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国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小桥老树
侯云策目光锐利如刀,“大梁稳则天下太平,乱则鸡犬不宁,我需要和陈郎互通声息,以应不测之需。”
陈子腾心里已是一片雪亮:陛下随时都有可能驾崩,自己做为天子近臣,掌握着大量的绝密消息,这些消息皆事关国之重器,范质、侯云策等权臣们自然趋之若鹜。
侯云策话说得客气,准备工作极为细致,实际上却没有给陈子腾留下任何退路。
林荣从瓦桥关回到大梁以后,已有了托孤之意,范质、侯云策、王薄、魏仁浦、杨光义五人皆为托孤大臣,林荣之后地大林朝廷就掌握在这五人手中,侯云策是皇太后的妹后,又是收复幽州的大功臣,必然将在新朝廷中处于核心地位。
陈子腾对于形势看得很清楚,没有犹豫:“侯相是国之柱石,又是里奇部的恩人,下官旦有所知,定然会及时禀报。”
中国自古就有一朝天子一朝的传统,谁是主子,比才能、政绩都要重要,站错队伍,任是有经天济世之才,也只能对月空嗟叹,陈子腾此语一出,也算是表明地立场。
送走了陈子腾,侯云策进屋慢慢喝了一杯酸酸的红石果酒。
小院寝房在正堂屋左侧,侯云策举着油灯推门而入,前屋是一位十来岁的青涩小女子,专为侍候柳江婕而买,此时她早已沉入梦乡。
进了里屋,在一盏弱弱的油灯之下,柳江婕趴在胡桌上睡着了,旁边放了一本侯云策送给他的大武朝传奇故事,这些传奇故事对于侯云策来说实在是小儿科,对于柳江婕就极具杀伤力,她原本以为一个在小院养伤是极为心烦之事,可是有了厚厚几本大武传奇,柳江婕沉迷其中,发觉清静也自有妙处。
侯云策轻轻拍了拍柳江婕的肩膀,柳江婕迷迷糊糊地抬起头,问道:“柴绍最后娶了平阳公主没有这书掉了几页,看了认人好生焦急。”
侯云策对于柴绍印象颇深,柴绍是唐朝大将,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之一,少年时代就是一个任侠儿,以勇武闻名于关中,李渊极有眼力,把女儿也就是后来的平阳公主嫁给了柴绍。
侯云策知道的皆是史实,可是对于大武传奇中的柴绍就知之不多,他哄道:“我明日派人给你寻来,今日时辰已经不早了,就早些休息。”
“当今陛下也姓柴,不知和柴绍有没有关系。”柳江婕青春年少,正是爱幻想和崇拜英雄的年代,此时仍然沉浸在唐传奇的故事中,在柳江婕眼中,指挥着禁军攻下幽州的侯云策,也是如柴绍一般地英雄人物。
侯云策来到中原前后遇到过不少女子,最先是契丹公主,其次在沧州遇到身世不幸的秋菊和春兰,然后娶了名门之女赵英,在攻打同心之役中,把同心城的师高月明也收入了房中。
这几个女子特点各异,契丹公主霸气,秋菊温婉,赵英英姿飒爽,师高月明性格刚强,而眼前的这位柳江婕,却是聪明伶俐,会武艺,下有一手好棋艺,还喜欢玄蛟船,现在又迷上了唐传奇。见惯了对自己毕恭毕敬、低眉顺眼的女子,柳江婕的纯朴自然就如一道春风,让侯云策似乎见到了后世的女子。
外屋的使女听到屋里的说话声,睡眼矇眬地走了进来,见到是侯相,就赶紧退了出去。
“赶快睡了,你身上有伤,别调皮了。”见柳江婕仍然趴在桌上,脸上仍然是神往之色。
侯云策一边劝说,一边将柳江婕抱了起来,让她趴在床上,等到柳江婕沉沉睡去,侯云策这才离开小院,回到城南侯府。在外面忙累了一天,侯云策正欲进澡房洗浴一番,几个人慌慌张张地来到了侯府。
“陛下病重,请侯相速速进宫。”
第287章 孤儿寡母
大梁城是一个长期在原地发展并逐步改造的城市,其宫城源于大武宣武军节度使治所,大林朝以来,多次对宫城进行了营缮。
