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复国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小桥老树

    心中起疑以后,白衣少年暗中作好防备,他没有理睬屋内两人,慢条斯理地小店用完餐,就顺着官道前往中牟,果然,后面两骑立刻跟了上来。

    白衣少年在一个转弯处,突然隐入路旁的草丛中,手中已握着两枚小镖,唐门弟子每人都有自己最擅长的绝技,白衣少年最历害的就是手中这见血封喉的小镖,他伏在草丛中,只待时机合适。便出手杀人夺马。

    两名骑手很快就来到了转弯处,他们手中拿着短刀,年龄稍长的一位眯着眼睛看了看官道和两边地形,扭头对另一位骑手道“听说此人长于暗器,我们要小心行事。”

    这两人是飞鹰堂中牟分堂的负责人,平时开了一家酒楼掩饰身份,因此,两人出门不便带弓提刀,只是暗藏牛角尖刀。

    话音未落,草丛中突地跳起一人,两支小镖快如闪电地迎面而来,小镖虽然小,却因为加入了黄金,入手时颇为沉重,速度也较一般的铁镖快了许多。两名骑手虽然已有准备。却不料小镖速度奇快,角度刁钻,根本无法闪躲,被白衣少年突袭得手。

    白衣少年原本要换下白衣,可是他准备剥衣服之时。一股浓烈的汗臭扑面而来,白衣少年素来爱整洁,这股汗臭让白衣少年恶心得差点呕吐,他虽然明知有危险。却再也不肯换上这肮脏的衣服,仍然穿着有些凌乱的白衣。

    白衣少年正要把两具尸体扔进草丛中,就听到小道上传来了马蹄声,他不敢停留,就朝郑州方向急奔而去,令白衣少年郁闷的事情意外的发生了,官道上有一队官军的骑兵队在不紧不慢地行军,这是郑州城外军营地例行操练。他们操练完毕,正在返回军营。

    白衣少年只得远远地跟在骑兵队后面,等到骑兵队转入另一条道路,前往大梁城外军营,白衣少年这才能够加快速度,可是后面的骑手已经看到了他的背影。

    白衣少年在西蜀军中,从骑术来说也算得上顶尖高手,可是身后之人个个骑术精绝,双方在黄河北岸的官道上较量一番。白衣少年无法甩掉后面的骑手,而后面的骑手也无法追上白衣少年。这让白衣少年既惊又疑且惧,他已经断定身后的骑手定然是大林军精税。

    有句古话云天无绝人之路,眼看着就要到郑州,官道北侧突然出现了一片又一片的沼泽地,还有小水塘、灌木丛、连片树林,这些都是黄河沿岸有名的湿地。

    湿地对于长于使用暗器的唐门弟子来说,正是上天赐予的宝地,因此,白衣少年见到湿地,知道逃生有望,禁不住用标准的西蜀语吼了一声“龟儿子,来吧。”随后翻身下马,隐入灌木丛中。

    钱向南在黑雕军多年,参加过无数急行军,骑术也颇为高明,虽然不如手下的军士,可也差得不太远。当军士们正准备下马进入沼泽地时,钱向南和两名贴身军士也赶到了沼泽地边上。

    “前面是水地,暂停追击。”钱向南见军士们欲追进水地,急忙大声阻止。

    军情营的军士们以前大多是狮营侦骑,对于跟踪、隐藏等手段极为熟悉,听到钱向南的命令以后,虽然立刻执行了,却心有不甘,军情营地伍长段正良来到钱向南身边,道“那鸟人一身白衣,如何逃得掉。”

    钱向南抚了抚胸前胡须,道“白衣人不是一般之人,他虽然穿一身白衣,我们却看不到一点影子,看来也是高手,此人还长于用毒药,必然也是用暗器的好手,在这种地形之下贸然闯入,只怕会有极大损失。”

    段正良拍了拍身上带着的五虎上将弩,笑道“暗器能射多远,我们有五虎上将弩,只要三人一组,慢慢围过去,这白衣人只能束手就擒。”见钱向南没有回话,段正良暗道“钱大人智谋过人,可就是有些婆婆妈妈。”

    段正良是钱向南的爱将,性情就是直爽,道“我们军情营怕过谁,契丹人的斥候也是极为厉害,在河套之地,还是被我们剿得干净,这个鸟人算什么东西。”

    军情营二十名军士都望着钱向南,眼中皆有求战的渴望。

    钱向南暗道看来飞鹰堂正在追踪此人,若就让他这样逃掉,只怕不妥,他掂量了一会,下定决心道“三人一组,每组相隔十步,不可分开。”

