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完美时代
时间:2023-05-24 来源: 作者:公子不歌
由于演员们都已经融入了这部电影,所以拍摄的效率很快,原定一点半拍完的戏,在一点钟的时候就已经全部结束。
演出结束之后,李牧找到宁昊,告诉他自己今天下午就要回燕京,让他主导后面两天的拍摄,海州的戏份已经拍了80了,剩下的20就拜托他来帮忙收尾,收尾之后就直接带着剧组回燕京,自己就在燕京等着他们,不回来了。
几天的合作下来,宁昊和李牧已经成了哥们,片场上宁昊一直在为李牧分担各种工作,片场外,李牧跟宁昊经常彻夜长谈对未来电影发展方向的看法,李牧对未来的大胆预测以及开阔视野让宁昊折服,用他的话说就是:我明知道你在吹牛逼,但没别的,我就是服你。
正因为这种越来越密切的关系,宁昊不等这部电影结束,就准备在2002年的第一天签约牧野映象,到时候会跟他一起签约牧野映象的,还有正在中戏导演系上学的汤维。
李牧上辈子上辈子压根就没接触过娱乐圈,甚至都没有近距离了解过,这辈子刚沾一点边,就让他对这个圈子格外感兴趣,因为他发现,只要自己在这个圈子打开一个突破口,就总能有意外收获,刚筹备电影的时候,他认识了宁昊,借着宁昊的光,他又认识了陈昆,因为陈昆因为简单计划,他又认识了赵微,到了现场拍戏,他又认识了还在做学生的汤维。
李牧梦想中牧野映象最完美的运作模式就是:自己从其他领域赚来源源不断的钱,再把钱源源不断的投给那些有潜力的导演启用那些有潜力的演员去拍有潜力的电影,因为自己是过来人,了解国内电影市场的发展,所以这个买卖包赚不赔,而且,如果自己还能有更大的现金流,自己就去投资院线,院线多了,自己的电影就能赚的更多,赚得更多就能招揽更多的名导明星拍更多赚钱的电影再开设更多的院线。
只要操作得当,这是一个滚雪球的运作模式,未来的发展空间非一般的庞大。
李牧和杜薇订了同一班飞机从金陵起飞返回燕京,飞机下午四点钟起飞,下午没有戏份的叶天明亲自开车送两人去机场,三点半登机之前,李牧还专门给赵康打了电话,一方面询问从上午到现在事态的发展情况,一方面询问媒体的公关情况。
赵康说自己还在外面跑公关的事情,他上午去燕京最大的连锁超市买了二十万的购物卡,全是五千一张面额,用他的话说,这种购物卡不记名,也不留任何记录,往外送的时候别人拿着没有心理负担,而且这家超市的卖场在燕京现在很红火,商品也非常全,家电卖的尤其好,所以这家超市的购物卡随时有人以95折的价格回收,可以轻易变现。
李牧心里对赵康现在的细腻赞叹不已,肯定了他的做法之后,又询问了他眼下的公关进度。
二十万购物卡已经送出去十六万,现在就差新闻媒体和纸媒方面还没找到合适的门路,李牧立刻把自己当初接受采访时对接过的几家媒体记者联系方式给了赵康。
同时,李牧又叮嘱赵康一句话:告诉你联系的所有媒体人,这件事做完之后,再追加一倍的公关费。
百万人爆吧事件本来就是个大新闻,但是,如果不加以引导,媒体报道这种大新闻的时候,出发点往往各有不同。
就比如这次事件,有些媒体可能看到的是q吧侵权引发了贴吧网友的反抗,这样的媒体视角对贴吧来说,毫无疑问是有益的;
有些媒体可能看的更深一些,把话题指向眼下法律在互联网领域的盲区与边缘地带,试图引发法律相关部门和互联网领域的思考,这种媒体视角对贴吧来说就没什么太大意思了;
若是有些媒体把话题指向这次事件的百万人规模,并在此大做文章宣扬互联网影响力有多巨大,那可就有些危险了,怕就怕听者有意,如果引来政府的过度关注,搞不好可能会惹火烧身。
