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都市言情

穿越成皇

时间:2023-05-21  来源:  作者:赵洞庭

    盾牌不可能连接得毫无缝隙,终究还是有些空白处的。为首小船上有个精兵被从缝隙中穿过的箭矢射中,忽地闷哼,往河水里侧身倒去。

    他的死,导致整艘小船的失衡,先是随着他往左侧倾去,而后被个大浪打过,猛然往右侧倾覆了。

    船上的另外四个兴精兵都是特意挑选出来的极擅水性之人,很快从浑浊的河水中冒出头来。

    然而,迎向他们的却是箭矢。

    蒙古是游牧名族,岸旁的士卒都是蒙古人,骑术出众,射术还要更甚几分。

    四个士卒相继冒出头来,就被元军用箭矢射穿,惨叫着又往下沉去。

    一股股鲜红的血液从浑黄的河水中涌出来,是那般的触目惊心。

    文起不断低吼,“快快快”

    但河水太过湍急了,短短的两分钟时间不到,又接连有两艘小船倾覆在河中。

    落水的士卒同样没能逃

    过元军的箭矢。

    一团团鲜血腾出来,好似山中锦簇的野杜鹃。

    等到他们穿过元军防线时,仅仅只剩下两艘小船,且在湍急河流中左右摇摆,随时有翻船的危险。

    文起躲在盾牌里,听不到箭矢入木的声音,猛地将盾牌甩开,大喝“全力前进”

    旁侧四个士卒忙将盾牌甩开,又拿起浆奋力地划起来。

    能不能绝处逢生,都依靠他们。在出县城时,他们就已是抱着必死的决心。

    元军士卒见小船跑出箭矢范围,统领呼喊着,都上马追来。

    文起看向后头,却又看到后面那艘小船也撞击在河中的乱石上,登时解体了。

    有个士卒从船上被甩出来,脑袋重重撞在石头上,溅出鲜血,向着河水里沉去。

    元军不少士卒忽地勒马,等到精兵从河水中冒出来,箭矢又带着破空声向着他们呼啸而去。

    “娘的”

    文起愤愤骂了声,双眼通红。

    但这些精兵多少为他们这艘小船争取了些时间。

    元军士卒的战马虽快,但也快不过在船中如利箭般的小船。文起这艘船顺着河流越行越远。

    等到开阔地带,箭矢的力道已经不足以射到小船了。

    领头的统帅哼了声,挥手带着士卒撤了回去。

    文起蹲在船头,双眼紧紧盯着前方。他多么希望镡津县此时就出现在他的眼前。

    不知到什么时候,他们的船也沉没在浔江里。

    文起落到水中,很快冒出头来,向着岸上划去。因为河水湍急,他游得是那般的艰难。

    等他好不容易到岸边,再回头看河中,后头仅仅只剩下一个精兵还跟着,另外三个士卒也不知道是溺死了,还是被河水冲去了远处。

    他又淌回到河水中,将这接近力竭的士卒接到岸上。

    “呼”

    再上岸时,两人都已是筋疲力尽,躺在岸边碎石上呼呼喘着粗气。

    炸雷扔在不断响彻,天际不断有青紫色的电光闪烁。

    大雨打在脸上有些火辣辣的疼痛。

    歇几分钟,文起站起身来,道“走”

    士卒也站起来,两人浑身湿漉漉的,沿着河流向下游走去。

     




第120章 文起报信
    时间、画面再回转到镡津县赵洞庭被刺的那幕。

    离歌走后,他的刺杀却仍是让得众人惊魂未定,赵洞庭眼神冰冷盯着他跳下的那处墙头,问乐无偿道“前辈可听说过这个名字”

    他记得百晓生高手榜上并无这个名字,但这离歌,实力绝对不差。

    乐无偿回头,面色稍有凝重,“听雨阁第一杀手。”

    “听雨阁”

    赵洞庭微微沉吟,“这又是什么地方”

    乐无偿道“听雨阁是江湖中最负盛名的杀手组织,只要给得起价钱,便可以向他们买任何人的命。离歌在听雨阁中更是最具威名,亦被称为江湖第一杀手。最近几年,听闻被他刺杀的我朝地方官员已有上十个之多。”

    “只认钱的江湖败类”

    赵大、赵虎闻言愤愤地骂。

    赵洞庭也是不禁皱眉,心里只道没想到江湖上竟然还有这样的组织,难怪后世武学渐渐衰落,这样的存在,对朝廷的确是极大威胁,但凡有些雄心的统治者,是不会任由这种势力发展的。

