锦丽春
时间:2023-05-27 来源: 作者:相思梦
他可不敢胡说。
顾紫重虽然知道子善哥这是为了哄她开心而已。可是实在没有法子,她听不得子善哥这样子发毒誓。
她捂紧了子善哥的嘴,道:“你可不敢胡说八道。你要是出战,我一个人在家可要孤独死了。”
朱常禧这一套用对了。
顾紫重虽然心里跟一个明镜一样,可是毕竟还是上了套了。
招不在新,管用就行。
朱常禧道:“我今天出去转了一天了,可别提多累了。我刚才回来的时候,满身的酒气。是,我是喝酒了。可是按察司大人,巡抚大人,哪个是好打发的主?家父年事已高,不能出去应酬了。接下来的这些事情,不还得我来做吗?”
顾紫重突然感觉子善哥好可怜。
她端了茶水来,道:“你喝点茶水,醒一醒酒吧。免得晚上睡觉的时候再憋着了。”
醉酒的时候入睡,可是最为痛苦的。
前世的时候顾紫重这样子做过。
她在皇上那里喝酒喝多了,结果晚上半睡不睡的,头也痛,人也不清醒。
结果好几天没有反应过来。
子善哥整天这么应酬,身子骨迟早会垮掉的。
顾紫重心里这么琢磨着,不知不觉突然眼眶湿润了。
朱常禧瞧她那副样子,哈哈一笑,道:“没什么事的,你不用这样担心。我出战都没有什么问题,喝酒又能怎样呢?”
这两天她一直在娘家里待着,对子善哥也缺乏照顾。
她这个做媳妇的真的有些不到位啊。
朱常禧将她揽入怀中,给她一种压迫感。
她自胸口开始到身子下,整个人感觉在充血。
她的脸蛋也变红了,越来越烫。
朱常禧还故意开玩笑呢:“感觉怎么样?”
她羞着道:“你起开,弄疼我了。”
锦丽春 第六百七十九章 旁敲侧击
虽然她身子骨还虚弱着,可是好歹过去好几个月了,她也算是恢复得不错。
朱常禧本来就是想逗一逗她而已,可是没有想到,他浑身也在发烫。
老人家都说过,酒后要乱事。
看来这话不假。
朱常禧有点忍不住,把顾紫重直接压在了身下。
床边孩子已经入睡了,顾紫重微笑着,嘻嘻哈哈的,忍不住地大笑。
她在子善哥的肩膀后面捶着:“你别胡来,清儿都睡了。”
朱常禧可不管那个。
顾紫重也习惯了,男人嘛,说甜言蜜语的时候,心里有一套。
可是要我行我素的时候,又是有一套。
顾紫重任由着子善哥的动作,一点都不言语了。
她和李采儿说的那些春宫图,基本上都用上了。
朱常禧在外面劳累了好几天了,这次回来,也算是舒坦了许多。
他整个人累了,酒也就醒得差不多了。
顾紫重伏在他的怀里,心里还不忘兵营的事。
朱常禧在她面前对兵营的事情闭口不谈。
可是她却一直想要催着发问:“子善哥,你成天在兵营里,除了自己的四个兄弟,肯定还有别的人吧?”
朱常禧本来欢乐之后,挺开心的。
可是紫重那么一说,他这心情一下子就失落了:“当然了。诺大的兵营,要是只有我们兄弟五个就好了。”
顾紫重赶紧追问:“还有什么人?”
朱常禧挺不愿意说的,不过对顾紫重也没有什么可以隐瞒的,所以他想了想,道:“就是两司的人吧。按察司的人多一点。还有,巡抚大人没事的时候也愿意掺和掺和。所以说,我每天练兵的功夫很少,实际上都陪着人家喝酒了。我酒量不行,从承德来的那个人,就是朱子琴,他酒量可以。他时常要把人家给喝吐了。”
说到这里,朱常禧倒是挺开心的:“朱子琴这个家伙,平时看着挺深藏不露的。可是一到关键的时候,就把水平显了出来。”
顾紫重感觉心里挺美的:“那可不嘛?这个朱子琴还是我带过来的呢。”
紫重说得没错,朱常禧一提到这件事情,立刻就变了脸色,道:“对啊,紫重,你不说我还忘记了呢。我可真的要感谢你啊。这两天的应酬太多,要不是那位朱子琴兄弟,我只怕就应付不过来了。我带的那几个货,也就朱三子兄弟能喝,其他的吴一城还有郭授时,两杯下去就倒了。”
一听闻这个,顾紫重缩了脖子想笑。
朱常禧叹息道:“哎呀,紫重,你在好多次都帮了我。基本上每一次都是关键的时候。你说让我该怎么感谢你才好呢?”
