锦丽春
时间:2023-05-27 来源: 作者:相思梦
林大人叹息道:“我知道,上一次令尊大人请我坚守。我却向他提议,和康冕王媾合。不过……这毕竟不是我一个人的建议啊。少夫人,您不能一棒子把人给打死吧?”
话都说到这种地步了,她想躲也躲不开了。
顾紫重闭上眼睛,深深喘了一口气,手指却有些颤抖。
她再睁开眼睛时,目露凶光。
她恨不得质问林大人,当时怎么和公公大人说的。
“林伯父,紫重正是念在您是我的长辈,而且又在顾家帐下多年,所以我才留您住下,好吃好喝好招待的。倘若换了别人,我肯定让家丁们乱棒子轰出门去了。”顾紫重放下的话就是这么狠。
这可把林大人给吓坏了。
林大人也低下脑袋,不敢言语。
顾紫重这话头既然打开了,便合不上了。
她接着道:“林伯父,您明明知道,金陵朱家和顾家在朝中孤立无援,并且我们和康冕王向来是互不来往的。倘若康冕王兵肥马壮,到那个时候,他若吞并我们。你该怎么办?”
林大人犹豫了一下,想表决心,却又不知道该怎么表示。
其实不用他表示,顾紫重已经明白了。
她微微笑了笑,道:“我们和康冕王现在基本上已经到了势不两立的地步。林伯父,您又何苦出此下策,要我们和他康冕王媾合呢?”
林大人心虚了。
顾紫重的态度更加坚定了,她瞅林伯父的眼神里,都带着泣血的目光。
藩王之间的事可不能随便乱说。
林大人成了闷葫芦,不言不语了。
他仿佛就是来这里领罪的。
顾紫重笑了笑,笑容当中却尽含着苦楚:“我金陵朱家和顾家对林伯父不好吗?”
林大人却摇头,赶紧表态:“若非金陵两家,我林家早就夕阳西下,日薄西山了。”
顾紫重“哼哼”冷笑两声,道:“伯父既然知道,却为何说话之前,欠考虑呢?”
林大人只好承认:“是,是老夫欠考虑了。我有罪,辜负了金陵两家对我的信任。”
顾紫重也不想和他贫嘴。
她把林大人晾了这么多天,就是为了要说这事。
林大人啜泣了起来。
顾紫重倒不是冷石心肠,她还是要帮着地方富商的。
毕竟这些人都是金陵两家的门吏,他们出了事,金陵不能不管。
顾紫重扬手,道:“伯父,一码归一码。您家里有什么事,尽管和我说吧。”
林大人都不好意思了。
其实他当时想着要让金陵两家和康冕王媾合,也有他自己的目的。
毕竟两军相争,下面的随从总归不是罪大恶极的。
林大人就是想着要给他自己留一条后路而已,倘若康冕王控制了他,他也能左右逢源,跟了康冕王。
不过他的心思,顾紫重能看不明白?金陵两家的人能看不出来?
所以说顾紫重晾着他,对他不管不顾,也是应该的。
现在顾紫重开始问他情况了。
他却羞于开口。
林家受了康冕王的洗劫,康冕王纵容手下,把林家大片的田地给霸占了。
而且林家离江苏边界实在太近,一旦康冕王从川蜀打过来的话,林家这一带会是战场。
林大人算是吓怕了。
顾紫重疑惑地看着他。
他思来想去,只好道:“少夫人,我们从来都是归金陵所管的。所以这一次,我们还希望金陵能管,不让我们的田地受康冕王霸占。”
顾紫重还给他话:“哦,原来林大人无法自保了啊。”
林大人急着道:“我们那里一旦遭殃,金陵只怕也要面临威胁了。”
他这是在恐吓顾紫重。
顾紫重就是吓大的,她能害怕?
