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都市言情

田园之医妻有毒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香香大小姐

    “是今日上午定下的,亲事是村长叔给保的媒,我们刚才就是在说这事,明日就要请人去合八字了。”杜老二不得不实话实说。

    刘婶傻眼,呐呐的问道,“那真是我来晚了”

    杜老二赶紧摆手,“不是,不是,婶子,可能,这就是孩子们的缘分吧,我们也没想到,九叔竟然给大郎来说亲事了,这可是第一个给大郎说的亲事,我们就开心的答应了。况且,这姑娘的性子和我们大郎的很像,我们觉得这就是缘分哪!”

    杜老二从来不知道自己竟然这么会说话,说完,自己还暗暗的在心里给自己竖了个大拇指。

    刘婶有些无语,但是亲事这种事情,还真的就讲究个缘分,自己跟村长,都是一天来了,但就是分了前后脚,这说明什么说明大郎和那三家的姑娘没缘分哪!

    “那看来,九哥给说的,就是你家老二媳妇家的那个侄女了”刘婶叹了口气,此时,大郎的这份媒人礼看来是赚不到了。

    “对,桂香那孩子挺懂事的,就是命不好,遇了后娘不善,我看着长顺和春花良善,想让那孩子也过几天舒心日子。”村长说完,还叹了口气。

    刘婶认同的点了点头,“那倒是,嫁人顶如姑娘们重活一次。”

    杜老二和卢氏这会,就悄悄的,听着村长和刘婶子两个聊天。

    聊了一会,刘婶子想起了正事。

    “对了长顺啊,既然这大郎定下了,那么看中大郎这三家,那就只能算了。那你看看看中二郎和你家闺女这人家,你们可有中意的一家按理说,我应该一家事一家事的来跑,可我想着你家就一个二郎一个凌沙丫头不是,就一起说,你们也有个挑选的余地,这种事,以前婶子还真没这么办过,也就看着你们两口子心善,才这么做的。”

    刘婶子这话说的毫不脸红,杜老二和卢氏只能笑呵呵的道着谢,刘婶子这意思是要自家对她感恩戴德啊!

    现在,自家三郎考了秀才了,还是案首,这卢氏和杜老二的腰板瞬间就感觉硬了好多,觉得自家几个孩子这亲事,还真的不愁了。

    尤其最让他么犯愁的大郎定下了,二郎和凌沙,他们就不担心了。那两个孩子是个有主意的,这亲事,一定得他们点头才行,他们两口子不会自作主张的给他们定下的。

    因此,杜老二斟酌了一下,才说道:“刘婶,是这样的,我们两口子还是上次那句话,二郎和沙沙的亲事,我们得要他们亲自点个头或者看中了对方才行。”

    刘婶默了一下,这村子里,有谁家给儿女们定亲事,不是大人做主直接定了的都是一个村子里的人,孩子们尤其年龄差不多,都是认识的,提个名字就知道了。刘婶就不明白,这杜老二和卢氏怎么这么惯着这几个孩子。

    凌沙对于刘婶子说的那番话,却是听的差点吐出来。这老太太,刚嘴铜牙啊真是,黑的都能说成白的。

    就拿给自己介绍的那几个来说,别人她不了解,杨安和沈清河两个,通过上次的事情后,凌沙已经对他们有一定的认知了,那纯粹就是两个被爹娘惯坏的小屁孩一个,她能看的上他们

    当杜老二去把二郎喊来,当着兄妹俩的面郑




122:一个都没看上(一更)
此章节?



123:出事,救人(二更)
此章节?



124:白宴冰的请求(一更)
此章节?



125:跟着师傅出诊,啼哭的婴孩(二更)
此章节?



126:带着白秀才母子俩去镇上(一更)
此章节?



127:刘公子随手送的茶具,叫清莲(二更)
此章节?



128:花氏和华大夫的异常(一更)
此章节?



129:白大哥竟然会画画(二更)
此章节?



