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都市言情

历史背后有个鬼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八黎

    贺兰敏之一上来就打算下了死手,他或许不打算杀了陆安康。

    但他也会趁机抓住杀死陆安康的机会。

    贺兰敏




288. 第四十七章 奈何
    第四十七章

    奈何

    ————————————————

    有酒!

    有书画!

    亦有美人相伴!

    不对!

    当美人准备涉足这里的时候,贺兰敏之面色一变。

    所有人,除却陆安康便都出去了。

    陆安康瞧出,他应该是只想一个人呆在这里,倘若找个人相陪的话。那这个人便是陆安康。

    陆安康没有拒绝这样的无形的要求,他也没有怀疑这酒中是否下了毒。因为对于贺兰敏之来说,杀了自己,不需要这么麻烦。

    所以,陆安康说道:“得有些肉啊!最好是花生米什么的。”

    事实上,这个时代还没有花生米的存在。

    所以贺兰敏之被这么一问,就愣住了。

    那花生是美洲植物,在哥伦布发现新大陆以后才开始在旧大陆传播。花生传入中国的时间比蚕豆迟得多,大约明朝明世宗嘉靖九年代传入中国,由沿海传入内陆地区的速度很慢,直到乾隆末年花生仍然是稀见的筵席食品。

    虽然大多数人说花生原产于南美洲一带。但国内有关花生的记载始见于元末明初贾铭所著《饮食须知》中陕西汉阳陵西汉汉景帝刘启墓陪葬坑出土了中国目前发现最早的花生。

    故而,历史是一个众说纷谈的东西。

    所以,不免有些地方是让一旁人想象不到的。

    酒肉备齐之后,那间屋子里面,便只剩下陆安康跟贺兰敏之两个人。

    两个人喝着酒,起初还没有说什么

    只是在吃,喝。

    吃着、喝着便开始聊起来。

    他们最早聊起来的是西域。

    话题是贺兰敏之扯开的。

    不晓得他是从哪里得知,西域往西还有更加西边的地方。

    陆安康不介意跟他普及一下地理知识。

    唤来了笔墨之后。

    陆安康在一处画纸上,依靠着自己的记忆,快速的将世界地图板块大致的描绘了一遍。

    这世间的布局就如同这里一般。

    “东土的人以为自己是世界的中心。”

    “中间的也以为是。”

    “那西边的也以为是”

    轮了一圈之后,发现竟然还有一块地区。

    “那里名唤新大陆,也是一方天地。”

    贺兰敏之看着那板块地图,不免好奇的问道:“你是说这地是圆”

    “如果你非要听,我能给你讲三天三夜不停歇一句。”

    陆安康言道:“至少在我游历天下的日子里面,这的确是真的。”

    贺兰敏之充满好奇跟疑惑的目光瞧着那地图。

    有关这地理学。

    战国之后,古代地理知识经过积累形成为一门学科──中国传统地理学,即明清时候所谓的“方舆之学”。

    “地理”一词在中国最早出现在春秋战国时候。《周易系辞》有:“仰以观于天文,府以察于地理”之句。唐代孔颖达解释说:“天有悬象而成文章,故称文也;地有山川原隰各有条理,故称理也。”西汉《淮南子泰族训》明确阐述了研究地理的目的:“俯视地理,以制度量。察陵陆、水泽、肥墽、高下之宜,立事生财,以除饥寒之患。”即根据不同地理环境从事生产,以解决穿衣吃饭问题。

    东汉以前,已有两部区域地理名著问世《尚书禹贡》和《山海经》。《山海经》中地理价值大的是《山经》部分,其写作时代是汉代之前。它对黄河和长江流域及其以外广大地区(地域范围远比《禹贡》为大)的自然条件以“山”为纲进行了综合性记述。《山经》总共记载四百四十七座山,先按方位分为中山经、南山经、西山经、北山经和东山经五大区,每一区又分成若干山系,每一山系都以方向道里把一个个山岳连接起来,对每一山岳都记述位置、水系、天然动植物和矿产资源,所记当然不尽正确。《禹贡》和《山经》都是地理著作,但都未以“地理”命名,且体例也不相同。及至东汉班固著《汉书》,其中有第一篇以“地理”命名的篇章,即“地理志”。它的出现标志中国传统必理学开始形成。这个时期,中国地理学在疆域地理志、地图、水系、域外地理和方志等方面取得较大成就。

