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综合其他

锦丽春

时间:2023-05-27  来源:  作者:相思梦
金陵的兵马,皇上一兵一卒也别想带走。
不过康冕王的确带着兵马浩浩荡荡向京城进发了。
朝廷危在旦夕。
从川蜀,过洛阳,直取京师。
明军实在太少,京师要想守卫,必须要调动各地的明军。
小皇帝着急了,金陵不帮他。
他赶紧把朱常禧召集上殿:“朱兄,京师危在旦夕,咱们兵力不够啊。”
朱常禧却根本不上他的当:“京城的御林军,足以抵挡一切的叛军。子善不才,不过誓与朝廷共存亡。”
小皇帝气得嘴角发抖。
他摆了摆手,道:“康冕王十万大军,京城弹丸之地,被十万人踏平,也是绰绰有余的啊。”
朱常禧摆手:“不必,康冕王再大胆,也不敢踏平京师吧?御林军也不差,还请皇上把御林军的兵权交给子善,子善愿意与京城共存亡。”
当初朱常禧建立的水师呢?
小皇帝怎么不说了?
朱常禧真不愿意提,先皇实在是败家。
水师那么多人呢,现在呢?他们都去了哪里?
小皇帝不好发火,被逼得没招,主动道:“我将京畿之地的明军都给召集了起来。那些人当中有许多人是当初的水兵,是子善哥你原来的部下啊。”
他终于提及这件事情了。
朱常禧道:“水师是朝廷的水师,不论水上,还是内地,只要有叛军,子善便要带兵将他们给剿灭了,保证朝廷的安全。”
小皇帝只好同意了。
朱常禧回了府上,乖乖喝着酒。
小皇帝这才发觉,原来他并没有那么厉害。
他想控制金陵,还是太嫩了。
金陵兵营表面上说是五万人,可是……
金陵兵营分散在江苏各地呢。
小皇帝不敢确定人有多少。
说不定人比这还多呢。
金陵深不可测。
小皇帝要靠着金陵,所以他还是要躬下身子来才行。
既然朱常禧这么说,那他就这么办吧。
小皇帝只好把京畿之处的明军都给召集了起来。
以防不测吧。
果然,小皇帝将九边的明军给撤了回去,十天之后,鞑子兵就挥兵打了下来。
鞑靼人南下之后,抢了一顿,又风风光光地回去了。
明军兵力不够,鞑靼人自由自在,来来去去。
边疆的百姓都苦不堪言,对朝廷指指点点的。
鞑靼人南下,烧杀抢掠,把几个地方都给烧光了。
粮食抢光了。
这个时候康冕王的兵马没有了动静。
康冕王就想看看朝廷的笑话。
现在大明各处的百姓都在对朝廷怨声载道的。
朝廷自顾不暇,还能管得着边疆吗?
康冕王想看百姓们对朝廷的谩骂,朝廷要是背离了百姓,只怕也就离塌陷不远了。
小皇帝终究还是要成孤家寡人的。
果然是这样。
小皇帝简直要气炸了。
他没有法子,去找了太皇太后娘娘。
还好他当初没有杀了太皇太后娘娘。
太皇太后娘娘毕竟是皇上的奶奶,外戚虽然灭了,小皇帝还是太皇太后娘娘的亲人。
太皇太后娘娘给他出主意,这个时候还是要靠着金陵。
毕竟金陵朱家今非昔比,已经能够佣兵自重了。
小皇帝如梦初醒,赶紧去找朱常禧。
朱常禧这个时候开始装大爷了。
吴一城和郭授时,朱三子,朱齐清他们四个人也越来越有脾气了。
朱王爷知道机会来了。
金陵朱家终究还是要在朝廷出名的。
朱王爷已经准备好了城里的一万人马,随时支援朝廷。
虽然嘴上说的不管,可是朱王爷会救援朝廷。





锦丽春 第七百九十四章 一头雾水
朱王爷已经准备好了要带兵救援朝廷,不过不知道朝廷那边是什么态度。
小皇帝压根儿就没有想着金陵会发兵救他。
整个京城的御林军,再加上其他地方的一些明军,别的不说,保卫京城已经足够了。
不过计划赶不上变化了。
康冕王那里还没有出什么事,可是边疆的百姓却是出了问题。
百姓们开始起兵造反,他们也独立一支。
其他的地方也跟着响应。
反正大明现在已经不像当年洪武大帝时候的样子了,国力很弱了。
鞑子兵这么一闹,百姓们苦不堪言。
小皇帝想着要打康冕王,可没想着要打百姓。
顾紫重听闻着京城的消息呢。
朱王爷已经把所有的事都给准备好了。
他又一次身披盔甲,准备亲自带兵要向京城进发了。
朱王爷一直就是躲躲藏藏,也不管不顾的,怎么突然之间就要带兵?
