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行体验师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石涧敲冰
一定有其存在的价值,李墨一等了一会儿,没有一辆车是往萝卜寨去的,不是往都江堰,就是往马尔康的,
不就十多公里么,四分之一马拉松而已,不信从现在开始走,三个小时还走不到。
李墨一抱着美好的心愿出发,只带了一瓶水,
那一年,还没有智能手机,通讯市场还是摩托罗拉与诺基亚的天下,
走了一个多小时,路牌与下一个路牌之间的间隔就变得很长了,往往要走三十多分钟,才能看见一个路牌,李墨一完全只能靠它来估猜自己有没有走错。
五月初的阳光很灿烂,
只是不知道哪里飘来的一小块乌云,就在李墨一的头顶下,
本来李墨一觉得下一会儿就算了,反正很快就会停,
没想到他走,云也走,
蓝蓝的天上,就那么一小坨乌云,不断的往下漏尿,
他整个人在阳光灿烂的日子里被淋成了落汤鸡,
等了一会儿,听见身后传来慢悠悠的农用车声音,
李墨一没抱什么希望的随口问了一句,那位大叔却给了他一个意外的惊喜,
在曲曲折折的岷山路上转了不知道多少个弯,经过了一个古羌族的碉楼,又走了一会儿,才看见远处山上满是高高低低的梯田,稍稍平整的地方,错落着暗黄色的房屋。
“到了!”大叔告诉他,
李墨一从车上跳下来,打开相机,准备先拍几张照片,
大叔叫住他:“你晚上住在哪里”
李墨一这才注意到,
西边的太阳就要落山了,摸黑走夜路很不明智,
“这里有旅馆吗”李墨一问道。
大叔摇头:“只有村支书家有一些背包客会去住,不过今天都住满了。”
“这些背包客真能跑,把这么偏的地方都给塞满了。”李墨一认真的考虑自己今天晚上应该怎么办。
大叔告诉他,明天寨子里有一个大型的祭祀活动,很多“驴友”都是慕名而来的。
“你要是晚上没地方住,就到我家吧,收留你一个人还是容易的。”
不用“要是”了,根本就是“肯定没地方住”,李墨一当场请求大叔收留,
刚到大叔家的院子,一个十岁出头的小男孩就跑了出来,叫大叔“老汉”,
“他是……你儿子”李墨一有些惊讶,大叔看起来有五十多了,在农村很少有见到结婚这么晚的。
“我家老五。”
原来如此……想想也是,现在城里都放开二胎了。
“要不要我儿子带你去逛逛”大叔问。
虽然李墨一认为这么个小屁孩,体力肯定不够,知识也不足,到时候还不知道谁带谁逛,
不过小男孩已经一脸激动的拉着他的手,就要往外走,
打击小朋友的积极性是不对的,李墨一也只得跟着。
很快,他就认识到自己的错误。
体力不足
的确有人体力不足,不过不是这个叫铜伢子的男孩,
而是李墨一,
铜伢子在土坎与石堆之间上蹿下跳,脚底像装了弹簧一样,根本停不下来,
他还专走各种难走的路,大小石块一片乱,不小心就会崴着脚。
二十出头的李墨一,此时体会到了带娃家长的痛苦,
小孩子怎么就不知道累的!
所有的民居都是用黄泥糊着石头磊成,墙不高,有些比李墨一的身高还要矮一些,
在错综复杂的寨子里转,如果没有铜伢子带,李墨一还真找不着路。
他不仅看见了几乎所有文献都会提到的禹王庙,还有羌王府,还有铜伢子本人最喜欢的一个小山洞,
看得出来,这里是他平时和小伙伴一起玩的地方,地上还留有被火烧灼的痕迹,以及一些啃过的玉米芯,
“你们在这烤玉米吃”李墨一问道。
“还烤雀儿,烤蚂蚱……”铜伢子兴高采烈的把他们平时在这里加餐的菜谱全部说出来。
对铜伢子来说,什么禹王庙,什么羌王府,都不如这个山洞有意思,他很热情的介绍从点火到烹制的全过程,甚至兴致勃勃的想要现场抓几只鸟来烤。
李墨一忙说自己已经很饱很撑,吃不下烤小鸟了,铜伢子这才作罢,
铜伢子又兴冲冲的说要带他去云彩姐姐家。
不知道是不是他最喜欢的小姑娘,李墨一心里是拒绝的,不过手被一双小手紧紧的攥住,
他能怎么办,
他也很绝望啊,
穿过一片樱桃林,
又曲折上行了不知道多远,
在李墨一想问铜伢子是不是走错了的时候,铜伢子很高兴的向前一指:“到了。”
还是一片土黄色的建筑,用黄泥筑墙是黄泥羌寨的特色,
可以看得出来屋子的主人很有一颗爱美的心,房子周围种着好些红红黄黄的花儿,被五月的阳光照得色彩绚烂,
铜伢子对房子大叫了一声什么,
屋里回应了一声,
一位十岁的小姑娘走出来,她一身绿色的及踝长衫,腰间系着满是绣纹的围裙和飘带,乌黑油亮的头发上插着一根银簪,耳垂上摇晃着一对银耳环,
她看见李墨一,先是一愣,接着又落落大方的向他微笑问好。
铜伢子一阵风似的冲进房子,
又一阵风似的冲出来,手里还拿着几块五彩斑斓的布块,像献宝似的递给李墨一:
“看,云彩姐姐绣的。”
黑色的底布上,满绣着团状的图案,
艳丽的色彩被黑色衬着,平添了一份庄重,
这是属于羌族的独特艺术——羌绣。
“买!买!”铜伢子就像一个毫无技巧的推销员,把绣片塞在李墨一手里。
云彩制止了熊孩子强买强卖的行为,接着不好意思的向李墨一道歉:“他是看下寨的人会绣了东西拿到汶川去卖,才会这么做。”
“挺好看的,要是价格合适的话,我可以买一些带回去送人。”李墨一说着想看看铜伢子手里到底是什么东西。
云彩让铜伢子把她的绣片放回去,对李墨一说:“我的东西是不卖的,这些是我的嫁妆。”
“哦哦!恭喜恭喜!”
