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人传奇
时间:2023-05-24 来源: 作者:青城无忌
苏白见许望秋当着这么多人说自己是他爱人,脸唰的一下红了,拿拳头在许望秋胳膊上砸了一下:“你瞎说什么呢谁是你爱人啊!”
许望秋本来想让苏白唱的,见苏白不好意思,顿时改主意了:“我嗓子不怎么好,唱歌不是很好听,苏白同志比我的嗓子好。我看不如这样,由我跟苏白同志合唱一首《九九艳阳天》。说到《久久艳阳天》,还有一段故事呢!当初我跟苏白一起到乡下插队,我们那个知青点组织文艺汇演,要表演节目,我跟苏白被安排合唱《九九艳阳天》,因为经常在一起排练,我们就好上了。”
苏白无语地看着许望秋,你什么时候跟我一起插队了,我什么时候跟你一起演节目了不愧是导演系的啊,草稿都不打,张口就把故事编出来了!
许望秋继续道:“我跟苏白好几年没合唱来,配合有点生疏了,大家见谅啊!”说着他就唱了起来道:“九九那个艳阳天来哟,十八岁的哥哥呀坐在河边。东风呀吹得那个风车儿转哪,蚕豆花儿香啊麦苗儿鲜……”
许望秋嗓子确实一般,不过肯定比车厢的旅客唱得要好一点,大家都听到津津有味。当许望秋把“哥哥惦记着小英莲”唱成“哥哥惦记着小苏白”的时候,车厢里响起了暴风雨般的笑声,很多人笑得前仰后合。
男声部分唱完,许望秋把苏白拉了起来,让她唱女生部分。苏白有种挖个坑,结果自己却掉坑里的感觉,瞪了许望秋一眼,开始唱女生部分:“九九那个艳阳天来哟,十八岁的哥哥呀想把军来参;风车呀跟着那个东风转哪;哥哥惦记着呀小英莲……”
许望秋马上提醒:“不是小英莲,是小苏白。”
车厢里的旅客笑成一团,觉得这小两口太有意思了。
等到《九九艳阳天》唱完,车厢里掌声雷动,旅客们高呼“再来一首!再来一首”。于是,许望秋和苏白又分别唱了两首歌。
本着独乐乐不如众乐乐的原则,许望秋唱完《故乡的云》后,建议会唱歌都出来唱。
车厢里
第138章 领导小组
电影发行改革的相关内容,去年暑假就提出来了;但直到今年年初十三号文件才出台,足足等了大半年。许望秋以为出口公司也差不多,不等个大半年是不会有结果的,没想到这么快就出结果了,喜笑颜开地道:“怎么会这么快”
王岚西笑道:“太宗说,胆子要大一点,步子要快一点。搞电影出口公司不需要花太多的钱,又能挣外汇,中央肯定举双手赞成。我们的报告打上去后,中央很快就批准了。”
以前国家对电影更多是看成宣传工具,强调政治意识,现在国家工作的重心转到经济建设上,在政治上的考虑就没那么多了。王岚西的报告提交到中央后,高层领导非常惊讶,他们这才意识到电影是个大产业,具有火车头效应,可以带动玩具、图书、旅游等相关产业的发展。
韩国总统金泳三曾经说过:如果迪士尼一年的营业额和ibm旗鼓相当,那我们为什么不全力发展影视工业呢在金泳三的推动下韩国《电影振兴法》出台,韩国影视产业受到极大重视。在韩国政府的推动下,韩流很快成了气候,席卷了整个亚洲。
中央领导看到华纳兄弟、迪士尼等好莱坞影视公司凭借完善的影视产业链,每年营收高达数十亿美元,有了跟金泳三曾类似的想法。我们全年出口额只有一百多亿美元,人家美国电影公司一年的营收就有几十亿元。既然电影产业如此赚钱,能赚外汇,还能宣传我们的文化,那为什么我们不搞影视产业呢
在不到一个月的时间里,国务院就电影出口公司召开了两次专题会议。文化部更是将电影出口公司作为作为大工程来抓,并给各个电影厂下文件,要求各电影厂和电影公司全力支援出口公司。
王岚西凝视着许望秋,缓缓地道:“25号,26号,囯务院、计委、文化部,相继发布通知,正式批准成立电影出口公司的计划书,将中影公司输入输出处、中国电影合拍片公司、香江的南方影业、长城、凤凰、新联公司、清水湾电影厂,以及其他一些海外机构合并,成立中国电影出口公司,简称中/1出公司。”
许望秋正在喝茶,听到出口公司的简称,嘴里的茶水顿时喷了出去。他被茶水呛了一口,呛得眼泪都出来了,在胸口拍了好几下,才缓过劲儿来。许望秋十分无语,心想这什么破简称啊,这简称也太奇葩了吧!
