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都市言情

我工作那点事儿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西湖万柳

    李婧傻乎乎回答,“高兴”。

    杨主任笑,“好好干,不懂就问王姐。干两天,你就上手了。”

    李婧于是开始办业务了。

    从来没办过,也得要硬着头皮干。

    “王姐,这一步之后怎么办”李婧扭过头问王姐。

    王姐往前探探身子,又坐正了。王姐跟李婧示意自己这里还有人正在办事,“你稍等会儿,我马上就过来看,我先把这位通知的业务处理完”,王姐继续不徐不疾地核对来人的资料,进行询问,办事人如沐春风。

    李婧嘴里答到,“好的,谢谢王姐”,一边转头回来。眼角不小心一瞥,看到柜台外的等候在自己窗口的同志眉头皱了起来,嘴角下撇,隐隐有不耐烦的情绪在浮动。

    “王姐,我这里看到数字显示都红了,点击不了下一步”,好不容易五分钟之后王姐过来了,李婧如蒙大赦,赶紧求助,“您看这里怎么操作呢”

    “这里啊,稍微改一下”,王姐从自己的座位走过来,转过来电脑屏幕,右手附上鼠标,点击几下,配合着敲击键盘,这一幕操作过了。王姐没多说什么,走回了自己的座位,说道,“下一位”。

    “谢谢王姐”,李婧继续办理业务,毕竟这位同志的业务还没办理完。

    “糟了,这一屏幕也有问题”,李婧心里暗道不妙,急忙转身,瞅着王姐刚接过办事人员的资料,“幸好还没开始办理,应该能比上次快过来帮我




第005章 压力骤增
    熬过了前几天,好不容易到周四了。

    李婧看着大厅里乌泱泱的人群,头皮有点发麻。

    一边要应对排在窗口外的正在办事的人,一边祈祷最好每位来办事的群众们都别出特殊情况,顺顺当当,你好、我好、大家好!

    临近中午十一点了,李婧这边窗口还排着两位同志。

    李婧正仔仔细细地盯着屏幕,紧握着鼠标,一步步点击电脑,“下一步,下一步,ohyeah!这个情况正常,一切顺利!”

    “怎么回事,怎么不排在这边的队伍,王老师这边人太多了,你们排到隔壁窗口去”,杨主任嗓门嘹亮,一位中年妇女的中气十足,底气慢慢地对着人群热情地招呼着,然后对着李婧和王姐说道,“你们窗口自己看这点儿,人多了就分流,别堵在一个窗口,李婧,你干活要多注意”,杨主任提醒到。

    李婧还没来得及高兴一会儿,就晴转多云了。

    李婧有点懵,刚才两边是排的差不多的人,有一位老同志的问题李婧不会,询问了王姐,王姐让企业去她的窗口外排着队伍了。

    站在老同志后面的是一位穿黄外套的烫头大姐,黄衣服的烫头大姐一看老同志换了队伍,问了一句,“大爷,怎么不排这边了那边人多啊”。

    大爷回答,“这个窗口的小姑娘不会办我这个业务,她们让我去隔壁窗口”,然后大爷慢悠悠走了过去。

    黄衣服的烫头大姐一看,琢磨着,“我出门的时候,家里的会计跟我说,我过来把资料给窗口,工作人员就知道我要来办什么。我自己还没弄清楚怎么办,我也去隔壁窗口吧,要不排到我再换窗口,太耽误时间”。

    黄衣服的烫头大姐麻溜地紧跟着大爷换了队伍,稳稳当当地站在王姐窗口外的队伍里。

    这两位同志,一位同志是有不得不过去排队的原因,所以才过去的。一位是自主选择了自己认为办事更快捷的窗口,所以才过去的。

    李婧从右边转过身看着王姐,王姐此刻说话了。王姐对着杨主任说道,“没事就让他们这么排着吧,我一会儿就办完了”。

    李婧抬头看了看杨主任,看到杨主任略微皱着眉头,一脸不赞同地说道,“那怎么行,这么多人,都堆在你这儿,你太累了”。

    “我们喜欢在王老师这里办理业务”,此时,王姐面前的来办事的同志突然出声了,说出了一句迎合的话。

    “噗嗤”,王姐和杨主任都被逗笑了,杨主任暂时作罢。

    从始至终,王姐并没有对为什么她的窗口外排队的人比李婧的窗口外排队的人多,向杨主任解释一句。

    年轻又有些急躁的李婧忍不住了,李婧转过身来,从左边往后转,向杨主任解释道,“杨主任,我还不太会解决问题,有的问题解决不了,所以他们排在了王老师后面,我”,李婧被打断了。

