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玄幻灵异

萌妃太甜

时间:2023-05-21  来源:  作者:拾筝

    永锦被打了,太监吓得眼睛都睁大了,可他没发火,竟然忍下来了,拉着尧尧的手继续给她吹,等太医来了,给她把血先挤出来一些,再擦上药,他才没那么担心了。

    让人都下去,他们俩在龙案前的台阶上坐着,尧尧又在吃点心,永锦就看着她,因为喜欢吃,尧尧生的略有圆润,一张白白净净的圆脸在长安城着实少见,点心渣子沾在嘴角,被她麻利的舔进去,她喜欢吃喜欢玩,昭德也并不管束,只要她开心就好,倒是宠的她十分随心。

    发现永锦盯着自己,尧尧吃东西的速度慢了一些:“你想吃啊”

    “不想吃。”永锦又去给她端了一碟过来:“只是喜欢看你吃东西,你说你怎么这么好呢没心没肺的,和你在一块,特放心。”




第一千一百七十四章 犒赏六部
    尧尧听不懂,小心翼翼的拿了块点心,抱在手里小口小口的吃起来。

    “这个给你。”永锦从怀里拿出一个小小的竹蜻蜓:“会玩吗”

    尧尧拿过来看了看摇摇头,永锦立马站起来:“我教你,这样,在手里搓一搓丢出去就好了。”

    竹蜻蜓高高的飞起来,飞出好远才落下,尧尧眼睛亮亮的,点心也不吃了,过去捡起来学着他的样子搓一搓丢出去,一个小小竹蜻蜓把她哄得很开心,点心都没怎么吃了。

    傍晚上官威要来检查课业,尧尧只能回家了,永锦送着她出去,还不忘牵着她:“你明日下学了再来,我还有好玩的呢。”

    “还有啊”她紧紧地握着竹蜻蜓想了想:“好。”

    “那说定了。”永锦和她勾勾指头:“不许耍赖。”

    她点点头,到了宫门口,拿着竹蜻蜓欢快的上了马车。

    看着她的马车走远,永锦这才狂跑着回去赶课业,上官威马上就到了,他还没写完呢。

    现在,只有永锦这群孩子清闲了,其他人都在忙,大战当前,朝廷上就没有几个闲人,除了上早朝和去衙门,还需随时到丞相府商议。

    永锦还小,这些事他根本就管不了。

    傍晚,蔡柏达和玉西泽从丞相府出来,弃车步行慢悠悠的晃着回家。

    四下无外人,蔡柏达说道:“在皇上身边伺候的太监告诉我了一件事,那个张大冲和山阳君暗中书信往来频繁,山阳君还假借皇上的名义与一些地方官来往,更是打听到了步遂臣病故的消息,因为这些,被皇上呵斥了。”

    “六十岁的人了,还是这么拎不清。”玉西泽不做过多表态:“皇上知道,还呵斥过,我们也不要多管,他与山阳君毕竟是血亲,能拎得清已经极好,再过分的事,我们也不能逼他。”

    “嗯。”

    他们俩在街口分别,蔡柏达刚进家门,小厮就道:“今日,公主着人给丞相府和六部尚书府都送来了一些点心和汤羹,说是政务繁忙,劳大人们费神,东西已经热好了,大人尝尝。”

    “点心和汤羹”蔡柏达洗洗手耐着疲惫坐下,嬷嬷把东西一一端上来,一盅人参鸡汤,一碟核桃酥和一碗黑芝麻糊,不多,正好足够做夜宵用。

    蔡柏达吃了两口稍稍一顿,瞧着桌上的东西,自己笑了笑。

    昭德府上的厨娘,往日里所做的点心,大多都是给永锦和云暖尧尧的,小孩子喜欢吃甜的,按理做惯了甜食的厨娘,做核桃酥和芝麻糊也该偏甜,这些东西却不甜不淡,分寸拿捏的极好,倒不像是给孩子做点心习惯了的厨娘做的了。