王岚西见许望秋喝口水都被呛到了,心想望秋这小子什么都好,就是为人比较毛糙,喝个水都能被呛着,继续道:“成立出口公司的报告是我向中央打的,中央就把这件事交给我了,由我来负责。现在出口公司领导工作小组和办公室已经成立,很快出口公司会挂牌。国家对出口公司如此重视,那我们的第一部作品必须打响。想来想去,我发现还是你的《猎鹰》最合适。怎么样,你有什么想法吗”
许望秋知道第一部作品对出口公司的重要性,但他也非常清楚《猎鹰》对秀影厂的重要性。秀影厂为《猎鹰》花了不少力气,而且会给厂里带来上千万的收入,要是就这么被出口公司拿走,他们肯定有意见,甚至可能会对许望秋产生不满。
如果这样的话,那承包劳动服务公司的事都有可能黄!
许望秋觉得不能这么搞,沉吟了几秒钟,道:“秀影厂为《猎鹰》出了不少力,直接把电影划走,秀影厂肯定会不满,这样不好。我看不如这样,电影的投资秀影厂和出口公司一家一半,所得收益也一家一半。这样秀影厂获得的收益,比他们自己投资获得的收益还要高。有了《猎鹰》的例子,以后电影厂什么好项目,会主动来找出口公司合作。”
王岚西微微一怔:“一人一半,他们的收入还更高”
许望秋给王岚西算账:“就拿《锄奸》来说,《锄奸》拷贝是453个,拷贝费是453万。假设票房是1亿元,那么电影厂可以分到900万,加起来就是1353万。跟出口公司合作,票房1亿,出口公司可以分到3500万。一人一半的话,那电影厂可以分到1750万,足足多了400万。这还只是国内,加上海外他们就分得更多了。只要《猎鹰》取得成功,那其他电影厂有好项目,会第一时间来找我们。”
王岚西眼前一亮,这个主意好!这样一来,出口公司就不用为项目发愁了!
王岚西原来打算从各个电影厂抽调一批创作力量,组成出口公司的创作团队。这么做电影厂肯定意见很大,但出口公司没有自己的创作团队,只能这么做。现在听完许望秋的话,他突然发现,不从电影厂抽调人,跟电影厂合作的效果更好。跟出口公司合作,电影厂能多分几百万,不要出口公司费力去找剧本,各个电影厂会主动带着他们的剧本上门。
王岚西心情大好,笑道:“望秋啊,你可真是我的孔明啊!我最近正在考虑从电影厂抽调人选,准备把谢晋调过来。本来担心电影厂会很抵触,听了你的话,这个问题完美解决了。现在出国公司刚刚开始筹备,正是用人的时候。我看你就不要继续呆在北电,先到我们领导办公室来,出口公司正式成立,你就在出口公司任职。”
&
第139章 张一谋的麻烦
王岚西知道许望秋对电影的了解不是一般人能比,他看中的人技术水平肯定没问题,就道:“既然有心仪的人选,那你拟个名单出来,到时候好去电影厂调人。”
许望秋本来想问能不能进一批电脑,组建电脑特效团队。不过考虑到国内的条件,他觉得还是等几年,等出口公司有一定规模再搞比较好。不只应该有特效团队,还应该有研发团队,对电影器材进行研发。只是搞这些还为时太早,出口公司根本没有实力搞这些。
许望秋想了想,问道:“出口公司成立,应该会修自己的厂区,会修自己的摄影棚吧”
王岚西笑着道:“这个当然,我们不光会修摄影棚,而且要修最大最好的摄影棚,争取赶上国际水平。不过在电影厂修建起来之前,我们只能用其他电影厂的摄影棚。办公地点暂时是定在小关惠忠庵的对外贸易学院,那里是北影厂原来的厂址。他们借了我们一栋楼,让我们暂时在那边办公。”
1956年为协助北影新厂建设,应文化部邀请,苏联建筑专家库德里舍夫、结构专家拉甫洛夫、工业专家波德果夫、胶片专家吉洪诺维奇等先后来到北平。经过实地勘察,1957年,根据中苏双方的建议,将北影新址确定在当时北平安定门外小关惠忠庵。
在随后的十多年里,北影厂在这里完成了《林家铺子》、《青春之歌》、《智取威虎山》等赫赫有名的电影。不过运动开始后江卿为了让她的样板戏拍摄不受干扰,将北影厂搬到了北太平庄原铁道部干校旧址。1973年,原本被撤销对外贸易学院重建,选中了被遗弃的小关北影厂旧址。从此这里成为对外贸易学院的校园。
