锦丽春
时间:2023-05-27 来源: 作者:相思梦
到了晚上,人家客人来了。
朱王爷却没有来。
顾紫重心里还琢磨着呢,这或许就是公公大人检验她,让她在家里好好招待客人呢。
她和客人聊得听好的。
毕竟顾郡主这个名头也挺响亮的,传到了外面,人家都认可。
所以顾紫重一提自己的大名,客人都很佩服。
她们谈话谈到了一半,朱王爷才来。
然后顾紫重松懈了,在旁边做着陪衬。
饭局一直进行到很晚。
顾紫重回屋去睡的时候,子善哥已经躺倒在床上,呼呼大睡了起来。
他这个人。
顾紫重刚躺在他身旁,便闻到了他身上的一股酒味。
酒味刺鼻,实在是难闻。
顾紫重拧着鼻子,不过还是睡不着。
她很生气,却是没地方撒气。
起身出了房门,在花园里转悠了两圈,顾紫重去了客房,在客房对付了一晚。
竖日一早,表哥带着几个兄弟来家里,好像搬什么东西,反正动静挺大的。
顾紫重悠然醒了过来,打开了房门,看到外面的几个人在搬东西。
她还挺好奇,出了门去询问。
凤鸣告诉她,说是兵营里需要布匹做衣服。
这些布料都是要拿到善堂,去给那些善堂的人做衣服用的。
哦。
顾紫重打着哈欠又转身,准备回到房间里去。
结果她却被表哥给叫住了。
王将军,也算是金陵兵营里的一位将军了。
表哥过来,冲着她问好。
她也挺高兴,对表哥嘘寒问暖的。
不过表哥却不怎么感冒,反而是问了她一些承德那边的事。
因为毕竟朱子琴也在兵营呢。
表哥不说,顾紫重都险些忘记了。
她不知道朱子琴的情况怎么样了。
表哥告诉她,说朱子琴在兵营里和士兵不怎么和气,而且许多士兵都抱怨,说是朱子琴这个人和其他的人不怎么和。
顾紫重可是认真起来了,毕竟朱子琴这个人是她给叫来的。
人家在这里人生地不熟的,有了事怎么也不来找她,问一问她意见啊?
顾紫重不放心,接着追问:“那朱子琴他怎么样了?他现在在兵营里干什么?”
表哥无奈:“他在兵营里教授人家功夫,可是许多士兵都不愿意学。”
她心里已经猜测了十之八九了。
毕竟像是朱子琴这种人,一直想着要出去打仗,建功立业呢。
可是这兵营都招来的是壮丁,而且都是家里有农活的。
说白了,人家才不想打仗呢。
这不是瞎胡闹呢吗?
现在兵营倒是建了,可是问题也来了。
顾紫重无奈道:“唉,这可怎么办呢?我可不能让朱子琴在咱们这里吃了苦头。”
她寻思着把朱子琴给叫到家里来。
表哥却不同意:“朱子琴这个人犟得很,人家说什么他都听不进去,而且还对人怒目。唉,他这个人就是一个枭雄吧,不打仗,浑身就痒痒。”
将军想打仗,可是士兵却想着和平。
锦丽春 第七百一十二章 朝廷灾祸
历朝历代,不都是这个规律吗?
朝廷兴旺,百姓受苦;朝廷衰败,百姓也受苦。
一想到这里,顾紫重恨不得赶快跑去兵营里面,和子善哥一对一的商量一下,把这个破兵营给拆了算了。
那么多的士兵待在兵营,却又没有什么事情干,整天就知道训练训练。
这对他们有什么好处?
他们可都是普通的农民。
顾紫重却又忌惮子善哥,毕竟子善哥发怒的时候,她还是很怕的。
所以她只能在这里抱怨一下了:“唉,我真不知道这么多人为什么都愿意去参军,一开始他们就不知道当士兵的辛苦吗?”
