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综合其他

锦丽春

时间:2023-05-27  来源:  作者:相思梦
唐纤楠明白了,她知道太皇太后娘娘和太后娘娘,还有小皇帝他们三个人之间的关系好像都不太好。
金陵不听太皇太后娘娘的话,很有可能会听小皇帝的话。
这可是很严重的事。
太皇太后娘娘趁她还把持着朝政,就想着要解散一切和她作对的兵营。
毕竟太皇太后娘娘代表的外戚势力也很大的。
顾紫重就犯愁,一想到这里,她本来憋得通红的面庞此时却又慢慢变得铁青了:“我该怎么回答?太皇太后娘娘给我来了懿旨。我必须要在一个月之内把金陵兵营里的人都给遣散了。我自然不愿意听她的话了。可是我却又不能直接拒绝她。要不然我不是公然要和太皇太后娘娘作对的吗?”
唐纤楠明白紫重姐的担心。
真的没有想到,太皇太后娘娘一把持朝政,一下子便成了这个样子。
小皇帝成了傀儡。
顾紫重急道:“唐妹妹,我们想的是要帮当今的皇上。其他的人不论皇亲国戚,还是其他的将军,只要反对朝廷,反对皇上,那就是和金陵作对。”
唐纤楠虽然不怎么明白,不过也跟着附和。
顾紫重道:“我和子善哥都已经商量好了,还是要跟当今的皇上走。毕竟几年之后,太皇太后娘娘一老。小皇帝再长大了,自然是要亲政的。”
唐纤楠明白了,金陵朱家和顾家把宝压在了皇帝的身上。
不管将来皇上是否成就大业,亦或者皇上会受太皇太后娘娘要挟,金陵朱家都要帮着皇上,向着皇上。
顾紫重也这么决定了。
她和唐纤楠说实在话:“我们准备直接反驳太皇太后娘娘的话,甚至还要当着小皇帝的面数落她一番呢。”
这个想法真的很大胆。
唐纤楠还是想劝一劝的,道:“咱们和太皇太后娘娘之间还有关系,不能断绝的。倘若这个时候咱们直接反了太皇太后娘娘,将来万一小皇帝没有起来,而是中途夭折了。那太皇太后娘娘不得找咱们算账吗?”
对于这个问题,顾紫重早就想到了。
沉思了片刻的功夫,顾紫重笑道:“不会的。太皇太后娘娘的身体状况每况愈下,她已经不行了。朝廷迟早还是要回交到朱家人的手上的。小皇帝掌权是迟早的事。”
唐纤楠虽然心里还是很放不下。
不过紫重姐这么坚持了,她也不好再反驳。
唐纤楠就点头,顺应,也不说话。
顾紫重笑道:“太皇太后娘娘还拿以前我们两个人的事说事呢。”
说到这里,她便是苦笑着,道:“我本来以为太皇太后娘娘对我是真的好。可是到了现在我才发现,压根儿就不是这么回事。太皇太后娘娘一旦受到了威胁,肯定是要奋起反抗的。”
说到这里,顾紫重的双眼眼圈都红了。
顾紫重和太皇太后娘娘打过交道,相对来说,她对太皇太后娘娘更加了解。
不过现在是立场问题。





锦丽春 第七百八十一章 留有余地
顾紫重知道她亏欠了太皇太后娘娘好多的情谊。
可是这些轻易,顾紫重这一次是还不了了。
她必须要站立在金陵朱家的位置上去想问题。
金陵朱家被朝廷积压在中间,难受死了。
顾紫重现在再去看看自己的父亲,和朱常禧的父亲,被朝廷都给压成什么样子了。
金陵人,金陵城,亦或者应天府!
这都快被大明各处的百姓给遗忘了吧?
顾紫重气道:“地方的藩王都把我们时做眼中钉,而朝廷那边也没有人会帮我们。唉……”
说把这句话,顾紫重气得又咳嗽了两声。
唐纤楠只管听着,并不发言。
等顾紫重把心里的难受劲头都给发泄出来,唐纤楠这才带着两个孩子离开了。
等快要到家的时候,唐纤楠就教育这两个孩子,将来不要再走金陵朱家的老路了。
或许是单单凭感觉,唐纤楠觉得顾姐姐要出事情。
她不放心,让崔姨娘去照顾这两个孩子。
而唐纤楠她自己呢,则跟着顾紫重。
顾紫重去哪里,唐纤楠就去哪里。
唐纤楠算是跟定她了。
为了金陵朱家,唐纤楠花了多少银两,用了多少关系?