    陆安康讲述的过程当中,能从贺兰敏之眼神中看到那种求学的眼神。

    他本该是一个专研学问的才子。

    但



289. 第四十八章 枷锁之下
    第四十八章

    枷锁之下

    ————————————————————

    故事并没有跟随着贺兰敏之的死去而结束。

    仿佛贺兰敏之的死仅仅只是一个开始一般。

    在贺兰敏之的死讯前脚传入神都,后脚清洗就开始了。

    昔日和贺兰敏之有着各种程度关系的官员,开始逐一的被审查。

    甚至,在调查当中,连陆安康都没有免去这样的盘问。

    他被一群衙役带出了大理寺。

    审讯他的是悬庭司。

    一个只属于二圣的查案部门。

    他们甚至有着先斩后奏的权力。

    所以,当时陆安康被抓起来的时候,二圣还是不知道的。

    因为只是一个小小的六品大理寺丞,所以陆安康一开始只是被扔到了悬庭司的大牢里面。

    那大牢冰冷,刺骨。

    原本就有着一批犯人,虽然不多,却也有着不少的声响。

    可在一夜之后,这里就像是拥挤的大街一样,几乎要满员了。

    而且大多数还都是一些文弱的书生。

    “武后这是没打算放了我们啊!”

    一上来年纪的文官冷笑道:“终究是碍着她的眼了啊!”

    “武媚娘!你迟早会遭报应的!”

    “冤枉啊!”

    “谁他妈还冤枉这么没骨气”

    “我他么也冤枉!能够不能跟你一起喊!”

    “本官就跟他喝过一次酒,绝对没有谋逆啊!”

    “我们就是一起去过燕子坞,什么也没做。”

    “我就是看他长得好看,想把妹妹介绍给他。”

    “前面那个有妹妹的,我叫徐雁南,长得不比贺兰敏之差。你要是有妹妹,可以介绍给我啊!”

    听到这里,陆安康瞄了一眼那个叫徐雁南的家伙。

    唉!

    还真是没有一点自知之明啊!

    整个牢房都在怨声叹气当中嘈杂着,陆安康和他们不一样。他迟早要被放出去,所以此刻他只是静静的坐在那里,也不言语。

    而在悬庭司的牢房之外。

    狄仁杰,沙陀忠等人也正在想办法去救陆安康。

    这个时候,钟灵却阻拦了他们。

    她可是陆安康的未婚妻。

    难道不应该着急吗

    钟灵道:“让他关在里面清醒一下也好,狄大人尽管放心,我家相公福大命大,这点小事,很快就能度过的。”

    这一点狄仁杰是相信的,所以打一开始他就不着急,但沙陀忠不理解的。

    钟灵随即跟狄仁杰说道:“过个几天之后,你只需上朝时禀明陛下,跟武后,我家相公自然也就放出来了。”

    交代完之后,钟灵转身离开。

    沙陀忠虽然反应慢,却也听出:“钟姑娘的意思是说陛下跟武后会放了陆安康”

    狄仁杰笑了笑:“如果陛下跟武后知道这件事情,陆安康就应该不会被抓起来了。”

    悬庭司的大牢当中。

    审讯犯人的办法不计其数,而且这一次,武媚娘也下了死命令,重刑之下,让所有人都认罪。

    据说唐朝时有十大酷刑:

    醉骨,这种刑法是武则天发明的,就是把犯人的耳朵和眼睛割掉,就连手和脚也要一样的割掉,然后再把人放到一个大酒坛子里面。

    腰斩就是直接把犯人从腰部直接用刀砍成两截,人的上身和下身虽然已经分开了,但是人不会立即死亡,所以是非常痛苦的。

    灭族,古装电视剧里面都会看到灭九族这个刑法,所谓灭族就是因为一个人犯错,而这个人的整个家族都会受到这个人的连累,和这个人一起被杀死。

    大理寺刑房十二道菜,这个刑法听起来不是特别的恐怖。但在历史上的大理寺是一个让人非常害怕的地方,这里的刑法还是武则天和一些人一起发明的呢。也就是在狄仁杰坐镇期间,这些刑罚相对减少的许多。但在狄仁杰被调走之后,刑罚再度开始。

