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完美时代
时间:2023-05-24 来源: 作者:公子不歌
周晓迪微微一怔,好一个刚刚开始,这小伙子倒是很有自信。
这时,一直坐在办公桌里面的中年男子哈哈一笑,站起身一边朝着李牧走来,一边说道:李牧同学说的没错,3321确实才刚刚开始,一开始就能创造一份如此炫目的成绩单,我看3321将来的潜力一定无可估量!
李牧礼貌的对孙坦道了声谢。
这时,周晓迪笑着说道:我和孙校长都很看好你的3321,来,咱们坐着聊吧。
李牧点点头,和周晓迪以及孙永一起,坐在了办公室会客区的沙发上。
周晓迪说:李牧同学,你做3321这么有意义的项目,开始的时候应该向学校提交一个申请嘛,如果学校早早知道3321这个项目,肯定会在初期就给你大力支持的。
李牧说:谢谢周院长,3321这个项目前期投入并不大,在我可以承受的范围内,再加上有这么多同学主动帮忙,所以也就没有打扰校领导。
周晓迪摆了摆手:这就不对了,你是咱们人大的学生,有困难找学校也是应该的。
李牧心说我也没有什么困难,找你们有什么意义呢?
不过嘴上却很是真诚的说道:周院长教育的是,以后再有什么困难,我一定及时跟校领导沟通。
周晓迪点点头,跟孙永交换了一个眼神,随后说道:3321的项目,往后的事情怕是会越来越多,你现在才刚上大一,以后的学业任务还非常重,有精力把这么大的项目经营好吗?
李牧微微叹了口气,说:实话跟您说吧周院长,其实我还真的很担心这一点,毕竟我还得上学,精力有限,3321这么发展下去,以后怕是更应付不过来了。
周晓迪眼睛一亮,当即面带笑意的说道:你能认识到这一点,证明你做事情的眼光是很长远的!
李牧眼见周晓迪这么说,急忙抢白一句附和道:周院长谬赞了,我做事情的眼光长远与否其实不重要,重要的是,3321的发展得有一个顺畅的方向。
周晓迪刚想说话,李牧接着又道:我的个人精力有限,能力也有限,所以我现在就在想,以后要把3321委托给职业经理人来管理,要组建一个全职的专业团队,由职业经理人来领导,运营费用直接从3321的佣金里抽取即可。
周晓迪一下子就愣了。
他本来还想跟李牧讨论,是否有学校和他共同管理3321,这么大的项目就发生在学校的眼皮子底下,而且又有了社会关注度,这时候学校插一手也是应该的,换做这件事发生在任何学校里,学校的领导都会动这个念头。
这个念头,往好了说是帮助学生经营公益事业提供更多的人力物力支持,并且保证学生能有更多的精力放在学习主业上;但要是往坏了说,其实就是横插一脚分一杯羹,这么大的项目,学校不指望靠它赚钱,但说什么也要有一个官方说法,要在这个项目里,烙上学校的烙印。
就因为3321的事情,周晓迪昨晚其实没怎么睡觉,这种事情其实对他来说不是什么好事,3321项目起来了,如果跟学校能沾上关系,那自然是皆大欢喜,但如果沾不上关系,那就恶心了,这么大的项目在眼皮子底下做起来,自己又全程无作为,会被人视作为无能。
所以,他心里更希望能够跟李牧私下讨论一番,他不会有占据他劳动果实的恶念,但他也不能完完全全把学校撇开,那样的话,对学校来说,3321的崛起,不是什么真光彩的事情,反而是一个耳光。
可是,怎么也没想到,李牧竟然先自己一步说出了他对3321未来的规划,李牧话中的意思很简单明了,他的能力和精力有限,如果将来管不了3321的事情,或者管不过来,就直接从外面聘请职业经理人团队来打理,反过来说,在他精力能胜任3321的时候,他也不会让任何人插手。
棘手啊
第一百七十四章 扎根人大
周永迪隐晦的向李牧说出学校诉求的时候,孙永一直没有说话,他对李牧的心态有些复杂,也想弄清楚这个年轻人在做人做事的方面到底有几斤几两,3321这个项目玩得太大影响太大,如果操作不好,是会惹火烧身的。
周晓迪没有孙永那么多的心思,他只是感觉有些焦灼,昨晚燕京电视台的报道只是先头兵,这事情一曝出来,后续不知道会有多少媒体采访,他们会采访李牧,就一定会采访学校,在这件事情上,学校需要和3321扯上些关系,否则真是要被众多媒体轮番打脸了。
但是,李牧摆出一副对3321严防死守的架势,让周晓迪感觉有些无从下手。
周晓迪用求助的眼神看着孙永,心说你是玩这些的高手,这小子你来对付吧。
孙永装作没看见,端着茶杯神定气闲的抿了一口。
周晓迪脑门冒汗,又看回李牧,带着几分尴尬的笑问:李牧同学,关于3321后续的发展,有没有什么地方需要学校帮忙的?