所以,无论是出于对q吧穷追猛打的考虑,还是出于自身安全的考虑,李牧都需要把媒体视角统一引导到第一个层面,也就是最简单最直接的层面:q吧侵犯大量贴吧吧友的权益,吧友自发组织到q吧抗议,一定要避免有媒体过度解读这次事件,如果大家都觉得这件事就是这么简单的一个因果关系,那么这次事件就不会弄巧成拙,给自己带来麻烦。
为了达到这个目标,别说二十万,两百万李牧也在所不惜。
这同样也是李牧领先同行一等的地方。
互联网的发展要经历很多阶段,2000年以前的互联网处于摸索期,大家尝试摸索出互联网各种各样的可能性,大胆提出假设大胆摸索尝试;2000以后的互联网有长达数年的时间属于苦干期,从摸索期开始尝试的道路已经逐渐被论证,大家忙着跑马圈地在不同的邻域抢占先机,所以这个阶段的互联网公司都将绝大多数的精力用于专注发展,换句最直白的话说,现在的互联网公司,还不太会整妖蛾子;
而2005年以后的互联网市场才会逐渐进入到真正的成熟阶段,大家开始布局生态发展闭环搞软件的想做硬件做硬件的想玩软件,相互交叉的领域开始越来越多,05年以前八竿子打不着关系的两家公司,05年后没准就会在多个领域同时开战,此时腾训的马总和3721的周总恐怕做梦也不会想到,再过十年,他们两人的公司会打的天翻地覆不可开交。
未来立体化的全面竞争也催生了各种各样的竞争手段,随着撕逼越来越多手段层出不穷,大家也越来越明白撕逼的时候如何做好资源联动,以至于05年以后的大型互联网公司无一不具备强大的公关部门,但反观现在,国内几家知名的互联网公司甚至都没有公关部这个职能架构。
这种情况下,怎么可能玩的过李牧?
第二百七十九章 悄悄上线
傍晚六点半,燕京国际机场。
由于航班延误,李牧和杜薇乘坐的航班刚刚落地,飞机的前轮刚着地发动机缸打开反推,李牧就迫不及待的打开了手机。
按民航规定,这个时候依旧要保持通讯设备关闭,但李牧实在是太心急了,他想知道,自己在天上飞行的这段时间,互联网都发生了什么。
李牧关心几个问题:q吧有没有重新上线媒体有没有开始统一口径引导舆论腾训有没有表态。
可惜的是现在手机上网还不太现实,于是乎只能悄悄背着空姐给赵康发短信。
赵康简单的给了回复:q吧还没重新上线,但有消息说他们今天忙着到服务器运营商那里给q吧的服务器扩容,估计扩容后的服务器是按照百万人发帖的规模为基准。
媒体已经开始发表李牧定好的言论,来进行舆论引导,清一色全是批判q吧侵犯了用户的权益,q吧的吧友这次爆吧事件,正是吧友们自发组织的抗议行为。
腾训下午下班前发布了一个简短声明,声明的内容是:q吧没有主观故意侵害吧友们的权益,复制贴吧内容纯属q吧网友自己的行为,与q吧官方无关,q吧会对内容进行整改,在q吧重新上线之后,如果还有类似的侵权内容,欢迎广大网友监督举报,腾训会在五个工作日内安排专人核实处理。
李牧早就预料到q吧会拿用户顶缸,而这种你举报我核实再处理的态度,看起来没什么太大问题,其实则是完美的扯皮流程,李牧不用想也能猜出,整个举报的用户体验一定会被做得非常繁琐。你想举报,ok,先填写一大堆举报人资料举报理由,然后再上传各种证据,做完这一套,没半小时基本上拿不下来。绝大部分用户恐怕都会在这个环节放弃。
而且就算提供了举报证据又如何,审核就需要五个工作日,算上周末,就是一个礼拜,一个礼拜之后,回复你证据不够清晰等模棱两可的理由,让你重新再提交一次,或者告诉你已经交由工作人员处理,请你耐心等待。等着等着,大半个月就过去了,到那个时候举报的用户恐怕也已经失去耐心了。
这种事情李牧在行业内公司里早就司空见惯了。
一旁的杜薇问李牧:李牧哥哥,你平时都这么忙吗?飞机刚落地短信就发个不停。
李牧耸耸肩,苦笑着说道:最近确实忙了些。
杜薇笑着说:看出来了,不然你也不会连拍戏都不管了,着急飞回燕京。
李牧点点头:等咱们的微电影杀青,我就能好好休息一下了。
杜薇问他:我听说你的公司要把宁昊哥哥还有汤维姐姐都签了?