表哥一本正经,却还带着戏谑的意味:“知道,怎么会不知道呢?只不过那些士兵都是奔着军饷去的。在家里种田收成,不过就是解决一个吃饭的问题。可是当了兵,在家乡的地位就不一样了,而且还能收点钱。军饷也比家里种地来的多。”
这么一说,当兵还是有利可图的。
顾紫重鼓了鼓腮帮子:“要是照你这么一说,子善哥这个兵营就更不应该建了。收的都是些什么人,一群乌合之众。”
表哥倒是挺惊讶的,紫重居然能说出这种词语来。
他带着另类的目光盯着顾紫重看。
顾紫重一时心急,口误而说出了这样的话来。
她赶紧捂住了嘴巴,免得让表哥说她不矜持。
表哥却更加想乐了:“我看你这个样子也是宠坏了。怎么在家里不学习一些女工什么的,反而学了这些议论他人的谤词?”
就是嫌弃顾紫重说话难听呗?
在表哥面前,顾紫重还是可以撒娇的:“切,这些话就准你们男人讲,不许我们女人说吗?”
表哥不和她争,带着笑容,嘴上念叨着:“允许,怎么不允许?”
他的身子却在向后移动,慢慢地一个转身,准备要走。
顾紫重张大了嘴,想要唤住表哥。
表哥却自己停住了脚步,回过头来,对她道:“你放心,我回兵营就和朱子琴说,然后你会看到他来找你的。”
还好,她的心思表哥能明白就好。
顾紫重也懒得去管兵营的事,毕竟和她没有什么关系。
转眼之间到了秋收之前了。
不过今年的天气异常,很多时候都是大热天。
如今都过了三伏天很久了,南方却依然很热。
到了秋风过来的时候,却罕见的下了一场大暴雨,连着几天的暴雨,把江南的一些沿海处给淹了。
有的地方只淹了庄稼,有的地方干脆连房子都给淹了。
这可是一场大灾难。
朝廷知道了,更加手足无措。
因为还是老生常谈,国库的银子不多了。
而且户部的人多是朱乐权的人,朱乐权正想着法子要整金陵朱家呢。
现在可是一个好时候。
所以金陵朱家和顾家两家人一商量,准备向皇上要钱。
皇上能不给吗?江山社稷,百姓为大。
朝廷很快也给了回信,说是朝廷拨款十万两银子,用于赈灾。
银子很快,不到十天就运到了浙江江苏沿海处。
暴雨连绵,简直都要把运银两的车都给冲散架了。
这么困难,看来是不祥之兆。
民间的百姓都说最近大明运势不好,说不定会有大灾难。
而且倭寇和鞑靼人都不动了,这很不正常。
民间都说是天降灾祸,肯定是避免不了的。老天都要降雨,这是朝廷出了什么事吗?
皇上干了什么缺德的事了。
不过现在宫里的皇上正躺在自己的寝宫里,生命岌岌可危。
内阁的几个老头都商量着要选一个好孩子,准备要继承皇位。
所以朝廷和民间相互不协调。
锦衣卫在大明各处抓了几批造谣的人,抓进了京城。
太后娘娘问都不问,下旨直接凌迟了。
朝廷需要控制局面,皇上又病危,不能不管一管。
过了秋,入了冬,沿海地区的灾处都处理得差不多。
金陵城里的人有事没事都会聊这些事。
顾紫重却在家里把子善哥好好地按在了家里,免得他再去朝廷瞎掺和。
这两天朝廷安宁了下来。
顾紫重在家里,听凤鸣,还有崔姨娘她们一些人聊天,说朝廷的事。
她们说是皇上现在已经下不了地了。
病得这么严重吗?