林荣心细如发、事必躬亲,他继位后,亲自对大侯宫城进行了详细规划,严格按图实施,因此,林荣留给林宗训的皇宫已初具规模,整个宫城呈正方形,严守子午线,轴线对称,前朝后寝,坐在万岁殿上,洞开诸门,则视线可直达宫外。
侯云策、赵英在进入皇宫之时,两人不约而同在宫门停了下来,巍峨的皇宫依旧气象万千,英明神武的林荣却已经远去。林荣生前,侯云策总有算计着他的死期,林荣逝后,侯云策更加深刻地感受到他的影响,仿佛大梁城空气中仍然残留着这位昔日帝王威严无比的声音。
田妃和赵家六妹争宠三年,终以赵家六妹成为皇后、皇太后而结束,凡是田妃一系的太监、宫女,全部被踢去守陵,这是赵英的主意,主要是为了防止有人下毒,三公主中毒事件给赵英留下了难以磨灭的印象。
宫中太监,见到侯云策、赵英,一个个都把最美好的笑容堆在脸上,稍有品极的太监都极为殷勤地上前问候、致意。
皇后寝宫,宫女和太监们早已退到了一边,诺大的院落只剩下林宗训、侯宗林两兄弟,赵英、赵皇后两姐妹,还有一位稳重如山的侯云策。
林宗训拿着一棍木棒,追逐着数只翩翩起舞的漂亮蝴蝶,侯宗林最为崇拜他的表兄,翘着两片小肥屁股,跟着宗训一起在满是鲜花和绿叶的院中跑来跑去。
侯云策在内心深处有些怜悯赵家六妹,宫中三年时间,天天和田妃明争暗斗。没有过上一天的舒心日子,终于当上皇后却死了丈夫,好在她的儿子宗训亦成了皇帝,否则日子较之以前难过百倍。
赵英和赵家六妹都穿着寻常贵妇服饰。
大林的服饰源出于大唐,却又出现了不少变化,大武代妇女整体上圆润丰硕,大林女子则渐以修长为美,赵家六妹的服装皆体现了这一特点。上身为贴身、窄袖的交领短衫,下身为宽松至地的长裙,长裙的上端一直系到柔软,胸前还束有绣花的抹胸,衣裙用丝带束紧,长出来的丝带像两条飘带一样垂于身前。
赵英由于有了身孕,则穿着一件宽大外衫。
两姐妹坐在花丛中低声交谈,侯云策不想掺和在两姐妹之间,喝了一杯酽茶,就起身行走于绿树红花中间。
“抓住了,抓住了一只。”林宗训满头是汗,捉住了一只宽翅膀的蝴蝶,兴奋地举起来。
侯宗林是个小跟屁虫,对表哥的崇拜溢于言表,“陛下哥哥,我要这只蝴蝶。”
林宗训有些舍不得这个胜利成果,不过看着侯宗林红朴朴脸蛋和一脸渴望,想了想,还是大方地把蝴蝶送给了侯宗林。
“我很卑鄙吗居然要谋划这孤儿寡母的大好江山。”看着可爱的林宗训,侯云策不觉涌上了这一个念头,这个念头转瞬即逝,“逐鹿中原岂能有妇人之仁,更何况中原本是侯家的江山。”
在园中看似悠闲地转了一圈,侯云策这才踱回到赵英姐妹身边。
“姐夫,此次契丹国主耶律述律带着大军南下。这该如何是好”赵家六妹进宫三年,一直忙于和田妃争宠,根本没有机会接触这等军国大事,如今刚刚当上皇太后,就遇到了这样一件天大的难事,日思夜想,已是心力憔悴。
听到赵家六妹一声温婉的姐夫,侯云策不觉在心中微微一叹。道“此事中书门下已经议过,应对措施已经出来,各军也开始准备。只等圣旨一到就立刻前往北上。”看到赵家六妹仍然眉头紧锁,侯云策又道“大林军刚刚取得了幽州之战地全胜,兵强马壮,士气高昂,定然能够护卫京师安全,皇太后不必过虑。”
赵家六妹勉强展颜笑道“在内宫之中,姐夫就不必称小妹为皇太后,还是依着原来称呼叫我六妹吧。”
赵英在一旁道“阿郎,我们是至亲,只要没有外人在场,也不必太过拘礼。”
兴致勃勃的林宗训举着一只色彩斑斓的蝴蝶,边跑边喊“阿娘,我又捉到了一只漂亮蝴蝶,我要把它放在竹篮里面。”
