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都市言情

逆流黄金岁月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浮生如草

    二者相比,当时还不算太财大气粗的川航当然优先会选择图-154飞机。

    解决买方之后,牟其中开始奔走卖方,他打听到,当时的苏联迫切需要中国的轻工业产品,而中国有大量的轻工业产品和食品积压在仓库里。

    牟其中就跟苏联谈判。

    他很能抓住人的心思,接待苏联航空工业部官员的地点选在燕京钓鱼台国宾馆。

    这个地方有什么讲究呢这么说吧,不久前戈尔巴乔夫同中国领导人还在这里举行过会谈。

    牟其中只是“无意间”透露了一下,一向唯上的苏联同志立刻肃然起敬。

    就这样,这笔不可能甚至有些荒谬的生意居然变成了现实,苏联同意了,同意了牟其中以罐头换飞机的方案。

    搞定川航和苏联方面之后,国内那些轻工业厂家当然不成问题。

    这时候的华夏,正值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化,市场非常低迷,很多厂家都有大量的轻工业产品和食品积压在仓库里。

    有川航和苏联方面的合同打底,在交易完成前,那些轻工业厂家甚至没跟牟其中要一分钱订金,就将价值几亿人民币的500车皮日用小商品轻易而且廉价地交给了牟其中。

    1991年中期,南德、川航与苏联方面达成协议,中方用价值4亿元人民币的500车皮日用小商品换购四架苏制图-154飞机。

    这笔贸易经媒体报道后,牟其中顿时成为全国热点人物,他自称从中赚了8000万到1个亿。

    “罐头换飞机”令牟其中一夜成名,也让他对自己的“空手道理论”深信不疑。

    他曾经很自信甚至带着骄傲地对来访的记者说过这么一段话:“过去的经济规律已经变得十分可笑了,工业文明的一套在西方停滞不前,在中国更是行不通,我们需要建立智慧文明经济的新游戏规则。有人说我是空手道,我认为,空手道是对无形资产尤其是智慧的高度运用,而这正是我对中国经济界的一个世纪性的贡献。”

    在今后的十年里,牟其中将他的这套理论一再地付诸行动。

    93年6月,牟其中在中国重庆举行隆重新闻发布会称:南德将与重庆大学合作,改造重庆火锅。5年内做到年销售收入100亿元人民币。

    94年,牟其中被《福布斯》列入全球富豪榜后,名声盛极一时,成为当时最显赫和让人敬畏的企业家,那股挥斥方遒的牟氏气魄似乎也越来越大。

     




第一百五十三章 搭错车的时代枭雄(三更求订阅)
    90年代,正值中国的市场经济在发轫之时,泥沙俱下、沧海横流,钻政策空子、打擦边球、甚至不惜走私、造假发达起来的老板不在少数。

    牟其中就是这么一个企图在政治资源与经济领域的灰色地带攫取利益的寻租者。

    而且他很有手段,做人很有一套,当时,一些很有政府背景的国有金融机构,如中国农业信托投资公司等皆与牟其中来往密切。

    他是最早看到国有企业解体及体制转型将带来巨大商业契机的人之一,他早年倒卖座钟及“罐头换飞机”都与此有关。

    92年之后,在中央决定对中小国有企业进行第一次产权改造的时候,他敏感地认识到这将是一场百年一遇的资本大盛筵,对陷入困境的国营企业的重组与倒卖是下一轮财富累积的主要手段。