她能要他什么,除了让他陪伴,也就没有别的了。
她鼓着腮帮子,笑道:“我就只想让你在外面少累一点,多回家看看。要是我能照顾你,就多照顾你一点。”
她想要的很简单,日子过得平平淡淡,一切都好说了。
朱常禧何尝不知道这个呢?
他也想,可是肩上的担子实在是有些沉重。
他没有办法给顾紫重任何的承诺。
两个人模棱两可地就睡下了。
等过了两天,顾紫重才在家里见到了朱子琴。
朱子琴在外面很是凶悍,可是一回到朱家,尤其是见到了顾紫重,就好像变了一个人。
他变得很乖巧:“紫重姐,好久不见了。”
顾紫重招待着人家坐下来。
朱子琴笑道:“我来这里可没有闲着。我帮了咱们不少的忙啊。子善哥他……”
正说着子善哥呢,他就来了。
朱常禧过了,拍了拍他的肩膀,笑道:“朱兄弟,咱们两个不愧为一家人。在外面喝酒,咱们两个人都能把他们给喝趴下了。”
算了吧,朱常禧压根儿就没有怎么喝。
顾紫重嗔怪道:“子善哥,你别胡来,朱兄弟他刚刚来家里。你赶快去厨房,让厨房的人给帮着弄些饭菜,咱们几个中午的时候多吃一些。”
朱常禧十分痛快地就答应了。
等过了中午,饭也吃完了,朱常禧出门去练兵了。
朱子琴来到院子里,却正好碰见顾紫重。
顾紫重让崔姨娘帮忙看着清儿,她自己则是去了亭子上,笑道:“朱兄弟向来没有午睡的习惯。所以今天又没有什么事干了吧?”
朱子琴摸了摸鼻梁,斜眼看着身旁的崔姨娘。
崔姨娘很识趣地赶紧离开了。
朱子琴这才凑近了顾紫重,低声道:“我这两天可是见了不一样的人,看了不一样的事。我们兵营里的几个人,都是按察司大人的手下。他们几个都挺不寻常的。”
顾紫重这脑袋就嗡嗡的。
前两天她刚刚见子善哥的时候,还问这事了。
子善哥却没有说什么。
朱子琴兄弟一向都是很真诚的。
顾紫重相信他:“子善哥呢,他怎么样?”
朱子琴无奈道:“要不是我帮衬着,只怕他就让人家给灌醉了。”
顾紫重心里好失落。
朱子琴笑了笑,安慰道:“不过紫重姐,你也不要伤心。这局面我们还是能够控制得住了。兵营里的几个主管的不一心。我们五个兄弟是一心的,可是其他的几个人不一样了。虽然说不和我们作对嘛,可是却也很让我们难受。”
顾紫重心里担忧。
朱子琴兄弟走了以后,顾紫重的心情好久没有平复过。
等到了晚上,朱常禧回来了,顾紫重便抓着他问他:“子善哥,你今天在外面练兵怎么样?”
朱常禧却没有什么兴趣,只是道:“还行把,我练兵练了几个时辰。外面的士兵都听话,可是里面的几个参军就不好说了。”
顾紫重心情好失落:“子善哥,你要不然就不要去管那些事了吧。要我看来,那些人那些事,都不是那么好处理的。万一要真的有仗打的话,你手下的那些人肯听你的吗?”