李牧略一迟疑,心底暗忖,3321眼下只是一个以自己名义注册的网站,只要自己不把3321公司化,其他人很难有机会染指,不过,3321眼下已经开启了收割信仰模式,学校的追求应该更多是名义上的东西才是。
于是,李牧试探性的问道:周院长,学校难道准备资助3321这个项目?
周晓迪有些愕然,谁说要资助你了?你一礼拜赚十几万佣金,需要学校自主个蛋?学校还想你能资助资助学校,搞一个专门的奖学金呢。
不过这都是无关紧要的,周晓迪现在谨记孙永的指示,先让学校跟3321挂上关系,这才是最关键的事情。
周晓迪便问:如果3321现在有什么困难,你也可以说说嘛。
李牧不厚道的笑了笑,一摸鼻子:好像还真没有。
周晓迪一脸震惊的看着李牧。没想到他连自己都敢耍
孙永也有些瞠目,搞什么啊?
李牧这时候微微一笑,说:周院长,其实说起3321的后续发展。确实是有些问题还没有解决,如果学咱们学校能帮忙解决一下的话,那就再好不过了。
周晓迪急忙追问:哪方面还有问题?
李牧说:3321往后的信息处理工作会比较大,促进的订单越多,客服的需求也就越大。所以我准备给3321寻找一个固定的办公职场来容纳线上维护人员和客服,3321是从人大校园内诞生的,如果落户到校园外,说起来也不太好听,所以,希望咱们学校能给我批点场地。
噢,场地啊周晓迪想了想,说:这倒是好办,咱们学院办公楼还有闲置的办公室,你需要多大面积?我帮你协调一下!
孙永当即用右手撑在额头上挡住双眼。心说周晓迪你个办学把脑子办浑了的傻子,他给你说明任何好处了吗?是答应了让人大参与,还是答应了人大共同管理?什么好处都没给你,就让你解决办公场所,你就傻不拉几的要答应他?
李牧此刻认真的想了一下,虽然3321是地域性很强的o2o项目,但是粗略估计,未来在燕京要服务的家庭也不会少于两万户,换句话说,将来至少要保证在燕京本地。解决两万个大学生的兼职就业,燕京的985211大学加起来超过20个,光这些院校,每年大一招收的新生就超过四万人。还有其他的普通本科院校,到时候一旦业务扩展到普通院校,把普通院校学生的课时基准价格下调到10元左右,相信还是会有市场空间的。
支撑这么庞大的订单量,不仅需要技术,还需要人力。光是客服投诉就需要好几个人,更何况在线审核订单电话确认这些支撑人员,眼下3321还没有热线电话,长期单纯依靠站内信是不可行的,更何况自己也没时间去看。
如此一来,就真的得尽快构建一个职场并且把人员补充到位,将来如果有机会把3321拓展到其他城市,燕京这里就作为总部基地。
这个规划算下来,怎么也得有个两三百平米的办公场所吧?