    他吃着还不忘把手边的公文拿起来看了看,嬷嬷犹犹豫豫的又断了一份夜宵上来,放在桌上打开,是一碗热气腾腾的鸡蛋面,并着两样精致的小菜。

    蔡柏达有点懵,嬷嬷忙说道:“姨娘不知道公主着人送了东西来,所以亲手做了面条。”

    “多谢她的好意了。”蔡柏达把芝麻糊吃完,示意小厮给自己盛完鸡汤:“夜里不宜吃太多,挑两口出来我尝尝就好,看谁还没吃,就赏了。”



第一千一百七十四章 小侯爷步燕凌
    嬷嬷应了,忙让人去拿了一只碗过来,挑出小半碗给他,其余的都忙着端下去。

    陈氏在厨房紧张的等着,一见嬷嬷回来,站在原地心都凉了:“大人不吃吗”

    “大人吃了。”嬷嬷解释道:“只是今日公主着人给丞相府和六部尚书府都送了东西,劳慰大人他们,大人在吃那些东西,让奴婢挑了小半碗留下,剩下的都端回来,说是辛苦姨娘了。”

    陈氏心里还是不好受:“一碗芝麻糊罢了,有何好吃的”

    嬷嬷一愣就道:“公主赏的,大人若是不吃,那就是不敬君臣之谊了,姨娘也想开些,大人也顾及了你呢。”

    顾及自己了

    陈氏心有不甘,自蔡柏达遇险那次她被孟令于抓到偷听,至今为止蔡柏达都不见她,这也叫做顾及

    若不是府上至今未有正室夫人和其他妾室,她早就要被欺辱死了。

    她听不进去这些话,一心和昭德比较,嬷嬷也不便多说,把鸡蛋面放在厨房就出去了。

    清明将至,丞相和六部尚书及朝中百官,都需陪同永锦去皇陵祭祖,在长安迎候步遂臣妻儿的事情,就由昭德负责。

    步遂臣任上病故,去世前还不忘交代隐瞒消息,等阿九到了才宣布死讯,这才稳住局面,算是大功,他只有一子,名叫步燕凌,现在承了侯爵,恰好清明到长安,由朝廷照料养育。

    四月清明,淅淅沥沥的小雨下个不停,昭德穿着一身素色的衣裙,带着六部尚书夫人等在长安城前,各家撑着青绸大伞,耐心十足静静等候。

    丞相夫人年事已高,雨天出门并不安全,昭德许她不用来了,蔡柏达没有正室夫人,昭德也许陈氏出面。

    头一次和一群名门闺秀出身的大家夫人站一块,陈氏十分胆怯,她也穿了素服,也总觉得不及其他人,学着其他人那般抬头挺胸气质华然也有些东施效颦的味道。

    站在最后面,她只能看见昭德背影,身形高挑消瘦,发髻低垂,虽着素色的衣裳,却依旧贵气。

    再看其他人,同样气度出众。

    陈氏越发自惭形秽,还在失落,就听见马蹄声,慌忙抬头看去,来的是个小厮,飞快的跳下马说道:“禀公主,步军侯遗孀到了。”

    昭德微微颔首并不多话,看着雨中走近的马车,扶着巧儿走上前去,马车停下,有人撑伞出来,扶下来一个妇人和一个男童,妇人拿过伞,牵着男童走来。

    他们这一队人都穿着缟素,妇人消瘦的厉害,朽木枯槁一样,像是一阵风都能吹倒她,男童十分沉默,看着昭德等人,紧紧攥着妇人的手。

    齐燕大战结束后步遂臣才娶妻生子,他的妻子也不过二十出头,孩子更小,才六七岁,

    到了跟前,妇人放下伞拉着男童下跪:“臣妇步杨氏,参见公主。”

    “快起来。”昭德忙去把她扶起来,六部尚书夫人都赶紧上来,见礼之后扶起他们母子,替他们挡着雨,小心的扶着将他们送回马车,亲自送去备下的府宅。



第一千一百七十五章 肤浅的陈氏
    步遂臣还在丧期,府宅各处也挂着白幡,他的尸骨葬在了驻地,长安只设下了衣冠冢,在府宅陪伴了步杨氏一整日大家才走。

    回到家里,没了旁人在身边,陈氏坐下就说:“听说着病故的步军侯与武王年纪差不多,那武王妃与步杨氏应该也差不多吧”