    “行了,你好好学,争取早日独当一面,加油啊”,杨主任迅速地回复李婧,照例是加油打气,“不会的,你就多向王姐请教,知道吗”

    “我知道的,杨主任”,李婧点点头,还想张口说几句什么,但是看到杨主任已经走了几步到王姐的电脑旁,杨主任和王姐正一起盯着王姐面前的电脑,李婧讪讪地闭上了嘴巴。

    李婧转身过去,继续办着业务。

    李婧的状态差了一点,心里有点不舒服,但是也说不出来哪里不对劲儿。

    “这个为什么也比对不过去呢”李婧开始自言自语。

    经过两天的上岗工作,李婧已经知道出现红色的数字,就是在工作中称为比对不符。比对不符之后,无法点击进入下一步,就称为比对不通过。

    “王老师,请问这位同志提供的材料,出现比对不通过了,您待会儿能帮我看看吗”李婧挠挠头,从右边转过身子,趁着王姐办完手里的活儿,间隙之间,插空问了出来。

    王姐立马站了起身,“好的,我来看看”。

    李婧高兴了起来,“这次还挺快,不用让我等一个人办理业务的时间长了”。

    这个时候,杨主任开口了,“王老师



第006章 第一次相亲
    工作是要做的,生活也是要过的。

    日子不紧不慢的过着,李婧在伯母热心提及了好几次让她早点相相亲,趁年轻解决个人问题之后,抹不开面儿,终于同意去相亲。

    一位22周岁的现代女性,在一线大城市,开启了自己的相亲之路。

    李婧以前没有正经谈过恋爱。

    当然,李婧以前也没有不正经地谈过恋爱。

    可以说,李婧没吃过猪肉,但是看过猪跑。

    一直是被家里要求做乖乖女,拼命苦读考上大学,成年之前,李婧没想过要谈恋爱的事情。

    “耽误学习”,李婧这么对自己说。

    等到李婧考上沙市的数一数二的沙市大学之后,李婧憋着的一股学习的劲儿,乍然之间松懈了下来。

    李婧以为自己会在大学阶段,收获如书中所著的,美丽的校园爱情。

    纯情,浪漫,让人陶醉。

    要不怎么有这么句话呢“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

    李婧被录取之后,仗着自己家所在的潭城距离沙市大学不远,央求着爸爸和妈妈带着自己去了一趟沙市大学。

    梦想中美丽的,花园一般的大学校园,果然是在梦想中。

    财经类专业的学生们,分布在北部校区。

    如果说南部校区,勉强可以称得上是大学城的一部分,人来人往,热闹非凡,商业发达,红墙绿植交相掩映,那么北部校区可以称之为一点假山,一个操场,半个篮球场,脚程慢的人也能够做到十五分钟逛完的普通校园。

    梦幻的彩色泡泡戳破。

    尤其是,当李婧坐在私家车上,冒冒然进入了北部校区之后,想看看校园状况的时候。

    开着私家车都没法转一个圈,车子怎么开进去,当来到尽头的时候,就需要怎么倒退回来。

    怎么说呢

    李婧感觉校园风景很不美好,表示要回家复读,毕竟总感觉自己复读一年还能上top10的大学呢,不能就这么浑浑噩噩把自己交待了。

    李婧为了表示自己的决心,当场挤出了几滴眼泪。李婧流泪的时候,心里后知后觉的想着,要是一年前自己来看过沙市大学的北部校区多好,自己一定加倍努力,绝不来这里。

    哪怕是提前一个月呢自己填志愿的时候,绝对不把沙市大学放在第一志愿。

    “就算是依然报考沙市大学,我一定换个专业”,开学之后,李婧坐在食堂里,望着眼前打的不知名的混炒菜,听到同学们在讨论的时候,有位男朋友在南部校区的女同学谈论到南部校区食堂面积之大,菜色之多,味道之好,李婧对大学生活的不满就快到顶点了。