    除了两名贴身军士留下来保护钱向南,十八名军情营军士手持着五虎上将弩,成扇形进入了沼泽地。搜索了四百多步,前面就有一片密密的灌木丛,灌木丛里,隐隐有白色影子,段正良蹲在地上,透过灌木丛底层稍稍有些空隙的地方,注视着前面地白色影子。

    一支弩箭透过重重的杂草和灌木枝,直射白色影子,只听得“嘣”地一声,弩箭射在白色影子上,发出了清脆了声音。段正良冷笑一声道“这等计谋也拿来骗人。”在灌木丛西测,又是一个面积颇大的沼泽地,这个沼泽地和上一个沼泽地不一样,上一个沼泽地较硬,人可以踩在上面,而西测的沼泽地则是一片稀泥。

    追兵进入沼泽地以后,白衣少年心中更是大吃一惊,这些追兵手持着弩弓,并不冒进,如梳子一般逼了过来,自己若要突袭,以暗器的杀伤距离来算,杀掉一、两人后很难躲过其他军士的弓弩。

    判明形势,白衣少年放弃了阻杀追兵的打算,他脱掉了身上白衣,在灌木丛中作了一个伪装,主要意图是耽误追兵地时间,为其进入沼泽地西端争取时间。

    就在追兵观察灌木丛时,白衣少年已经进入西测沼泽地,成为标准泥人。他曾经多次到过若尔盖,在情况更为恶劣的沼泽地上追杀过大蕃人,对于沼泽地的特性颇为了解,他全身放松,依着一根无意发现的沉旧断木,慢慢浮到了沼泽地深处,如一支青蛙般一动不动。

    段正良带着军士们来到西测的沼泽地,从岸边的脚印来说,白衣人肯定进入了沼泽地,一名军士试着往前走了几步,却越陷越深,被迫退了回来。

    段正良和几位军士商量了一会,又蹲在沼泽地边观察了一会,一名军士转身回到官道之上,从战马身上取过了一个大皮囊。军士取过皮囊之后,就把皮囊中的液体倒在了一股向沼泽深处缓慢流动的小水道上。过了一会,白衣少年隐藏之地也浮起了这种深颜色的液体。

    泥人少年心中大骂“真他妈狠毒,竟然想用猛火油来烧我。”

    此时他的位置在弩弓的威胁之下,因此并不敢移动身体,当军士们点燃了猛火油,火光突然窜起之时,泥人少年趁机滑动断木,迅速朝着沼泽地北岸滑去。

    段正良也注意到了躲在沼泽中的对手,“哈、哈”笑道“饶是你滑如泥鳅,也过不了这火焰山。”

    泥人少年在沼泽地上移动十分快捷,猛火油越燃越大,挡住了段正良等人的视线,他们估算着对手的移动方位,接连射了两波弩箭。

    等到段正良带着人花了一些时间,绕过沼泽地时到达北岸,此时已经没有了对手的影子,只见到一些泥脚印继续向北,进入了一道密林之后,然后就没有了影踪。

    段正良率着军士们反复搜索数次,在密林北端寻到了淡淡的一丝血迹,最后跟踪到了黄河岸边。

    钱向南随着段正良也来到了黄河岸边,这一段河岸水流平静,河岸却颇为宽阔,钱向南蹲在血迹旁,脸色颇为凝重。

    “此人杀了侯相的亲卫,必然是我们的对手,他竟然在这种情况上也能下逃生,真是了得,此人不可不防。段正良,回到大梁后,把此人情况了解清楚,作为军情营重点掌握的目标。”




第303章 两军相遇
    中牟北部地势甚为平坦,黄河水也一改往日的汹涌澎湃,而变得极为温柔,如一位娴静的女子般静静流淌。

    一名军士为了试探水流,扔了一根木棍入河,转眼间木棍就被水流冲向了下流,在水中沉沉浮浮,渐渐地融入到分不清天和地的黄河远处。

    黄河岸边有缕缕血迹,可是江面上哪里还有一丝对手的影子,顺着江面而来的清凉江风,轻轻吹动着钱向南的衣衫和山羊胡须,他默道“此人的骑术、机智和勇气皆为一时之选,若就这样死了,实在有些可惜,这也算得上天妒英才。”