她这话直掏朱常禧的心窝子。
朱常禧心里没了谱。
他摸了摸脑袋,尴尬一笑,道:“我还真不知道。算了,这种事情也没有什么谱,走一步看一步吧。最不济再把这些兵都交给皇上嘛。”
锦丽春 第六百八十章 远水近渴
朱常禧操练精兵,练了半天结果一点兵权都没有抓到手。
这让顾紫重实在是太不放心了。
这两天巡抚大人的小妾王氏没事的时候还来家里面转悠转悠,陪顾紫重聊聊天什么的。
顾紫重就在人家这里没事的时候问上一问。
谁知道王氏的嘴比谁的都要严。
顾紫重真的拿她没有办法
王氏一走,崔姨娘便来相告,说是这个人有问题。
顾紫重一心都放在了子善哥的身上,哪里还有心情去关心别人去?
她都不怎么想去理会崔姨娘。
崔姨娘过了大半辈子了,看人一般没有错的。
“郡主,不是老身我多嘴。这个王氏的心眼要比你多。”崔姨娘知道这些话自己不该说的,可是真的出于忠心,她还是说了。
顾紫重就是一怔,不知道崔姨娘说的话是否对的。
她定了神,把目光定在了崔姨娘的身上,却不知道该说什么好。
她能做的只有沉思了。
崔姨娘见郡主听了,便接着道:“郡主,您请听我老身一言,我告诉您吧,像是这种随意串门的女人,基本上都是来说一些不着四六的闲话的。不过还有一点,那就是人家来咱们家,就是为了来打听点事什么的。这个王氏来了咱们家,除了问郡主一点家长里短的,还问了什么了?”
顾紫重还真的没有怎么想呢。
她看了看崔姨娘,摇摇头。
崔姨娘笑了笑:“郡主,我可一直在一旁听着呢。人家来了就是旁敲侧击,问你是不是有心思要帮着朱大世子捐钱?”
捐什么钱?
顾紫重一时之间还想不起来呢。
崔姨娘道:“朱大世子建了兵营,这种事情没有银子是办不成的。”
顾紫重才想起来,道:“哦,我说呢,我刚刚想起来,好像听说是这样。不过我当时怎么回答来者?”
反正在她看来,人家来做客,她就是随意应付着便可以了。
顾紫重也没有多想。
崔姨娘很是得意的样子,作为一个老者,她看这种事情是看得最准的了:“郡主,老身可是一直在您身边来着。承德府那边的人我见得多了,而且像是武清侯府里的来客,和这个王氏都差不多。我告诉您吧,王氏是来打探消息的。要不然她不可能说是来了以后就走。”
也是,刚才崔姨娘问了王氏一个问题,问她巡抚大人什么时候捐点银子。
王氏立刻就不说话了,还随便找了一个借口就走。
崔姨娘道:“人家这是盘算着事呢,咱们在金陵的根基已经不稳了。自从金陵换了巡抚大人,又换了按察司大人以后,两司的事情已经不归咱们管了。而且像是两司那边的人,咱们也都不熟悉了。”
崔姨娘说得是啊,两司的人她已经不熟悉了。
不要说是她了,就连子善哥也不怎么认识了。
崔姨娘道:“郡主,这便已经说明了,人家把金陵城事给分割开了。金陵朱家只是名义上的江苏大家,可是在江苏,浙江一带,只怕朝廷里面有人,康冕王那边也有人了。咱们在这里,最多也就是一个挂了虚职的王侯之家而已。”
对啊,再往后,该怎么说?
朝廷的人该怎么说?
一点消息都没有。
一想到这里,顾紫重就努嘴,一点也忍不住。
心里这火气便翻滚似的往上涌。
那个黛兰王妃还在金陵呢。
顾紫重去找了她,向她索要饷银。
黛兰只不过是一个后宫的嫔妃而已,对饷银这种事情能了解多少?
顾紫重就是想吓唬黛兰。
黛兰却是有一种大家的风范,笑而不语,一点都不露怯,反而还反问顾紫重呢:“郡主,朝廷什么时候要给拨款,这用不着你来插嘴吧?”
顾紫重轻咬红唇,却是知道该怎么回答。
人家说得对着呢。
黛兰笑道:“我虽然是后宫的人,可是朝廷上的事我还是知道一点的。国库空虚,本来就没有多少银子。最近户部的账目也对不上了。你们金陵这一片地方本来就应该少要。不过我怎么听说朱大世子还要建什么兵营啊?”
这话说得真气人。
子善哥建兵营,这又不是他自己想的,这本来就是朝廷的意思好吧?