朱常禧倒是也平心静气了起来,不再去冲动了。
顾紫重知道子善哥心里痒痒,总想着去朝廷掺和一下子。
他们两个人在家里吃饭的时候,顾紫重就一直盯着子善哥。
朱常禧低头吃饭,一声不吭。
顾紫重却要主动和他搭茬:“子善哥。”
朱常禧仍旧低头吃饭,不去理会她。
顾紫重生气了:“姓朱的。”
朱常禧才抬起头来,一副正义凛然的样子。
顾紫重真的是又好气又想笑。
他这个人,真是不正经。
顾紫重也是一脸的严肃,道:“我可是要郑重地告诉你,我不是阻碍你去建功,去弄什么名头。现在朝廷上这种情况,明眼人都会往后缩的。你不要去触碰这个眉头。我可是为了你好。”
他知道,不过他就是心里着急而已。
他没有理由和自己的老婆生闷气。
他拍了拍她的肩膀,又凑过去在她的脸上亲了一下,笑道:“我明白,老婆大人帮忙,子善心里记着呢。”
他这个人就知道说好听话。
她把他一把推开,擦了擦自己的面庞,一副嫌弃的样子:“你离我远一点,一嘴的米饭全弄我脸上了。”
他捂着肚子哈哈地笑。
她盯着他,目光里带着些许仇视。
朱常禧开始正经了,取出手帕来把她脸颊擦一擦,又把她搂在了怀里,娇声道:“紫重,我这一辈子有两件好事,一件是把鞑子打跑了,第二件就是娶了你。”
他又开始甜言蜜语。
她虽然表面上不听,不听。
可是还是听了,笑容不自主地露了出来。
“你别瞎说了,我可不听。你要真的喜欢我,为什么不把我放在第一的位置?”她这话说得自己都脸红了。
朱常禧“哦”着道:“我刚才说错了。我这一辈子,头一件幸福的事就是娶了你。”
锦丽春 第七百一十三章 内阁大乱
然后顾紫重的心里又是想着“不听,我不听”。
她表面上却是在笑,笑得很灿烂。
朱常禧突然感觉这一句话是万能的话,说到什么时候都是有用的。
说一辈子都行。
他又放开了她,低头吃着自己的饭。
不过甜言蜜语之后,他还是想要说出自己的目的:“沿海处的一些灾区现在还没有缓过劲头来,我们想着去看看。”
她就知道子善哥无利不起早,说一些好听话,其实是有目的。
她想拦也拦不住啊。
“好了好了,你想干什么随便你吧。我反正想管也管不着。”顾紫重露出很无奈的表情。
朱常禧笑了,笑得很灿烂。
他就这副德行。
果然,竖日一早,朱常禧就带着他的人去了沿海。
反正是离开了金陵。
顾紫重心里更加失落了。
她一个人在房间里为小清儿洗着脸,梳着头发。
清儿现在能够叫一些“爹,娘,父亲,母亲,祖父……”之类的话了。
不过这个小家伙却还是不能说整话。
顾紫重帮他擦了脸,拍了拍他的屁股。
小家伙就踉踉跄跄地跑到了崔姨娘的怀中。
崔姨娘将清儿抱了起来,道:“郡主,您别怪老身多嘴啊。老身这两天总是听说外面的朝廷不太平。而且沿海处的一些地方由于秋天的暴雨和洪水,已经断了粮。咱们是不是就老老实实地待在金陵,不要出去了?”
顾紫重也想过这样的问题,可是她知道她自己了拦不住子善哥。
她浅浅一笑,笑容显得有点不自然:“看情况吧,毕竟咱们江苏这一带也出现了洪涝灾,一些百姓没了家,没了田,让他们怎么过呢?咱们金陵要想在这一带立足,必须要争取和百姓站立到一起才行。”
崔姨娘只是轻轻接了一句,不过没有再说话。
顾紫重想了想,好像还想再说什么,不过话到嘴边却又给咽回去了。
朝廷拨款的十万两银子已经用光了,帮着百姓建了房,修了田。
不过已经到了冬天,没有什么可以吃的了。
粮食还是要从别处运送过去的。
这一阵子不怎么太平,毕竟因为朝廷救济不力,惹得百姓愤怒。
又是江南,又是李伯父。
李伯父带人筹集了一些银两,虽然不多,可是给灾祸处的百姓吃上几天饭,还是够用的。
而且江南富豪里面的几个农商里面,有好几个就是出租田地为主的。