    他频频宣布大型项目,其实都是为了从各地的金融机构融到资金,以空手套狼的方式在企业转型中获取利益。

    错了吗

    当然错!但错误并不在于他获取利润的方式,其后的十多年里,空手套白狼一夜暴富的人多了去了,只要稍微有点背景,就能从国企转型中咬下一片肥肉来。

    人家怎么没出事

    牟其中的错误在于,他太高调了,空手套白狼这种东西本来就见不得光,他却频频表达自己的思想和理论。

    他只是个商人,却抽着总理的心。说一些和商业扯不上关系的高论,做好像跟商人本分无关的事情,自然就引发了巨大的争议。

    他那些连续不断的大手笔确实吸引了不少目光,但细究起来,根本一点信服力都没有,最终也让他在政界、经济界、传媒界和社会公众层面多重失信。

    或许,91年,牟其中倒飞机的成功,是他名噪天下的开端,也正是其失败的源头。

    用中国的轻工产品去换苏联的飞机,这种原始的以物易物的贸易,成功的可能性几乎为零。因为涉及的数额太大,还缺乏信用中介,再一个,操作起来真的很繁杂。

    这种疯狂事,但凡头脑清醒的人几乎想都不敢想,牟其中却硬是把它变成了现实。

    咱再回头看这个奇迹,牟其中本人的胆识固不可少,但天意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当时国内经济过热,内需却严重不足,造成了大量的产品积压。却有巧遇苏联的顷刻解体,不要说资源,连国土都要重新划分。

    苏联局势空前动荡,这才使得俄罗斯人决心冒一次天大的风险,对明天摸不着头脑的飞机掌控部门一咬牙:“再不冒险,以后恐怕连冒险的机会都没有了。”

    就这样,在没有任何保障的情况下,飞机先期飞抵中国,牟其中以此拿到了第一笔资金,并一下子名扬天下。

    当时的人们认为他是神,或许他自己也以为自己无所不能。既然空手可以倒来飞机,那么,世界上还有什么做不到的事情呢

    但偶然当必然怎么可能每次都成功

    自从达成“罐头换飞机”的传奇贸易后,牟其中再没有认认真真地做过一笔生意。

    99年1月7日,他坐着黑色奥迪车到公司上班途中,在门头沟附近一路段,一名交警上前拦车,此时,早已布控守候的北京、武汉两地警员快速跟上,将之抓获。整个过程前后不到三分钟,路人均无察觉。

    牟其中遭拘捕时似乎并不吃惊,这是他早就预料到的结果。警员在他身上搜出一封信件,信中他请熟人在自己出事后照顾自己的孩子。

    纵横整个九十年代,他曾被当成财富、志向和韬略的象征,备受尊崇;也被称为“首骗”,名声扫地,只剩一地鸡毛。

    从“首富”到“首骗”,其实也就在一夜之间,这就是牟其中。

    楚阳为何称牟其中为搭错车的时代枭雄,因为他真的生不逢时。

    他



第一百五十四章 楚阳想“浑水摸鱼”
    楚阳虽然不清楚牟其中罐头换飞机的具体细节,但大致过程还是了解的。

    在谈妥买家和卖家之后,牟其中先是以川航名义层层申报进口飞机批文,最后与北京一家有外贸权的公司联系,以那家公司的名义签订轻工产品出口合同。

    这样,牟其中用川航和北京那家公司的营业执照自己做生意。按照约定,俄方的飞机与中方的轻工产品同时发货。

    但真是同时吗飞机飞行的速度和轻工业产品铁路运输的速度怎可同日而语

    俄方飞机最起码能提前一天到达可成都,中方的第一批轻工产品却起码得滞后一周才能到达苏联。

    牟其中很好的利用了这个时间差,第一架飞机到达成都之后,牟其中第一时间就以之抵押在银行贷款,然后将贷款付给轻工产品厂家,厂家发货给北京的那家贸易公司,贸易公司发货给俄方,俄方又发来第二架飞机,如此连续交易。

