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都市言情

被玩坏的大宋

时间:2023-05-21  来源:  作者:向天行
    朕看了那些奏章,心里比三伏天吃了冰镇西瓜还舒爽!”赵恒冷哼一声,大声说道。

    “陛下说的是,偶尔有人破坏一下规矩也是件好事!

    这事让那些大臣们去头疼吧!刘娥最懂赵恒的心,娇笑着附和道。

    “传旨,万象书院替朕分忧,赈灾有功,赏朕亲笔书写的屏风一面,上等湖笔五百,上等徽墨五百,上等歙砚五百,澄心堂纸五百刀!

    另让三司调拨一万石粮食给万象书院,让他们替朕赈灾!”

    这份赏赐可是够大方的了,也比较附和书院的身份,笔墨纸砚部都是贡品。

    徽墨,歙砚,湖笔,澄心堂的纸都是宋朝最好的。

    当然了澄心堂的纸肯定不是南唐时的那个澄心堂纸,而是北宋仿制的澄心堂纸。

    即便是仿制的澄心堂纸,也是价格不菲。

    反正是,张俊平不舍的给学子们用这样的笔墨纸砚。

    平时学子练字,都是拿毛笔沾水在青石板上练字。

    周怀政领命去传旨。

    张俊平来到北门,北门负责人也是书院的教书先生,孙泽璋。

    张俊平来的时候,孙泽璋已经分好工,众学子正在组织人生。

    场面显得有些乱哄哄的。

    “见过山长!”见到张俊平,孙泽璋赶忙带着人上前行礼问好。

    “我过来看看,可有人捣乱?”

    “回山长!有几个青皮来蹭粥喝,被学子们打跑了!”

    万象书院的学子可不是那种手无缚鸡之力的书生,那是琴棋书画,骑射击剑拳脚样样精通,几个青皮根本不是他们的对手。

    “嗯!对付捣乱的人,不用手软,出了事我顶着!”张俊平点点头交代道。

    “是!”孙泽璋点头答应道。

    :xqishuta

    (iishu)是,,,,!




第一百二十八章不做悲情英雄
    【】(iishu),

    张俊平很是意外,没想到孙泽璋居然还有这么铁血的一面。

    慈悲心肠也需要有铁血手段。

    “孙先生,你做的对,任何敢于捣乱的人,都要让他知道花儿为什么这样红!”张俊平赞同的点点头。

    “山长,你不知道,学生去城外的村子查看灾情,那些百姓是真苦啊!

    以往我以为自己的生活就算是贫苦了,可最起码我家里还有田地,还能吃上饭,还能穿的起衣服!

    可是那些百姓,如此寒冬腊月,滴水成冰的时节,很多人家,一家人就一身衣服,妇孺只能躲在干草堆里取暖!

    这可是皇城脚下,百姓的日子都已经如此困苦,那么其他地方的百姓,日子又该如何?”孙泽璋满脸悲伤的说道。

    张俊平没有说话,只是点了点头。

    书里形容穷人往往都喜欢用衣衫褴褛来形容,但是当你真正见到古代的穷人,你会发现,衣衫褴褛根本不足以形容百姓的穷苦。

    真是情况,何止是衣衫褴褛,很多人根本就是衣不裹体,破烂麻布裹在身上,破烂的口子里露出枯草。

    这都算是好的,还有的人干脆就是把枯草绑在身上,就算是衣服了。

    光靠看书,是无法体会百姓的真实生活,无法体会百姓的困苦程度。

    那种困苦,是语言无法描述的。

    绝对不是一句,兴百姓苦,亡百姓苦,可以形容的。

    “能来排队领粥的灾民都算是好的,很多灾民,没有衣服,根本出不了门!”孙泽璋继续诉说道。

    “我让你们到城外来救灾,根本目的并不是指望你们能够救助多少人!

    而是希望你们能够通过这种方式方法,来了解真实的百姓生活!

    孙先生今年考中了贡举,来年只要过了会试,以后就是朝廷官员!

    都说我辈读书人替先贤立言,要官家分忧,为百姓谋福祉,可是如果你们连百姓的生活是什么样子都不知道,又如何做到为百姓谋福祉?

    这和我之前让周敏他们去城外跟着百姓学习耕种道理是一样的!

    你现在能够为百姓的贫苦感到悲愤,这说明你具备成为一个好官的潜质!

    记住今天你看到的,感受到的这一切!