许望秋知道对外贸易学院就是后来的外经贸大学,笑道:“在外经贸中专办公挺好的,电影出口公司本来就需要对外贸易人才。要是在学校发现优秀的学生,直接拉到出口公司来。”
王岚西笑着道:“电影出口属于对外经贸,领导小组也有外经贸部的同志。因为我们没有办公地点,又缺懂外语懂外贸的人才,他们就让对外贸易学院借了一栋楼给我们办公。地方已经腾好,隔两天我们就会搬过去。要是你有什么事,直接到小关来找我。”
许望秋从办公室出来,顶着初春的寒风,顺着街道缓缓往前走着。寒风穿过衣服的缝隙,像钢针一样扎进血肉中,让人不禁微微发抖。不过许望秋的心里却是热的,里面燃着一团火。
电影出口公司很快就要挂牌,中国电影大规模对外输出的大幕就要开启。
韩国电影在80年代末90年代出基本上是香江和好莱坞电影的倾销地,不过到了90年代后期,随着韩国把发展文化变成了国策,韩国影视产业迅速崛起,韩流开始席卷亚洲。现在中国电影要开始对外输出,中国电影能在全球范围内掀起华流吗
许望秋相信可以,现在印度的经济和人口跟中国差不多,印度每年可以出口几百部电影,甚至能在俄罗斯市场取得巨大的成功,中国电影又有什么理由做不到呢
许望秋非常清楚电影出口是一项浩大的工程,靠自己单打独斗是不可能成功的。好在他不是光杆司令,在他的身边有一群志同道合的兄弟!
回到北电后,许望秋将刘林和张一谋他们叫了出来。众人来到城里找了家餐馆,点了几个菜,边吃边聊。许望秋把出口公司很快就要成立的事,以及国家对出国公司的规划都说了。
刘林他们听到国家要成立电影出口公司,要拍精品电影出口国外,非常振奋。作为电影人,听到国产电影在未来会大规模向国外出口,他们内心无疑是非常骄傲的。不过他们并没有意识到这跟自己有什么关系,毕竟他们毕业后会分到各个电影厂。
许望秋看着众人,严肃地道:“出口公司成立,对我们来说是难得的机会。电影出口公司的电影立足于国内,同时又瞄准了海外市场,希望能够卖到外国去。这种电影很难拍,就我们国内现在的电影拿出去卖,基本上卖不动。我们的电影要想在海外打开局面,就必须类型化,视听语言也必须要新颖。国内导演对类型片有研究的极少,指望他们肯定是指望不上的。你们不一样,你们对类型片都有研究。等到你们毕业,肯定会把你们拉过去拍电影,所以,你们要做好准备。”
“望秋,这是真的吗我们毕业后就可以到出口公司拍电影,而且还是拍投资几百万的高成本电影”刘林抑制不住内心的激动,双眼紧紧盯着许望秋。他是好莱坞商业片的爱好者,一直希望在未来自己能够怕那样的电影。此时听到许望秋的话,自然是激动无比。
张一谋、吴知柳、夏刚他们也都双眼放光,全部看向许望秋。
这一年多来,他们跟着许望秋学道了很多类型片知识,他们相信这些知识会让自己在未来大展宏图。只是北电学生从导演系分到电影厂一般要做几年副导演,才能够获得执导的机会。现在听到一毕业就有执导的机会,他们简直感觉自己像是在做梦。
许望秋微笑着道:“当然是真的,不过你们还要继续努力才行。南方影业赠送了我们学校一批录像机和录像带,有空的话大家好好拉一拉;另外你们可以尝试着写剧本。可以一个人写,也可以两三个人合写,用一两年的时候把剧本打磨好。这样等到你们毕业的时候,剧本已经打磨得差不多了,你们就可以带着剧本到出口公司拍电影了。”
第140章 遮片技术
《猎鹰》战争场面很大,如果说《锄奸》的战斗场面是一个班的话,那《猎鹰》就是一个师的水平。就场面而言,肯定比不过动不动调几万部队协助拍摄的苏联电影,但吊打好莱坞应该是没问题的。
《猎鹰》有两场特别重要的战争戏,电影开场我军进攻敌人时遭到敌人重炮袭击,伤亡惨重;电影最后燕双鹰指引我军炮火,炮击敌军炮兵阵地。这两场戏场面极大,炸点不是几个、几十个,而是几百个,甚至上千个。这么大的场面,这么多的炸点,如果没有一个出色的烟火师来把控,那绝对会出问题的。
