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之好运加身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梁可凡1
老妇扶她起身,道:“小娘子不用多礼,若不嫌弃,就在这里住下,饮食起居由奴婢侍候。”
这位美少妇自是商贾出身的美娘了。
美娘的父亲为攀附马顺,将她送给马顺为妾。她天生媚骨,进府后深得马顺欢心,马顺最爱看她脸上淡淡的,身体却狂热得让人恨不得揉碎了的样子。府里小妾虽多,宿在她房中的次数最多。
只是马顺一直不知道,她有一个青梅竹马的表哥,她进马顺府中那晚,表哥一时想不开,跳河了。
她得到消息,没有流一滴泪,只是发誓要为表哥报仇,只是一直没有机会。
马顺是王振的走狗,又是锦衣卫指挥使,要动王振,必须支开他。张宁让刘念调查王振,收集王振罪证时,便开始着手准备。大概跟曾是牢头有关,马顺好色,只能从女色上头着手。
负责这件事的是顾淳,他暗中着手调查马顺府上的妾侍们,发现这些女子不外乎三个来源,一来自青楼;二来自没有节操想拍马屁的官员们的孝敬;三是马顺自己搜罗来的。
无论哪个来源,都免不了逼迫。
有逼迫,就有不甘心。所以他重点调查几个受马顺庞爱的妾侍,发现有两个被逼进府,其中就有美娘。【# 免费阅读】
消息汇总报到张宁那儿,张宁略一沉略,便将她列为突破口。顾淳派人详细了解后发现她进府前有一段情,于是派府中能言善辨的仆妇乔装为裁缝,进府劝说。
顾淳本以为得冒极大风险,许仆妇提携她的儿子为亲随,仆妇也做好身亡的准备,没想一说明来意,美娘马上答应,十分配合。
有机会杀马顺,美娘哪会错过
如今事成,王振凌迟,马顺在法场被文官们打死,又查实五**罪,抄家在即,张宁特地交待顾淳,救出美娘,好好安置。
美娘以为必死,没想到能活。她不愿回家,于是在南城给她买了这座小院子,一应家具物什俱全,又有仆妇侍候,可谓想得十分周到了。
…………
马顺既死,指挥使空缺,群臣多上奏章请求由南镇抚司同知郭琳接替马顺。也有人觉得,郭琳性子太过温和,不如北镇抚司同知姜文举果断。有一个凶狠的锦衣卫指挥使是官员们的灾难,这样说的人,同样推荐郭琳。
一时之间,郭琳将成为锦衣卫指挥使的风声甚嚣尘上。
郭琳却知,他一定不会坐上这个位子。下属恭喜他时,他笑笑道:“圣意难测,本官能保住同知之位就不错
第73章 走马上任
接不接受
张宁只考虑三息,便长身而起,行礼道:“谢陛下。”
他年轻,没有资历,官职低微,可这又怎样马顺是从牢头一跃成为指挥使的,比他差多了。当然,当时弹劾王振公器私用的,都被下诏狱,交给马顺收拾了。
机会难得,不能错过。
朱祁镇笑得极是欢畅,道:“你我少年君臣,做一番大事业出来,上对得起祖宗,下对对得起百姓。哈哈哈。”
你以为我会拒绝,准备好劝我的说辞,没想到不用废唇舌,所以很开心张宁瞬间明白朱祁镇的想法,道:“臣自当为陛下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朕信任的,只有卿一人。”朱祁镇语出至诚,随即想到王振,脸上闪过一丝黯然,道:“朕以前信任他,他说什么是什么,没想到他竟会有谋害朕之心。唉!”