现在金陵朱家危险了,唐纤楠可不会一下子就躲开。
因为唐纤楠把江南父老的银子几乎全都忽悠到金陵城来了。
金陵朱家有了钱,募了兵,实力自然就上来了。
唐纤楠反正已经花了这么大的价钱,她可不能轻易放弃了。
朱王爷不在家,朱常禧也不在家。
唐纤楠便是放松了好多,去找顾紫重的次数也多了起来。
顾紫重染上了风寒,不好下床去走动。
唐纤楠就包了饺子,熬了鸡汤,亲自去看顾紫重去。
顾紫重已经退去了高烧,脑子也清醒了好多。
不过她不顾身子,受了凉,而且还怀了身子。
这一次顾紫重可在身体上吃了大亏了。
她一卧床,休息了好长时间。
唐纤楠就在她床头等候着,照顾了她好几天。
江南富人有事没事都会问一问金陵兵营的事。
应该说金陵兵营一多半都是他们江南富人的功劳。
唐纤楠自然不能负了江南前辈的心愿啊。
顾紫重身体虚弱,感觉自己的小腹越来越难受。
大夫请了上来,一开始为顾紫重把脉,还说没有什么事呢。
可是后来,大夫却是惊讶得下巴几欲掉下来,赶紧给顾紫重开了一些保胎的药。
这些中药熬制之后,难以下咽。
顾紫重可算是吃了不少的苦。
唐纤楠给她找了红糖水。
她却还是喝不下去。
唐纤楠道:“少夫人,您都多少天没吃东西了?再过两天,您的身子就算不是病垮的,也是饿垮的。”
顾紫重明白。
她却不让家里人把这事传给子善哥。
她希望子善哥在山西那边好好带兵。
西南的康冕王也看出了端倪来,所以按兵不动。
朝廷为了防备康冕王,还是要出动明军的。
这样一来,可苦了朱常禧了。
他带着人马在山西驻扎,可是人家康冕王压根儿就没有想要带兵打过来的意思。
那他们就一直在山西那边等着啊?
朱常禧简直要气疯了,他也很想念在家里的紫重。
可是他却不知道紫重现在怎么样了,过得好不好。
真希望朝廷能早一点让他们回金陵去。
吴一城早就受不了了,扇着扇子,满嘴的苦楚:“这个太皇太后娘娘真不是东西,把咱们困在这里,前不前后不后的。咱们不上不下,不前不后,算怎么回事啊?”
的确,朱常禧带的这几百人,和山西那边也不怎么熟悉。
山西的兵营明军不少,一直以来对金陵兵营也是很期待的。
这一次他们几百人过来了,人家怎么可能放过他们呢?
山西大同兵营的人时不时地就想来这里捣乱,想看看金陵兵营的人出丑。
这些人都是什么心态。
过了几天,朱常禧倒是没有被康冕王给吓坏,却被大同兵营的人给吓跑了。
大明各处的人都不是一条心,这样的话大明迟早要完。
朱常禧好失落,当初他北却鞑靼人数十里,甚至上百里的时候,朝廷上下的人都对他刮目相看。
现在呢?人家大同的兵营却对他不屑一顾。
朱常禧感觉受了委屈,不想在这里待着了。
康冕王的目的达到了。
他就知道,大明的士兵里面已经不能融合到一起了。
朝廷上的文官和武将都是想着和自己的主子走。
分派太过严重了。
朱常禧伤心不已,从山西撤了兵。
他向金陵去了书信,说他不日便回家。
顾紫重捧着子善哥来的书信,热泪盈眶。
不过太皇太后娘娘还明确说了,没有朝廷的命令,朱常禧不能擅自带人返回的。
现在朱常禧是违抗了太皇太后娘娘的旨意了。
这可是杀头的大罪。
可是朱常禧才不怕呢,他在战场上生生死死经历了多少次了,会怕这种杀头的罪名?