他们不缺银两,更不缺粮食。
江南离沿海很近,粮食很快就运送过去了。
崔姨娘道:“从江西内地运送过来的粮食是大多数,还有江南的一些人也运送一些粮食。这些粮食够灾处的百姓吃一阵子了。”
嗯。
顾紫重了解到这情况,心里好歹踏实了许多。
而且在南方,江南水乡,也是受了灾的,不过灾不严重而已。
顾紫重真的感叹,金陵这一年来的事,几乎都需要江南各处的富豪给捐钱来办成的。
朱常禧去了灾区待了几天之后又回来了,而且还带回来好消息。
扬州城的府尹大人病逝,朝廷已经开始要从金陵物色人,准备上任扬州城的府尹了。
不过还有小道消息,是从顾世子那里传过来的。
顾世子说皇上快要咽气了,内阁里面乱了套,因为有好多人的意见都不一样。
就在这么关键的时候,却出现这么一个笑话,说出来真让人笑话。
也不知道是真的还是假的。
顾紫重赶紧让来信的人回京城去,给顾世子传信:“让我哥哥看情况,一定不要乱来。实在不行让他先回来吧。金陵这个地方最起码是最为安全的。”
她希望哥哥回家来照顾李囡玉一阵子。
因为李囡玉帮着忙照顾自己的家里人,又当爹又当娘的,实在是不容易。
可是黛兰却不让。
作为皇上的妃子,黛兰已经成为了太后娘娘的左膀右臂了。
太后娘娘没了依靠,自然是听什么就是什么。
黛兰说京城正是风雨飘摇的时候,不能让人走,让人进。
这个泼妇……
顾紫重恨不得冲进京城去,把黛兰给打一顿。
看来这个女人是想和金陵作对了。
其他的人表示很无奈,帮不上忙。
顾紫重专门去找了父亲,去向京城送书信。
说是请求兵部尚书大人帮忙。
顾世子也是拧,脾气犟得不行。
说实在话,他这个人实在是没脑子。
顾紫重真是恨,哥哥不识时务。
内阁快要乱了。
一开始的时候内阁里的几个人都已经定好了,从皇上的几个儿子当中选出一个有德有行的人来继承皇位的。
可是后来也不知道怎么回事,就乱了,炸了锅了。
现在内阁里面各处都是保持着好几个意见。
基本上都是有几个人就有几个意见。
这是故意起哄的吧?
顾紫重询问了表哥的意见。
表哥去找了姑妈。
顾妈说这种情况,就听天由命。
顾世子这个人再笨,再蠢,最起码还是知道事理,明白道理的。
像他这种人,在危险的时候就会回来。
顾紫重就怕哥哥这一股子倔劲,有的时候上来了连他自己的都拗不过来。
这两天她心里一直七上八下的。
朱常禧劝自己的老婆:“紫重,你也是杞人忧天了。我看咱哥哥他不至于没有脑子。他这个人就是在现在想着要帮朝廷做事。一旦朝廷乱了,哥哥他会回来的。”
唉……
顾紫重实在是没有话说,只能是在自己的心里生着闷气。
你说说这种情况,除了傻子,是个人就要跑了。
内阁里面分了派别,现在局面失控了。
说不准这是哪个臣子从中作梗的呢。
顾紫重又想到了朱乐权。
这个家伙实在是可疑。
朝廷现在乱成了这个样子,他居然连面都不露。
而且他一点消息都没有,着实让人琢磨不透。
顾紫重不禁要问了:“两广朱乐权,还有西南的康冕王,他们都是什么态度?”
朱常禧又不关心这个,他哪里知道?
他只是摇头。
顾紫重恨不得在子善哥的脑袋上狠狠地拍上几下子。
他除了打仗,心里没有别的事。
锦丽春 第七百一十四章 心怀芥蒂
她还是把心思放在了自己的亲哥哥身上。
顾世子在朝廷里面也不回来,不知道在那边干什么。
朱常禧莫名其妙开始关心自己的媳妇了,很不正常。
顾紫重就是那种讨厌男人好脸色你女孩子。
子善哥对她不理不睬的,她就对子善哥百般地讨好和关心。
现在子善哥开始对她态度好了,她却有点不想搭理他。
凤鸣还在私下里劝过顾紫重呢:“郡主,人家姑爷大人好不容易对您好一次,您怎么就不领情呢?”