他的这个决定实在是太过草率了吧?
家里的人不免都要劝他了。
朱王爷听着自己的小妾建议。
乳娘希望公公大人能够留下来,因为毕竟金陵朱家的人不能缺男人。
朱常禧已经去了京城了,朱王爷可是金陵朱家的核心,他一在,家里的人都放心。
可是一旦朱王爷也出了远门,家里没有一个主心骨,谁能控制得住局面?
顾紫重虽然有心眼,可是她毕竟是一个女流之辈,而且还是顾家的人。
一个异家的人想要控制得住朱家,这个想法反正有点难。
金陵朱家的一些表亲,很多都不是远房的,有几个都住在金陵城内。
像什么做生意的,或者是在衙门里当差的什么。
顾紫重可控制不了他们。
所以顾紫重也极力挽留公公大人。
朱王爷叹息着,盯着顾紫重看,眼神里却透露着些许的失望。
顾紫重被盯得没了信心了。
朱王爷拍了拍顾紫重的肩膀,却把清儿叫到了身边来。
清儿唤他:“爷爷。”
朱王爷哈哈一笑,拍着自己的胸脯,从下属手中接过佩剑来,道:“清儿,你看,祖父给你看我的宝剑。记得之前,祖父和你说过,等你长大的时候,祖父就给你看我的宝剑。现在给你看了,你满意吗?”
清儿连连拍手。
顾紫重在一旁看着,呆得张口。
朱家这一家子的人都是战争狂魔。
他们不打仗这手就痒痒吧?
乖乖在家里过着平凡的日子不好吗?
她一见这种情况,心里不禁就生气。
朱王爷哈哈大笑,样子十分豪放:“嗯,等你再长十岁,祖父便带着你去。不过现在不行,现在你还小,不能够提得动宝剑。所以你要在家里保护好咱们金陵,你做得到吗?”
清儿想都没想,直接就点了头。
在他看来,保卫金陵好像是一件很简单的事情。
朱王爷对自己的孙儿很有信心。
他再转眼,看向顾紫重的时候,却对顾紫重道:“紫重,你看到没有?清儿现在都能这么有信心了,你还有什么说的?”
顾紫重结结巴巴的,不知道有什么该说的了。
她的确没有那个能力去控制得住其他地方的人。
朱王爷知道她的担心,安慰她道:“好了,你心里想的什么,我知道的。你不用担心,咱们的那些亲人,除了做生意的,就是在朝廷当差。我已经和他们打过招呼了,他们不会为难你的。”
顾紫重轻咬着嘴唇,点头答应了。
她目送着公公大人身着盔甲,带着兵营中的人浩浩荡荡出了金陵城。
整个江苏还有其他地方的兵马,大家都汇集到了一处,准备要一同向京城进发。
顾紫重回到了朱家,崔姨娘就告诉她:“少夫人,咱们金陵现在还有一万人马呢!”
这么多?
顾紫重瞪大了眼睛,心里懵着无知。
崔姨娘把她叫到了一个角落里,看着没人,这才道:“少夫人,您也不想一想,金陵是一个大城,能不留着人吗?再说了,康冕王的行踪不定,谁知道他会不会来攻打咱们金陵呢?”