    来年金榜题名之后,能够做一个为官家分忧,为百姓请命的好官!”张俊平拍拍孙泽璋的肩膀,温言勉励道。

    “山长的话我记住了,来年我若是能东华门外唱名,必定为百姓请命,尽我一生的努力,去改变这一切,让百姓能够有田种,有饭吃,有衣穿!”

    “想要改变这一切,并不容易!

    并不是你一个人就能够改变的,也不是官家,朝中的相公们一道政令就能够改变的。

    这需要有千千万万志同道合的人共同努力,长时间的坚持,才有能够改变这一切!

    孙先生,如果真的想要让百姓有饭吃,有衣穿,有房住,那就去联系更多的人,加入其中,一起为之努力吧!”张俊平很担心孙泽璋会因为今天的誓言变成革命斗士。

    革命斗士是很伟大,可是先期的革命斗士,靠的只是满腔热血,没有一个长远成熟的规划,从来都是悲剧人物。

    张俊平想要改变这个社会,可是他不想当像商鞅,范仲淹,王安石,于谦那样的悲情英雄,也不希望自己好不容易培养出来的人去做悲情英雄。

    总之还是那句话,谋定而后动,他这一世才十九岁,时间还有很多,不着急。

    “多谢山长教诲!学生谨记在心,一定会联络更多的仁人志士,为百姓谋福祉而奋斗终生!”张俊平语重心长的话,让孙泽璋感受到了浓浓的关心,备受感动的对张俊平深深一鞠躬。

    “好!我希望你能够不忘初心,砥砺前行!”张俊平又鼓励了一句,才离开北城门,继续前往西城门。

    开封府一共有十八座城门,其中有九座是水门,也就是船只通行的城门。

    另外还有九座城门,张俊平之前说的东城门,西城门,北城门,南城门只是一个泛指。

    说的是四个方向最大的城门,朝阳门,南熏门,顺天门,通天门四座城门。

    开封府分为内城,外城,还有城外,内城居住的是权贵巨商豪门,外城住的是各级京官,中小型商人,一些工匠,即便是普通百姓也都是薄有恒产的百姓。

    只要城外,居住的才是真正的无产者,这些人在码头上做搬运工,在城里酒楼,又或者商铺做工赚钱为生,也有租别人田地耕种的佃农。

    这次受灾最严重的也正是这些人,本来家里就没有存粮,房屋也都是薄板茅草房,即便没有被风雪压倒,也不怎么保温。

    更严重的是,因为大雪,河水结冰,船只无法通行,那些在码头上靠装卸货物为生的搬运工也就失去了工作。

    张俊平还没赶到顺城门,就被赶来报信的张宝拦住,“郎君,郎君,宫里中贵人来传旨,官家还赏赐了好多东西,现在在书院等着您去接旨呢!”

    “知道了!我先走一步,你慢慢跟上!”张俊平只能越过顺远门,前往外城的南城区。

    对赵恒赏赐的文房四宝,张俊平到是不怎么激动,但是那一万石粮食,让他高兴了很长时间。

    这代表什么?

    代表皇帝对他的所作所为表示支持。

    有了这一万石粮食,可以帮助很多百姓度过难关,也不用担心那些御史弹劾他邀买名声,图谋不轨了。

    他现在是正儿八经的替官家做事。

    晚上,三百学子和教书先生们返回书院。

    这一天下来,三百学子和教书先生都累坏了,但是每一个人脸上都洋溢着满满的成就感。

    他们为百姓的贫苦感到悲愤,也为自己能够真正为百姓做些事情高兴,那一句句感恩戴德的话,让他们感觉自己的辛苦是值得的。

    在书院陪着学子们吃了晚饭,张俊平才返回张府。

    刚回到家,坐下,还没来的及喝杯茶,就有人上门。

    “伯安,伯安!”

    “哈哈!好你个伯安,有事居然不叫上我们,自己独干!”门外的来客还没进门,声音就已经传了进来。

    。

    (iishu)是,,,,!



第一百二十九章张俊平的主意
    【】(iishu),

    “哈哈哈!高家表哥,曹家哥哥,文广哥哥,这是那阵风把你们给吹来了?”张俊平大笑着迎了出去。

    “西北风!”

    “伯安,你这事做的可不够意思!

    怎么只需你替官家分忧,不允许我们也替官家分忧?”

    “就是,比武赌斗这么有意思的事,居然不叫我们!”

