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园醋香悍妃种田忙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牛衣古柳
花父回过神来,就听林文康一股脑把他遮掩的事情全都讲给了林大山夫妻听,如果不是林家人还在,他都要呕得吐血了。
他暗暗地瞪了林文康一眼,心里直骂林文康没脑子太憨太傻。
看到花父瞪了林文康一眼,刘翠花也狠狠地剜了他一眼。
林大山说道“花老哥啊,你喜欢吃煎饼,怎么不直接说呢!成了亲家,煎饼还不是你们想吃多少就吃多少”
花父有些尴尬,他给自己辩解道“也不是,就是……”他脑子里一团浆糊,也不知道该怎么给自己辩解。
林大山用“我都懂”的眼神看着他,善解人意地换了个话题“我们两口子也商量过了,我们在县里买宅子是买不起,但可以租一间带院子的铺子,只是想来租金也不会太便宜,付了租金,我们便没有太多的银钱来置办聘礼了,所以,这铺子就当聘礼了。他们俩成亲后,可以就在县里住,前头的铺子用来做生意。老哥你们什么时候想女儿了,过来看看也方便。”
这个话题花父花母倒是很喜欢,花父想了想,觉得这样已然很不错了,他便点头道“可以,不知老弟什么时候找铺子”
林大山又把问题推了回去“我们都是乡下人,对县里也不了解,租铺子的事儿还请老哥多多上心。”
花父“……”
他嫁出去女儿不够,还得帮着找铺子!真是好气哦!
林大山就像是没感觉到花父的气愤似的,他又问道“咱们都谈好了,那挑个时候合一合两个孩子的八字儿”
花父“……”
他心累地摆摆手,“你们看着时间来就是。”
他有点后悔了,真的,他是为什么有了把女儿嫁给林文康的想法的若是他能回到十几天前,他一定不会提这件事儿!!!
从花家离开的时候,林大山和刘翠花是身心愉快的,花父花母是身心疲惫的,林文康和花卉是开心害羞又有些不舍离别的。
强撑着笑脸送走了林家一家三口,花父大力将门带上,脸色也有些发黑。
花卉偷偷看了父母一眼,忍不住轻轻地摩挲着自己的掌心,似乎还能感觉得到残留的温度。
第七三章、合八字、谈婚期(一更)
回程的路上,谈起花父刘翠花就有些不屑:“还以为他有多疼闺女,没想到竟然是个为了一口喜欢吃的,就能把女儿嫁出去的!”
林大山也对花家父母的作为有些看不下去,他点头道:“还好昨日你去找了二嫂。”
林文康这会儿也从自己的小情绪中回过神来,听林大山说幸好去找了赵氏,他便又想起来昨日他听林慧娘说的话。想着,他也不禁说道:“大丫头真是聪明,她昨日便问我,是不是因为花……花姑娘的家人喜欢吃鸡蛋煎饼,才会生出这种注意。她还问我有没有听花姑娘无意间透露什么消息,但我们实在是没说过几句话,她自然也没怎么说过家人喜欢吃的事情。”
林大山惊讶了一瞬,“大丫头果真这么说的”
林文康点了点头。
刘翠花忍不住夸道:“大丫头可真是聪明啊!咱们今天才从那老不休的嘴里知道真相,大丫头昨天就猜到了。”
一家三口回到村子时,已经到了饭点儿,刘翠花从车上下来,回屋将衣裳换下来,便马不停蹄地钻进了厨房做饭。吃完饭,将脱下来的衣服洗完晾上,刘翠花又去了林慧娘家。
刘翠花到的时候,林慧娘家也刚刚吃过午饭,见刘翠花过来,从厨房里出来的林慧娘笑着道:“三婶儿,你怎么过来了今天去县里结果如何”
刘翠花一拍大腿,喜气洋洋地说道:“我过来就是来跟你们报个喜信儿的!花家同意了,正准备挑个好日子,去合一合两个孩子的八字儿呢!”
闻言,林慧娘几人脸上也都露出了笑意,“恭喜三婶儿呀!”
“咱们家今年的喜事多多,先是春日里添丁,后是大郎得中状元,现在文康也要娶媳妇儿了。”
刘翠花笑得合不拢嘴,“说起来,文康的这事儿还多亏了二嫂你们。先前要不是大丫头,说不得就娶了纪二丫那个不规矩的。如果不是大丫头交给了文康**蛋煎饼的手艺,他连县城都进不去,又怎么会看上人家县里的姑娘还有今天这事儿,也是多亏了二嫂你昨天的提醒。”
说到这里,刘翠花又忍不住将花父的作为说了一遍,“那花家的老不休的还口口声声说的心疼闺女,啊呸!谁家心疼闺女的,会因为自己喜欢一样吃食,就把闺女嫁给会做吃食的我听文康说,你昨天就猜到是这个原因了大丫头你可真是太聪明了!”
