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都市言情

田园醋香悍妃种田忙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牛衣古柳
    宫女们将杏子酱和用杏子酱做的点心呈上来,太后、景和帝、钟皇后和云慕琤兄妹三人面前放的最多,余下的,秦贵妃和贤妃得了两块点心并小半碗杏子酱,其余位份低的妃嫔只得了一块点心。

    云慕琤因为尝过正版的,昨天又在乾元宫尝过御厨做的,现下颇有几分兴致缺缺,但没吃过的云慕锦姐妹俩却很有兴致,姐妹俩一个个尝了,都表示很是喜欢。

    景和帝笑道“乾元宫还有一些,一会儿你们出宫,都给你们带上。”

    “谢谢皇兄!”两人连忙道谢。

    一旁,秦贵妃听着,心里更嫉妒了。

    她今天也是精心妆扮过的,她昨日去乾元宫问了景和帝什么时候宠幸妃嫔,景和帝说这两天,结果当晚他便去了钟皇后宫里!听兰芝说了,险些没气得她咬碎一口银牙!

    今日,猜到了云慕琤大概要带着妹妹来,所以在钟皇后宫里用过早膳,景和帝便先回了乾元宫等着,钟皇后则是先行一步往慈康宫来给太后请安,原本秦贵妃还想着艳压钟皇后,但是被滋润了,钟皇后显然比精心妆扮过的她更美!

    这会儿听景和帝说要把剩下的点心都给云慕锦两人拿着,秦贵妃气得都快颤抖了,她,作为景和帝侍奉了他多年、深受宠爱的女人,却还比不过两个堂妹!

    虽然明知她只是多一个不多、少一个不少的妃嫔,而云慕锦姐妹是景和帝血脉相连的堂妹,她比不得云慕锦姐妹是应该的,但秦贵妃还是无法控制住自己的嫉恨。

    她借着饮茶,遮挡住了美眸中的凶光。

    不知秦贵妃对自己的恶意,云慕锦和云慕书姐妹俩仍和太后、钟皇后说着话,而景和帝则是和云慕琤聊了起来,下首处的妃嫔们便显得有些尴尬。

    过了一会儿,太后才想起来这些给自己请了安便没离开的妃嫔,她微微收敛了和蔼的小欧让,对妃嫔们道“你们都先回宫吧。”

    以秦贵妃为首的妃嫔们起身应是,行了一礼后转身出了慈康宫。

    ------题外话------

    求订阅鸭鸭鸭鸭




第二三章、煮玉米(三更)
    云慕琤回到帝京的这几天,千里之外的大林村,林慧娘依然忙碌。

    云慕琤回到帝京的当天,阳晋县又下了一场大雨,幸好乡民们的麦子已经全部收拢入仓,只是即便如此,田中仍然有庄稼被大风吹倒。

    林慧娘早先特意种的早玉米便都倒在了地上。

    在大禹,虽然百姓会种植玉米,但也多是成熟后当成粮食吃,或者是交税用。是没有后世那种挑了还嫩的煮来吃的。

    林慧娘喜欢吃煮的嫩玉米,因此在发现林家有玉米种子的时候,她便拿了一点到地里种上了,到现在玉米已经结了许多,虽然还没成熟,玉米粒里水分充足,现下的种子产量也低,但一棵玉米上总能结上四五个,这样一来,头重脚轻的玉米在狂风暴雨之中很难站得住脚。

    若是一块田里满满当当种的都是玉米还好一些,被围的几不透风,中间的玉米倒是能站得住,只是林慧娘只种了三十来粒,再加上还有一些没能成活的,长大结果的也就二十株左右。

    形单影只的二十株玉米,怎么能挡得住狂风暴雨呢

    见多了夏季暴雨中倒地的庄稼,林慧娘倒是很淡定,第二天吃过早饭,她便和赵氏扛着铁锨一起去了地里。

    玉米种在果树旁边的田垄处,经过暴风雨的璀璨,二十株玉米狼狈倒地,看得母女两人很是心疼。

    心疼归心疼,但却没有浪费两人的时间,一人从一端开始,先是把倒在地上沾染了泥土的玉米小心扶起来,再用铁铲从旁边铲了土,把玉米培住。完了,林慧娘还伸脚在小土堆上踩了踩。