“这小小的孩童,失去了父亲的庇护,却要承担这样一个大大的天下,真是为难他了。”赵家六妹神情复杂地看着奔跑过来的侄子,她和林荣也育有一女,刚刚出生就夭折了,林荣已逝,赵六妹永远不可能有自己的儿女了,所以,她视大姐的儿子林宗训为自己的亲生儿子,失去母亲的林宗训也特别依恋赵家六妹,称呼赵家六妹为阿娘。
赵六妹为林宗训擦去头上的汗水,又低声吩咐了几句,林宗训又带着侯宗林到别处玩耍。
赵家六妹看着林宗训蹦蹦跳跳的身影,脸上阴晴不定,过了好一会,才扭头对侯云策道“此次北上迎敌之策,既然姐夫已经同意,我也就放心了,以后朝中诸事还要请姐夫多多费心。”
林荣驾崩以后,在侯云策的提议之下,形成了一条的制度凡是五品官以上的人事调整、动用一万人以上的军事部署,必须由中书门下五位宰相中地三人同意以后,书面呈报给陛下,陛下同意之后才能具体实施。
侯云策想出这一条建议以后,先发制人,未经商议,就交由一品以上大臣讨论,得到了绝大多数大臣的支持,在五位宰相之中,王蒲、魏仁蒲不置可否。王著大力支持,范质虽然对侯云策此举心有不满,可是这条建议十分敏感,又得了大多数大臣和皇太后的支持,范质也不敢公然反对,此条建议就成为了一条正式制度。
林宗训年幼,赵家六妹实际上就对中书门下呈报的公文有最后的决定权,赵家六妹不过是一位青春可人的少女,没有经过任何历练和学习,如何有能力应对复杂的军国大事,因此,中书门下呈送地公文,她基本上是照批不误。
在赵家六妹心中,最值得信赖地人只有赵英、父亲和侯云策,在六妹心目中,侯云策是百战百胜的将军,既然侯云策也认同范质地北上之策,她悬得高高的心才放了下来。
用过餐,侯云策一家人这才离开了皇宫。
赵英脸色极为难看,回到侯府以后,没有理会侯云策。径直回到了主屋,也不洗浴,和衣躺在床上,留给侯云策一个背影。
小梅看到侯云策和赵英回来。喜滋滋就端着茶水来到主屋,见两人面色不对,就急忙退了出来,侯云策和赵英向来夫唱妇和,几乎没有红过脸,小梅是第一次见到两人闹别扭,回到偏房之后,就坐在胡桌旁。用手撑着下巴,想着自己的心事。
侯云策是一位极为爱干净之人,每日回家必然要洗浴,小梅极聪明,在侯云策的指点之下,很快就掌握了按摩之术,这是消减疲劳极有用地方法,小梅技成以后。洗浴之事主要就落在了她一人身上。
一年多来。小梅对于侯云策身体熟悉之极,闭着眼睛也能完成工作。
小梅这种贴身的使女,最好的结局就是成为侯云策的小妾,自然也不吝惜自己的身体。
侯云策对小梅的心愿心知肚明,只是人地精力有限,眼下政局纷乱,他根本没有精力把心思耗在一个使女身上,占有,或是不占有,对于侯云策来说,都是极其微小的事情。
但是,妻子赵英在侯云策的心中份量却重如山,赵英的情绪是一定要安抚的。
侯云策坐在床边,把手放在赵英地腰上,指尖轻轻的动了动,道“小英,还有一月就要临产了,不准生闷气,这样对肚子里的孩子不好。”
赵英极为疼爱孩子,转过身,平躺在床上,握住侯云策的手,道“小妹和宗训都是我的亲人,他们一心一意把我们当成了靠山,面对他们的信任,我实在是愧疚万分,无脸见他们。”
侯云策把手放在赵英隆起的肚子上,静静地看着赵英。
“阿郎,我们尽心辅佐宗训吧,等到宗训能够亲政,我们就退隐山林,快快乐乐地做一个富家翁。”赵英用满怀祈求的眼光看着侯云策。
侯云策仍然不著一言,只是轻轻的抚摸肚中的孩子,孩子似乎感受到了父亲的大手,小脚用力顶着母亲的肚子,形成了小拳头似地凸起。
当前政局,就如身上的血液一样,时时刻刻都在侯云策脑中转动。
“大武亡之后的五十年,谁掌握了军队,谁才能真正地执掌朝政。六妹和宗训无法掌握禁军和边军。”
赵英辩道“大林禁军、各节镇之军队,都是忠于陛下地。”