不过她不想再和林伯父争什么了,所以点了点头,摆摆手,道:“林伯父的意思我已经明白了。还请林伯父保重身体,先下去休息吧。我现在就给子善哥还有公公大人写书信,看看他们怎么处理这件事情吧。”
林大人可不想等。
原来顾紫重说了半天,就是为了忽悠他的。
林大人不甘心,想再说道说道。
顾紫重却坚持摆手,要送客。
林大人无奈至极,只好摇头叹息,起身离开了。
顾紫重让崔姨娘将林大人请到客房去,等几天再说。
她在玩弄人家,这火候可要拿捏准了,不能把林伯父给得罪狠了,要不然以后两家人真的反目成仇,这事还麻烦了。
锦丽春 第七百六十五章 朝廷新事
林大人就算是心里再气,只不过还是无奈默认了。
本来金陵朱家和顾家的权力就大,再加上他现在有求于人家,不听人家的干什么?
顾紫重都觉得自己说的话有些过头了,她还让后厨给林伯父做饭的时候,多加点好菜好酒。
反正好好招待着人家就是了。
林大人吃了几顿饭,也领会了顾紫重的意思了。
不过他等不及了,毕竟康冕王那些士兵手中的宝剑可是不长眼睛的。
谁知道那些士兵什么时候会来闹上一闹呢。
一开始富商们给那些兵塞银票,送粮食什么的,打发人家。
可是一旦遇到了那些不讲道理的兵呢?
士兵们背后就是康冕王,有这么大的靠山,他们就是杀几个百姓,只怕也没有人敢管。
林大人一想到这里就后怕。
他不止一次要去给顾紫重诉苦。
一开始顾紫重还耐心地听上一听,可是到了后来,一切就都变了。
她干脆避而不见。
她也感受到了林大人施加过来的压力。
可是这又能怎么办呢?
顾紫重毕竟只是一个小女孩子,她能做的就是把朱家的事安排好。
至于康冕王的人,她可管不着。
崔姨娘见状,都不忍要说两句了:“少夫人,林大人他再有不是,毕竟还是咱们的人。您说您把人家那样子贬低,然后把人家给送到客房里就不管不问了。倘若康冕王他们真的派兵来,洗劫了百姓的家。到时候你的罪过可就大了。”
顾紫重闻言,汗毛都要立起来了。
她毕竟是妇道人家,考虑不周是应该的。
崔姨娘却要责备她:“妇人之仁,只顾着自己,这会遭殃的。少夫人,您不能再对人家不管不顾了。”
顾紫重立刻把朱子琴给唤来。
她吩咐朱子琴:“你去派遣兵营里的人,在林大人当地的周围都布下阵来。一旦康冕王要来闹,你就和他们对峙。记住,千万不能把事情给闹大了。”
朱子琴捋起袖子来,很是爽快地答应了。
顾紫重却更不放心了,子琴兄弟这个人就喜欢闹事。倘若康冕王真的要打,他会控制他自己吗?
她还派了自己的几个心腹,专门混到兵营里,监督朱子琴。
凤鸣却持不同的意见:“郡主,您不必太过担心朱子琴公子了。他上一次说要抓抚台大人,说得器宇轩昂的。可是后来呢?他不也没有抓人家吗?”
顾紫重冷静了一下。
凤鸣道:“郡主,您就是太过焦虑担心了。其实朱子琴公子他这个人还是能够控制自己的情绪的。”
顾紫重嘴上答应着,心里却还是不放心。
过了五天,朝廷终于来了消息。
朱常禧说太皇太后娘娘为了巩固朝廷的地位,准备带着小皇帝南下巡游了。
必要的时候太皇太后娘娘还会迁都。
其实金陵是太皇太后娘娘心里的首选。
所以书信里说来说去,都是说着朝廷的事。至于林家的什么事,子善哥只是在最后提了提,说是让兵营自己做决定。
其实就是把金陵兵营的兵权直接交给了朱子琴了。让他一个人自己决定。
顾紫重可是被这个消息给弄懵了。
这事真的假的,靠谱不靠谱啊。
凤鸣低声道:“郡主,这件事情不像是假的。抚台大人府上最近动静太大,他们都雇佣了那么多的百姓,要让那些劳工帮着他们家搬运东西呢。”
抚台大人都心急得要搬家了?