130:关于老爷子和老太太的话题(一更)
    初十,二郎就要去镇上做伙计去了。

    初九晚上,杜老二还是有些不明白,又试探着问了一次,“老二,你真的决定以后要做生意”

    “是啊,爹,我觉得做生意挺好。”二郎看着自己爹,笑眯眯的道,

    “可是,那也不用从给人做伙计开始吧我听说,还有掌柜的打骂伙计呢,还有不给吃饱饭的。”杜老二突然不知道怎么的,就觉得让老二去给人做下人般的伙计,有些心里不好受,他觉得家里又不是生活不了,为什么要去给人做下人,好歹如今老三考了秀才了,家里也算是秀才人家了,老二又去做伺候人的营生,他有点不舍得了。

    卢氏倒是没他想的多,毕竟她是亲眼见过那个掌柜的,知道他不是那种尖酸刻薄的掌柜,也没有这么多担心。

    凌沙不做声,只是静静的听着,她也算是听出点别的味道来了。但是她也理解自己爹,毕竟对于父母来说,孩子在不缺吃不缺穿的情况下,有尊严的活着,就是好的。

    而这个爹,最缺乏的就是放手和信任,其实,孩子大了,就像那雏鸟长出了翅膀,迟早要飞的。还不如放手,让他锻炼的自己去飞向,只有飞翔的本领越高,等着他的蓝天才越广阔。

    “爹,雏鸟总有要飞翔的时候,二哥此时只是学习飞翔的本领的时候,爹也曾经跟我们说过,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想了想,凌沙凑过去,看着杜老二,开导他。

    要说这个爹,听说也在村子里启蒙过几天,而爹什么都没记住,只记住了当时的夫子的这句口头禅。

    而且,爹把这句话运用的很是醇熟,总是在他们兄妹几个心情低落活受到挫折时,拿出来鼓励他们兄妹几个。

    杜老二听了凌沙这话,噗嗤一声笑了,心情倒是没那么惆怅了。

    宠溺的看了自己女儿一眼,杜老二叹了口气,拍了拍二郎的肩膀,“好吧,出门在外,自己要小心,你要记得,不管什么时候,钱都没有你的命重要,我们不期望你能赚到多少钱,但我们希望你时刻能健健康康的。”

    二郎也从来不知道自己爹是这个样子的人,在他印象里,爹其实是个不苟言笑的人,从没想过,自己出去做伙计,爹的反应会这么大。

    站起来,二郎走过去,突然就抱了一下杜老二,随后放开,笑呵呵的道:“放心吧,爹,孩儿一定要保重自己的,说不定,过年时,孩儿回来时,就能给您们带个媳妇回来了!”

    一家人一听,顿时都忍不住笑了。

    “爹,二弟又没走远,就是在镇上,离我也近,我们兄弟也能常常见面,休沐时也会回来的。而且,大哥成亲时,我们也会回来的。”三郎也出声安慰自己爹。

    “嗯,知道了。”杜老二点了点头。

    小弟和卢氏娘俩对视了一眼,叹了口气。

    大郎抿了抿唇,挠了挠头,看了自己爹一眼,想说什么,却并没说,其实,他也觉得二弟出去做伙计没什么的吧,镇上这么近,家里有牛车,可以经常去看他啊。

    一时间,没人说话了。

    沉默了一瞬,杜老二又想起了一事,“你们几个对你们爷奶有什么想法吗”

    “啊什么意思”大郎没明白杜老二的意思。

    “就是爹去那边看你爷奶时,觉得他们有点可怜,每次爹带过去点东西,他们稀罕的不行。你伯母并不是个良善的,不会像你娘一样孝敬他们。怕是,每日吃饭也不见得能吃饱。”说完,杜老二叹了口气。

    “啊不至于吧当时爷奶可是把所有的好东西都给了他们大房了,便宜他们都占了,我们除了那处旧院什么都没有了,他们还不知足”凌沙诧异。

    “对啊,爹,难道大伯也是那样吗那可是他自己的爹娘,他任由他老婆欺负他爹娘”二郎也有些不敢置信。

    “爹,我爷奶,很可怜可是,我不喜欢他们,以前他们还骂我!”小弟低声说道。

    “可能是爷奶岁数大了,嫌只吃饭,什么都做不了吧,好歹前几年爷爷还能跟着做田里的活,这几年,肯定是做不了的。加上奶奶身体不好,还得吃点好的补身子,大伯母肯定是心疼了,嫌弃他们了。”大郎叹了口气,其实,他去的那两次,也感觉到了。