说得有道理。
这种情况顾紫重不是没有想到,可是她没有想到的是公公大人真的会留这么多人。
她叹息道:“乱了乱了,我只守在家里就行了。”
她前世的时候就是在后宫,整天面对的就是打仗打仗的。
她已经累了,心累。
如今她又一次累了。
顾王爷和顾母还过来看过她呢。
不过两个老年人好像就是老好人,见到她就安慰她。
安慰什么?
顾紫重不需要。
她变得坚强了起来,自己一个人在金陵城里指挥来指挥去。
抚台大人已经跑了,朝廷现在也没有能够派来一个像样的人。
其实朝廷已经自顾不暇了。
难怪,金陵已经被天下的人都认为是最可能会佣兵自重的地方了。
所以来不来官也就无所谓了。
不过金陵朱家不想做那种地方的土霸王,他们是朱家人,自然要维护朱家的皇权不。
哪怕金陵朱家没落了,也不能让朝廷没落。
所以这一次朱王爷倾巢出动,几乎把整个江苏的明军都给带了出去。
连沿海的抗倭明军都给带出去了。
就是为了要保卫朝廷。
小皇帝真的要偷着乐了,他根本就不会想到居然还会有人来帮他。
朱常禧已经做好了为朝廷献身的准备了。
不过父亲带着大队人马赶到,还是让朱常禧很欣慰的。
小皇帝基本上已经哑口了,他之前召集金陵兵营的人马,金陵人却不搭理他。
现在朱王爷自己却带着人马不请自来了。
这个套路小皇帝反正搞不懂。
朱王爷压根儿就不想让皇上弄清楚他的套路。
反正来都来了,大家都是友军。
朱王爷带着麾下的四万人马都归朝廷调遣。
四万人马都驻扎在离京城五十里之外的地方。
康冕王看这局势,更加不敢过来了。
不过康冕王已经布告天下,说他要造反了,现在箭在弦上,不得不发。
康冕王也很难受,他是被小皇帝给逼反的,结果却又不想反了。
大家都没有想到,这个小皇帝居然这么厉害。




锦丽春 第七百九十五章 金陵平静
朱王爷解开盔甲,自己一个人进了宫去。
小皇帝盛情款待了他。
朱常禧可高兴坏了,因为毕竟他能看到自己的父亲了。
在朱常禧的心里,父亲就是他的灵魂。
有了父亲大人在,朱常禧打仗更有精神头了。
小皇帝是感觉自己受宠若惊。
朱王爷把他自己心里的计划告诉给了小皇帝。
鞑子兵要打,当然了,康冕王也要打。
这么多人,怎么能打呢?
朱王爷早就料到了,康冕王要不然会向东去,直插江苏。要不然就会向北,走进河套地区。
那里可都是鞑子兵。
康冕王他想进洛阳,再向北进邯郸,再向北进京师……
休想。
洛阳城周围的明军比边疆还要多。
何况中原地区基本上已经被明军给占据了。
康冕王想进也进不来。
而且现在天下人都在骂康冕王,说他对君不忠。
一个不忠心的臣子,自然是要受到天下人的讨伐。
康冕王就是想不造反也不行了。
小皇帝这一招可以,把康冕王逼到了绝境。
朱王爷向小皇帝说出了他自己的看法之后,小皇帝高兴得手舞足蹈的。
不过等酒席散了之后,宫里却又没有动静了。
朱王爷也不禁感叹啊,小皇帝虽然年纪小,可是人小鬼精。
他回了乾清宫里,不一定召集了哪几个大臣在商量呢。
没准朱王爷现在被哪几个大臣给批斗呢。
小皇帝这个人啊,鬼心眼实在太多。
在京城和小皇帝接触了多次的朱常禧是深有感触。
所以要是和小皇帝作对,朱常禧知道他自己的下场肯定非常惨。
朱王爷把朱常禧带回了府上,就开始睡大觉。
反正皇上不叫他们,他们休息就可以了。
朱常禧毕竟年轻,耐不住性子,总想着要问父亲这个那个的。
朱王爷有的时候懒得回答。
就说等你长大了自然就明白了。
朱常禧就这么被搪塞了回来。
这又有什么办法呢?