顾紫重将书信收入了怀中,心里却是定不了神。
这是子善哥和公公大人在考验她呢。
她还是决定一切照旧来办。
朱子琴带兵将江苏边界给封住。
毕竟川蜀十几县的明军都归了江苏了。
顾紫重虽然惧怕朱子琴兄弟办事的时候容易冲动,可是要论守护江苏,还是朱子琴兄弟为首选了。
她把朱子琴给派了出去,金陵城里已经没有一个像样的将军了。
只是兵营里还留着几千人马。
抚台大人府上每每到了深夜,动静就很大。
可是一到了白天,却又什么事都没有了。
顾紫重派出去的眼线都说,他们看到了抚台大人的家丁从抚台大人府上趁着夜色向城外运送东西。
抚台大人这是要搬家。
她和林伯父说了,江苏地界会没事的。
林大人得知金陵兵营帮了他们,这才放心,十分疲惫地回去了。
可是金陵就热闹了。
顾紫重写信给太皇太后娘娘,说了说家事,自己的情况。
她想看看太皇太后娘娘是什么反应。
迁都?
太皇太后娘娘真想得出来。
金陵在大明开国的时候就是应天府,是迁都的首选啊。
顾紫重可不允许太皇太后娘娘这么做。
要真的这么做,那金陵不就成了朝廷的了吗?
这样的话金陵朱家和顾家的地位又放在哪里?
这两家迟早会被人家给吞没了的。
顾紫重焦急地等了三天。
结果就从朝廷来了书信了。
还是两封书信。
一封就是子善哥写的,另外一封就是太皇太后娘娘写的。
子善哥说太皇太后娘娘带着小皇帝,别扭躲在慈宁宫,不敢出来了。
几个大臣的权力越来越大,他们也越来越不把小皇帝放在眼里。
朝廷太乱了,太皇太后娘娘和小皇帝之间也不太好。
毕竟先皇走的匆忙,留下了十几个皇子呢。
太皇太后娘娘选的这个皇子,也是代表了她自己的靠山。
所以朝廷是风雨欲来。
顾紫重又看了太皇太后娘娘给她写的书信,信上说的却尽是一些家常话,有几句还吹一吹朝廷的厉害呢。
真的假的,不过是粉饰太平而已。
太皇太后娘娘对顾紫重都虚伪了,可见她已经是孤家寡人了。
朝廷里没有几个人向着太皇太后娘娘说话。
太皇太后娘娘人已暮年,不能动弹了。
顾紫重知道太皇太后娘娘也闹腾不了什么,不过皇子之间的争斗却是残忍的。
她还是不希望子善哥插手其中。
她赶紧给子善哥写书信,提醒他凡事不要冲动。
还有,迁都的事她希望子善哥煽动群臣上折子,请太皇太后娘娘三思而后行。
锦丽春 第七百六十六章 母亲建议
迁都,这简直就是天方夜谭。
顾紫重越想越后怕。
她问了父亲,不过父亲却说这件事情不过是太皇太后娘娘随口说出来的而已,至于办不办,还是一个未知数呢。
家父和公公大人都在朝中呢,也不知道管用不管用。
顾王爷还在来信中提到,六部里面有三部都是同意迁都的。
剩下的有两部的人模棱两可,只有一部的人不同意迁都。
户部,兵部,刑部……这几个部里面哪没有金陵朱家的熟人?
他们就这么不给金陵朱家和顾家的面子吗?
这种事情换谁都能想明白,这不就是朝廷给金陵的一个下马威吗?
自从先帝开始,朝廷便让金陵顾王爷做首辅大臣,结果满朝的人都把自己的情绪发泄到了顾王爷的身上去了。
这黑锅背得……
再者,先帝一直为难金陵,子善哥建立的水师,也被朝廷给挖走了。
而到了现在呢,朝廷也一直在想方设法地为难金陵。
顾紫重真想不明白,太皇太后娘娘难道看不出来,地方究竟谁才对朝廷好吗?