    沉默了会,他摆摆手,道“不管他,继续出发吧有前辈在侧,我们小心些就是了。”

    话虽这样说,但他心里还是有些后怕的,因为若不是乐无偿,他刚刚便很可能被离歌给成功刺杀了。虽然古代皇帝极少有被刺杀的,但乱世之时,这种事情也不是没有发生过。

    乐无偿点点头,“他的剑术倒还不是我的对手,只是以后皇上的衣食住行需要慎重些了,传闻离歌的刺杀手法层出不穷,不成功必不收手,此番刺杀失败,我担心他会再想其他的法子来刺杀皇上。”

    “嗯”

    赵洞庭脸色凝重地点了点头。

    虽然这个年代的刺杀手段肯定没有现代那么神出鬼没,但也绝不可小觑。

    他正值壮志雄心的时刻,可不想被那些刺客取得命去。

    离歌的刺杀,让得赵洞庭对那些没有立场的江湖势力更加厌恶起来。

    如秀林堡,还有这听雨阁,若是他能够收复失土,有空闲,定是要将这种势力通通扫个底朝天。

    不多时,大军在府衙外各处集结,浩浩荡荡,准备离开弹金。

    赵洞庭车辇行在街道正中,两旁百姓夹道相送。军队只是给他们些粮食,便已是让他们感恩戴德。赵洞庭还让他们迁往雷州,这更让他们觉得小皇上心中是记挂着他们的。

    秦寒对窗外事仍是不闻不问,双手捧着他的兵书,认真看着。

    赵洞庭心有感慨,秦寒能够有这样的学识,真不是白来的。

    大军刚到城门,乌云忽然盖顶,大雨倾盆而下。

    雨水已是从县那边蔓延到镡津县来。

    军中士卒穿着蓑衣,在雨中匆匆疾行。众多粮车上也是蓑草盖着。这些蓑草用桐油泡过,防水性极好。

    兵贵神速,军中将领都看得出来今日有雨,但仍是打算冒雨行军。因为等到元军准备妥当,要再想攻下昭州,可就难了。

    赵洞庭身边大军不过三万出头,而阿里海牙在广西,却是有雄兵二十余万。

    纵然是除去琼州还有镡津损失的兵马,他也还有十多万军马,八万围,剩余多数镇守老巢静江府。昭州虽然兵力应该也就两万左右,但只是有些时间,他完全可以从静江府抽调兵马到昭州,到时候,赵洞庭即便是有掷弹筒,怕也只能望洋兴叹。

    而事实上,阿里海牙也的确是这么做的。

    镡津之失和琼州之败让他意识到南宋军卒并不像以前那么好对付,已是又安排将领率军驰援昭州。

    双方都在争风夺秒。

    南宋想要趁着未失时躲去昭州,然后进而威逼静江府,让阿里海牙首尾不能相顾。

    而阿里海牙,则是想在宋军攻取昭州以前拿下,那样他便可以让苏杰尔再率军驰援昭州,到时候,宋军被元军切断后路,便只有在昭州境内被逐渐吞并的下场。

     

    ;从此时看,阿里海牙的赢面无疑是极大的。

    毕竟他兵多将广,取,有优势,守昭州,他同样有极大优势。

    到得傍晚时分,雨歇了。

    乌云散去,太阳忽然冒出头来,橙黄,映得天边红云滚滚。

    南宋士卒们此时离镡津县不过五十里,都将蓑衣退去,就地扎营,准备造饭。

    不是赵洞庭不想继续行进,而是道路泥泞,古代夜色又黑,便是行军,也走不得多远,徒劳浪费将士体力。

    这个时候,文起终于是驰马追赶上来。

    他先是和那士卒还有姑娘到了镡津,然后听闻大军已向北行,便冒雨追来。

    此时他浑身早已是淋得浇湿,披头散发了。



第121章 兵发平南
    然后他稍稍躬身道“皇上有命,我自然不得不从。只是不知,皇上愿不愿意暂且将兴交付给我”

    赵洞庭疑惑道“你要兴做什么”

    兴在宋军中无疑是有些特殊的,也是最为敏感的,毕竟都是女真将士。

    秦寒只道“为皇上取昭州。”

    赵洞庭就更是不解了。

    秦寒又道“皇上将三军旗帜多数交付给我,率兵暗走荒道,驰援便是。”

    赵洞庭稍稍凝神,终于是想明白秦寒的打算,道“你这是要明修栈道,暗渡陈仓”