    高遵甫,杨文广,曹僖三个人一边数落着张俊平,一边走进书房。

    “三位哥哥,这事不是我不够意思,而是你们不能参与!

    我好歹是左庶子,半文半武的,那些文官拿我没办法,可是你们不一样,你们要是跟我去了,那些文官还不把你们吃了?”张俊平笑着解释道。

    大宋最操蛋的地方就是这个,只要武将稍微做点出格的事情,就会被文官按着一顿暴打,而且是那种群起攻之的暴打,一群文官不管是忠臣还是奸臣,在这方面,立场出奇的一直。

    其实这也是大宋之前武将自己惹下的祸,因果报应。

    大宋之前,尤其是唐末,武将杀文官杀得太狠了,好不容易熬到大宋,皇帝同样打压武将,文官们自然是有仇报仇,有怨报怨!

    哪怕那些杀文官的武将早已经死了不知道多少年,可谁管那个,谁让你是武将呢?

    为了避免重蹈覆辙,文官集团对武将可谓是严防死守,敢冒头就打死。

    武将厉害如狄青,岳父,照样死在文官手里。

    历史上评价岳父,是因为力主反攻,营救二圣回朝,才被皇帝不喜,然后被秦桧以莫须有的罪名杀害。

    其实,应该是岳飞当时势力太大,威望太高,因为岳飞的原因,武将地位开始抬头,文官们感受到了危机,所以干脆弄死他,以绝后患。

    至于岳飞死了,谁来抵抗金国,这不在文官的考虑之中。

    大宋没了,他们可以换个皇帝效忠,但是一旦武将起来,那么他们的地位可就受到严重威胁。

    总之岳飞的死,不是单纯那一方面原因,有奸妄作祟,也有皇帝不喜岳飞太过强势,不肯议和,想要迎回二圣,也有岳飞地位太高,带动了整个武将集团地位的提升,危及了文官集团的地位。

    三方面综合起来,岳飞不得不死,就如同狄青一样。

    “我们是怕事的人吗?那些文官又如何?他们还能杀了我等?”曹僖愤愤的说道。

    从小在军中长大的曹僖,性格更加直爽,心里藏不住事,对朝堂上的阴暗了解也太少。

    高遵甫,杨文广自幼生活在皇城里,又是殿前班直,见多了文官的勾心斗角,见多了文官对武将的打压,听了张俊平的话,只是叹了口气,没有多说。

    从他们紧攥的双拳能够看出,他们心里一点都不平静。

    可是那又如何?

    武将的生命力不如文官顽强,哪怕是到了清朝,武将照样被文官压制着。

    甚至到了……

    “好了,不提那些糟心的事情了!那不是你我现在能够改变的!

    还是说说三位哥哥吧,你们天来不会单纯是为了问罪的吧?”今张俊平笑着岔开话题。

    “我们三家原本准备明天也让人到城门外去开粥棚施粥!

    结果一打听,刘家,李家,王家等几家明天也都要去城外开粥棚施粥!

    所以过来问问你我们能做点什么?”高遵甫比较老实,如实把三个人的来意说了出来。

    张俊平知道,这都是今天赵恒那道圣旨惹出来的。

    赵恒今天又是发旨嘉奖,又是赏赐东西,还拨付一万石粮食资助张俊平救灾。

    权贵们眼红了,所以准备跟风搞救灾,只是这个时代救灾实在是太没有创意,只知道开粥棚施粥。

    倒是高遵甫,曹僖,杨文广三个人比较精明,一看施粥的太多,干脆过来请教张俊平。

    “是啊!伯安,你点子多,你帮我们出出主意,看看我们该怎么做?”

    “三位哥哥,现在灾民急缺三样东西,一是粮食,这个有了那些勋贵出手,现在不缺了!

    二是取暖的木炭,石炭容易中毒,木炭价格太高!

    其实,那些灾民就算是价格低廉的石炭他们也烧不起!

    三是缺少御寒的衣物?”

    “伯安是让我们给灾民送木炭和衣物?”杨文广眼睛一亮,急声问道。

    “是啊!若是三位哥哥有心帮助灾民,最好就是给那些灾民准备一些御寒的衣物!

    不需要多好的棉衣,只要那种麻布棉衣就可以!”张俊平点点头说道。

    不等三人开口,张俊平又接着说道“可是,这天寒地冻的,那些成衣铺子的棉衣还不知道涨到什么价格去了!
1...4445464748...74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