他没有谋害你,而是谋害你的江山臣子军士,帮了也先一个大忙。张宁无声自语,认真道:“臣世代忠臣,臣父在大同苦战,岂是王振可比”
勋贵子弟的祖先曾在沙场浴血奋战,因功封爵,这样的人不信任,要信任什么人王振只是一个不得志的教谕,有什么值得信任的
朱祁镇叹道:“朕被他蒙敝多年,要不是他担心没有下手的机会,以致事败,朕总有一天为他所乘。”
原来的历史轨道上,土木堡之变当夜,王振为愤恨他的护卫樊忠所杀,直到死,也没有表现出对朱祁镇不忠。
朱祁镇历经磨难,重登帝位后,便想起他的好。现在从他未建成的府中搜出障扇等御用之物,扇中还藏长剑,明摆着要刺杀朱祁镇,朱祁镇哪还会对他有丝毫情分每次想起,只有无尽的伤心懊悔和愤恨。
张宁道:“陛下吉人天相,哪能为宵小所乘”
…………
圣旨下,最为高兴的便是张辅,整个中军都督府都听见他的笑声。其次是杨士奇,他已经写信给张勇,提及议亲之事,想来不久便能收到张勇的回信。还有一个是悠悠。张宁一下子成为正三品大员,不用她多说什么,父王也会同意这门亲事。
呼声最高的郭琳出乎所有人意料,第一个以下属的身份拜访张宁,态度放得十分低。
姜文举则没有动静。张宁不知他葫芦里卖什么药,不过自己背后是皇帝,这个人若不能为他所有,自会撤换,倒也不用太担心。
文武百官得到消息,先是惊愕,接着惊慌,这位可是街头上有名的混混,曾仗着是勋贵子弟,成天打群架。虽然这几个月转了性,但俗话说,江山易改,本性难移,谁知道他会不会故态复萌
很多官员哀号:“又要有人冤死诏狱了。”
更有人愤愤不平:“什么时候诏狱沦为某些人的私刑”
为免夜里作噩梦,很多朝臣上奏章弹劾,其中言辞最激烈的要数御史们,他们总算有事做了。
奏章雪片一样飞到朱祁镇御案,朱祁镇看也没看,让贾小四取来大筐,装了两大筐。张宁过来,他指给张宁看:“朕知道他们会反对,没想到反对得这么厉害。”
毕竟从没有一位锦衣卫指挥使年仅十五岁,群臣不反对才是怪事。
张宁冷静道:“陛下准备怎么办”
你要收回诏书吗
一般来说,诏书下,断没有收回的道理,何况诏书得通过中书省,也就是说得通过杨士奇,他不同意随时可以驳回。
&nbs
第74章 新官上任
“大人年纪轻轻,正是无忧无虑的好时光,何必逞一时之快,以致半途夭折大人应知,历任锦衣卫指挥使鲜有得善终者。”郭有道苦笑道。
他原本想私下劝张宁,又想自己欠张宁天大的人情,没什么立场去劝他,于是一横心,干脆公事公办,弹劾了事。
没想到因此惹出大事。
误会啊。他心里咆哮。
“你现在就要不得善终了,还是先关心你自己吧。”张宁吩咐:“来人,给他弹弹‘琵琶’。”
“弹琵琶”为十大酷刑之首,具体操作是脱光犯人的衣服,把犯人双手捆起来尽力向后拉,凸显出肋骨和皮肤,然后用锋利小刀一刀刀割下去,最后露出森森白骨。
张宁话声刚落,屋外便有两个校尉应声而入,行礼道:“大人有何吩咐”
听到“弹琵琶”三个字,郭有道一交跌坐在地,见校尉进来,以为要行刑,慌乱之下,爬前两步,一把抱住张宁的大腿,哀求道:“大人杀了我吧。”
他不怕死,却怕受此极刑。
张宁挣开他的手臂,微微一笑,道:“你我原无私怨,只要你悔过自省,这刑罚么……”
郭有道听张宁口气松动,看到希望的曙光,忙道:“只要不受此极刑,下官,下官愿不再弹劾,不,下官愿追随大人。”反正我之前已经欠他的人情,就当将命卖给他算了。
变得这么快你是御史啊,应该宁死不屈,只留清名在人间。张宁无声吐槽,道:“追随本官”
“是。大人说怎么做,就怎么做好了。”郭有道只求不受极刑,哪怕立即被杀,也不在乎。
张宁挥了挥手,两个校尉退下。
“起来吧。”张宁在椅中坐了。
郭有道胆战心惊爬起来,官袍为冷汗湿透,好半天才道:“大人”我真的安全了吗
现在的郭有道哪还有半点仙风道骨的神仙模样不过一句话就让他如此失魂落魄,锦衣卫果然凶名在外。进锦衣卫三四个月,张宁第一次感受到锦衣卫的霸道凶残。难怪无数人削尖脑袋也要成为一名锦衣卫校尉,光明正大欺负人的感觉真的很爽啊。
张宁道:“你先在诏狱住几天,自可毫发无伤地回府。”
“还要进诏狱”郭有道的腿又软了,我已经愿意追随你了,你咋还将我下诏狱
“不会对你用刑,只是做做样子。如何”张宁道。
问我的意思我当然不愿意,可是我要不答应,还不是一样得进诏狱,只怕还会受“弹琵琶”这样的极刑。郭有道哭丧着脸道:“下官听大人吩咐就是。”
“你既愿意追随本官,本官自然不会害你。来人。”张宁安抚,随后一句威严的“来人”让郭有道再次腿一软,坐倒在地。