    二十株玉米倒是很容易扶完,之后,两人又把其他倒地的庄稼扶了起来,这便用了一个上午。

    临近午时,母女两人回家吃饭,钱氏已经做好了饭,但母女两人还是先用晒热了的井水擦洗过身体,又换上干净的单衣,一家人这才开始吃饭。

    下午,林慧娘把她上午挑着掰下来的几颗玉米外面的玉米衣扒了,顿时露出一粒粒浅黄色的玉米粒。上午林慧娘已经试过了,这些玉米很嫩,虽然玉米粒里都是水,拿来煮其实有些早,但林慧娘等不及了,她把玉米衣扒干净,用清水洗过之后,便放进了锅里用大火煮。

    没用多久,就从厨房里传来了越来越浓的玉米香气。

    家里的几个人都被这香味儿勾得爬到了厨房门口,做贼似的扒着门口往里看。

    “姐姐,好香啊!”林丽娘说道。

    “姐姐,你在做什么呀”林文安吸了吸口水问道。

    成熟的玉米都是磨碎再吃,那时候的味道和现在有很大的区别。再加上林慧娘在院子里扒玉米衣的时候林文安还没睡醒,因此,没吃过嫩玉米的林文安并不知道这就是玉米。

    倒是一旁的林丽娘给他解惑道“这是玉米,我帮着姐姐一起扒的玉米衣!”

    玉米衣的称呼是她跟着林慧娘学的,大林村这儿并不这样叫,都是叫成“玉米库”。

    几人说话间,林慧娘确定玉米煮熟了,便用捞勺将锅里的玉米一根根捞出来,放在凉水里冰了冰,这才端着盆子往外走,“可以吃了,还有点烫,拿的时候注意别烫着了啊。”

    林文安耐不住,一个劲儿地围着林慧娘要吃,林慧娘将盆子放到槐树下的桌子上,吩咐林文安去厨房拿了几只碗,她捞出一根玉米掰成两半分别放到碗里,“你们俩吃吧。”

    林文安欢呼一声,捧着碗就开始吃。

    “嫂子你也吃。这嫩玉米可好吃了。”

    钱氏笑着让了一句,接过林慧娘掰的一半也小口咬了起来。

    嫩玉米香气最足,让没吃过的三人吃的恨不得把头都钻进玉米粒里去,看得林慧娘忍不住发笑。

    钱氏有些不好意思,也觉出了自己失态,便收敛了起来,倒是林丽娘故作凶狠地瞪了林慧娘一眼,耳根子却是红了大半。

    “这几根一会儿去给爷爷他们送点,咱们家留三根。”她今天一共掰了十根玉米,这会儿吃了两根还有八根,再留出来三根,还剩五根,大伯家人多,给三根,三叔家人少,给两根。

    其实说是给三叔家两根,但三个人分吃两根,比大伯家老的少的一大家子分三根要多。

    林慧娘想了想,大伯家那一大家子,分三根说不准一个人才能吃上一口,她看了看水盆里的玉米,最后决定“还是给大伯家四根吧,咱们家就吃两根。”四根虽然也不多,但好歹能让爷爷他们多吃几口。

    对这话,几人都没异议,林慧娘当即便起身去了厨房拿出来两个小框出来,将七根玉米分别装到两个小筐子里头。

    忙完了县衙的生意,林文康见车子上的菜和饼皮都有的剩,便又在县里多待了一会儿,等全都卖完了才赶着车回家。

    只是他今天进了村,却没有第一时间回家,而是赶着车先去了林慧娘家。

    林慧娘刚把七根玉米装好,就听林文安喊道“三哥!快来吃玉米呀!可好吃了!”