    “爹的意思,是想把爷奶接过来”三郎思索了一下,心里觉得他们兄妹几个毕竟是孙子辈了,可爹是爷奶的亲生儿子,爹的想法才是最重要的。如果爹想把他们接过来过日子,他们兄妹几个也只能是跟着孝敬的,不是吗

    杜老二叹了口气,摇了摇头,“如果我们贸然去说要把人接过来,那边反而会闹腾的,而且,爹对当年的事情还不能释怀,那一次,也是你娘进了咱们家门后,第一次受那么大的委屈。”杜老二说着,看向了自己老婆。

    卢氏也默默的望着他,最终叹息了一声,“为人在世,孝字第一,他们是生你养你的爹娘,你敬着他们,我跟着你敬着就是。你要不稀罕了,我也不稀罕就是。即便是接过来了,于我们来说,问题也不大,左不过多两双筷子。我担心的是,现在人在那边好好的,要是万一接过来后,老人有个病病灾灾的,那家人就有话说了,会满村宣传我们没有善待老人。而且,二郎三郎和沙儿也到了说亲的年龄了,如果老太太再像以前那样折腾我们这几个孩子,到那时,折损的可是我们这几个孩子们一辈子的心气。”卢氏说完,看着杜老二,不知道她能不能理解自己说的意思。

    杜老二仰起头看了看房顶,叹了口气,“是啊,我也就是担心这个,所以,有些犹豫,我娘那人,年轻时强势惯了。加上以前就不待见我们这几个孩子,我还真怕她过来,又闹腾。算了,今晚就当我什么都没说吧。其实,目前这样也挺好,过时过节,我们把他们二老接过来吃个饭,说说话,偶尔过去送点吃的,也就是了。”杜老二最终结束了话题。

    兄妹几个也都各自回屋休息去了。

    明日二郎去镇上,大郎和三郎决定一起赶牛车去送,小弟也想去,凌沙告诉他就是以前他们吃过饺子的那家饺子馆,小弟了解了,倒是没再喊着要去,只是从自己屋里拿了本书给二郎,说是以前三哥给他抄的千字文,给二哥带着,让二哥有空时多认字多练字。

    二郎失笑,不过也收下了。其实小弟的做法和以前凌沙嘱咐他的事倒是一个意思了。想要在外面做生意,识文断字,是必须要会的。

    三郎也嘱咐二郎,不忙时,就去书馆找自己,自己给他多教一些东西,在外奋斗,懂得越多,越受人尊敬。

    二郎离家时,凌沙什么也没给他,只给了他一个大大的拥抱,说了两个字:加油!

    别人不懂凌沙这话的意思,二郎却是懂得,轻声对着这个聪明的小妹妹说了个谢谢。

    第二日,一家人送走二郎后,卢氏回到屋里,总觉得不得劲,在新院子里转了几圈,又回到了旧院,站在院子里,回忆着从前。

    其实几个孩子里,最早懂事的,就是二郎和三郎,大郎人憨厚,不爱说话,不管遇到生气的事,或者开心的事,都在心里憋着。

    而二郎和三郎会说,人活套,会安慰爹娘,会哄弟弟妹妹们。

    那时,他们一家刚被老爷子和老太太分出来,一家人站在这个院子,就像是被抛弃了的小猫小狗般,找不到人生的方向,不知道接下来该怎么活下去。米缸里只有见底的一点米,没有给菜,没有给油,就连碗筷,就是把完整没豁口的挑走了,只留下几只有裂缝或者有缺口的碗。筷子也都是些自己削出来的那种竹筷,结实是结实,有时会割到嘴,小弟和凌沙那时候,嘴就被割破过。

    卢氏那时候刚遭遇了这一出,那时候看着几个孩子衣衫褴褛,看着屋里什么都没有的境况,只知道哭。

    杜老二不敢去哄卢氏,怕被骂,其实,他们之所以什么都没分到,也跟他脾气倔,不会跟老人服软,还顶撞了有关系。杜老二就是看不惯老人偏心的没边,老大家的孩子是孙子,自家的孩子就不是孙子了

