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切从宝芝林开始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黄翌歌
画符之后,就是施展术法,这一次,李长生虽然没有像画符那样,引起众人的惊叹,但是他出手利索,黄符咒语,在他的手中犹如行云流水一样,一一在众人眼前显现,自然也顺利过关了。。
至于第三关,就是开坛作法,李长生也算是有过几次经验,如今修为精深,施展起来,也是顺风顺水,让许多支脉的茅山弟子都为之头痛的试炼,在他的手中,却好似只是走了一个过场一样,轻而易举的就度过了。
三关之后,茅山掌教毫不犹豫的宣布李长生通过了试炼,也让他成功的进入了元符万宁宫中参悟道法,甚至能够借用元符宫八宝一用。
第一百三十八章 镇坛玉圭芴
元符宫八宝,当初在布置先天八卦阵的时候,李长生就听九叔提起过,只是当初九叔也只是随口一提,并没有讲述完全,如今,他才知道元符万宁宫八宝的来历。
宋朝之时,哲宗时期,其母孟氏不慎将银针吞于腹中,御医束手无策,孟氏坐以待毙。哲宗遂张榜全国求贤,茅山上清宗坛第二十五代宗师刘混康应诏入宫,用茅山道教秘传符篆和丹药治疗,令孟太后转危为安。哲宗深感茅山道士医术神奇,赐号刘混康“洞元通妙法师”,住持京师上清储祥宫。
徽宗继位后,先后赐送“镇山八宝”,即茅山道教九老仙都君玉印一颗、合明天地敕玉符一道、御赐宗坛玉圭一笏、哈砚一座、宣和御赐玉靶一口、上清大洞秘箓十二卷轴、上清大洞券简词十二卷轴、辽王诗简一卷,是为茅山八宝。
为了供奉八宝,茅山修建元符万宁宫,布下先天八卦阵,早年间,元符万宁宫被称为之印宫,便是因此而来。
随后,历经数代战火,茅山这样的方外之地也难以保存。其中玉靶、上清大洞秘箓、上清大洞券简词和辽王诗简尽数失传,这几样珍宝之中,藏有茅山一脉无数玄通术法,直指金丹大道,传说中,甚至藏有飞升成仙的法门。
若非是一一失传,如今茅山也不会最多只能修炼到阴神天师境界而已。
四宝失传之后,剩下的四件宝物便被封存在元符万宁宫中,非掌教不得开启,就连茅山总坛,都搬到了九霄万福宫之中,为的就是防止这四件宝物再有什么闪失。
剩下的四件宝物,各有玄妙之处,其中,九老仙都君玉印为茅山元符万宁宫镇宫之宝,法印者,乃权柄象征,一旦盖上法印,便能引动诸天神灵之力,便是一张普通的纸张,只要盖上法印,都能发挥出难以想象的力量。
相传乃是用和氏璧的一部分雕刻而成,有“夜食四两朱砂,日盖千张黄表”之说,乃是八宝之中,威力最大的一个。
玉圭上部之纹理远看似翩飞的蝙蝠,近观似飞龙在天;中部之纹苍茫若云雾之缭绕;底部之纹则层峦叠嶂,岚气袅袅。玉圭还有一个奇特之处,能随季节的交替而变幻出不同的颜色,春秋时常有‘汗水’渗出。
此物唤做镇坛玉圭芴,玉圭玉芴者,乃是禀奏上天,临朝听政之物,因此,此物也有上达天听,辨认正邪,望气辨吉,感悟天地之力。
哈砚玉质呈白色,对其哈气,砚内顿渗水珠,舔笔而蘸,自成丹朱之色。原砚左上角有两道细纹,形若鱼,形态逼真。每日子午之时,两条鱼便合于砚池内,人称‘子午归槽’。乃是用以画符的至宝。
合明天地敕玉符则是茅山一脉,万符根本,万符之宗,千变万化,可化诸天符箓,据说还能演化神文,妙用无穷。
四件宝物,各有神通玄妙,封存在元符万宁宫中,便是再强的妖魔修士,也休想靠近一步,就连茅山掌教,不到茅山生死存亡的时候,也不得擅动,也就是每一次有支脉之人通过试炼之后,可以瞻仰四宝神通,借用一次。
这一次,李长生除了要参悟道法之外,便是要借用镇坛玉圭芴一用,上达天听,替那山魈受箓,收受供奉,成为茅山一脉的神灵预备役。
