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玄幻灵异

无限之斧揽万千

时间:2023-05-27  来源:  作者:易飘零
要知道他昨夜才在黄巾军的俘虏之中挑选了两千不错的苗子,分派到自己的军中,准备进行一番训练进而挑出最好的精锐呢。这是一个漫长的事情,而且是一开始进行便不太好打断的。可眼下,刘焉下达了这样的命令,却是让刘备很有些为难了。
“青州的龚刺史已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刺史大人也是没有办法的。”尽管知道这事情让刘备很是为难,但作为人家的属下,邹靖还是为自家上司说好话的。
其实,他的说得也没有错,前往青州的黄巾军已是越来越多了,刺史龚景已然一日三惊,恨不得幽州的兵马会飞,即刻就抵达他的城下。
“真是麻烦咧。”刘备一脸的为难:“最好能宽限几天!”
“玄德需要几天呢?”邹靖皱了皱眉头:“若是太久,我也是没办法的。”
“这个嘛……”刘备沉吟起来,他思索了一下正准备开口。
却不想一边的李钦抢先向邹靖说道:“三天!校尉大人,你只需为我们争取三天的时间便可。”
“好!”邹靖听闻,一想三天的时间也不是很多,便点头答应下来。
毕竟,他可是知道这一次刘焉为了救援龚景可是把他手中的五千幽州兵都派了出来。幽州的兵马总共就一万出头,眼下一口气派了一半,刘焉少不得要做一番调动。就连这五千的幽州兵,也是需要从各地进行调集的。这个调集的工作,也需要时间。邹靖估计自家长官完成这一切,最快也需要两天。既然两天都过了,那以他的面子,再拖上一天,也不是不可以的。
“那就麻烦校尉大人了。”尽管还不知道李钦为什么抢先和邹靖约定了三天的时间,可邹靖都已经答应了下来,那刘备自然不会开口反悔。当下,这件事情也就如此确定了。





无限之斧揽万千 第九章 出兵青州
有些事情无法当着外人的面询问,可在外人离开之后,该问的事情却是还得问明白的。至少,就刘备看来要在短短三天的时间里,将这些一团乱麻的事情都理顺实在是一件不可能的事情。究竟该怎么做,他想不出来。所以在邹靖匆忙离开之后,刘备就紧张的看着李钦,略有些埋怨的冲他问道:“元华,这一次你可是坑死我了。只有三天,我们能做什么呢?为何你不多向校尉要求一些时间?”
“我们要求,邹靖就会给么?他是刘焉的手下,眼下又在幽州境内。他怎么敢违背刘焉的命令……三天这是我估计他能够答应下来的最大期限了——这还是考虑到他手中的兵马也需要时间聚集的情况下。”面对刘备的埋怨,李钦从容的辩解道。
“可是……这么一点时间,那么多事情,我们怎么能够处理的过来?原来的‘老兵’已经都分派到那些新人之中了,除非我们放弃扩军计划,将老兵都收拢过来,就带着这五百老兵前往青州,否则……那些计划是没有足够时间完成的。”刘备对此很是焦急。
他最初是没有想扩军的,可是在李钦的那一番言语之后,他的心思便有了变化。能让自己拥有更强的实力,这样的计划安排他是绝不对不会拒绝的。尤其在看到李钦给自己那一份推进军中“思想教育”的报告之后,他越发想拥有那么一支悍不畏死的强大军队了。
所以,他才让关羽、张飞连夜推进此事。他本想在一段时间之后完成对军队的整训,可就现在的情况来说,这一点根本是做不到的。刘焉急切让自己出兵,却是根本没有给自己整顿军队,扩张军队的时间。
“这很麻烦,也很无奈!”刘备正因此而头痛不已。
“没事……事情紧急有事情紧急的办法。三天的时间不长,可要做一些事情还是可以的。”李钦微笑着宽慰着刘备。在刘备焦急的时候,他表现出一副胸有成竹的模样,这让刘备一下子找到了主心骨。
“计将安出?”刘备急切的望着李钦。
“时间不够,我们便只能进行粗犷的安排。主公可在已经挑选出两千俘兵之后,再从那些黄巾军的俘虏大约一千人的俘兵以为备用。这些俘兵不与老兵混编,只单独建营,为本军之补充,平素除了训练,便做一些押送粮草的行当。