周晓迪听到这个数字,略一考虑,便说:咱们院的多媒体楼五层有三间电教室空着,每一间都有一百一二十平,闲置很长时间了,我看完全可以批给3321嘛。
说完,周晓迪扭头看着孙永:孙校长,你说对不对?
孙永轻叹一声:你们院的闲置资源,你们院自己定就行。
周晓迪一听这话,当即拍了拍大腿说:那就这么定了。
李牧瞪大眼睛,一下子就是三百多平办公地点,这手笔不小啊,虽然出去租这么大面积也要不了多少钱,但李牧也觉得,3321生于校园,若是能扎根校园,那就更好不过了,把3321放在人大内部孵化,也算是带着学校一起玩耍了,至于共同管理什么的,就别说出来搞笑了。
周晓迪又向李牧抛来诱惑:李牧啊,你把3321扎根在咱们人大,也算是给学校争光,学校自然也得给予足够的支持,还有什么需要学校帮忙的尽管说出来,比如你未来的办公地点是不是需要一些办公用品,包括电脑这些,这可是一笔很大的开销,如果你需要的话,学校可以给你解决这些问题。
李牧看周晓迪说的真诚,也有些感动的说:谢谢你了周院长,不过眼下3321盈利的能力还是足够的,虽然我不用它给自己赚一分钱,但是拿它的利润来满足3321自身发展的需求还是天经地义的。
周晓迪略带失望的点了点头,平时习惯了在掌握绝对主动的状态下与学生对话,没想到今天一下子沦落到绝对被动的状态,现在李牧愿意把3321的后续发展扎根在人民大学,对他来说就已经算是不错了,起码这样一来,学校可以说是自己培养了李牧,并支持了3321的发展,这样也不错。
孙永心里有些不太舒坦,3321这么大的蛋糕,对自己的母校至于捂得这么严实吗?不过换个角度想一想,李牧为了3321甚至放弃了五百万现金的诱惑,那还是在电视报道之前,人大在这个时候还想搭他的快车,基本上希望不大。
这时传来敲门声,孙永说了声进来,房门打开,李牧的班导再次出现。
孙校长周院长,不好意思,燕京青年报和燕京晚报的记者找到班里来了,他们都想给李牧做个专访
影响力经过一晚加一个早晨的放大,3321已经吸引到燕京其他媒体的注意了。
孙永猜到李牧很快会成为燕京媒体的宠儿,但他没想到会这么快,两家纸媒都是燕京本地发行量排在前茅的,竟然会同时找上门来,按这个时间推断,这两家报社的记者应该是刚上班就被安排过来了。
周晓迪看了看孙永,又看了看李牧,问孙永道:孙校长,您的意思是
孙永反应过来,急忙说道:这样吧,教学楼那边人多嘈杂,干脆就请记者到这里来采访吧。
班导点了点头,也没问李牧什么意见,扭头就走了。
李牧心说你也没问问我是不是愿意接受采访,不过这种情况下,他也清楚班导很难在两个大领导面前基本没什么话语权,所以也就没发表任何意见。
很快,李牧的班导便带着几个人来到了孙永的办公室,两个报社来了四名记者,都是一个记者搭配一个摄影师。
李牧不太懂媒体,但孙永却是内行,传统纸媒的记者出来做采访,如果只是普通采访的话,一般就是记者一个人来,拿着录音笔或者笔记本,聊一聊,回去之后整理成文字就直接发表了,不过这两家报社都是双人配置,有一个扛着专业相机的摄影师,那不用说,肯定是带照片的图文采访。
纸媒领域,一般有这个配置的,就算是比较重要的新闻了,看来这两家纸媒对3321都很重视。
班导带着四人进来,赶紧就开始热情的介绍,先是介绍孙永:几位,这是我们学校专管本科院系教学的副校长孙永。
孙永站起身来,热情的跟进来的两个记者握手,本能的过滤掉了两个胸前背着相机的摄影师。
两个记者一进来眼睛就盯着李牧,毕竟李牧已经在燕京电视台的新闻节目里露过面,不过,对于迎上来的孙永,两人还是礼节性的跟他握了握手。
孙永微笑着说:欢迎两位来我们学校。
两人也都礼貌回应,打过招呼,两人正想跟李牧说话,班导又很热情的介绍起了周晓迪:这位是我们财金学院的周院长
周晓迪一脸笑意的走到跟前,两名记者只好笑着点头,又跟周晓迪握了握手。
等跟周晓迪客套完了,两人才终于能跟李牧对上话。
李牧同学你好,我是燕京晚报(燕京青年报)的记者,想给你做一个专访
: 抱歉,昨天太晚身体没抗住,三更没兑现,今天争取补上!