按照元符万宁宫的规矩,李长生只能在宫内待上七天,七天的时间里,能参悟多少,就是他的本事了。
想要借用四宝的力量,也只能在这七天里完成,而且,为了保证四宝的安全,每一个通过试炼的人,只能使用一件宝物,李长生选取了镇坛玉圭芴之后,其他的三件宝物都被密法遮掩,哪怕他打开天眼,也一样视之不见。
在元符万宁宫足足参悟了六天,凭借月光宝盒,李长生又把那篇经文推演了不少,自身的修为也更加精深,可以肯定的是,等出去之后,好生修行一番,不出几年,就能成为天师了。
第七天,李长生走到玉圭前面,恭请了一番之后,将玉圭拿在手中,触手生温,一股清凉之气透玉而来,让李长生精神一振,感觉神魂都似乎在这一刻被洗涤了一番。
忍不住用月光宝盒的灵光看了看,李长生发现这玉圭之上灵光闪烁,比起九叔的八卦镜也不知强出多少,完全可以被收入月光宝盒之中,可见此物绝非凡物。
压住心中的心思,李长生掐动印决,捧着玉芴念道。
“三茅真君祖师在上,弟子茅山南传一脉弟子李长生,恭请祖师,祭告上天。”
“有那山精野怪,秉承天地之灵气,仰望日月之光华,修行有道,愿入门墙,司仰正道,神德一方。今有弟子李长生,告慰苍生,恭请上天,令其入神道,以茅山戒律化锁心符箓,束其心智,尊其法度,恭请三茅真君,急急如律令!!!”
话音刚落,便见噌的一声,一道灵光冲天而起,从玉芴之上,直射九天而去,隐隐之中,李长生感觉天空之中,似有天光打开,显化天宫仙苑。
见状,李长生正准备放下手中玉芴,忽然,茅山之上,一阵风起云涌,乌云滚滚,雷霆闪烁,犹如世界末日一样,黑云压下,恐怖的气息让茅山上下所有的生灵,哪怕是强悍如茅山掌教,都被这种威势压在地上。
“这,这是怎么回事”感受着这种毁天灭地的力量,李长生睁大双眼,心中一阵惶恐不安。
就在此时,怀中的月光宝盒忽然宝光大作,清冷的月光挥洒之下,瞬间将李长生笼罩其中,李长生顿时感觉那恐怖的压力为之消散开来。。
还没等他反应过来,就见自己的肉身在月光照耀下缓缓消散开来,只留下魂魄,乾坤法剑和镇坛玉圭芴。
随后,月光宝盒一开一合,李长生便觉白光一闪,眼前一黑,失去了知觉。
第一百三十九章 青云观道童
民国初年,青云山,一处巍峨庄严的宫观之中,只见一个身穿青灰色道袍的道童,梳着总角发髻,粉雕玉琢的脸格外的喜人,好似从画中走出的金童一样。
只不过,现在这个道童,却是一脸严肃,苦大仇深的样子,大人一样,让人见到就想笑。
可是,只有道童自己才知道,自己可不是什么孩子,这道童不是别人,正是历经了几世的李长生。
上一次,在元符万宁宫中,李长生刚刚用镇坛玉圭芴祭告苍天,将那山魈纳入门墙之后,接着不知道怎么的,就一阵风起云涌,随后,月光宝盒突然出现,化去了他一身血肉,将他即将生出阴神的魂魄一卷,整个人就眼前一黑。
再一次醒来的时候,就成了这个五头身的道童,怀中依旧躺着月光宝盒,不过和以前不一样的是,出了月光宝盒之外,乾坤法剑和镇坛玉圭芴也一并出现在他的手边,就连伏尸也静静地躺在月光宝盒之中,毫无动静。
只见李长生沉着一张脸,奶声奶气,一脸我很凶的样子盯着月光宝盒说道:“说,这到底是怎么回事,这一次我可没有死,也没有催动月光宝盒,怎么好端端的,又穿越了。”
听到自己软糯的声音,李长生的脸又是一黑,之前在怎么说,也是少年,现在变成一个奶童,对于一个大老爷们儿而言,未免有些难以接受。
月光宝盒自然是不会回答李长生的话的,毕竟它只是一个死物罢了,李长生也不过是借着话语,表达自己的愤怒罢了。
只可惜,这样奶声奶气的话语,非但没有任何帮助,反倒像儿撒娇一样,幸好房间里空无一人,要不然,怕是李长生都要羞愤欲死了。