户部没有了银子,这是户部的事啊,和金陵朱家又有什么关系?
顾紫重知道和她再聊也没有什么用了,干脆转身离开。
顾紫重一离开,黛兰就去了顾家。
所以顾紫重刚回了朱家,转天顾王爷就来朱家找女儿聊天了。
顾紫重知道自己又惹祸了。
不过她的表哥王哥也跟了过来,还劝她呢:“表妹,现在朝廷和地方不太一样,国库没有银子。婆子才闹出了这么多的笑话来。我们本来也没有指望着朝廷能给拨款啊。”
顾王爷也劝道:“是啊,而且皇上还下了旨了,说得很明白,咱们这里没有功夫建兵营。要是真的建兵营的话,就要靠咱们自己。”
顾紫重心结解不开,却是无法释怀:“可是你们都不知道,金陵城咱们越来越控制不住了。巡抚大人和咱们不是一心啊。”
顾王爷定了定神,没有说话。
顾紫重知道自己又说错什么话了。
她干脆闭上嘴。
顾王爷让人给女儿带了一些吃的东西,甜点什么的,还有蒙古那边的奶茶呢。
顾紫重却都没有心思吃喝。
子善哥好长时间才回来。
顾紫重看他的面庞,真的是憔悴了许多。
她不忍心,盯着子善哥的面庞,不禁落下泪来了。
朱常禧没有反应过来,看紫重的样子,把她揽了过来,摸着她的脑袋,在她额头上亲了一下,笑着问道:“你怎么了?干什么哭泣?”
顾紫重心里有难处,实在不知道该怎么说出来。
朱常禧轻拍了拍她的肩膀,哈哈一笑,道:“我走了这么多天,没有在家里陪你,是不是心里有些孤独?”
顾紫重看他耍怪的样子,就笑了出来。
含泪而笑,这也就是子善哥能让她这样了。
她捶着他的肩膀,还娇嗔道:“你去哪里了?怎么这么晚才回来?”
锦丽春 第六百八十一章 解决问题
朱常禧有点无奈:“我不是去给人家帮忙去了吗?金陵城有个大户人家的小子,人家娶亲呢。我去随礼了。”
顾紫重这才放心。
只要子善哥没有去练兵,她这心里就好受一点。
朱常禧实在奇怪,就问她到底怎么了。
她便直言:“兵营里有那么多的关系,你既然调节不过来,干什么非要待着?要不然你就不要去了。把这个总兵的位置让给别人,不也是挺好的吗?”
好吗?
朱常禧可不这么认为。
他还是认为自己能够待在兵营里比较好:“家父培养了我,教授了我功夫。我怎么能够说放弃就放弃呢?”
顾紫重争不过他,也不想和他争。
她只是柔声道:“好了好了,你要答应我,从今天开始,你一定要少和那些人来往了。要不然我怕你……”
朱常禧在她面前就很来劲:“怕我什么?你怕我被他们给吃了?”
顾紫重含泪又笑了。
子善哥这个人,让她怎么说呢,她就知道在人家面前开这种玩笑。
不过她还真的被子善哥给逗乐了。
朱常禧含笑安慰着她,让她睡下了。
等过了两天,朱常禧在家里待着,没有怎么出门。
马上就到了冬天了,外面也越来越冷。
朱常禧不知道接下来该怎么办。
毕竟兵营里养着这么多人呢,不吃饭?不穿衣?
说到穿衣,光过冬的棉衣,只怕就要耗费很多的银子。
朱常禧很害怕,怕他自己没有银子来养自己的这些兵。
江南的那些父老,他借了一次了,总不能再借吧?
唐纤楠?
他不好意思再张口。
不过他不问,唐纤楠倒是主动找上门来了。
唐纤楠送来两万两银票,说是江南的伯父给的。
顾紫重接过银票,第一感觉就是好惊讶。
江南的富豪果然是富豪,怎么还是这么有钱?
上一次建水师,只是造船便耗费了不少的银子。
顾紫重感觉这银票都烫手。
她不知道该怎么和人家说,怎么感谢人家了。
唐纤楠却抢在了她的话头,笑道:“紫重姐,这些钱你先拿着吧。最近倭人不来侵扰,咱们这里也平安了,银两流通得也开了,所以说最近的钱庄,您拿着银票去,就能兑出银子来。”
顾紫重倒不是担心这个,她是觉得无功不受禄,而且人家还主动送来银票。
这怎么可以呢?