    悬首示众,就是把一个人杀死后,还要



第四十九章 贺兰敏之的报复
    第四十九章

    贺兰敏之的报复

    ————————————————————

    当满身是血的陆安康被抬到大殿上的时候,李治眼中除了担心之外,便是不断浓郁起来的愤怒。

    “谁把你伤城这样”

    李治咬着牙问道,陆安康却是微笑着摇摇头。他脸上已经是一片血红色,却依旧没有一丝痛意的样子。

    “老臣皮糙肉厚,这点伤算不得什么”

    武媚娘眼力劲很快,就将所有人都撤走。

    包括武媚娘本身最信任的上官婉儿在内。

    大殿上只剩下三人时,李治快速的走过去,想要搀扶起,陆安康轻轻挥了挥手。此刻他宁愿坐在那里跟两人说话,若是旁人看见,必然是大不敬的举动。然而在李治和武媚娘眼中,他是有这样的资格的。

    “先生,朕这就叫太医过来。”

    李治着急的说道,陆安康生怕自己的血手弄脏了李治的龙袍,所以他只是出口喊住:“陛下,不需要这些。老臣的情况,你应该知道的!”

    他坐在那里,微微起了一点身,跪在那里。

    “先生现在身上有伤,就不要”

    陆安康则是挥挥手:“陛下不知!臣接下来要说得事情,陛下未必会同意。”

    陆安康缓缓磕了一个头。

    随即向李治讲述道——

    昔日唐太宗一生一共有十四个儿子。

    其中长子常山王李承乾、四子魏王李泰、九子晋王李治,都是长孙皇后所生。又加上长孙皇后是正宫,为人又极贤德,在朝臣中威望很高,李世民对她也是十分敬重的。

    下一任的皇帝,当然要从她的儿子当中选。

    这本是无可厚非的事情。

    更何况李承乾又是嫡出,又是长子,无论“立子以嫡”,还是“立嫡以长”,他都天经地义地是太子。

    可惜这位承乾太子,形象不佳,不仅腿有残疾之外,表现也不好。在陈刃心提供的资料里面,说他是一个喜欢瞎胡闹的太子,后来索性在汉王李元昌和宰相侯君集的煽动下谋反,事败被废为庶人,再也做不成皇帝梦了。

    大唐开朝刚刚经历了两代,就经历了两次废太子的事情。

    第一个是李建成,接着是李承乾坤。

    这些着实不一个好兆头。

    唐太宗李世民在诸多幌皇子当中比较看好、也是最看好的就是皇四子魏王李泰。李泰比李承乾小一岁,相貌英俊,聪明好学,端肃多才,在太宗看来,是一定能成为一个有道明君的。

    然而朝中的重臣却都很反对,尤以长孙无忌(、故长孙皇后之兄和建议大夫褚遂良反对最为激烈。他们主张立皇九子晋王李治。李治时年二十二岁,虽不失为一个良善青年,却是有名的糯米团子,一点用都没有。但长孙无忌等人看中的,恰恰正是他的温厚文弱、一无所长。如果是李泰接班,一朝天子一朝臣,没准会把他们开了涮。如果是李治呢?就好控制得多了。长孙无忌可以继续维持外戚权威,褚遂良、李氏他们也可以继续保持元老地位,君臣共治,天下太平。

    这算盘打得并不错,只是没把武则天算进去。他们当然想不到,李治身边会出现一个蛇一样的女人武则天。他们当然也想不到,李治虽然好控制,却不是控制在他们手里,而是控制在老婆手里。结果,他们把李治扶上了台,李治却在老婆的指使下把他们整了下去。

    李泰这边也屡犯错误。

    首先是恃宠骄横,目中无人。身边呢?据说又是些阿谀奉承的小人。这就不但让朝中的老臣看不起,也让他们不放心。更重要的是,他对继位一事表现得太猴急。
1...9596979899...278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