    林慧娘抬头往篱笆墙外看去,便见林文康跳下了车,正拴着驴子。

    “三哥你今天怎么过来了”林慧娘笑着问道。

    林文康栓好了驴子,正要推门进来,听到林慧娘这句话,他登时便不好意思地笑了起来,林慧娘眼尖地发现,他那张小麦色的脸上,居然也隐隐浮上一层薄红。

    见多识广的林慧娘心下立刻便有了猜测,只是到底是不是她想的那样,还得再问问林文康才能确定。

    “三哥,快吃玉米,好好吃。”林文安什么也不知道,他跑到林文康身边,拉着他的手往桌边来,林文康也顾不得脸红了,他看着桌上的玉米有些发愣,“怎么把玉米煮了”

    玉米不都是留到成熟后才掰的吗

    见状,林文安骄傲地挺起了小胸膛,“三哥你尝尝,煮着吃可好吃了!”

    说着,他把自己还没啃完的那半截抓起来递到了林文康面前。

    看着上面的牙印,和被啃得坑坑洼洼的半截玉米,林文康“……”

    ------题外话------

    求订阅



第二四章、喜欢的人(四更)
    完全没发现林文康的脸色,林文安还在拿着那半截玉米往林文康面上送,嘴里也说着“三哥,你尝尝,快尝尝。”

    “好,我尝尝。”林文康说着,从林文安手里接过了那半截玉米。

    其实农家人没那么讲究,经常吃被家人吃过的东西,沾上点口水、啃得不好看了怎么的那是吃的!林文康原先也是这样的,只是这段时间卖鸡蛋煎饼,赚的钱他长这么大第一次见,不由得开始飘飘然起来,这样一来,他对吃的方面也不禁开始有些讲究。

    但到底还没被奢侈沾染太久,他摆正了态度,便咬了一大口,看得林文安心疼地叫嚷“三哥你吃少一点儿!”

    林文康哈哈笑了两声,只是他笑到一半,笑声便被他吞了回去,他的神色有些惊艳,连连点头道“真好吃!煮的玉米居然这么好吃”

    “得是嫩的才好吃,老了就咬不动了,就算能咬得动,嚼起来也很费劲儿。”林慧娘给他科普。

    “真好吃啊!”林文康又感叹了一句,才把手里的玉米还给林文安,林文安当即心疼地咬了一大口,来抚慰受伤的心灵。

    见状,林慧娘从给林大山家的玉米里拿了一根掰下一截递给林文康,“三哥你一会儿回家,把这些带上,我就不再跑了。”

    林文康点头应着,张大嘴啃了一大口。鲜嫩的玉米被咬碎,饱满的汁水在口腔中炸裂开来,使嫩玉米的清香在口腔内充盈开来,林文康一边咀嚼一边点头,心里又暗暗加了一条缺点就是会塞牙缝。

    几人啃着玉米,林慧娘回屋拿了碗出来,倒上水放在一旁,吃着煮玉米,时不时喝口水冲一下,对没吃过煮玉米的几人来说,真是爽极了。

    见林文康吃完,已经啃完了的林慧娘才问他“三哥,你刚才脸红个什么劲啊”

    林慧娘一提,林文康又不由得开始脸红,看得钱氏也觉得有些新奇。

    林文康忸忸怩怩地说道“我……我在县城的时候,遇到了一个姑娘。”

    一听是个姑娘,林慧娘和钱氏姑嫂两人脸上都不由得露出了会心的笑容,俗称姨妈笑。

    这个时空极度缺乏精神娱乐,好不容易有了自己感兴趣的八卦,林慧娘双眼亮得跟灯泡似的,她追问道“那姑娘长得怎么样好看吗”

    林文康又是忸怩点头“好、好看,长得也白,腰也细。”