    秦寒却是不答。

    “好”

    赵洞庭见状也不再问多,重重说道,“朕就将兴交给你宣完颜章过来”

    有士卒驰马匆匆跑开。

    等完颜章过来,赵洞庭便对他说道“完颜章,自即时起,你率军跟着军师,凡事听军师调遣。”

    完颜章眼中露出不解之色,瞧瞧秦寒,但还是跪地领命。

    赵洞庭又让岳鹏他们将三军中没有太大实际效用的军旗都交给兴,然后这才又回到车辇中。

    文起还有那兴士卒以及那姑娘都被带到营中休息。

    夜色逐渐沉沉。

    文起虽然焦急,但也知道深夜不便行军,只得强行按捺,却是翻来覆去,无论如何也睡不着觉。只要闭上眼睛,县城外发生的那幕便会在他脑海中浮现。

    他到底还是年轻,过一会儿,帐内有压抑的哽咽声响起。

    那士卒和姑娘也睡在这营帐里,士卒因为太过疲惫,已是沉沉睡去。姑娘听到这哽咽声,蹑手蹑脚地走到文起旁边,掀起了他捂住头的被角,“捂着头睡觉可不好。”

    文起见姑娘那双明媚的大眼睛,登时有些臊得慌。男子汉在女人面前哭,可不是件体面的事。

    他连忙抹去眼角泪水,道“谁、谁哭了”

    姑娘轻轻笑道“我也没说你哭啊。”

    笑起来时,她的眼睛完成月牙儿,是那般的好看。这看起来是个颇为明媚的姑娘。

    文起窘住,然后翻过身去,说道“时间不早了,你早些睡吧”

    姑娘却是蹲在他的床头,又道“喂,文起,你爹爹有没有和你说过你的亲事”

    文起没回过头,但还是疑惑道“你问这个做甚么”

    姑娘道“就是问问呗,我借马给你,帮你这么大的忙,你不会连这都不愿意告诉我吧”

    文起虽然不愿意和女孩子家家说起这种事,但心里头也着实有些不好意思,道“在我年幼的时候,我父亲的确为我许配过门亲事,也是临安人家,那位叔伯还与我父亲是至交。不过后来随着父亲东奔西走,现在也不知道他们到哪去了。”

    姑娘眼睛又弯起来,“那你还记得那个女孩子不”

    文起道“怎不记得她那时候还被我作弄哭过呢”

    想起那儿时的事,倒是不知不觉中将他心中的阴霾与悲痛冲散不少。

    “啊”

    紧接着,文起却是痛叫起来,翻身道“你扭我作甚”

    姑娘鼓着双腮道“欺负女孩子你还洋洋得意呢”

    说着她微微低下头去,“我再问你啊,要是你再瞧见她,却发现她长得极丑,还会娶她不”

    文起的性格却是随着父亲的,闻言毅然道“君子重诺,父亲已经替我许配好的婚事,莫说她长得丑,便是又聋又哑,我也定然会娶她的。”

    说完,他总算是察觉到不对劲,“你老是问我这些做什么”

    姑娘却是又伸手掐在他的胳膊上,“你个小萝卜头,你才又聋又哑呢”

    文起惊住,“你、你”

    他眼睛圆滚滚瞪着姑娘,却是说不出话来。因为,小萝卜头是他幼时被玩伴取的小名。

    姑娘羞答答道“我我就是怡源文、文伯父他现在可好”

    “小豆丁你是小豆丁”

    文起惊得从床上忽地坐起,满脸不可思议之色,“你现在都长这般大了”

    姑娘俏丽翻着白眼道“你不也长大了么”

    文起得知她就是自己未过门的妻子,莫名有着紧张起来,挠着头道“也、也是哈”

    然后他又狐疑道“小豆丁,你既然知道是我,为什么和伯父在村里时都不和我相认”

    “叫我怡源,哪有这般大还叫人乳名的。”

    姑娘微微发嗔,眼中却是有似水般的柔和神色泛起,看着文起道“谁知道当时你说的是真是假,我跟你过来,就是想看看你到底是不是真是文起。若你不是,我在路上就取了你的性命。”

    王文富当年在临安时和文天祥是至交好友,恰时南宋朝廷孱弱,佞臣当道,文天祥决心匡扶社稷,但王文富却对南宋朝廷不再抱有多少希望,黯然选择归隐,其后便带着家小往南逃避战乱,从临安到江南,又从江南躲到这广西。
1...4849505152...839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