努力调动这个身体里微不可查的法力探入月光宝盒之中,李长生想要知道,到底发生了什么事。
一开始并没有指望能够得到什么结果,可是当他的神念探入月光宝盒之中,居然还真的得到了结果,原来,这一次穿越,还真不能算是月光宝盒的锅,要说,只能算李长生自己惹出的事端。
却说李长生穿越时空,来到那个世界,本来并没有什么问题,可是,他动用镇坛玉圭芴,上达天听的时候,便引起了那方天庭的注意,李长生并没有经过那方天地的天地轮回,分明就是一个外来者,那方天庭自然容不得他,因此,茅山上空,才会突然风起云涌,雷电交加。
月光宝盒感应到了足以灭杀李长生的力量,又一次自发护主,带着李长生穿越时空。因为李长生并没有成为金丹真人,本身还是**凡胎,因此在月光下肉身瞬间消散。
只有镇坛玉圭芴不是凡物,乾坤法剑又是他的本命法器,与其荣辱一体,才被一起带了过来。
得到这个消息之后,李长生就是一愣,合着一直以来,自己都是一个黑户,只是上面不知道罢了。
结果这一次,自己上达天听,等于亲自把自己是黑户的事实捅了上去,上面一查,你这是个黑户不行,必须抓起来,结果月光宝盒为了保护自己,就带着自己穿越时空了。
一时间,看着手中散发着点点宝光,触手生温的镇坛玉圭芴,李长生不知道应该说些什么是好,自己捅出来的篓子,又能怪的了谁呢,李长生只能提醒自己,以后这样的事情,可不能再做了。
郁闷了好一会儿,李长生这才打量起这具身体来,通过身体里的记忆,李长生知道,这个身体也叫李长生,是青云山上青云观的一个道童,平日里就跟着师傅旁边修修道,端端茶之类的。
只不过前段时间,他师傅千阳子仙逝了,留下他一个人,在青云观就成为一个透明人,平日里也就是一口饭少了不了他的,别的什么都没有了。
如今正值民国时期,据说青云观观主篪阳子乃是当世高人,交游四方,各方军阀都会给几分面子,要不然,这青云观香火鼎盛,富得流油,早就不知道惹来多少觊觎。
这个世界,同样拥有各种各样的妖精鬼怪,倒是和上一个世界相仿,不过,这个世界中,鬼怪不少,但是害人的却不多,更多的,还是修炼有成的妖精,青云观,似乎就是这个世界顶尖的门派之一。
至于传统的茅山,龙虎山之流,却是不曾听闻。
大概了解了这个世界之后,李长生也找出了原身修炼的功法,发现原身虽然现在在青云观中不受重视,但是他师傅千阳子却是一代前辈高人,水涨船高,原身也学了不少青云观的精深法术。
只可惜,原身实在太了,不过刚刚入门,师傅就死了,无人教导,自然也就谈不上怎么修炼了。
看着原身修炼的法门,李长生却是轻噫了一声。
“这,这不是阁皂山的道术吗“
华夏道门,大大不下数百,各种传承不一。
其中,符箓一派,便以三山符箓为尊,这三山符箓,即茅山的上清箓,阁皂山的灵宝箓,龙虎山的正一箓,称为符箓三宗。至于后来的四派,天心派、神霄派、清微派、东华派均为符箓三宗分衍的支派之一,可见三山符箓的地位了。
身为茅山弟子,李长生对于其他两宗的符箓也有所耳闻,阁皂山,也称灵宝派,基本信仰,是长生成仙。其修炼方法,主要是符箓咒术,用它来召神役鬼,消灾除病,也用它上通天神,使修道者名登仙籍。其传承弟子注重祈祷请神、礼拜斋醮等法事进行“教化劝善”。。
导引炼气讲究存神、服气、叩齿、咽津来说,与上清茅山派接近,而从其重视符箓科仪方面说,又与与上清派有区别,而与天师道相接近。从其强调劝善度人方面来说,又与佛门经意有着相通之处。
看似无所不包,实则博而不精,在道门之中,便以灵宝派最为通俗,也是没落的最快的一个。
第一百四十章 师兄出尘子