    结果,二老一气之下,都没经过村长,直接就把他们一家子分了出来。

    二郎那时是十岁,小弟也只有一岁,凌沙也只有六岁,那时候,卢氏真的觉得是没法再活下去了。

    这时,二郎就走到了卢氏身边蹲在自己娘面前安慰卢氏:“娘,别哭了,我们至少还有住处,不用睡在院子里。我和大哥也可以跟着爹去山上打猎,我们打到兔子,可以自己吃,也可以跟别人换米。”

    &nbs



131:华大夫和花氏的真正身份(二更)
    华大夫凑过来看了看,叹息了一声,“哟,当年十指不沾阳春水的小公主,竟然会做这么多好吃的了”

    花氏苦笑了一下,“皇叔就别取笑茹儿了。如今,茹儿只是个普通的村妇,还是孀居。”

    华大夫一愣,“你夫君,过世了你当年出来,是怎么来到这地方的嫁的是个什么人还有,你那个儿子的脸是怎么回事”

    白宴冰他也见过几回,只是一直不知道那孩子,竟然是茹儿这丫头的孩子。

    花氏叹了口气,说道:“皇叔,我出来的时间不多了,再有一会就得去坐车回去,当年具体的事情,我改日向你细数,目前有件当紧时,我得让您知道一下。”

    华大夫一听,点头,“你说!”

    “我那孩儿,叫白宴冰,他爹叫白项和,是当年救我,并把我带来这里的人。不过当年他为了救我,身上留下了旧伤,也不敢找人看,冰儿出生没几年就去了。冰儿原本是在这个镇上的腾飞书院里读书的,如今是秀才,原本,去年是可以参加乡试的,冰儿也说馆主提名的单子里有他,可临到最后,却没了他的名字,他失去了参加乡试的资格。我怎么想,这件事都有些蹊跷,我担心的是京城那些人已经查到了冰儿和我的身份,那么,他们这么做的理由,就是为了阻挡冰儿进入仕途,阻止我们娘俩回到京城。只是,对于我的身份之事,冰儿毫不知情,我也不敢告诉他。”说到这里,花氏脸上一副愁容,看向了华大夫。

    华大夫吃了一惊,顿时有些怒,“还有这种事这些人竟然在我眼皮子底下就敢这么猖狂”

    花氏叹了口气,“估计他们是不知道您在这里吧。毕竟没有谁能想到,堂堂的荣亲王会放着好好的王爷不当,却流落江湖,做一个大夫。而且,您年轻时爱好医术这一点,知道的人,在世的已经很少了吧!”

    华大夫点了点头,“那倒是。对了,你这么一说,我倒是想起一个人来。前几个月,钱掌柜的接触过一个京城来的药材商,说是姓华,经常跑这边,跟我一姓,我也没多想,毕竟三十多年没回京城,也没打听那边的消息了,莫非这个姓华的药材商是皇家人或者说,会与冰儿的事情有点关系”

    花氏一愣,“姓华的药材商华氏宗室这些门子里,好像只有睿亲王的第二子是做生意的吧至于他家有没有药材生意,那我就不清楚了。”

    花氏叹了口气,当年在京城,自己作为一个被父皇宠的没边的公主,自己每日要做的事,就是吃,玩,逗父皇开心,至于外面的事,自己是从没用心过,要不是出了事,自己恐怕这会,也是从皇宫那处后院里,换到一家官宦人家的后院里,哪能如当年那般,跟着冰儿的爹,去了那么多的地方,见识了那么多的繁华与荒僻,才知这世上,自己不懂的还太多太多。

    华大夫眯了眯眼,“你是说,那个姓华的药材商,有可能是睿亲王华英的儿子或者孙子”

    花氏摇了摇头,“茹儿确定不了,只是想起当年逃命时,听人说外睿亲王的第二子是做生意的。”

    “好,我知道了,这件事,我会注意,如果查出来是那些人阻止冰儿入仕的话,你将如何”华大夫问。

    “就算拼个鱼死网破,我也会把当年的真相公布出去,他们要毁了我儿子的一生,我也能毁了他们。”花氏的双眸瞬间变的阴狠。
1...2829303132...206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