至于原来已经混编的人马,这让他们在初步熟悉彼此之后,直接带往青州。只是,在前往青州的过程之中,主公不能太焦急。要慢慢来,将一些能够在行军途中进行的项目对他们进行操练,在宿营的时候对他们进行思想教育,让他们在行军的过程中融入我军,并在不断的考核之中进行优胜劣汰的竞争。
凡是在竞争之中失败的人则放入后营,并于后营挑出合适的补充。从幽州到青州,总须十余天的时间,我想在采用了合适的手段之后,主公的兵马在抵达青州之时,应该会有一个不错的成长。”面对刘备的急切,李钦却是慢条斯理的将自己想出来的计划与刘备分说了。
“唔……现在也只能这样了。”听了李钦所说的事情,刘备稍稍一想觉得挺有道理的,便点头应承下来。当下,他迅速的转身,却是要将这样的安排与关、张二人分说,让他们尽快落实下去。
可还不等他迈步,李钦的手便搭在了他的肩膀上:“主公,我这边还有一件事情需要主公帮忙咧。”
“何事?”刘备奇怪的问道。
“便是昨日我和主公说的那件事情……主公的身份确实需要改变了。我本来想亲自谋划此事的,但眼下大军出征在即,我却是得与主公通往青州。而这件事情又不能不办。我听说主公昔日也曾求学于卢植大人门下,不知主公的同学之中可有合适的人选能办理此事?”李钦说起了自己遇上的问题。
对于这个问题,他解决的办法却是直接向刘备要人。
“这件事……容我想想!”刘备听李钦提起,顿时陷入了沉思。
作为一名有野心有抱负的人,他自然晓得李钦所说的这件事情究竟有多么的重要。但他也明白,以眼下的情况,李钦是无法负责此事的。作为军师,他当然得跟自己一起行动。既然要一起,那这件事就只能托付给别人。
那么托付给谁呢?刘备思索着,突然一张略有些微胖,脸蛋很是圆润的笑脸出现在了刘备的脑海中:“唔,如果这件事情交给他来办的话,应该是没有问题吧。毕竟当初在卢师门下,没有人会讨厌他呢。”
刘备想到了,最终下定了决心。他将传令兵从账外招来,当着李钦的面,急速书写了一封书信,交给那传令兵,吩咐道:“汝即刻前往楼桑村,将此信交给简雍简宪和,请他尽快前来此地助我。”
“诺!”传令兵抱拳转身便走了。
望着传令兵离去的背影,刘备转过身来看着李钦:“元华,你看这件事情,交给他可好?”
“简雍简宪和么?”李钦的嘴角微微翘起。
对于这个人,李钦也是知道的:他是刘备幼年所交的好友,也是刘备的同乡。综合了三国演义和三国志里的介绍,简雍这个人是一个很有个性也很有风度的人。他不屈从于旁人,总是由着自己的性子来,算是相当任性了。
只是他这样的任性,却丝毫也不令人反感。他加入刘备军,成为刘备的幕僚之后,最经常做的事情就是负责刘备的外交,为刘备东奔西走,与各个势力联系交情。
在这份工作上,他可是如鱼得水的,其历史上最大的功绩,也是由此而说服刘璋投降,让刘备据有益州——总之,他是一个相当不错的外交官,而且还是刘备最信任的人之一。既然刘备选择了他,那李钦也没什么好说的了。这的确是一个相当正确的选择。
当然,从来没有和简雍见过面的李钦是不会这么说的。面对刘备的询问,李钦只是淡淡的言语:“我相信主公的识人之明。只是等这位简先生到来之后,我还需与他详谈一番,有些事情确是要交代给他的。”
“嗯,我明白!这也是题中应有之意。”刘备对此没有任何意见。
传令兵连夜出发了,他去的很快,但回来得却很慢。
直到第二天的傍晚,随着一辆牛车摇摇晃晃的驶抵刘备的军营,传令兵才一脸无奈的带着一个身形微胖,身高八尺的圆脸文士来到了李钦的面前。
其实,刘备去邹靖营中商量军机,并不在营中,传令兵知道这一点便直接向李钦复命。他将简雍交给了李钦。
李钦看着简雍,第一眼印象便觉得这人果然如史书中描述的那般倨傲自如甚有风仪。其实,就李钦自己的性子,他是非常厌恶那种倨傲的家伙的,可在看了简雍之后,他却没有了那种厌恶。简雍也傲气,但他的傲气却意外的不令人讨厌。