朱常禧我行我素,金陵顾紫重等着子善哥回家。
与此同时,她也在向朝廷去书信。
当然还是给太皇太后娘娘写信啊。
她和太皇太后娘娘都是写家常的话,有专门的人去送,没有人敢拦着。
太皇太后娘娘也默许了。
顾紫重把书信都送了出来,心情仍旧不好。
她把自己的心里话告诉给李采儿和唐纤楠。
她也和李囡玉说过。
李采儿劝她:“太皇太后娘娘和少夫人您是多年的情谊。所以说少夫人您也不必担心了。太皇太后娘娘对您可是万般宠爱啊。”
不过要说这一点,顾紫重并不否认。
太皇太后娘娘对顾紫重的确很好。
当初在后宫的时候,太皇太后娘娘对顾紫重便超过了永阳郡主。
如今永阳郡主已经远嫁,太皇太后娘娘对顾紫重依旧很好。
顾紫重就时常纠结。
她自己吃了两天的药,感觉自己身子好多了。
她再写给太皇太后娘娘书信时,把一些家常的话也写了进去。
顾紫重不想和太皇太后娘娘谈朝廷的事。
她只想说两个女人之间的相互关怀话而已。




锦丽春 第七百八十二章 认清朝廷
毕竟朝廷今非昔比,太皇太后娘娘要执意指挥金陵,只怕是一厢情愿。
金陵城就算朱王爷念及他和先皇的兄弟情谊,听太皇太后娘娘的话,可是其他的人也不会答应的。
金陵城如今已经佣兵自重,不可能再给朝廷什么机会了。
金陵就是金陵,朝廷还是朝廷。
两者之间不能相互比较。
至少金陵朱家是这么认为的。
朱家已经到了悬崖边上,就算他们自己不佣兵自重,之后还是会被康冕王和朱乐权给逼得募兵守城的。
人活着干什么这么憋屈?
朱常禧天生就是大大咧咧,吃软不吃硬。
你要是和朱常禧哭诉着,他会觉得你很可怜,会帮你一把。就算你和他是敌对的。
可是倘若你给他来硬的,哪怕你是他的朋友,他也会对你态度恶劣。
他自己也明白这一点,顾紫重因为这个没少批评朱常禧。
可是朱常禧就是记不住。
所以现在朝廷对金陵只能奉承着。
金陵还是念及着和朝廷的恩情的。
崔姨娘看得明白,不过就是局外人,她不好对这种大事多加评论。
顾紫重和家里人也谈论过这个话题。
李囡玉看时局还是很清楚的,她心里跟个明镜似的。
顾紫重没有信心,倒是被李囡玉给说得蠢蠢欲动的。
李囡玉知道,金陵现在不反,迟早还是要反的。
现在的朝廷已经是名存实亡了,小皇帝手中压根儿就没有什么权力。
朝廷的大权都在太皇太后娘娘手中呢。
而太皇太后娘娘身后还是一个庞大的外戚集团呢。
外戚不除,小皇帝不能有所为。
太皇太后娘娘不死,小皇帝不能摆脱束缚。
所以朝廷内部矛盾深,再加上外面康冕王和朱乐权对朝廷虎视眈眈。
大明现在很危险,内部出了这么大的问题,北面的鞑靼人,海对面的倭寇都会伺机而动。
受伤的还是百姓啊。
李囡玉劝顾紫重不要妇人之仁。
虽然顾紫重的确是一个妇人。
李囡玉瞧顾郡主在这紧要的关头还软了心,当即便厉声道:“大丈夫有所为,有所不为。郡主,囡玉平日里最为敬重你的就是你能识大局。如今金陵危在旦夕,你可不能掉链子。”
顾紫重听闻这话,心里还忐忑不安呢。
她要对金陵负责,要对金陵的百姓负责。
李囡玉道:“康冕王本人就是骁勇,他手下各个都是壮汉。不过打仗行不行我不知道,强盗的事他们可干得出来。康冕王纵容手下为患,抢百姓的东西,强奸民女。这些事情都是他们干的。要是咱们金陵投降了,金陵城的百姓可想而知……”
她说不下去了,顾紫重也听不下去了。
顾紫重明白了,不用李妹妹再劝她。
为了金陵朱家和顾家,为了金陵的百姓,顾紫重必须要下狠心。
金陵现在和朝廷已经不是一条心了,顾紫重没有必要为了她和太皇太后娘娘之间的情谊再担心什么。
顾紫重下了决心,要和朝廷摊牌。
毕竟造反这种事可是违背了祖宗教训的。
倘若子善哥起兵造反失败了,将来百年之后,如何去地下面见先祖?