李牧笑道:是啊。过几天就签约,以后他们就是牧野映象的签约导演演员了。
杜薇急忙说道:那我呢?你要不要把我也签下来?
李牧好奇的问道:你才刚上大一就签约做演员。你姐姐会答应吗?
杜薇笑嘻嘻的说道:你不也刚上大一嘛,咱俩其实差不多大的,你不要总是把我当成小孩子看,还有,我姐本来她就不答应我拍戏,不还是妥协了?再说。我真的发现拍戏挺有意思的,如果以后有机会的话,我还想再尝试尝试。
李牧当即爽快的说道:只要你自己能决定,我就没有意见,到时候把你也签到牧野映象来。
杜薇很是开心。跟李牧说:那就这么说定了,你可不许反悔!
当然。
出了机场,李牧打车把杜薇送回家,陈泽原本是要跟着一起回来的,但临到跟前,他觉得好不容易回来一次,应该回金陵老家看看爷爷奶奶,就把杜薇委托给了李牧,要李牧务必把她送到家。
送完杜薇,李牧紧接着又往裕城花园赶,刚在沙发上坐下,赵康就拿出一大堆打印的资料递给了李牧。
这些都是今天已经发表的新闻稿件,几乎所有一线的网络平台都已经发表过了,你先看看。
李牧点点头,接过一堆打印出来的稿件认真看了一遍,每一个稿件的具体撰稿虽然各不相同,使用的截图也各不相同,但核心确实贯彻了自己的要求,把所有的矛盾,仅指向q吧侵犯吧友利益吧友反而谴责反击。
这样的内容,截图搭配这次百万人的,足以把贴吧推到绝对的道德制高点,q吧往后恐怕就被动了。
赵康又说:联系了燕京电视台,还有其他省市的地方媒体,追加了十五万找了一家专门整合电视媒体资源的公司,专门公关那些地方媒体,今晚开始,到明天,应该是传统媒体的舆论高峰。
李牧点了点头,传统媒体在新闻报道上存在一定的滞后性,电视新闻要整理视频文案素材,纸媒要排版下厂等待印刷,所以响应速度比网络媒体要慢一些,今晚到明天应该就能够集中喷发了。
等舆论全部铺开之后,q吧恐怕是一己之力难敌众口,更何况q吧的官方说明又是那么的苍白无力,还没有培养出舆论公关意识的腾训,这次看来是要吃一个大亏了,反而给了贴吧一个在全国人民面前炒作的大好机会。
若是没有这件事推波助澜,想在这么多媒体上提升贴吧的曝光度,别说三十五万,三百五十万都是远远不够的,而且广告传播的效果永远比不上新闻热点,这是钱所买不来的。
因为明天还要参加互联网大会,李牧刻意留宿在裕城花园,这几天整个人连轴转,好不容易回燕京能松口气,李牧送走赵康之后洗了个澡,十一点前就上床准备休息。
也是太过疲乏的缘故,李牧几乎沾床就着,睡的正香是,一个电话把他吵醒,电话是赵康打来的,李牧迷迷糊糊的接通电话,赵康上来就说了一句:q吧上线了,咱们怎么办?
李牧看了看时间,妈的,夜里十二点零五分。
看来,q吧是卡着12点这个时间节点重新上线的,选择在这个时间偷偷摸摸的上线,也真难为q吧的技术人员了。
李牧睡意全无,一个机灵爬起来,一边开电脑,一边对赵康说:你先联系你的团队,看看有多少人在线,我给技术打个电话。
随后,李牧打电话给孔令宇,作为牧野科技的技术总负责人,任何和技术相关的事情,李牧都只跟他对接,这个时候自然要把他从睡梦中唤醒。
没想到的是,孔令宇根本没睡,接通李牧电话,还没等李牧说话,就脱口问道:波ss,要再搞q吧一轮吗?