顾紫重笑道:“唐妹妹是怎么弄来的?”
唐纤楠很实在:“这是伯父差人送来的。不瞒郡主您说,伯父得知咱们这里要建兵营,特地准备了十万两银子呢。”
十万两?
这么多钱。
顾紫重拿着银票,手都哆嗦。
她不知道该怎么去花。
唐纤楠道:“郡主,您就不要客气了。马上要入冬了,将士们的棉衣不得买吗?这银票先用着,不够再说话。”
一旁的崔姨娘见郡主实在不好意思,便替郡主笑道:“多谢唐姑娘了,说实在话,唐纤楠对我们郡主重恩重义,老朽都要替郡主感谢唐姑娘了。”
唐纤楠显得很害羞,道:“这是伯父送来的。我只不过是替伯父送来而已。”
顾紫重倒是对人家有感激之情,不过她更担心的是这人情该怎么去还?
她都不知道该怎么说了。
她们家欠唐妹妹的情不少。
唐纤楠却是跟一个没事人一样。
顾紫重可愧疚多了。
江南诸位富商,父老乡亲,对他们都有恩德。
顾紫重请唐纤楠在家里吃了饭。
到了傍晚十分,朱常禧回来了。
顾紫重当着唐纤楠的面,把这银票的事和朱常禧说了。
朱常禧听了高兴坏了,又是请人家唐纤楠吃了一顿。
唐纤楠再矜持也抵挡不住人家朱家的盛情。
现在银票到手了,不过就是怕没有什么地方去花。
朱常禧可烦恼了,这里哪里有做纺织的?
崔姨娘却连想都不用想,便是直言:“世子爷,善堂那么多妇人呢,她们不就是现成的纺织者吗?”
对啊。
不过朱常禧却狠不下心:“人家本来就是没有饭吃的人,咱们现在还要让人家动手?”
崔姨娘“唉”声道:“世子爷您这心眼好,不过要分时候。朝廷都没有银子了,善堂办得还有什么意思呢?现在善堂是咱们撑着呢。咱们给那些人发银两,让他们吃饱了饭。反过来他们给咱们干活,这不也是正常的吗?”
话是这么说,可是朱常禧却还是有点于心不忍。
崔姨娘接着道:“善堂的人并非都是鳏寡孤独者,有的人纯粹就是为了蹭饭的。再说了,干了活吃饭,这才是天经地义的事。凭什么咱们一直养着他们啊?善堂里有不少的人都感激朱家的恩德呢。所以说咱们给了他们饭吃,让他们给将士们做棉衣。这不是一举两得吗?”
这还省银子呢。
说得对!
就这么干吧。
顾紫重也同意。
朱常禧把银票都交给了顾紫重,让顾紫重来保管。
顾紫重收下银票,开始忙活善堂那边的事。
金陵朱家一般都是冬天的时候开仓放粮,救济穷人。
现在银票来了,而且今年秋天的收成也不错。
所以朱家便从百姓的手里买了不少的粮食,给那些周围的百姓们吃喝。
善堂里不少人开始主动给朱家做棉衣。
朱常禧解决了将士们的穿衣问题。
所以将士们都开始拥戴他了。
这让按察司大人手下的几个将领不愿意了。
像是这种闹事的,就应该狠狠地管上一管。
朱常禧毕竟兵权不稳,也不敢乱来。
按察司大人背后的靠山就是康冕王。
朱常禧因此只好先忍着,好难受。
有好几次按察司大人还派人故意去破坏施舍现场呢。
顾紫重派人看着呢,还把情况告诉了公公。
朱王爷知道了这事,主动去找巡抚大人。
巡抚大人也正在找按察司大人的把柄呢。
这样一来,按察司的孙大人被抓了个现行,丢了人不说,官位也不稳了。
皇上虽然动不了康冕王,不过动一个小小的按察司,还是有能力的。
所以按察司大人被撤了职。
康冕王也不能说什么。
锦丽春 第六百八十二章 很有道理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