    最后三个字音量小的宛如蚊子发出的嗡嗡声,但林慧娘还是听得清清楚楚,她往后一仰身子,吹了个流氓哨,调侃道“可以啊三哥,居然还知道人家姑娘的腰细不细。”

    林文康这下涨红了一张脸,他连连解释道“不是,没有,你别乱说。是她穿的衣服显出来的,被腰带一缠,我觉得也就我的手这么大。她人也瘦。”

    林慧娘本来就是使坏。

    这个年代虽然有钱人家可以在外面套上各种肥大的大氅、大袖衫,但普通百姓穿的衣服却都是修身的,因为不会耽误干活,一根腰带往腰间一系,腰的粗细便一览无余。

    况且,林文康也不是会故意看人家腰细不细的那种人。

    使了个坏,满足了恶趣味的林慧娘这才放过了小可怜林文康,“那三哥,你是喜欢上人家姑娘了”

    这下,林文康忸忸怩怩了半天,也没能说出话来。

    林慧娘笑了出声。

    被妹妹笑了,林文康的脸更红了,林慧娘托着腮看向钱氏,对她说道“哎,三哥也大了,想娶媳妇儿了。”

    钱氏接道“文康也的确到了成家的年纪了。”

    “说起来,如果不是纪家人那么不靠谱,说不准三哥现在已经为人夫了呢!”

    林文康被这姑嫂两人的一唱一和打趣得脸红如血,他嘴又笨,最后吭哧半天,也只说出了“你们别笑话我了”这话。

    惹来了无良姑嫂的哈哈大笑。

    以及林文安的一脸迷茫。

    林丽娘年纪比林文安稍大一些,也从村里的婆娘那里听到过不少八卦的话,只是因为年纪关系,她对这些话还一知半解,但这会儿结合林文康和林慧娘、钱氏的话,林丽娘心里的迷惑驱散了大半,也弄懂了他们三人在说的事情——原来三哥想要娶媳妇了呀!

    笑过之后,林慧娘这才正经了些,“那姑娘对你如何”

    这个问题可难倒了林文康。

    他摸着脑袋苦苦思索许久,也没能得出结论,而有了这个结论,他整个人都蔫了。

    见状,林慧娘也知道了答案,她又问道“你跟那姑娘是怎么遇到的”

    “她时常来买我的饼,她长得又好看,我……我便记住她了。”

    林慧娘在心里又吹了声口哨,嚯,原来还是个属于颜狗的爱情故事。

    林文康求助地看着林慧娘,“大丫头,你点子多,有没有什么法子能帮帮我啊”完全没有想过,林慧娘这么个连亲都没说的大姑娘会有什么法子。

    “这个嘛……”林慧娘拉长了声音,因为她也在思考。

    她在思索,有求于人的林文康老老实实地安静等着。钱氏啃完了她的一截玉米,将小馒头暂时交给林丽娘抱着,她自己起身去洗了洗手。

    就连林丽娘姐弟俩也都安静下来。

    林慧娘从思考中回过神,就见几人都安静地做自己的事,怕打扰自己,她忍不住笑了笑,逗了逗钱氏怀里的小馒头,这才看向神色焦急的林文康“三哥啊,这事儿急不来,咱们慢慢来,明儿我跟你一起去县里,顺道看看那姑娘。”

    “我说不准她明天来不来。”

    林慧娘不在意地挥挥手,“没关系,一天不来就两天。事关你的终身大事,可得仔细着点儿才行。”

    林文康也是想到了之前纪家那事儿,那次若不是刘翠花叫上林慧娘一起去相看纪二丫,刘翠花还撞不破纪二丫的好事,后来纪父纪母来闹事,也是林慧娘摸清出了纪二丫肚子里的孩子父亲是谁,带着他打去了纪家,还把纪家人的无耻行径暴露在了清波村村民们的眼前。

    也因此,这次遇到自己心仪的姑娘,林文康第一个来找的就是林慧娘,因为他相信,林慧娘能看出来那姑娘是不是好的。
1...2223242526...130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