金陵朱家对朝廷这么好,到头来却弄了个受人怀疑的下场。
顾紫重真感觉自己有心无力。
她连着向太皇太后娘娘写了好几封的书信,祈求太皇太后娘娘做事之前先考虑清楚了。
太皇太后娘娘却一直没有给她回信。
说来也奇怪,朱王爷和顾王爷也都不给回信了。
也就是朱常禧还给顾紫重来几封书信。
不过书信里的内容无非就是卿卿我我,男女之间的悄悄话而已。
顾紫重心里隐约感觉不对劲。
有的时候她自己都嘲笑自己,自从嫁到了金陵朱家来以后,她就没有过一天真正的安稳日子。也就是她刚嫁过来那几天,受仆人好招待。
怎么办?
现在金陵城里能找的就是母亲了。
顾紫重回娘家去找母亲谈话。
顾母见了顾紫重感觉好久不见一般,浑身都透露着不一样的神气。
顾母摸着女儿的面庞,手便不想松开了。
顾紫重也仿佛找到了依靠,任由母亲抚摸着自己。
不过不用紫重多说,顾母也明白女儿的来意。
顾母心里早就盘算好了,她还想着如何对付抚台大人呢。
顾紫重坐下来,刚问了一句,便被母亲给训斥了。
顾母一面训斥着她,一面却又安慰着她:“紫重,你也老大不小的了,怎么在这种事情面前却还是一点主见都没有?”
顾紫重低头沉默。
顾母又笑道:“你就按照你自己心里想的来做就行了。金陵城不太平,你就想着要维护咱们两家人的安全和保持长久便可了。”
顾紫重受到了母亲的鼓舞,感觉立刻来了自信了。
之前她一直拿捏不准的事,到了现在也变得有主意了。
顾母知道自己的闺女,其实就是这个样子,要是没有个人给她指路,她还真的不知道接下来的路该怎么走。
顾紫重心里盘算着。
顾母笑道:“紫重,依我之见,你还是要去看看兵营吧。那个朱子琴公子,靠谱吗?”
顾紫重当即拍胸脯,道:“这个肯定靠谱啊。朱子琴就是女儿我亲自带出来的。别人我不敢说,他肯定没有问题。”
弄得顾母挺尴尬的:“你是我女儿,我还会质疑你,讽刺你不成?”
顾紫重羞涩着摇头。
其实这件事情就是这么回事,可是顾母的话却总让顾紫重感觉别扭。
倘若朱子琴真的有问题,那顾紫重也脱不了干系,因为这人是她带过来的。
母亲是质疑她的选人有问题。
她心里对此的确看不开。
不过这话题说了一遍,也就过去了。
紧接着顾母又道:“紫重,你还是要主动去和抚台大人聊聊。我感觉这个抚台大人的确有问题,很有可能就是和康冕王联合上了。你过去了,抚台大人心便会虚的,他不敢轻举妄动。咱们金陵城兵营里几千人马,能将抚台大人的府衙给踏平了。”
母亲这话说得很有气势。
顾紫重听了,士气很受鼓舞啊。
顾母留女儿在家里吃饭,并且还教导女儿:“当家做主的,该断的时候必须要断。哪怕你面前是自己的亲人,你也要做决定。”
顾紫重摇摇头,要是她的母亲对朱家不利,她会选择站立到母亲这一边。
这是情感上的选择。
顾母很欣慰,不过笑了笑之后,摇头道:“嫁出去的女儿便如泼出去的水了。你记住,你现在是朱家的人,你要时时刻刻为朱家考虑才行。”
寻思了一番,顾母道:“康冕王他想着对咱们金陵不利,可是他却也不敢轻举妄动。这不就结了吗?这便说明,咱们金陵还有实力的。就咱们手中的兵马,足够咱们自己佣兵自重了。”
她就知道女儿没有信心,做什么事都没有底气,所以要给女儿打气:“现在你爹,你公公,还有你夫君,再加上你哥哥,他们都在京城呢。你怕什么?你有了什么事了,家里人为你撑腰呢。”
顾紫重感觉自己内心的想法被母亲一一给说了出来。
还是母亲懂她。
她依偎在母亲的怀里,像是一个小孩子一样,一点都不敢乱动。
顾紫重是女流之辈,像家国这种大事,她本就想着要交给老爷们去办的。
不过现在她自己就是一家之主。