顾紫重生气,却是哑口无言。
她心里明白,因为子善哥对她好,她挺高兴。
可是她就是对人家爱搭不理的:“我……我见不得男人懦弱的样子。”
唉……
凤鸣见她生气了,识趣地闭上了嘴。
朱常禧知道紫重因为顾世子不在金陵而心情不好,所以时不时地要去找她,好好劝她。
连他的兄弟都看不下去了。
郭授时平时老实巴交的,一到了关键的时候,就开始出馊主意:“朱兄,妇道人家,本就应该在家里带孩子,替男人分担家务的。现在嫂子她在家里把家里的事都给打理得很不错,这不是好事吗?您怎么还去管呢?”
朱常禧把他心里的担忧给说了出来。
郭授时却劝道:“这种事并不是你我能决定的。像是之前的事,都是朝廷里面的大臣拿捏着权力呢。至于皇位要传给谁,皇上又是怎么想的,咱们做臣子的一定不要去多管。你想也没有用。”
这话说得有几分道理。
朱常禧便不再多过问。
这边的顾紫重不高兴了,子善哥突然不来找她了,弄得她心里直发痒。
这个时候她才想起凤鸣说的话。
凤鸣说的话很有道理。
顾紫重有些后悔,她还是去询问崔姨娘,找人家问一问建议。
崔姨娘夹在她们夫妻二人当中,很不好受。
毕竟郭授时那天在朱府里劝的朱常禧,所以家里的几个仆人都听到了。
就连朱家的管家都听到了。
所以郭授时当天给朱常禧说的话也自然传到了顾紫重的耳朵里。
顾紫重就很生气,郭授时这个家伙,平常看着挺老实的一个人,怎么到了这个时候居然成了这副模样了?
她打心眼里开始讨厌郭授时。
爱屋及乌,恨屋,自然也要及屋了。
她也有点讨厌唐纤楠。
有好几次唐纤楠抱着小唐宁来找她聊天,她都憋着一副脸色,好像唐纤楠欠了她银子一样。
唐纤楠弄不明白,也不好弄明白,不好多过问。
崔姨娘是旁人,看情况很清楚,也很透彻。
“郡主,您这样下去终究不是办法的。朱世子他这个人是不懂得哄您开心,可是他毕竟是您的夫婿啊。”崔姨娘把话说到了这个份上。
顾紫重幡然醒悟。
她和子善哥再怎么闹,之间再怎么生罅隙,终究还是夫妻。
他们两个人之间,怎么说呢,就好像只用情感在交流一样。
旁人一般都看不懂,也就崔姨娘和整天陪着她的凤鸣能明白其中的道理。
顾紫重和子善哥只要眼神一到,两个人想表达什么,立刻就能显露出来。
要是两个人的眼神一样,互相之间看得透彻了,两个人的心想到一起了,那么皆大欢喜。
可是要是两个人的意见不一样,那可就惨了。
这一次,朱常禧来劝过顾紫重几次,然后就不再来了。
弄得顾紫重内心直痒痒。
好几次他们两个人在家里碰了面,都只是点了点头,给了一个眼神,然后就擦肩而过了。
子善哥真不把她放在眼里。
所以她才生气的。
这一次崔姨娘劝她,是想让她主动一些。
崔姨娘见郡主还是不怎么乐意,于是干脆直截了当:“这夫妻二人之间,总归要有一个主动的人。前两天朱世子他不是主动过了吗?这一次该您主动了。您心里有什么不顺的事,就和朱世子主动谈一谈嘛。朱世子他这个人虽然犟,虽然扭,可是终究还是善解人意的。他能对别人好,自然也能对您好。”
顾紫重听了崔姨娘的话。
转过天来,子善哥再从兵营回来的时候,顾紫重主动去叫住了他。
她把哥哥在京城的事和子善哥说了。
朱常禧却是不耐烦:“紫重,咱哥在内阁当差,那是咱们金陵人的荣幸。所以他的事我怎么可能去管呢?”
顾紫重越是听到这种话,心里就越是没底。
她拽住了子善哥的手臂,不让他走:“你不能走,先停下来和我说一说。”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