李钦瞅着他,仔细一想却是明白了其中的究竟:简雍的傲似乎是天生,他一份傲与他举手投足的行动联系在一起,与他自身的气度混为一谈,在和着他傲性之下懒义,却是让人以为他这个人便该如此,否则他也就不是他了。
“看样子,是一个人才啊。”李钦点点头,当下便请简雍坐下,为他到了茶水。
简雍盘腿而坐,诸事任李钦自理。
李钦也满不在乎,只待热茶煮好,轻抿一口后,这才与简雍说起了请他来此所负责的事情:“主公请你过来,便是想借用你的能力。你也晓得主公的出身并不是太好,虽说有一个宗室子弟的名号,但外人却是不认的。
如今黄巾崛起,天下大乱,正是建功立业之时,主公已然通过击破黄巾军的那场战斗立下了自己的威名。不过这还不够,我希望主公的威名最终能化为实际的好处。我希望你能够游说幽州本地的士子为主公延揽名声,并说服刺史刘焉使其同意举荐主公任职。最好能够让主公举孝廉,实在不行也须有个别部司马的名号。
总之,就是让主公有个能够独立领军的官职。”
“哦……这就是把我拉过来的原因么?”简雍扬了扬他脸上那粗黑的眉毛,左手一挥,连着大袖一舞,却是哈哈的大笑起来:“这等事情也太过简单了吧。你给我三千金,我就把这件事给办成咯。”
“哦?你只要三千金?怎么会那么便宜的……我原本也估算过,那却是至少四千金才够啊。”李钦对简雍报上来的价格吃惊不已。
“哈……四千金?你是想什么都用钱来搞定吧!我猜想你一定不是幽州本地人,对幽州也不是很熟悉。”简雍听李钦的说词脸上顿时显出惊诧的笑容。他想了一会,这才明白李钦会有那样的判断究竟是为了什么。
当下,他告诉李钦:“如果什么有用钱来实现,那四千金是最少的,五千金也不一定能搞定。可是只要明白幽州里那些大大小小官员性格、爱好,那些士子所忧虑的事情,针对他们所关注的进行谋划,那三千金便足以搞定一切了。”
“原来如此!”李钦明了的点了点头,“看来你对这些事情很有心得。不知,你究竟是怎么想的?”李钦连忙追问道。“嗯,我是这么考虑的……”简雍思索了一下,将自己的看法与李钦一一分说。
李钦认真的听着,一边从其中吸收对自己有用的知识,一边这根据自己所知的手段,给予简雍进行一些意见补充。当下,两人又喝又谈,却是完全没了模样,忘了时间。到后面刘备知道简雍到来的消息一路寻来的时候,撩开大帐门帘的他看到却是两个形骸放浪的年轻人在榻上一手端着茶杯,一手在虚空中指指点点,谈谈笑笑的言语十分激烈。
“看来你们相处得不错啊。”刘备笑着从帐篷里的两人说道。
李钦一听,见刘备到来,低头看了看自己这不妥的形象,脸上微微的泛红却是有些尴尬,而简雍对此却是毫不在乎,他见刘备来了,也就是微微的抬起脸蛋,用鼻孔哼了一声,却又转过头去和李钦商量进一步的事情了。刘备见简雍如此,当下也是讪讪的一笑,无奈的摇了摇头,毫不在意的转身离去。
简雍在刘备的军营里待了一个晚上,被刘备介绍给他的两位义兄弟知晓,打了一个招呼之后,便带着刘备给他的三千金离开了军营。他悄悄的来,悄悄的走,却是没有在军营里引出多少动静。除了有限的几人知道他究竟所为何事之外,却是没有更多的人知晓他来过。
随着他来了又走,一则则关于刘备的传言在涿郡流传开来,很快就被宣扬的人尽皆知。
虽然这传言有那么一点夸张,可刘备击败了前来进犯幽州的黄巾军,解救了涿县的百姓却是不可争辩的事实。
是以涿县的人很容易就相信了流言所说的种种,他们都将刘备视为自己的守护神。此时,刘备将要离开幽州的消息也传了出来。不明所以的涿县百姓于顿时自发的前往刘备的军营恳请他留下来,护卫涿县的安危。
当黑压压的人群堵住了大军行进道路的时候,刘备还真是被吓了一跳。他旋即意识到了什么,吃惊的看着李钦。却见李钦轻轻的朝他点了点头。
一时间,刘备明白了许多。他知道自己现在该怎么做了。当下他从马背上翻身而下,好生的抚慰恳请他留下的乡老代表,恳切的告诉他们:自己离开此地,并不是想要抛弃他们,而是为了解救青州的百姓。如今黄巾军肆虐天下,万民都陷入水深火热之中,我们幽州人当以天下为重,却是不能只想着自己。