被刘翠花略显浮夸地夸着,林慧娘只觉得有些尴尬。
一旁,赵氏看了她一眼,眼里也含了几分惊讶。
昨日林慧娘跟她说,是这个原因时她还不太相信,没想到事实果真如此,看来她的女儿还真是十分的聪慧。想到这里,赵氏又觉得自己没给林慧娘起错名字。
若是被林慧娘知晓赵氏的想法,她肯定会说:不是她太聪明,而是她来自后世,见过了没节操的吃货,想象力自然也要比没多少见识的古人要丰富。
只是林慧娘还是有些意外,明显是吃货的花家父母竟然真的会萎了一口吃的,就把闺女给嫁出去。况且这年代还不是吃不饱,用妻子儿女换粮食的饥荒时候。
想到这里,林慧娘不禁有些感慨,还真是人心难测啊!比鬼神可怕的是人心,这句话还真没错。
说是要找个合适的日子去合八字,但是刘翠花有些等不及,第二日,她便拿着林文康的八字,跟着儿子一同去了县城。
林文康先把留送到花家,自己则是去做生意。
见是刘翠花,想到不久后她就要成为自己的婆婆,花卉微微红了红脸颊,叫了声“伯母”,将刘翠花让进了院子。
谈妥了婚事,刘翠花对花卉也多了几分好感,她笑眯眯地应了,又问花卉花母在不在家。
花卉听了,回了声在,便冲屋子里喊:“娘,林伯母过来了!”
屋子里的花母听到林伯母,身子忍不住就是一颤。
她心里骂着怎么又过来了,脸上还是带着笑容走出了屋子。
见到院子里的刘翠花,她带上营业的虚假笑容客套道:“亲家母今天怎么又过来了我听文康说,从村里到县里要一个多时辰这么麻烦,有事儿不如让文康捎过来。”
刘翠花才不在意花母的笑容真不真切,她说道:“本来说要挑个好日子去合八字的,我这不是太心急了,怕卉丫这么好的媳妇儿飞了,就赶紧拿着文康的八字过来了。亲家母你看,咱们今天就去合八字”
花母:“……”
[脸上笑嘻嘻,心里jg]
尽管心里对刘翠花如此雷厉风行有些不喜,但她还是勉强笑着说道:“亲家母你先坐一会儿,我去找找卉丫的八字。”说完,她又吩咐花卉:“去给你伯母倒杯茶。”
哎,儿女就是生来讨债的,还是早早地嫁出去!这样她和当家的就能尽快吃上鸡蛋煎饼了。
没一会儿,花母就出来了,她吩咐花卉看好家,便和刘翠花一同去了县里很有名气的一个算命先生那里。
看过两人的八字,算命先生给出一个“尚可”的评价,离开后,刘翠花就和花母商量起了婚事。
经过两人一番扯皮,最后定在了冬月初十。
冬月也就是十一月,那时村里已然冬闲了,也能腾出更多的精力还操办这场婚事。
况且,屋里也都盘上了火炕,到时候火炕一烧,屋里就暖和起来了,也冻不着小两口儿。
商量好了婚期,刘翠花又问铺子的事儿,花母回道:“合适的铺子不是那么容易找的。”
刘翠花也知道这个道理,他们一没有足够多的银子,而来还要带院子,哪儿那么巧正好碰见一个合适的不过距离两人成亲还有几个月,再加上成亲的时候又是在冬日,即使不能即使找到铺子,地里也没什么活儿。
办好了事儿,刘翠花心满意足地去找林文康了。
刘翠花见儿子的生意忙碌,便学着给林文康减轻负担。鸡蛋煎饼本来也没有多难做,刘翠花只看了一会儿便是上手了,有了刘翠花的帮忙,林文康的压力骤减。
------题外话------
换了个封面,希望在推荐位上能更显眼一点
第七四章、种菜、刨花生(二更)
母子两人回到家,刘翠花便开始陆陆续续地为林文康的婚事做准备了。
乡下人办喜事,自然不会像富贵人家那样繁杂,但该有的还是要有,比如说喜宴,只不过喜宴是成亲当天的事情,即便是算上准备厨子、桌椅板凳、肉菜,也不过是提前几天而已。
刘翠花准备的,也不过是先回了娘家一趟,将林文康冬月初十成亲的消息,提前跟亲朋透露了一下。
说到林文康要成亲了,亲戚们难免会笑着道“你们家文康终于成亲啦说的是哪家的姑娘啊人怎么样”
林文康早就到了成家的年纪,只是因为以前家里较穷,才没能娶上媳妇儿,现在这个老大难终于也要成亲了,大家难免会多问上几句。
刘翠花笑着回道“是县里的姑娘,长得好着呢!是那臭小子自己看上的!”