    丫鬟给她把茶倒上:“武王妃与玉夫人同岁,还不及步杨氏大呢。”

    陈氏喝了口茶,语气微微带酸:“我今日看着那步杨氏姿色平平,听说出身不高,竟然也能做上军侯夫人,真是有福气。”

    丫鬟不解:“步军侯年纪轻轻病故,孤儿寡母的有什么福气啊”

    “自然是有了。”陈氏解释道:“就凭她的姿色,再过几年,指不定步遂臣就要纳妾了,到时候再生个儿子下来,她地位岌岌可危,现在步遂臣早早的死了,他儿子成了小侯爷,一辈子的荣华富贵,也不用担心有人和自己抢,这还不叫福气”

    丫鬟愣了愣不接话,出去吩咐人端热水来给她洗漱。

    陈氏托着下巴把玩着自己手上的镯子,虽说蔡柏达不见她,可是姨娘该有的待遇她也都有,蔡夫人往日赏的和自己买了玩的也有很多,可是今日瞧见昭德和其他人身着素服佩戴的寻常首饰都无一不是名贵之物,她心里还是不舒服。

    都是尚书府的人,凭什么她就用不了那些好东西。

    她心里不服气,脸上也会表露,白日也是如此,偏这些不甘心一丝一毫都逃不脱昭德的眼睛。

    “我看那个陈氏,似乎并不是善物,今日迎候步遂臣遗孀入城,她的一双眼睛全在打量每个人的穿戴,就连去了军侯府也四处乱看,步遂臣没了,她夫人伤心欲绝,想着孩子才苦苦撑下来,神色凄凄憔悴不堪,我看着都万分心疼,可她瞧着,眼中却是得意,像是终于寻着一个比得过的人了。”

    巧儿替她宽了衣裳:“陈氏是蔡大人的小妾,妾室不得随意出门,今日若不是公主允准,她也没这样的机会,怕是头一次见好奇,而且,妾室出身,小门小户呢,也的确上不得台面。”

    “但愿只是好奇。”昭德累的直叹气:“你是不知道,我今日瞧见步杨氏和那个孩子差点就心疼哭了,鸢儿说,步遂臣待他妻子极好,可惜了,那孩子也可怜,似乎就比观音婢大一岁,唉我在那待着,心里头真是又难受又着急,现在边关战乱不断,容儿又没个消息,万一云祁双他唉”

    巧儿扶她坐下替她拆发:“武王英勇,必定不会出事,而且奴婢听说齐国女帝也在边关,她和武王妃关系极好,现在蔺将军也去了,都是武王妃知道的人,不会让她受苦的,公主放心就是。”

    昭德没吭声,依旧挂念着容兕,等发髻拆开了,才扶着巧儿去沐浴。

    清明时节,边关依旧战乱不断,匈奴大军败逃后并未撤退,不仅如此,还陆陆续续来了更多的援兵,每日送进城里的伤兵只多不少,大街上都能瞧见不少。



第一千一百七十六章 可能是爹爹回来了
    先前置下的医馆根本住不下,大夫也不够,容兕让康庄送了五十万两银子去了田庄,将几处临街的铺子也买了下来,还让田庄帮忙多寻些大夫过来,工钱好商量。

    大婶买菜回来,见容兕在淘米立刻就过来:“夫人怎么能亲自动手呢”

    “没事。”容兕笑了笑:“观音婢念书去了,小昭和晏儿又都睡了,他们想吃我做的蒸肉了,我给他们做些。”

    大婶把买回来的肉拿出来:“这城里的人一多,粮食都涨价了,三两银子才这么大些肉。”

    容兕微微含笑,把米倒进锅里:“菜钱我每个月再给你二十两,不必克扣着,都是孩子女人,也吃不了多少,你们家里若是也有老人孩子,也可每日多做一些拿回去让他们尝尝,观音婢和小昭无肉不欢,倒也不好说是吃素。”

    大婶乐的眼睛都眯起来了,连连说道:“夫人心善,我谢过夫人了。”