刘备说得情真意切,听得那些乡老热泪盈眶,他们大声的称赞刘备的仁厚,并将一些乡土特产交到刘备的手上。在他们看来,刘备这支人马可是代表了他们幽州脸面的。对此,刘备自然又是一番感谢。
如此一番热切的表演之后,刘备的大军终于再次启程了。
走在前往南方的路上,等离这些人远了,刘备小声的埋怨李钦:“这件事,你也不和我商量一下。真是把我吓了一跳呢。”
“这也是没有办法的事情。如果提早告诉主公你,主公还能表现得如此正常么?”李钦掩嘴一笑,其模样却是有些贼了。
“你小看我啊!”刘备对此有些不满,“我可是很强的!”刘备拍着自己的胸脯说道。
“嗯,我明白!”李钦很认真的点了点头,“今天主公的表现很快就会在宪和的运作之下传遍整个幽州。这会为主公掀起一波风议的。只要这波气势造了起来。那接下来的事情,也就好办许多了。在整个幽州的百姓都认为主公你是一个好人的情况下,刘幽州只要不是非常讨厌你的话,都会顺手推舟一把的。这样主公就有了一个最基本的起点了。”
跟在刘备的身边,李钦很是严肃的与刘备说了这一次行动的必要性。
“这件事情就交给宪和吧。现在我关注的事情是眼下的青州。听说围攻青州的黄巾军已经到了十万之众,其中老卒就有两万余。青州已是危在旦夕,我们如何为青州解围,这却是一件令人头痛的事情。”刘备紧皱着眉头,将自己得到的最新敌情战报简单的告知了李钦。
十万么?这个数目不小了。凭借着我们也不是没有取胜的可能。只要好好的研究一下战场的情况,说不定就有取胜的办法呢。”李钦闻言轻轻的点头,却是宽慰刘备道:“总之,主公我们先抵达青州再说吧。”




无限之斧揽万千 第十章 侦查敌情
刘备与邹靖挥军南下,小一万人的兵马说不上是无边无际,可其一举一动却也是颇令地方震动的。尽管刘备和邹靖打得都是大汉官军的旗号,可有着种种担心的地方官员们还是尽可能的用了种种借口阻止大军入城。这些借口,有的听起来很好,有的处处都显出拙劣的破绽,可知道他们究竟在担心什么的刘备和邹靖在叹息了一番之后,还是决定按他们的说法去做。
反正这一切往南乃是要去救援青州的,救人如救火,无论是刘备还是邹靖都没有想过要进入沿途的州县如何。在对方能够尽可能的帮自己筹措粮草之后,他们对于入不入城也是看淡了。
从幽州前往青州,中间是要穿过翼州的,这路途听起来有些遥远,可事实上刘备他们需要经过的也就是一个渤海郡和平原郡而已。
涿郡在与渤海郡的相邻的北方,平原郡则在与渤海郡相邻的正南边,黄河在平原郡的南侧,只要过了黄河便可以看到齐国的临淄城。
此时,天下大乱,青、幽、徐、翼、荆、扬、兖、豫八州地方先后都遭遇了黄巾军的攻击。然而黄巾军的力量毕竟是从民间起来的,其实力虽然强悍,可在官府中始终没有多少内应,掌控大江、大河的水军依旧归属于朝廷。
这让刘备和邹靖支援青州的行动得到了很多便利。在李钦刻意让刘备与黄河水军将领交好的情况下,水军将领不但答应用水师战船为刘备军士兵运过江去,更同意在刘备解救青州的过程中,用水师巡视大河,为刘备军的粮草运输提供必要的保证。
“如此一来,只要有水师在的地方,我们粮道基本上就没有问题了。”刘备对此长长的松了一口气。
在李钦的影响下,此时的刘备已渐渐不以一个将军的单纯目光来看待一场场战斗。他对战争的看法更加全面了,明白在很多时候决定战争胜败的因素并不在敌我对峙交战的地方,而在这这些地方之外,这对刘备来说无疑是是一个成长。
就比如说眼下,他就明白水军对自己的重要性:“从水师可以护卫沿江粮道来看,如果我们以后的根据地在河流江水边上的话,拥有一支具备战斗力的水军实在是很有必要的事情。”在邹靖没来的时候,刘备当着自己那两位兄弟和李钦的面,说出了这样的话语。
“今后是一个乱世,黄巾军的崛起,只是这个乱世开始”这是李钦的观点,这个观点到了现在已经被刘备军的几个高层所认可的。他们都知道在乱世中,想要变得强大就必须有一块属于自己的地盘。