而大林村的一些村民,在听说林文康终于要成亲的消息后,不免想到了两个多月之前的纪家人,但他们也都知道,当时林文康的倒了血霉,才会被那样一家人给赖上,幸好解决了,不然光是名声就要带累许多人的。
想到林文康在京城当官儿的堂哥,村民们都打定主意,到时候一定要去。
知晓这么快就定下了婚期,林慧娘惊讶非常,她看着刘翠花,头一次意识到,刘翠花不算高大的身躯里居然还隐藏着这么巨大的能量。
这家伙,从两家父母见面到定下婚期,这才两天!可真是雷厉风行本行了。
谈妥了儿子的婚事,刘翠花干起活儿来也愈发的有劲了。
林慧娘在地里看到刘翠花时,心里也不禁感慨,当了母亲的人就是不一样。
——她这几天又开始和赵氏一起到地里干活儿了。
现在虽然说是进了秋天,但实际上天气还很热,只是虽然如此,地里种的蔬菜开花结果的速度也渐渐地慢了下来,要不了多久,叶子便会变黄下落,茎秆上稀稀疏疏地没多少叶子,透着一股子萧索。
这些菜只能度过一个夏天,但秋冬春三季,人也是要吃菜的,林慧娘这几天便跟着赵氏一起,在收拾出来的空地上种菜。
前段日子,赵氏已经在一些掉了许多叶子的蔬菜旁边埋了些同种菜的种子,现在已经从土里钻了芽儿出来,现在林慧娘跟着赵氏种的,是白菜和萝卜。
白菜萝卜向来是北方乡下百姓冬季食用的最多的蔬菜,播种时间也就是在秋初。
白菜萝卜的种子是去年赵氏收起来的,在撒菜种之前,还要先整理地。
赵氏先是让牛拉着犁,将这块地翻松,将地翻好之后,一个上午已然过去了一半儿。之后,她和林慧娘拿着带来的铁锨,在翻松了的土地上,堆起一条条小道,最后在这些高出地面的小道上撒上白菜种子,再将种子用土覆上,之后便是等着种子发芽。
种子发了芽,小菜苗长大一些后,还要剃掉一些长得太密集的,等再大大,还要大多菜苗移到别的空地上去,不然白菜张开之后,地里便长不开了。
不过现在还不到那么远,林慧娘只专心和赵氏一起讲白菜种子撒到地里。
母女两人回家时,已经很晚了。
回到家里洗了把脸,一家人这才开始吃饭。
撒完了白菜种子,还有萝卜,胡萝卜、白萝卜、红萝卜,林家共种了三种萝卜。
种完了萝卜,林慧娘突然想起来,她刚到这里没多久时,还从地里收集了一些面条菜的种子,便也拿出来撒上了。
面条菜不是正经的蔬菜,也不用精心侍弄,林慧娘找了棵果树,便刨开了果树周围的一片空地,将面条菜的种子撒了进去,等待着冬日来挖野菜吃。
除去野菜,还有些别的事情要忙。
林慧娘分别往种花生和种玉米的地里跑了趟,约摸着花生大约能刨出来一部分煮了吃,她就回家拿了袋子和锄头,在地头上刨了些花生,将花生上带着的土磕掉一些,她把花生往袋子里一塞,又从地上捡了些掉落的花生,这才一手提着袋子、一手拿着锄头回家去了。
“姐姐姐姐,今天要煮花生吗!”在她回家拿锄头和袋子的时候,就听她说要煮花生吃,这会儿见她回来了,林丽娘和林文安都围了上来。
“离我远一点儿,别碰着锄头了。”林慧娘先把两个道“对啊,今天煮花生吃!”
她把锄头放下,蹲在树下把花生从袋子里倒了出来。
“阿丽,你去给我拿个盆过来。二郎,比帮姐姐把花生摘下来。”林慧娘支使两个小孩儿。
“大妹,我做什么”钱氏笑着问道。
“嫂子你就负责看着着,拿起一棵花生,在地面上砸了几下,原本包围着花生的土壤瞬间散落开来。林慧娘用空着的那只手抓住花生一拽,一把的花生便被从秧子上拽了下来,被林慧娘放进林丽娘小跑着拿过来的木盆里。
林丽娘和林文安也跟着做,没用多大会儿,林慧娘刨回来的花生便都摘完了。
她端着盆放到水井旁边,用辘轳打了一桶水倒了半桶在盆里,然后开始暴力洗刷花生外壳上残留的泥土。
虽然大块儿的土没有,但这么多的花生,坑坑洼洼的外壳上还是包裹了不少的土,没多大会儿,原本的清水便变得浑浊起来。
林慧娘将花生捞在另一只木盆里,将泥水倒掉,又重复洗刷了两三遍,盆里的水才终于清了许多。
现在的时间已经不早了,林慧娘便将水倒掉,端着盆进了厨房。
她将花生倒进一口锅里,往里头添了足够的水,又往里头撒了些盐和调料面儿,之后盖上锅盖坐到灶前开始点火。
钱氏将小馒头放下,嘱咐小叔子和小姑子看好馒头,便也洗了手进了厨房做饭。
林慧娘嘱咐道“嫂子,你来烧锅,我切菜去。”
钱氏也知道自己的手艺,她一点儿没觉得不好意思,直接和林慧娘换过了工作。
------题外话------
呜呜呜来晚了,另外,换上的新封面还没通过审核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