大明的江山社稷,不能因为子善哥一己之利而葬送掉。
听说北面的爱新觉罗氏对中原也是虎视眈眈的。
大明内忧外患,实在是烂摊子。
顾紫重想得太多了,却被李囡玉一句话给惊醒了:“顾郡主,您是金陵城的郡主,不是朝廷的郡主。不在其位不谋其政。您想那么多,却对朝廷又有什么用呢?”
顾紫重仔细寻思,还是道:“大明的江山重要,哪怕我们金陵城不要了,被其他藩王给灭了,还是不能断送了大明的江山。倘若我们中原人闹腾,外面的蛮人趁机进来了怎么办?鞑子兵总想着抢我们大明的百姓,倭寇总想着要侵占大明呢。”
李囡玉倒也挺佩服顾郡主这种意图的,她一个女孩子,却想那么远。
顾紫重心烦意乱,坐在桌子旁自我冷静了一下。
过了片刻的功夫,李囡玉才端了茶水进来了。
顾紫重喝了两口茶水,心境才好了些。
李囡玉笑着道:“郡主,那您现在心里在想什么?”
顾紫重四下张望,见没有人,这才对李囡玉道:“我想着金陵如何能够自保。倘若朝廷不给活路的话,我们只有反了。”
李囡玉叹息道:“你这么想,很是正确。朝廷现在不在小皇帝手中,是在太皇太后娘娘,在那些外戚和宦官手中。咱们没有法子主持大局了,咱们还是明哲保身吧。倘若中原闹了,让外族人趁机打了进来。那大家一起担责任。反正百年之后,咱们都到了地下,面见大明的列祖列宗时,这么多后辈呢,背黑锅的不会是咱们。”
顾紫重一脑门子汗水。
她没有想到李囡玉这个丫头片子居然懂这么多呢。
李囡玉说心里话:“顾姐姐,您心里想的什么,我一眼就能看出来。你呀,就是在关键的时候心软。大明什么时候能亡?地方的藩王这么多呢,倘若都为了一己之利要争,那么大明气数已尽,也该亡了。所以说咱们都是太祖爷的后人,都是中原人,不会让蛮人打进来的。”
顾紫重听了李囡玉的话,心里好受多了。
她回了朱家去。
崔姨娘就给她带来了一个好消息。
崔姨娘说朱常禧朱世子明日就会回家来。
而远在京城的太皇太后娘娘也给顾紫重来了书信。
顾紫重看着书信上的内容,写的都是一些心里话,家常话。
要是放在以前,顾紫重肯定会给太皇太后娘娘回信。
可是现在不一样了,她不会。
她知道,现在的太皇太后娘娘已经不是当年的太皇太后娘娘了。
太皇太后娘娘背后的外戚势力太大。
朝廷要想继续存在,小皇帝要想有所作为,必须要把太皇太后娘娘背后的外戚势力给灭了。
顾紫重把太皇太后娘娘给她写的书信压在了床头,等子善哥回来以后给子善哥看。




锦丽春 第七百八十三章 默认许可
果不其然,第二天,朱常禧就带着人马回来了。
顾紫重亲自为子善哥下厨做了好饭。
自从子善哥走了几天,顾紫重自己就没有怎么吃过饭,更加不用提下厨做饭了。
崔姨娘见状,高兴得热泪盈眶:“世子爷,能让少夫人下厨做饭的,也就是您一个人了。”
朱常禧知道人家这是在夸他呢,可是他却不在乎。
人家都说,得到的东西都不在乎。
这句话在朱常禧的身上特别适用。
朱常禧就是不在乎顾紫重。
顾紫重对他这么好,他居然置之不理。
唉……
顾紫重晚上还帮他宽了衣,清洗了他外面的盔甲。
朱常禧只知道自己疲惫,倒头就睡,连身子都不洗。
等他竖日一早起来,才发现顾紫重已经起来了。
他和顾紫重闲聊了片刻。
顾紫重把丫头们都给挥手劝退下了。
她这才关上房门,讨论起了兵营的事。
朱常禧其实也在为这件事情头疼呢。
他也不想隐瞒,直言道:“紫重,其实你也知道。我朱常禧本来就想老老实实做一个臣子,对皇帝恭恭敬敬的,享受着我世子爷的日子。可是呢……小皇帝实在太无能,手中一点权力都没有。真正的权力都在外戚那帮人手中呢。我现在想施展拳脚,却也无处施展啊。鞑靼人不来,倭寇也回家去了。大明倒是暂时的和平。可是谁知道以后呢?”