第一百七十五章 卖面子
两家报社的记者几乎都是一上班就被派遣过来了,他们前后脚找到李牧的教室,就被李牧的班导一起带了过来,眼看是两拨人,于是大家便很友好的商量了一下,共同问一些问题,然后回去之后用不同的语言去组织稿件,如果是有比较特殊的问题,谁问的谁写进稿子里。
于是李牧便在孙永的办公室里接受了两家报纸的采访,采访先是对他个人,在问了诸多关于3321的细节问题之后,才把采访对象转为身边两个校领导。
有李牧在,校领导也没办法把3321往人大身上揽太多,只能按照与李牧刚达成的协议来说,不过孙永也说了些子虚乌有的东西,比如3321成立初期,就得到人大校领导的高度重视,又说眼下已经拨了四百平左右的办公场所,专门给3321使用。
听说3321要在人大设立自己正规的办公地点,两名记者都非常好奇,共同询问了李牧几个问题,那便是3321正规化之后,是否要公司化是否接受学校或者教育部门的管理是否要从校外招聘职业团队。
李牧一一回应,首先,3321虽然是大学生创建,但也是社会自然人创建的民间公益组织,所以不会公司化,不过会最大限度的财务公开,所有应该缴纳的税绝对不会拖欠,尤其是会聘请专业的会计,为3321的学生代缴个人所得税;
其次,3321是民营公益组织,所以只接受社会各界监督,不接受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直接管理;
最后,3321会尽量从人民大学校内招聘本校学生兼职,或者本校毕业的师兄师姐全职,尽量保证这个公益组织的血液纯粹,也就是全由人大学生组成。
同时,李牧卖了谭耀成半个人情,对记者说:3321上线之后。也得到了一些有社会责任感的公司帮助,比如百度公司的高层领导今天联系过我,表示希望能够给3321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具体他们会提供什么样的帮助。我暂时还不知道,所以没法跟你们透露。
李牧想着,卖百度个面子,让他们也能和社会公益沾上边,然后再去找谭耀成谈条件。他不是想借3321树立百度的社会形象么?好说,就看你都能提供哪些帮助了。
其实李牧已经想好找谭耀成要什么了,自己帮他们贴上公益标签,他们除了技术和服务器等支撑之外,怎么也得把3321所有的办公硬件包了吧?先赞助一百台电脑,用不用得了再说,
采访的最后,摄影师要求给李牧拍摄几张个人写真用来刊登在报纸上,李牧没有拒绝,孙永和周晓迪被礼貌的请到了镜头外。李牧坐在孙永办公室的沙发正中间,双腿微微叉开,双手交叉搭在膝盖上身体微微前倾,嘴角带着几分自信,就在摄影师按下快门的那一刻,李牧微微眯起一只眼,笑容里多了几分玩味,整个人也多了几分年少轻狂。
采访做完,一个上午也就差不多过去了,李牧也干脆不回去上课了。把记者送走,立刻就对周晓迪说:周院长,要不您带我去看看办公场地吧。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