“大人,下官真不用受刑”他不放心地问了一句。他不怕死,只怕生不如死。
张宁道:“真的。放心好了。”
两个校尉再次进来,行礼道:“大人。”
他们是张宁的心腹护卫任荣和高小弟。张宁荣升指挥使,便让两人进了锦衣卫,成为校尉,方便跟在他身边。
虽然在外面,但屋里的对话一字不漏传进他们耳里,对这个弹劾自家小主人的家伙,两人哪有半点好感,行完礼,两对眼睛虎视眈眈,看得郭有道哀嚎:“大人,你说过不行刑的。”
张宁没理他,吩咐道:“请郭大人去诏狱住几天,就住上次王振那间屋子吧,一日三餐,别饿坏他。”
王振住过的屋子!郭有道眼前一黑,晕了过去。
任荣和高小弟一人抓住他一条腿拖了出去,给他上镣铐,弄进囚车,一路上不断有人道:“看到没有,御史弹劾锦衣卫指挥使张大人,获罪下诏狱了。”
消息越传越广,不到两个时辰,京城无人不知张大人心狠心辣,将弹劾他的御史郭大人下诏狱,看郭大人形容凄惨,想来凶多吉少,活不了啦。
弹劾过张宁有准备后事的,有担忧得整晚睡不着的,也有捶胸顿足,追悔不及的。正写奏章准备弹劾的则扔掉毛笔,点亮火折子把草稿烧了。
有些人不怕死,但怕死得惨不堪言;有些人则只是跟风,凑凑热闹。最重要一点是,大家跟张宁没有仇,只是觉得他太年轻,不堪担此重任,可谁也没想到这位只有十五岁的毛头小子竟然动作十分迅速,马上行动,把倒霉蛋郭有道整得生不如死。
或许下一个就轮到自己了。
太可怕了。
也有极少数不怕死,也不怕生不如死的御史,还想继续弹劾到皇帝收回成命为止。可惜奏章还没写好,就被妻子劝住了。你不怕死可以,先把我们母子安置好再去死。
看着妻儿了一把眼泪一把鼻涕,再硬的心肠也软了,只好把写了一半的奏章撕了,扔进废纸篓。
…………
距离乾清宫不远的一个偏静小院里,肥胖的曹吉祥听完汇报完后,脸色十分难看,待小太监离开,他来回踱了好一会儿,喃喃自语:“竟然将郭有道下诏狱,他怎么敢!”
张宁太年轻,不知道御史的可怕。他惹了马蜂窝了,不要说他,就是远在大同的张勇,只怕副总兵的官职也保不住。
曹吉祥笑了起来,自言自语道:“凭他也想和我斗呵呵。”
东厂和锦衣卫一向明争暗斗。以前为向皇帝争宠,没少互使绊子,最近两年才和平共处,原因很简单,这两个特务机构的实际掌舵人是王振。自己哪会跟自己过不去
现在王振死了,东厂厂公和锦衣卫指挥使之位空缺,曹吉祥等了好几天,没想到等来张宁成为指挥使的诏书。
皇帝好象遗忘了他。
幸好朝臣们极力反对,曹吉祥乐呵呵地看张宁的笑话,就接到张宁将郭有道下诏狱的消息。他想不通张宁哪来的底气,不过以他的经验,文官,特别是御史,十分难对付,看来张宁很快就要滚蛋了。
自己什么都不用做,只管看好戏就是。
…………
朱祁镇发现,今天送上来的奏章没有一封弹劾张宁的,就像这件事从没有发生过一样。
他以为还有奏章没送过来,一问贾小四,才知全在这儿,不由奇怪极了。
太皇太后病后不能再听政,王振已死,死人是没办法代替皇帝批红的,朱祁镇只好亲自处理政务。没想到刚接手,便遇到朝臣们弹劾张宁的事。
他头痛几天了,突然耳根子清静,一时很不习惯。
张宁进宫时,他好奇道:“卿是怎么做到的”
这手腕,了不起啊。
张宁微微一笑,道:“臣只是吓他们一吓,用事实告诉他们,弹劾臣会在诏狱凄惨死去。他们跟臣没有深仇大恨,没有政见分岐,没有利益冲突,自然不再纠缠此事。”
张宁没有说出口的是,没有深仇大恨尚在其次,重要的是,这些人以为他年轻,不经吓,没想到不仅没吓退他,反而让他亮出獠牙。
知道他的厉害后,谁还敢多嘴多舌
于是朱祁镇耳根子清静,张宁得以名正言顺成为有史以来最年轻的锦衣卫指挥使。
…………
第75章 人无信不立
天气渐热,几十斤的甲胄穿在身上,又重又热,是个人都受不了。张勇巡视回来,让亲卫解下甲胄,只着中衣,只觉十分凉快。
瓦剌派使者进关后不会再来滋扰,这段时间一般没有战事。
“大人,京城来信。”亲卫呈上一封书信。
儿子越来越出息,每次接到京城来信,张勇都老怀大慰,心情畅快,这次也不例外。他探手接过,看清信封上的字,惊道:“杨首辅的信”
杨士奇写信给他做什么不不不,杨士奇是他想巴结却巴结不上的内阁首辅,怎会写信给他
虽说朝中文官勋贵阉党互不来往,但文官处理政事,军饷钱粮得通过他们手,内阁,特别是首辅的权力还是大到无法想像的,张勇一直想和三杨走得近一些,只是不得其便。
如今杨士奇竟然来信,他第一反应便是:“这信是假的吧”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