难怪花纹比他在汶川县城的纪念品小店看见的要繁复,也更加的精细,果然是有原因的,
“进来坐坐,喝杯水。”云彩邀请李墨一进屋,
还没坐稳,铜伢子又拉着他,去一个角落,
“带我来看什么呀”李墨一微笑的看着他,
铜伢子掀起了一块木板,露出了里面黝黑的地道:“从这边,可以到我家!”
李墨一睁大了眼睛。
他知道有着四千年历史的萝卜寨,一直在忙着跟附近的各个部落打架,因此防御措施做的很到位,共有七十二条巷道,几乎连接了寨子里所有的人家。
但是,据他手中的资料说,最后一段地下通道,在上世纪的九十年代已经被埋平了,
难道,还有漏填之坑
正当李墨一百思不得其解的时候,云彩笑着解释说:“这已经填上啦,是铜伢子一心想要把它再挖开。”
“挖通就到我家了!”铜伢子手里拿着一个小铁铲,
坚定的小模样好像打定主意要搬走王屋和太行的愚公。
“看来他很喜欢你。”李墨一说。
“嗯,我要嫁的就是他哥哥。”云彩很大方的说。
“……”李墨一顿时理解了刚刚铜伢子推销的热情是哪里来的,
小叔子帮嫂子吆喝也是应该的。
天已经黑透了,从下寨的方向传来一个大娘的咆哮声,
本来还在乱蹿乱跑的铜伢子停下脚步:“阿娘叫我们回家吃饭。”
“走吧。”
“再等等,我哥会来的。”
是怕孩子太小,走夜路会出事吗
李墨一正想着,从坡下传来了脚步声,没一会儿,就有一个穿着羌族传统服饰的青年出现,
“哥哥。”铜伢子响亮的叫了一声,
他哥,注意到了李墨一:“你就是今天住我家的客人吧”
“是的。”
准新郎显然也只是跟他随便打个招呼,他的目标是屋里的云彩,两人嘀嘀咕咕说了一会儿话,
他就从屋里出来,折去厨房,拎着两只水桶进山里去了。
“这是……”
铜伢子乖巧的坐在板凳上看着他哥的方向:“打水去了。”
云彩从屋里出来:“我们平时要喝的水,都要进山里挑,到冬天,山里的泉水冻上了,就要把冰背出来,化成水再用,很不容易。”
“这几天我赶着绣东西,来不及挑水,都是他来帮我挑。”
说着,云彩微微低着头,脸上露出含羞带怯的笑意,
多么淳朴的感情,透着古老男耕女织的田园气息,
没一会儿,青年就挑水回来,带着铜伢子和李墨一回家吃饭,
饭桌上,满满一茶缸他们家的自酿酒,
既然是本地特色,那无论如何也要喝一杯,
一杯完了,大叔非常豪迈的又给倒满了一杯,
李墨一说自己真的不能喝了,铜伢子的三个哥哥唱起了劝酒歌,
想他李墨一也是见过世面的,
泱泱华夏的各种劝酒姿势都体会过:
大草原上的蒙族女子一首接一首的女声独唱,
青q岛的劝酒段子,
西x宁的强灌,
还有云y南傈僳族的不同音部大合唱,
……
但是,他就是无法拒绝任何一种……
所以,在三人小合唱的劝酒歌中,他又喝下一杯,
“不能喝了,真的不能再喝了。”李墨一摆手,
现在换成妹子劝酒了!
妹子不唱歌,也不跳舞,就这么端着酒杯,睁着一双水灵灵的大眼睛看着他,
这么沉的酒杯,让妹子一直端着多不合适,
李墨一就接过了,
接过之后,
难道能放下来吗
这事,他的导师,那个酒精考验的老头子可以臭不要脸的做出来,
他的道行还远远不够
第一百八十三章 坑了一欧元
相比满目沧桑的古老废墟,顾淼觉得跟眼前的老爷爷聊聊他曾经的见闻更有意思。
看不出,他的年纪已经有八十多岁了,走起路来腿脚还是很有力。
那正宗“老三届”,腹有诗书气自华,这句话说起来挺空,真的站在眼前就能感觉到,气质真的很不一样。
老爷子很厉害,老太太更厉害,竟然还是个理科生,当年京津唐铁路自动化项目里有她的参与。
难怪刚刚那位姐姐看起来年龄的确有些大,人家已经五十多了,在英国呆了二十多年,顾淼与沙蓓蓓叫她阿姨都是应该的。
老爷子与老太太本来也是可以在国外定居的,后来刚刚改革开放,他们就抢着头一波回来了。
“我夫人想回来,说我们现在已经有余力了,应该给祖国尽一点力量。”
老爷子说的这番话,要是搁网上去说,得有一大半人喷他脑子有病,不过顾淼很能理解他的心情,
老爷子走一路,拍一路,不怎么讲究构图和摄影技巧,更像是一个来做记录的。
果然,他打算把这些东西,做一套世界各国文明发展进程相似度以及开始分岔时间点、触发事件等等相关内容的集锦丛书。
“正好有个老同学,现在还在大学里有时候会带带课,说应该有一套浅显易懂的东西,让更多的人知道一些。”
沙蓓蓓低声对顾淼说:“好敬业啊,给他说的,好想马上就出去为国争光!”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