顾紫重就向昨天李囡玉看她一样,盯着子善哥。
她把朱常禧都给盯得没有信心了。
顾紫重实话实说:“子善哥,你也姓朱,皇帝位置你不也有一份吗?”
朱常禧心里有点发慌,他就是平日气愤,说两句气愤的话而已。
这种事情还真没有想过。
他哆嗦着嘴唇,眼神里闪烁着消极。
顾紫重被他给气笑了:“子善哥,你原来就这点出息。我什么都没说呢!”
朱常禧开始婆婆妈妈,态度也变得和蔼了许多:“关键是这种事情没有这么干的。我也是太祖的后人,不能残杀自家兄弟。”
顾紫重厉声道:“当今皇上是你的兄弟?还是康冕王是你的兄弟?他们正是因为和你有着血亲,所以才会害你的。他们总想着怎么弄你,而你还想着兄弟情呢。大明是朱家的大明,朱家不能败落。”
朱常禧顿了一顿,喝了一口酒。
顾紫重道:“我和家里的人都商议过了。这样吧,咱们现如今就找准了小皇帝。咱们顺从当今朝廷的皇帝。除了皇上之外,其他人的话咱们一律不听。太皇太后娘娘也是如此!”
朱常禧擦了擦嘴,道:“嗯,这个没有问题。紫重,就听你的。”
顾紫重无奈着冷笑,眼角的皱纹再次显露。
她苍老了许多。
顾紫重道:“大明内乱太严重。咱们还是跟定小皇帝吧。毕竟小皇上是正统!只要有人想害小皇帝,咱们就除掉那个人。这样一来,咱们顺应天意,对皇帝忠诚,自然会受到百姓的爱戴。天下的百姓也会站到我们这一边来。”
朱常禧想了想,沉重地点了点头。
过了一天,太皇太后娘娘下了懿旨,要批评一下朱常禧擅自撤兵的事。
朱常禧压根儿就不拿懿旨当回事。
我只听皇上的,你一个太皇太后娘娘老指挥我干什么?
这样一来,太皇太后娘娘彻底没了脾气。
金陵朱家的人都不听她的了。
外戚很生气,后果很严重!
外戚准备召集东厂和锦衣卫的人,要对金陵下手。
朱常禧才不怕呢,最好打起来,他也好显示一下自己的实力。
外戚还是知道自己有几斤几两的,所以自然不敢轻举妄动。
小皇帝知道金陵朱家和顾家对他忠心,自然是大喜过望了。
他虽然年纪还小,可是已经明白了许多道理了。
他需要金陵朱家和顾家的帮助。
朱常禧偷偷跑到京城去了。
他进宫去见了皇上。
皇上准备让金陵朱家做接应,在宫里安排下自己的人。
倘若形势所迫,逼不得已,小皇帝只好出兵逼宫,把太皇太后娘娘囚禁起来。
无论如何,小皇帝必须要把朝廷的权力给夺回来。
太皇太后娘娘手拿兵权,对小皇帝的威胁太大。
朱常禧很高兴,这正是他大显身手的机会。
再一个,朱常禧早就看不惯外戚那些人了。
于是他们两个人准备大干一场。
不过毕竟没有不透风的墙,太皇太后娘娘知道了这事。
外戚准备下手,杀掉小皇帝,准备另立新君了。
金陵城实力过于强大,所以外戚动不了朱常禧。
不过小皇帝就危险了。
朱常禧也早就准备了,他的几个兄弟都在深宫里保护着皇上呢。
而且吴一城之前的五城兵马总都司也没有白当。
他手下的几个人对他还是忠心耿耿的。
朝廷表面上都是太皇太后娘娘控制的,可是实际上不是这么回事。
1...239240241242243...307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