,只是叹息了又叹息。
等父亲走了,朱常禧却一肚子气,回来以后,坐到桌子旁,自己一个人喝着茶,生着闷气。
顾紫重凑了过来,冲着他微笑。
他心里不痛快。
顾紫重安慰他:“好了子善哥,咱父亲的话你又不是不明白,他那是故意拿你开玩笑呢。你现在这个情况,就是让咱父亲产生了好奇心而已。”
她指的是银票。
朱常禧却是苦恼:“我好不容易凑了银票,就是为了要给王大人留一个好话的,却不成想家父居然这么说我。”
他是当局者迷糊。
顾紫重作为旁观者,却是看得清清楚楚的。
她嬉笑着道:“父亲就是拿你开玩笑的而已。再说了,你身上什么时候有那么多银票了?我怎么不知道?”
朱常禧拍了拍自己的胸脯,无奈叹息道:“唉,你搜啊,要不然你就搜啊,我身上现在一个铜板都没有了。”
顾紫重正好借着这个话题质问他。
盯着他看,顾紫重的眼神里充斥着杀气:“真的没有了?”
真的没有了。
朱常禧又拍了拍胸脯。
1...170171172173174...307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