    窥一叶知秋,钱向南感悟到了大梁城内的复杂形势,他再也没有心思回中牟过,立刻带着人马返回了湖边。

    郭炯下达了第二天卯时出发的命令。

    中午时分,黑雕军到达了距离大梁城外约为十里的望城山,望城山名为山,不过是一个有大土堆,站在望城山顶,能够清楚地看到大梁城的轮廓,在望城山脚,有一口泉水,这一眼泉水常年喷涌,清洌无比,名为清水泉,由于有了这一山一泉,行旅之人便喜欢在此地歇脚,养足精力之后,就可以一鼓作气地到达大梁城。

    正由于此,望城山虽然小,却立有不少石碑,不少文人都在上面题有诗句,或激昂、或悲伤、或欣喜、或忧郁,不过,里面最多的还是激昂的文字,这些都是渴望进入大梁城建功立业者所题写。

    郭炯和钱向南读着碑文,登上了望城山顶,望着在薄雾中隐隐约约的帝都,皆无语。

    二十名骑兵在沿着官道向着大梁城奔去。骑兵过处扬起了许多灰尘,在望城山顶看来,一溜灰尘就如张牙舞瓜的长龙。

    这是黑雕军派往大梁城传信的骑兵队。

    两人正沉浸在登高望远的思绪中,山脚传来一阵马蹄声,随后暄哗声又随风而上,郭炯治军极严,听到这些杂声,不禁脸色一沉,朝身后瞪了一眼。

    身后地中军官是曾经落山为匪的悍将向山行,他是郭炯一手提拔起来的,外貌粗毫,办事却是粗中有细,掌管中军井井有条,他极为了解郭炯的性格,看到其眼神,就大踏步地走下山去。

    暄哗处来自泉水边,暄哗已经升级为群殴,黑雕军人多势众,把一群军士围在泉水边狠揍,双方皆比较克制,虽然都带着刀。却只是恶狠狠地动拳动脚,等到中军官向山行来到泉水边,那一群军士大部分都被揍趴下了,至有几个特别勇武者。还在和黑雕军军士们打斗。

    向山行随手分开众人,见到黑雕军没有吃亏,心中暗自高兴,嘴下却训斥道“闹什么闹,想吃皮鞭了吗”

    黑雕军军士见中军官发话,立刻散在一边。那一群鼻青脸肿的军士纷纷从地下爬起来,这些人浑身灰尘,军服颜色沉旧杂驳。脸上也带有菜色,他们满脸凶狠地看着人多势众的黑雕军,并没有示弱。

    向山行在河套和契丹人交手之时,脸上被划了一刀,留下了一道长长的伤口,翻卷的伤口使原本还算英俊地向山行变得颇为凶悍,他皱着眉看着这一群军士,心道“莫非他们是奉命前往大梁城内的凤州军。”

    向山行心中起疑。面上却未显露半分。沉声问道“你们是哪家人马,好没规距。为何在此惹事”

    这一群军士正是凤州军前锋小队。

    北伐之战结束以后,西南面行营也就结束了使命,一道圣旨传来,李重进留在凤州任节度使,继续为大林朝镇守西南边境。

    李重进本是皇族,在大梁时曾经是权重一时的侍卫军都指挥使,侍卫军是禁军主力,极盛时有人马近十万,其势力远远大于另一支禁军殿前司,正所谓盛极必衰,随着禁军一分为六,李重进被派出了大梁,主持西南战事,战事结束以后,李重进就被留在了凤州,成为边镇节度使。

    这就意味着,李重进离开了大林朝的权力中心。削夺李重进权威的系列行动,是由侯云策暗中谋划并执行的,不过真正想赶走李重进并不仅仅是侯云策一人,林荣从内心深处也不希望出现一位大权在握的将领。

    李重进性格冷傲、手狠手辣,他手下的人马也同样秉承了如此性格,在战场上凶猛异常,平时里也是蛮横不讲道理,向来不把其他人马放在眼里,和驻军地老百姓也是势若水火。

    这一次朝廷调兵进大梁,西北灵州黑雕军和西南凤州凤州军同时接到命令,两支人马先后赶到大梁城外的望城山。黑雕军稍快一步,当凤州军前锋小队赶到望城山时,黑雕军已经占据了清水泉。

    两支人马都是在边境作战多的边军,都是火一般的脾气,一言不合就打了起来。凤州军闯进黑雕军大队来动手,吃亏是免不了的。

    听一名流着鼻血地凤州军伍长站了出来,他扬着脖子道“我们是凤州军,奉命进大梁城,老子走了千里路,到望城山下喝点泉水,还是被你们打,还有没有王法”