李牧笑道:你先看一下现在贴吧有多少在线用户。
孔令宇在十秒钟后回答:在线人数37万,登录用户29万,游客8万。
这么快就把数据反馈回来,只有一种可能,那就是他现在也在加班。
李牧便道:我现在去q吧看看他们都做了哪些防范工作,你也去看一看,咱们两个待会碰一下,免得有遗漏,先摸清楚他们的防御措施,再制定进攻方案。
好!
挂了电话,李牧打开了q吧,用自己的qq号登陆之后,他在几个当红明星的q吧里迅速浏览了一番,发现q吧几乎相当于是把数据回档到了他们开始复制贴吧内容之前的时间节点,现在的q吧看起来风平浪静,似乎之前那场震动互联网的爆吧事件根本就没有发生过。
李牧顺手进了4的q吧,写了一个简单的帖子,名为:4长得真的帅吗?帅在哪里?
点击发送,忽然弹出一个验证码输入框,李牧摇头一笑,验证码是人机识别的工具,百万人同时爆吧的话,验证码没什么卵用,因为这百万数量都是人,不是机器,验证码或许可以将他们发帖的时间拖延几秒,可依旧无法抵御短时间内大量的访问及发帖请求。
输入验证码点击确定之后,帖子终于发了出去,李牧紧接着又写了一篇帖子:4的音乐造诣,跟周杰伦比哪个更强一些?
刚点击发送,立刻又弹出一个新的提示。
对不起,您在一个小时之内只能发言一次。
李牧皱了皱眉,一小时内只能发言一次是什么鬼?q吧准备用这种方式来强行限制用户发帖来限制服务器的平均数据写入速度?
不得不说,如果q吧的服务器真的扩容到了能够承载百万用户同时发帖,再搭配这个一小时发帖一次的限制,确实可以很大程度上避免像上次那样,服务器直接被挤垮,因为用户在单位时间内无法叠加发帖请求,相当于把可以连射的重机枪改成了装填和发射都很耗时的燧发枪。
效果是肯定有的,但对用户体验的伤害也很大,这么限制之后,q吧的交流功能几乎瘫痪,彼此间一个小时才能互动一次,这个速度还能愉快的玩耍吗?
不过,李牧心念一转,猜出这可能是q吧暂时的权宜之计,一个小时的时间限制是针对非常时期制定的,往后随着事态热度的不断降低,他们肯定也会不断缩短这个时间限制。
对李牧来说,眼下的局面有些棘手,因为这下可就不太好下手了。
李牧托着下巴,仔细查看着q吧的界面皱眉思索着,忽然一个功能选项吸引了他,让他两眼放光,那个选项名为站内信。
第二百八十章 酝酿第二轮
在李牧的眼里,一个成熟的网站不是前台的功能有多么牛逼,而在于后台的防御有多么强大。
互联网成熟阶段的网站几乎处处设防,技术人员绞尽脑汁的考虑到了绝大部分可能被人利用的漏洞,但即便如此,也没有一个网站敢说自己的防御滴水不漏。
有些网站在防御手段上做到了牢如铁桶,但往往就是一个小漏洞,就能让一切防御措施功亏一篑。
李牧不是黑客,不太精通技术攻击一个网站的办法,他想寻找的,是一个能够再次利用人海战术完成爆吧的机会,但q吧不惜牺牲用户体验来做技术防御,让李牧也觉得有些无从下手,直到他注意到q吧的站内信功能。
站内信功能其实是牧野科技的贴吧最先使用的,相当于是基于贴吧开发的一个简单的即时通讯功能,让贴吧的吧友可以私下里进行简单沟通,这个功能很简单,但是也非常实用,因为用户在贴吧的信息交互是公开的是一对多的,当他们选择在一个贴吧发帖,就相当于是把帖子的内容向这个贴吧的用户,甚至是所有互联网用户开放,如果他们遇到志同道合的朋友,如果他们想和某个吧友私密的交流,就需要一个公开转私密的过程,站内信就极好的解决了这个问题。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