    “你倒是不必这般谢我,把该做的事情做好了就行。”容兕把肉洗了洗过来切:“我这没什么大事,左不过就是些洗衣做饭扫扫地的活计,说不上劳累,但也清闲,孩子虽多,可也听话,只是有一点,不要随意探听我的来历。”

    大婶连连应是,挽着袖子过来帮忙。

    把肉弄好了放在蒸笼里,容兕瞧着时辰差不多了,进屋去看了看云昭和云晏,他们俩抱在一起还在呼呼大睡,小心的把云昭拉开一些,不让他压着云晏,容兕拿了伞轻手轻脚的出去。

    大婶出来问:“夫人要去接大姑娘了”

    “哎,该下学了,我去接她,你看着屋里一些。”

    “夫人放心吧。”

    撑着伞出来,街上的士兵比百姓都多,下着小雨他们也不在意,该巡视的巡视,该赶路的赶路,也不叨扰百姓,路过医馆,容兕看了眼里面,还是一样的人满为患,到处都是伤兵,稍稍能走路的都自己回城外了。

    她继续往前走,到了学堂,孩子们差不多都要走光了,云景乖乖的等着她,自己早就挽起了裤腿,大喊了一声“娘亲”就跑过来,容兕替她遮着雨,给她擦擦脸上的雨水。

    “去买糖葫芦”

    “我今天要吃两串。”她提着一口小奶音和容兕讲条件:“因为我今天背完了《弟子规》,一个字都没有错。”

    容兕刮刮她的鼻尖满脸笑意:“真的真聪明,那就吃两串,走。”

    牵着她回去,她看见小水洼就心痒痒的要去踩一脚,而且还重重的跺出水花才甘心,容兕轻轻拉拉她,她还不好意思。

    买了糖葫芦回去,半路上一队人马从身后驾马跑来,容兕忙牵着云景站在边上等马过去,瞧他们在前面巷子拐弯,容兕突然心里一喜:“可能是爹爹回来了,快回去看看。”

    “真的”

    她们俩立马就跑,拐过巷子,果然见刚才的大马停在门口。

    “爹爹!”

    云景连蹦带跳的过去,已经跨进大门的云徵立马出来,看清是她们,立马跑过来一把接住云景,云景直接跳他身上,抱着他的脖子乐的大叫:“爹爹。”



第一千一百七十七章 爹爹不要我们了
    云徵抱着她应了一声,又一手扶住容兕,看她脸上吹了不少雨水,抬手给她擦擦:“我进城来处理一下伤口,马上就要走。”

    “你哪伤了”容兕还没来得及欣喜就是一阵着急,急忙打量了他一遍,可是一身盔甲,当真是什么都看不出来:“严重吗”

    “没事,小伤而已。”他笑了笑,接过伞遮着:“你病些了吗他们可还听话照顾的人尽心吗人手够不够”

    容兕握住他的手:“都挺好的,快进去吧。”

    “不了,我得走了。”他把云景放下来,万分不舍的摸摸她的脸,又摸了摸容兕:“家里辛苦你了。”

    容兕心里一阵失落,面上强笑:“那你小心,我们等你回来。”

    云徵点点头,拉起她的手拍了拍,声音也只有他们俩能听见:“匈奴不死不归,这仗打的我自己心里都没底,若是真有危险,我会让人送你们回长安的,容儿,替我守住这个家,等我回来。”

    “好。”容兕没有多余的话,还未看清他手上又多了几条血疤他就转身上马了,云景愣了一下蹦跶着大叫:“爹爹!”

    容兕赶紧抱着她,看着云徵驾马离开,云景‘哇’一声就哭了出来,抱着容兕糖葫芦也不要了,大婶听见外面有声跑出来,见她们淋着雨,赶紧过来撑伞。

    “怎么了夫人”

    容兕把云景抱起来:“方才见到了她爹爹,没说几句话就又忙着走了,心里难过罢了,没事。”

    大婶叹了一声:“是当兵的吧我儿子也在城外打仗,三个月了,是死是活也不知道。”
1...257258259260261...337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