    这名伍长曾经是侍卫军军士,当年李重进从大梁来到凤州,带了二千精锐禁军为护卫,这名伍长就是其中一员,他是老兵油子,自来横行霸道,虽然在黑雕军中军官面前,仍然是振振有词,不肯服软。

    向山行听到“老子”两字,脸上的伤口轻轻抖了抖,他突然上前一步,猛地一腿扫向凤州军伍长,向山行出腿如风,凤州军伍来避之不及,被踢了一个跟头,趴在地上半天起不来,此人也甚为硬气,流着鼻站起来,手握着刀柄,歪着头看着向山行。

    向山行也不愿意扩大事态,冷冷地道“给我滚得远远的。”

    凤州军一个个鼻青脸肿,哪里顾得上装泉水,只有那名伍长,一瘸一拐地走到泉边,俯在泉水边猛喝几口,再取下皮囊盛满了泉水,这才歪着头跨上了战马。

    等到凤州军前队走远,向山行脸上露出若隐若无的笑容,暗道这个歪头兵倒是硬气,很对老子脾味。

    凤州前队离开不久,郭炯和钱向南也下到了泉水边,黑雕军此时还不能进城,必须要等到枢密院的文书“宣”到了,才能进入大梁城。

    郭炯在泉水边刚刚坐定,东北方向马蹄声大作,他回头看了一眼向山行,道“定然是凤州军过来兴师问罪。”

    果然,一千多骑兵出现在眼前,十面凤州军旗迎风招展,极有威势,一名凤州将领纵马上前,他的马速极快,直向黑雕军阵前逼来。

    黑雕军五千人编为五营,每营设有一名指挥使,周青是第一营指挥使,他提马上前,呵斥道“来者何人,再向前来,休怪刀剑无情。”他身后跟着一名箭手,已经搭箭在弓上,对着来将。

    来将直冲到周表身前,猛地勒住战马,战马双腿高抬,长鸣一声,几乎已经碰着了黑雕军军士手中的长枪,这才停了下来

    “我还以为是谁,原来是黑雕军,难怪如此霸道。”来将冷哼一声,又高声道“黑雕军欺人太甚,为何独占清水泉,还打伤我军士,此事定然不能干休。”

    黑雕军其实已休整完毕,正准备动身,可是郭炯看到来将,他脸色冷了下来,这员凤州将军,正是在沧州老相识赵武的哥哥赵文。

    郭炯对身边的向山行道“让军士们守在泉水边,不准凤州军一人靠近泉水。”

    郭炯自沧州投军以来,跟随着侯云策南征北战,年纪轻轻位居高位,除了侯云策和石虎,没有人让他心服口服,此时见到赵文骄傲的模样,禁不住火往上涌。

    向山行在马上打了个“哈、哈”,对着赵文道“凡事都要讲个先来后到,我们吃饱喝足,自然会把泉水让给你们。”

    赵文没有和向山行搭话,他的目光已经粘到了郭炯身上,郭炯是大林朝最年轻的节度副使,已经是大林军的高级将领,这让颇为自负的赵文即妒忌又愤恨,他狠狠地盯了郭炯几眼,这才回过目光,冷冰冰地对向山行道“我是凤州军副都指挥使赵文,让你们领头的过来说话。”

    说完,赵文高傲地昂着头,不再看向山行一眼。

    向山行怒道“要见我们大帅,你还没有资格,有话就说,有屁就放,老子懒得跟你磨牙。”

    赵文脸色铁青,道“你是谁,山不转水转,以后莫要让我遇到你。”

    向山行轻蔑地笑道“老子是黑雕军中军官向山行,你记住老子的名字,向山行。”说完这一句,向山行指着赵文,提高声音道“有人敢闯军营,杀。”

    赵文出自沧州武林世家,一身武艺颇为了得,累功做到了凤州军都指挥使,成为李重进的左臂右膀,此次进京,他是五千凤州军的副统领,此时遇到比凤州军更蛮横的黑雕军将领,只有把火气藏在肚中。

    赵文恨恨地看了一眼坐在泉水边悠然自得地郭炯,对着挨揍的军士喝道“上马,走。”




第304章 龙威新军
    凤州军副统领赵文怒气冲冲离开的清水泉,黑雕军也就不客气地占据着这一股清凉,凤州主帅一直没有露面,郭炯自然稳坐钓鱼台。
1...135136137138139...192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