朱常禧回了自己的卧室,盯着皇上赐给他的几个美女,却一点兴趣都没有。
他现在心里想着的是金陵城的安全。
相反,朱常禧感觉这几个女孩子表面上柔弱娇媚,可是实际上呢?
倘若她们都是皇上派来监视朱常禧的眼线的呢?
朱常禧不敢碰她们。
远在金陵的顾紫重,可没日没夜地想念着自己的夫婿呢。
她把家里的事处理得井井有条的。
不过基本上没有什么事。
兵营关了门了,好像给人感觉里面空无一人。
顾紫重也不去兵营。
就是兵营里偶尔会有人来朱家,告诉顾紫重的情况。
就算有人来,也是偷偷摸摸的。
其实就是说,他们不想让那些锦衣卫或者东厂的人知道金陵的虚实。
他们更不想让康冕王的眼线知道金陵城的虚实。
顾紫重还要装作一副什么都不知道的样子,继续就是每天买买菜,算算账什么的。
尤其是顾紫重的肚子越来越大,她也越来越不方便出门了。
清儿却代替了她,出门去见一些客人。
朱家的一些表亲,都是清儿来接待。
清儿虽然年纪小,不过却是有大人物的风范。
他能把这些表亲说得服服帖帖的。
顾紫重和唐纤楠的谈话,都不敢提及兵营的事。
反正兵营里藏着一万人的这件事情,除了她,就是崔姨娘知道。
连凤鸣,顾紫重都防备着。
不是不相信,只是这种情况实在是太过让人心惊胆战了。
顾紫重对谁都不说,省的麻烦。
清儿反正顾紫重也没告诉,就是不知道他这个小家伙知道不知道。
顾紫重和唐纤楠聊天,也是刻意地转移话题。
她都提及了清儿和小唐宁的婚事了。
两个小孩子才多大岁数,怎么都提及婚事了?
唐纤楠感觉很突然。
顾紫重却要坚持让这两个小孩子谈婚论嫁。
一旁的小唐宁脸红得厉害,好像发烫了一样。
李采儿也说过,她的孩子将来要嫁到金陵来,做金陵人的媳妇。
反正她们姐妹就乐乐呵呵,说一些家长里短的事情。
唐纤楠和李采儿都已经嗅出了不一样来,不过她们也都有心眼,不去过问。
顾少夫人和她们谈什么话题,她们就跟着谈就行了。
金陵城表面上一片祥和。
就是不知道白云下面隐藏着乌云没有。
顾紫重还问过崔姨娘呢:“金陵的锦衣卫有多少,你能看得出来吗?”
崔姨娘年纪这么长,不过却也不知道。
这种情况谁能看得出来?
崔姨娘只能去提意见:“我只知道那些锦衣卫的来历不凡,所以他们看人的眼神都是不一样的。少夫人您平日里可以借口出去干点什么事,然后看沿路人的眼神。锦衣卫的眼神一眼就能看出来。”
顾紫重都不相信她自己有这个本事。
不过崔姨娘这么说了,她也就相信了。
她借口去浣衣局浆洗衣服,自己亲自带着旧衣服,上了马车。
一路上的百姓也没有什么奇怪的。
不过她到了浣衣局门口,却看到朱留宏。
朱留宏这个家伙就是鬼鬼祟祟的。
顾紫重本来不想搭理他的。
可是朱留宏却一直粘着她,好像有什么事情要和她说。
她心里正有鬼呢,想要看看有什么异常情况。
朱留宏就叫住了她。
朱留宏说他在城里看到了锦衣卫。
顾紫重整个人的反应有些大。
不过她还是沉住了心。
朱留宏好像和抚台大人来往不清。
顾紫重问他抚台大人去了哪里。
朱留宏却摇着扇子,摇头道:“这个我又哪里知道?抚台大人曾经提拔过我。不过现在我和他也没有关系了。我只知道,如今金陵城里已经是不少的外来人了。其中东厂的人也混迹进来了。西厂甚至都准备要暗杀你们。”
吓唬谁呢?