“水师的重要性,还不止如此。拥有一支强大的水师,不但可以让我们横行于江河之上,保证自家军队的粮道,更可以让我们拥有进攻沿江、沿河任意一座城池的能力。如果我们所拥有的水军进一步得到发展进而拥有纵横大海的能力的话,那沿海的各个州郡也都将成为我们所能攻击的目标。船只的速度可不是马步兵那么慢悠悠可以比拟的。如果我们拥有强大的水军,那这个天下我们能去的地方并不少。”李钦微笑着说道。
作为一个后世的人,他所知道的事情并不少,只是和别人更加张扬的喜欢展露一切不同。在没有迫切的必要的时候,李钦更愿意在合适的时候,在自家人有所感悟的当口,述说一些自己知道的私货。李钦认为在这些时候,说这些东西,才最容易让自己人听入耳中,记在心里。
事实上,李钦如此的“教诲”,在刘备、关羽、张飞三人的身上确实取得了不错的效果。
“噢水师还有这种作用么听起来有点像天方夜谭,可只要好好思索一下,这事情也确实很有可能啊。”刘备闻言先是一愣,在思索了一番之后,却又点头认可了李钦的说法:“水师,纵横大海的水师,如果可以的话我们绝对要建立这么一支的。嗯,这一点绝对要记下来。”刘备说着,看了看关羽,又看了看张飞,一个眼神过去,却是让他们也务必记下这一点。
之后,关于水师的谈话也就到此为止了。毕竟水师再怎么重要,再如何想要发展,那都是以后的事情,对于眼下的刘备军来说,最关键的不是如何发展水军,而是搞定围困临淄的敌人,那些将青州刺史龚景吓得不行不行的黄巾军。
大军继续前进,在渡过黄河之后,大军离临淄城也就只有几天的路程。各种情报不断传来,让刘备军的众人对形势的险恶有了一个更为直观的了解。此时临淄城被黄巾军团团围住,城里的消息等闲送不出来。官军派出的精锐探马冒死突到临淄城附近,遥遥的看了一眼,却是得到了一个令人还算安心的消息:临淄城还未陷落,大汉的红旗依旧插在临淄的城头。
“真是万幸啊我还以为龚太守坚持不到我们抵达这里了呢。”邹靖听到这个消息,很自然的松了一口气。作为救援者,他最担心的就是自己的兵到了,救援的人已经没了。
“现在敌人的情况如何”李钦问出了这个非常关键的问题:“负责攻略青州的黄巾军将领是谁他们是怎么分派军力的”
“青州渠帅卜已,其下头目有徐和、司马俱、黄龙、张闓、管亥等人”邹靖扬起手中的情报念道:
“卜已是青州大方的渠帅,其直属兵马有六万,围住临淄城的主力就是他,徐和与司马俱都是跟着他的。
黄龙和张闓则是从徐州那边过来的黄巾军,听说那边的黄巾军已经被一个叫孙坚的人打散了,他们不敢再在徐州待着,所以北上来到了青州,其兵力在三万左右,却是和卜已配合起来围困临淄。
至于管亥,听说他是黄巾军中的最强者。不过在临淄城下并没有他的旗号,好像已经被卜已派到其他地方去搜集粮草了。黄巾军围攻临淄已经有一段时间了,他们的粮草好像有些问题的。”
“也就是说,我们现在要对付的就是在临淄城下的这十万人了么”李钦喃喃自语的念叨着:“我军只有七千人,敌方却有十万敌众我寡,如果不设奇谋,这一战可不好打啊。”
“奇谋你有什么奇谋”邹靖好奇的望着李钦。
“我看了临淄的地图,发现临淄城周围地势复杂,丘陵多,平地少,山上树木也比较丰茂适合伏兵。我想我们似乎可以合情合理的在他们的面前演一出戏,然后在他们大意的时候,派下伏兵,将他们彻底杀败。”
“利用地形演戏伏兵”邹靖听李钦说了一个大概,顿时有些兴奋了:“这事情似乎很有些搞头啊。你具体打算怎么做”
“这个现在还说不清楚,我想明日前往临淄城附近好好侦查一番。”李钦思索了一会,摇着头说道。
“你要亲自上前线侦查这可不行眼下临淄城附近黄巾军游哨很多,你就这么去只怕”听李钦竟然想要亲自前往前线侦查,刘备连忙慌张的阻止起来。
如果说关羽、张飞是刘备的两把刀,那李钦就算称不得刘备的大脑,也能算得上是刘备的小脑。两把刀若是有事,刘备怕是会痛彻心扉,可李钦这个小脑要是出了问题,刘备觉得自己可能要半身不遂了。
1...34567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