不过,便是有再多的差别,总归还是道门一脉,尤其是,龙虎山,阁皂山,茅山被称为之三山符箓,其本身,也有着气运相连的地方,门派的密法,也多有相通之处。
李长生上一世就是茅山弟子,距离成就天师,也不过一步之遥,原身的功法,他只是看了一眼,就了解的七七八八,不说了然于胸,却也了解了大概。
青云观不愧是这个世界最顶尖的修行门派,传承十分完全,足够修炼到阳神天师的境界了,对于元神天师的境界,也同样有不少法门。
月光宝盒本身就有着提炼功法的力量,通过对青云观修行法门的研究,李长生发现,三山符箓的确有着相通之处,功法之间,也同样能够互相参悟。
经过月光宝盒的提炼之后,原本推演出的直指金丹大道的功法,如今直接推演出了中篇,直指元神天师的境界,只有最后的,成就金丹真人的部分,还一个字也没有。
李长生顿时兴奋不已,上一世的时候,最多只能修炼到阴神天师而已,如今,自己已经将功法推演道了元神天师的境界。据说,元神天师的境界,虽然不至于说能够存活数百年,但炼气固本,只要没有损伤,活上一百多年,也不是什么难事。
更关键的是,原身只是一个道童而已,能够接触多少精妙的道法,就算是他师傅宠他,也不会传他太多的东西,如果他能得到其他的青云观密法,说不定还能推演出直达金丹境界的修炼法门。
想到金丹真人陆地神仙的名头,李长生就一阵激动,好一会儿的功夫,才平息下来,开始修炼起来。
没办法,原身是在说太弱了些,不过是个**岁的孩子,根本没有多少法力可言,幸好,李长生已经是修炼过一遍的人,魂魄早就淬炼完全,没有多久,就恢复了不少法力。
春去秋来,几年过去,李长生也从原本的道童,变成了如今的道士,在青云观里,也是名声大噪。
最开始的时候,李长生的出名并不是因为他的道术,而是因为他的脸。不知道什么时候开始,观里的大道士,发现一个道士,成日里都板着一张脸,露出一副大人的样子,让人忍俊不禁。尤其是,这个道士,似乎对自己的声音很不满意一样,能不说话就绝对不说话,让观里的道士,总想去逗他说话。
不过后来,在李长生展示了自己的道术修为之后,这些情况就消失不见了,一来,李长生道术高超,他们不敢造次,二来,也是因为李长生的辈分不低,虽然年纪,但是因为他师傅的辈分很高,青云观里,比他辈分高的,也就只有两个人罢了。
要是他道术一般也就算了,道术高超,辈分还高,胡乱逗拢,掌教第一个就不会放过他们。
这几年,随着李长生年岁日长,老掌教篪阳子也寿终正寝,步了李长生便宜师傅的后尘,留下一个弟子出尘子,出任青云观掌教。
别说,出尘子三十出头,长得是一副仙风道骨,有道全真的样子,平日里一袭白绸,一尘不染,好似谪仙降世一样。
但李长生却清楚得很,这个便宜掌教师兄,面子不错,里子却实在一般,估计也就是堪堪淬炼三魂三魄的样子。
不敢说这个修为多么的差劲,但是作为青云观这样的一观之主,修为未免太弱。
而青云观也不知道是不是风水不好,还是盛极转衰,明明不论是千阳子还是篪阳子,修为都达到了阳神天师的境界,传说中的师祖,据说能够窥见元神天师的境界。
可偏偏师傅好汉,徒弟无能,千阳子和篪阳子之后,就没有收下几个亲传弟子,唯一一个矮子里面拔高个儿的,也就是出尘子了,剩下的一些道人,大多数通晓道术皮毛罢了,还不比上茅山南传一脉的实力雄厚。
也就是青云观底蕴深厚,留下了不少法器符箓,加上出尘子法力不怎么样,但见人说人话,见鬼说鬼话的本事还不错,加上他长得不错,摆出架子,加上祖上遗留,等闲邪祟,还真不是对手。一时间,青云观越发的香火鼎盛,据说连现在的大总统,见到出尘子,都要给几分面子,可见他的本事了。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