顾紫重不上他那个当。
朱留宏笑道:“咱们金陵里有那些长得白白净净的男人,你一眼看过去,便会知道他是太监了,而且他们腰间还有短刀呢。”
顾紫重尴尬一笑,称谢之后便赶快进了浣衣局里。
她心有余悸。
不知道朱留宏说的真还是假。




锦丽春 第七百九十六章 内忧外患
朱留宏话已经说到了这一点,也不再多谈。
他给顾紫重留下了心惊胆战。
顾紫重进了浣衣局,将衣服送进去之后便乖乖出来,整个人仿佛就是偷偷摸摸的。
她也不知道为什么,自己的少夫人的气势就这样被浇灭了。
出来的时候她心有余悸。
记得之前的时候,她还看到浣衣局的刘公公呢。
如今刘公公也辞去了这个位置,回乡养老去了。
这里熟悉的人也就是朱留宏了。
顾紫重回忆起她曾经在这里和朱留宏的场景。
那个时候还有黛兰呢,也就是现在的黛妃,人家都成了太后一个级别的人了。
顾紫重回到了轿子上。
轿夫说他刚才看到几个腰间别着刀的人经过这里。
顾紫重的心提到了嗓子眼了。
她强装镇定,回了朱家去。
现在金陵城里也没有兵了,没有将领了。
只留下妇孺,这就等于是空城了。
她时时刻刻都在担心,生怕康冕王什么时候会打过来。
她又害怕锦衣卫那些人什么时候会突然冲进朱府,把她给抓起来。
锦衣卫进宅子里面去抓人,这可是丝毫都不需要理由的。
记得前世的时候顾紫重就经常让自己身边的锦衣卫这么做。
所以现在回忆起来,如梗在喉啊。
她也后怕。
锦衣卫和东厂的人直接听皇上的命令,根本不用经过兵部的。
西厂更加变态。
她把自己的担心告诉了崔姨娘。
还真别说,崔姨娘做为一个过来人,对这种事情都已经是看开了。其实就如崔姨娘所说的那样,锦衣卫他们虽然权力大,可是也不是无法无天的。
小皇帝需要依靠金陵朱家,那锦衣卫他们就是金陵朱家的保镖才对。
他们怎么会那么傻?小皇帝不下命令,他们抓人干什么?
顾紫重还是担心,她向崔姨娘打听近来康冕王的情况。
虽然有密探会一直过来告诉顾紫重外面的情况,不过此时她的心已经乱了,恨不得一刻钟问一遍。
昨天密探刚刚进来和她说过,康冕王的十万大军已经退回了川蜀,镇守蜀道了。
康冕王见情况不太对劲,他才不会傻傻地出来,惹这个惹那个呢。
所以说京城周围的明军等于是耗着,什么事情也不干。
他们想干点什么事也没有自由。
小皇帝已经下了令,让明军当中的所有士兵,什么事都不要干。
哪怕是买衣服买吃的,都要向参军报告。
朱常禧也被父亲册封了一个御前将军。
说白了,还是照顾皇上。
他不想照顾皇上,想冲锋陷阵。
朱王爷不同意,现在可是大战,要保护好皇上才行。
虽然父亲嘴上这么说,可是朱常禧明白,父亲这是在保护他呢。
朱王爷就朱常禧这么一个儿子,他可不能让儿子丢了性命。
反正守卫京城的明军加起来也有五万人了。
康冕王他人再多,打过来的话,朝廷也可以和他碰碰拳头。
朱常禧明白父亲的意思,可是越是这样,他越是憋的慌。
所以现在就这么僵持了下来。
鞑靼人知道大明内部出现了问题,他们自顾不暇,所以不会管边疆的。
趁着这个机会,鞑子兵又是南下了几次,把周边的百姓给抢了一个遍。
离长城近的一些村落干脆整体搬家了。
那些百姓开始向南迁移。
其中也不乏许多不种地的流民,开始报团,想要造反。
所以整个朝廷内忧外患,着实不易。
1...243244245246247...307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