她听了母亲的话,重新找回了自信,从娘家又回去了朱家。
她回朱家的第一件事,就是去请抚台大人。
她亲自写了一个帖子,让仆人送去了抚台大人府。
她还找了一个借口,说是清儿过生日,请求抚台大人赏光,到府上一叙。
抚台大人推脱不开,只好来了。
朱子琴知道这个消息,忍不住要带着人马直接在朱家把抚台大人给抓起来算了。
还是顾紫重给劝住了。
顾紫重把抚台大人请到了家里,好酒好菜备着。
抚台大人知道这是鸿门宴,不过也得来啊。
屋子里就顾紫重和抚台大人两个人。
气氛一下子就变得紧张了起来。
屋子空荡荡的,里面却只有两个人。
锦丽春 第七百六十七章 很不简单
抚台大人一开始便一言不发,只是听顾紫重在说。
可是等到了后来,情况就不一样了。
顾紫重一直反复在和抚台大人说着一些两家人如何友好之类的话。
可是抚台大人却好像听而不闻。
等顾紫重要敬酒的时候,抚台大人这才活跃起来。
不过对于康冕王的事,抚台大人一直三缄其口。
他要是说一些别的事还好一点,他却一直躲避着不说不谈。
这就有问题了。
看来抚台大人和康冕王媾合的情况已经成了事实了。
顾紫重真的寒心,毕竟自己最亲近的朋友也叛了自己,成了敌人的门吏。
这种事情她绝对不能允许。
顾紫重先记在心里,表面上不言语,其实心里一直记着呢。
她又转移了话题,提起了朝廷要迁都的事。
抚台大人却是连声发笑,摇头晃脑地道:“胡说八道。太皇太后娘娘几时说过要迁都的?”
顾紫重生气了,憋着脸色,喘着粗气道:“家父和夫婿在回书信的时候都提及过。”
抚台大人这个时候借着酒劲,开始变得晕晕乎乎的了。
谁知道他是真晕乎还是假晕乎啊。
顾紫重又把自己刚才的话给重复了一遍。
抚台大人却还是发笑,道:“这种事情也就是太皇太后娘娘和下面的人随便聊了几句而已。迁都没有银子,没有百姓的支持,没有交通,他们怎么迁都?也就是当年成祖将朝廷迁到了京城而已。咱们这里当初是应天府,不过要从应天府到京城,只是一个人坐马车都要好多天。迁都……哼哼……”
他一面说着一面摇头,而且红彤彤的面庞在他笑过之后显得更加红彤彤。
也不知道他是不是真的醉了。
顾紫重一直在和他扯皮。
抚台大人便将计就计,听着顾郡主的话,连连点头。
不过他酒喝得越多,整个人也越来越晕乎。
顾紫重是见惯了大世面的人。
前世她和大臣不知道喝了多少的酒,不过也就是见大臣们互相晃悠身子而已。
她眼前的这个抚台大人,装得太假了。
他人那么年老,能没有一点酒量吗?
他这是在借着酒劲和顾紫重扯皮呢。
顾紫重拿人家没有办法,喝了酒之后,便把人家给送走了。
她感觉很失落。
抚台大人既没有说要和她和好如初,又没有说得罪她的话。
这个抚台大人左右逢源的能力实在是太强了,顾紫重自叹不如啊。
不过抚台大人能这么办事,便说明了他现在还是模棱两可的状态。
一个是和他朝夕相处的金陵朱家顾家,另外一个却是给他甜头的康冕王。
抚台大人要投靠谁,这的确是一个问题。
顾紫重觉得,这个问题恰好给他们留了时间。
她给子善哥写书信,说希望给抚台大人厚禄,让他留下来。
朱常禧很快就回信,说没有问题。
而且朱常禧说他也准备要回来了。
朝廷那种关系实在是让人琢磨不透。
毕竟太皇太后娘娘现在真的成了孤家寡人了。
她和小皇帝就不怎么和,而且和太后娘娘也各有各的想法。
单单他们三个人之间,便已经产生了严重的分歧了。
至于下面的大臣,那就更不用说了。
大臣们各自成党派,相互之间你争我争的,由来已久。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