在许望秋心中《猎鹰》烟火师的人选只有一个,八一厂于泽。
许望秋跟于泽合作过,彼此非常熟悉。在八一厂找到于泽后,他没有卖关子,直接道:“老于,这次我们准备搞一把大的,场面非常大,必须要有经验丰富的烟火师带队。别人的人我信不过,你就是我唯一的人选。”
于泽在拍《锄奸》的过程中,跟许望秋合作得非常愉快。作为特效师跟导演合作,最怕的就是那种什么都不懂的导演,瞎几吧指挥,瞎几吧下命令。后世国产电影特效被吐槽的原因很多,除了特效水平确实比不上人家外,导演不懂特效也是重要原因之一。
许望秋无疑是懂烟火的,对烟火相当了解,知道怎么拍才能拍出最佳效果。气爆技术国内在七十年代初就开发出来,但在国内应用不多,拍出来的效果跟火药差别不大。许望秋用气爆技术却怕出了令人震惊的效果,让无数人惊呼原来战争片可以这么拍。
于泽跟许望秋开起来玩笑:“是嘛,场面有多大”
许望秋嘿嘿笑了声:“我们这部戏的烟火和特效费是200万,如果不够,还可以再加!”
于泽被许望秋报出的数字吓到了,1974年重拍《南征北战》,场面那么大,投资也才140多万,这部戏烟火和特效就200万,这得多大的场面啊,他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200万,如果不够还可以再加,我没听错吧你们这部电影投资多少啊”
许望秋轻笑道:“你没听错。我们这部戏投资300万,如果有必要,可以增加到500万;如果还是不够,我可以向上面反应,要求增加预算。而且总参和总装备部批文已经下文,调1个步兵师、1个坦克团和2个榴弹炮团协助我们拍摄。我说场面大,绝对不是吹牛。你不感兴吗我听说你们厂有个叫尹星芸的烟火师不错,要是你不感兴趣,那我就去找他了!”
不想当将军的士兵不是好士兵,不想搞大场面的烟火师不是好烟火师。于泽听到许望秋要找别人,马上叫道:“感兴趣!感兴趣!尹星芸那小屁孩的技术能跟我比吗他做烟火师才几年啊你这部戏的烟火就交给我了。我的技术你还不放心吗”
许望秋哈哈笑道:“当然放心。那这件事就定了。对了,你认识北影厂的张尔赞吧”
“认识,我们一起拍过《南征北战》,我是烟火师,他是电影的特技摄影。”于泽只要许望秋找张尔赞做什么了,怎么,你想请他做特技摄影”
许望秋点头道:“对,我准备请他做特技指导。《猎鹰》特效镜头很多,需要特技方面的专家参与。《猎鹰》中的很多镜头爆炸和特效要一起做,需要你们配合。你陪我去北影厂走一趟吧。”
两人从八一厂出来,直奔北影厂。许望秋他们在办公室找到的张尔赞的时候,他正看啃英文资料。前些日子,张尔赞去了一趟美国。在美国他切实感受我们和别人在特效上的差距,于是,他搞了一些资料回来,刻苦专研,想要赶上美国人。
张尔瓒原本东北电影厂的摄影师,1954年国家要发展电影,急需故事片,组织上挑选了一批人到苏联学习,以便能拍摄和洗印彩色影片。魔影厂的戈永良原本是特技摄影的第一人选,但戈永良没有通过政审,于是,这个任务就落到了张尔赞的头上。
在苏联学习的过程中,张尔赞发现莫斯科电影制片厂图书馆内,有非常齐全的技术资料,但资料不外借,只能在图书馆阅览。张尔瓒心生一计,跟管理员说自己不懂俄文,想拿回去请教翻译。管理员同意后,张尔瓒便跟同伴把所有关于摄影、录音、洗印等方面的书借回去,一页一页用相机拍下来。
1956年张尔赞毕业回国的时候,将这些资料带了回来。在苏联学习时,张尔赞知道了苏联的红外线遮片技术。所谓遮片技术其实就是抠像技术,又被称为蓝背景法;红外线遮片技术就是利用红外线进行抠像。这种技术苏联对中国保密,也不卖设备给中国。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