“不错,大林禁军和各节镇的军队都是忠于陛下地,他们忠于的是林荣陛下,而非林宗训陛下。我们细细数数,禁军六军的大将,韩通、韩令坤、袁彦、向拱即向训,因避柴宗训的讳,而改名向拱、李继勋、杨光义,对宗训和赵家六妹忠心耿耿的到底有几位这些统兵大将,不管谁来当皇帝,对他们影响都不大,只不过换一个人磕头罢了,大武后之五朝莫不如此。”
五朝以来,领兵大将夺权是最为正常之事,赵英喜读书,熟知这一段历史,侯云策所言虽然大逆不道,却是实实在在的事实。
赵英想了想,道“向拱是澶州旧臣,杨光义是忠厚之人,此二人定然忠于当今陛下。”
“只怕未必。”侯云策“哼”了一声,又道“世宗帝去得太早太突然,当今陛下年纪太小,根本没有任何羽翼,在这个世界上,上位者没有一支可靠、强大的军队,而把希望寄托在其他人的品质上,是最危险之事,如果我们不早做谋划,或许哪一天晚上睡下,就没有醒来的机会,我是一个男人,保护妻儿是我的责任,我可不会傻到等着别人来屠杀。”
“但愿佛祖保佑,少生杀戮。”赵英和小妹相比阅历要丰富得多,对于侯云策的观点从内心深处是赞同的,更何况此事已如箭在弦上不得不发了,赵英见阿郎态度坚决,也就不再劝说。
圣旨一下,杨光义带着六万禁军紧急北上。杨光义率军赶到邢州之时,定州,契丹军的小队侦骑已和定州军交手数次,小队契丹骑军避而不战,在定州附近不停地游动,牵制住定州军,等待主力到达。
契丹军主力大军借道北汉代州,为诸山所阻,其骑兵的机动优势大打折扣,杨光义率军到达镇州之时,耶律述律的前锋军亦刚刚到达定州。
刘继业率领的三万北汉军故计重施,大军通过团柏至太平驿,再次突破昭义节度使李筠部阻截,乘胜进逼潞州,这个行军路线和六年前高平之战一模一样,只是这一次大林军准备极为充分,张永德率军三万驻守泽州,当北汉军接近潞州之时,张永德军的前锋骑兵也出现在潞州南面。
一时之间,潞州、镇州、定州、易州沿线,到处都成为血流满地的战场,双方互有胜负,呈僵持之局。
悠阅书城的換源a軟體,安卓手機需ogey下載安裝,蘋果手機需登陸非中國大陸賬戶下載安裝
第288章 边军入帝都
沁水岸边,数十名血迹斑斑的汉子躺在岸边,他们都张着嘴巴,仰望着黑成一片的天空,不停地喘着粗气。
约莫过了小半个时辰,一名中年汉子撑起身体,道“小么,让大伙起来,翻过了那道山梁,才是安全之地。”
小么并不小,是一个面相凶狠的大胖子,他站起身来,抬头一脚踢向身边之人,低沉着嗓子道“快起来,别睡了。”小么接连踢了数人,被踢之人呲牙裂嘴地站起来,圣主就在他们身边,他们也就不敢如平常一般和小么笑骂,都偷偷望着往日神秘莫测、法力无力的圣主。
圣主衣着黑衫,黑衫来自于成都府,质地极佳,即飘逸又透气凉快,黑衫上绣有一只飞翔的神鸟,神鸟是由红色的丝绣成,平日里,随着黑衫的飘动,就如有灵性一般,但是此时,神鸟也如斗败的公鸡一般,沮丧地低垂着头。
圣主见众人神情中透着些游移,少了些往日的虔诚,他用宽厚的低声镇静地道“小么,你带五名护法在前面探路,刘总护法,你带五名护法断后,翻过山梁,就是大林的地盘了,我们到了潞州分坛再休息。”
这一伙人是礼弥教的圣主谷应天及其手下。
礼弥教在大林和北汉边境兴起多年,大林和北汉地方官分别对其用兵多年,却剿而不灭,反而是越剿越多,契丹州、代州等边境诸州,许多边民只知圣主谷应天,不知大林、北汉皇帝。
圣主谷应天肩膀上有一团血迹,走动之时,阵阵钻心的疼痛从肩膀传来。谷应天为了在教众面前保持着法力。只是趁着众人不注意之时,偷偷地抹了些金创药,而没有如寻常手下一样用厚布包捆。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