    其实,还远远没到顶点。

    学校里的课本,居然不采用最先进的,与时俱进的版本。数学类,也就不说什么了。

    金融专业相关书籍,老师们偶尔有提及国外原版金融著作,更别提指定国内的金融大师们编写的教材了。

    大学里的知识,大部分可以说是“自产自销”。何以谓之“自产自销”呢就是任课老师编写,任课老师教学。

    “也挺好的,至少跟编书人对上话了”,李婧自己安慰自己。直到教材里这个公式错误,那个计算差错,层出不穷的时候,李婧简直想扔书。

    “本来就学不明白,好不容易以为自己弄懂知识点了,结果你跟我说是错的”,李婧暗暗想,“什么重点大学,什么重点专业,我看,还不如我中学老师”。

    李婧每天奔波于教室上课,图书馆自习,街边小馆吃饭,宿舍睡觉。

    喧嚣的一天,往往要在寝室同学们回宿舍上网,看剧,说说笑笑之后的十二点才能结束。

    第二天早上八点,不是上课就是自习,必须要起。

    疲于奔命的李婧,每天一睁眼,看到周围一个个背着书包的大学生,总感觉自己像仍处在应试教育阶段的中学时代,一点儿也没有旖旎的气息。

    若是身处在外地,孤独又无依无靠的小女孩,有个温暖的肩膀靠一靠,可能也就动心了。

    李婧的家在潭城,距自己爸爸和妈妈就一会儿的功夫。

    爸爸和妈妈周末,基本每周都会电话让李婧回家改善伙食。

    李婧有时候犯懒,不想搭车回家。

    爸爸和妈妈有时候还会开车,带李婧在附近下个馆子。

    李婧有一次甚至提到,“我要呆在学校里,不接见你们了”。爸爸和妈妈为了这句话,笑话了李婧很长时间,以至于以后周末联系李婧的时候,电话里都会问一句,“这周末可有空接见我们吗哈哈!”

    这都成了家里的一个梗了。

    李婧忙忙碌碌,也可以说是碌碌无为的毕了业。

    有一点小小事业心的她,离开了舒适区,来到了京城。

    李婧一心想要见见世面,对于男欢女爱,兴趣不能说没有,但是确实不大。

    既然七十多岁的伯母关切又热心的给自己介绍了对象,“吃个饭,就当认识个朋友”,可能看出了年轻女孩子的心思,想要多自由两年,伯母如是跟李婧做工作。

    李婧于是和对方联系了。

    据伯母所说,对方是top2的硕士研究生,高材生,家里有房,在京城还有个哥哥,哥哥已经结婚,哥哥和嫂嫂已经生娃,定居在北京了。

    对方很体贴,询问李婧在哪里上班,具体位置在哪。

    李婧如实回答之后,对方问李婧在单位附近的商场里,有一家麻辣香锅不错,问是否合适

     



第007章 后知后觉
    李婧经常在晚上七点多到家,伯母年龄很大了,依然坚持要等着李婧回家之后一起吃饭。

    李婧自己觉得很不好意思,自己下班在公交车上坐着都觉得会饿,伯母在家还要择菜,煮饭,炒菜和收拾家里,肯定会更饿吧。

    李婧劝伯母,“您先吃,我在单位附近吃一点回来,或者到家再吃”。

    伯母摇摇头,“我不饿,我等你一起回来”。

    李婧坐在拥挤的公交车上,看着手机上伯母发来信息,“到哪了”

    李婧既焦急,又无奈。

    “还有两个红绿灯路口,有一点堵车”,李婧迅速的敲击键盘,回复道。

    伯母平时有吃过晚饭就去楼下院子里遛弯儿的习惯,但是这个习惯也改变了。

    自从要陪着李婧一起吃晚饭,伯母和李婧两人吃饭,聊聊天,通常都晚上八点多了。

    收拾桌子,洗涮碗筷,自己也洗洗刷刷之后,都到九点多了。

    伯母坚持泡脚,慢悠悠地揉搓着脚趾头,烫着脚,看着电视,享受这一刻的舒适。

    李婧和妈妈通电话,说说一天发生了什么事情,自己的感受是什么,妈妈说说怎么做。

    李婧有时候会抱怨,“上班路程太长,好累”,“工作压力大,办事的人好多,自己又不太会”,诸如此类。

    伯母偶尔会跟李婧提及,“我跟你妈妈说过,不要老给你打电话,让你有自己的时间和空间。”

    有时候,伯母会说道,“我有个表侄女,跟你同专业的,也是学习金融学的,在xx银行总部,过了cfa,拿了最佳青年前十名”。

    李婧这时候就会点点头,“嗯,这个姐姐好厉害”。

    跟家里的电话,李婧还是每天都有。

    跟伯母聊聊工作上的事情,李婧还是想跟爸爸和妈妈说说话,倾吐一下自己内心的小情绪。

    李婧大学的时候,想着自己要到大城市,一展抱负,实现自我。

    李婧不愿意被爸爸和妈妈束缚,想要自由。

    现在工作了,在一线大城市,李婧的同学们聊天的时候,只要一提起来李婧,都是满满的羡慕。

    有的同学,羡慕她通过了考试,上岸了,这辈子可以稳稳当当,衣食无忧了。

    有的同学,羡慕她可以去到大城市,还能落个户口,多少钱都买不来的,更别提以后可以安安心心在这里大展拳脚了。

    李婧,放佛就是捧上了金饭碗,铁饭碗都不足以形容这份工作了。
12345...34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