    至1992年8月,俄罗斯的4架飞机到了川航,中国的800多车皮的轻工产品(其中包括罐头食品)到了俄罗斯。

    但现在,俄方的第一架飞机其实还没抵达中国。那么,牟其中这时候应该还在川省筹备货物才对,怎么会出现在这里

    牟其中很快从楚阳身边走过,楚阳若无其事,杨四郎却敏锐地感觉到了异常。

    “怎么这个人有问题吗”杨四郎问。

    “这个人气场很足啊,刚刚他从咱们身边走过的时候,我都感觉有点难受。”薛大爷接了一句。

    “那不正常”楚阳心说,这可是牟其中啊,一代枭雄人物,能说善道,长久发号施令,往来都是一些大佬,气场能不足吗

    “这么说吧,这个人现在还不出名,但未来的几年里,他会是整个国内最璀璨的人物之一。”楚阳说。

    “那么牛卧槽,那要不要去过去认识一下”薛大爷问。

    “没必要。”楚阳摇头。

    若是马云和小马哥,楚阳或许还有兴趣认识一下,牟其中就算了吧。这人表面风光,却是个定时炸弹,绝对不能牵扯太深的。

    而且也没必要牵扯,牟其中还能风光很多年,但楚阳坚信自己也不会差。

    现在的他已经有了根基,有钱,有人脉,还有十多年的先知先觉,几年后,谁才是真正的大腿,还说不定呢。

    不过牟其中的出现倒是提醒了楚阳一事,苏联的解体成就了牟其中罐头换飞机的神话,他是否也能从中收获些什么呢

    楚阳感兴趣的当然不是飞机,而是汽车工业。

    后世,俄罗斯确实没有一款能够拿得出手的汽车品牌,但七八十年代,邻国的伏尔加品牌汽车可是赫赫有名的存在。

    现在虽然有些没落,但底蕴犹在。

    楚阳在想能不能趁苏联的解体来个浑水摸鱼。

    这个世界,或许没人能比楚阳更清楚苏联的解体造成的影响有多大。尤其是对俄罗斯,那简直是个寒冬,冰冷彻骨。

    在苏联解体后的几年中,美国金融巨头与前苏联内部的势力里应外合,大肆洗劫了前苏联的国家财富。

    这不夸张,甚至有些荒唐,荒唐到什么地步呢荒唐到美国以金融援助的名义,美国经济学家竟直接帮叶利钦修改总统令,美国律师竟直接参与制定了无数俄罗斯法律条文和政府规定,美国财政部在给俄罗斯财政部副部长的信中甚至详细指导如何制定和执行经济政策。

    俄罗斯经济的病情在众多“美国专家”的“悉心关照”之下,情况可想而知。

    毫无疑问,1991年的冬天,对俄罗斯人民来说绝对是个寒冬。

    前苏联解体后,国际金融家美其名援助但其实是在吸血,是在制造通货膨胀,就如一台绞肉机,所过之处,留下的只是满地的残躯碎肉。

    俄罗斯经济体系一夜之间奔溃,大批前苏联社会主流人士的毕生积蓄一夜之间灰飞烟灭。

    &nbs



第一百五十五章 同济同济,同舟共济
    牟其中在余杭的时候就带着他的团队下车了。再8个小时之后,楚阳几人的漫长旅途终于结束,第一次踏上了圣海这片土地。

    91年的圣海,不愧为华夏的经济中心,已经有了国际大都市的雏形。放眼过去,到处都是高楼大厦。桑塔纳、拉达、皇冠...各种豪车川流不息,直看得薛大爷眼花缭乱。

    “卧槽,这就是圣海吗楚阳,我怎么感觉咱们就像乡巴佬来的”薛大爷叫道。

    “不是像,事实上咱们就是乡巴佬啊。跟圣海相比,就连贝海看起来也只是个小县城,更别论咱们这些小农民了。”楚阳笑着说。

    “也是。”薛大爷点头,“咦,等等,行李啊,咱们的行李还没拿呢。”

    都出站了当然不可能回去拿,主要那些行李也可有可无,想了想,楚阳说:“不要了呗,咱先去买几件衣服,我再陪你去圣海大学报道。”

    “行。”薛大爷点头。

    楚阳打听了一下,带薛大爷几人去了商业街,买了几件衣服。

    衣服不是什么名贵的,就普通的大路货,只是质量还过得去。楚阳不想太惹眼,他们是去上大学的,没必要将自己弄得不合群。

    买完衣服之后,楚阳和薛大爷就分开了。用薛大爷的话说,上个大学而已,他又不是三岁小孩,哪用楚阳陪他去报道

    楚阳一想也是,薛大爷虽然有点神经大条,但新生报道这点事应该还算靠谱的。

    楚阳原本想给薛大爷配个大哥大,但薛大爷说什么也不肯,因为太贵,也怕丢。

    两三万一部的大哥大,弄丢了咋办这玩意太大了,又不可能时时带在身边。

    楚阳一想也是,他自己也不会拿着大哥大的,就放在行李箱里,需要的时候再拿出来用。

    在同济大学的门口,楚阳和杨家二郎也分开了。楚阳让后者在同济大学附近物色一个住处,算他的私人小窝。

    楚阳不想标新立异,上大学他会住宿,但有个私人小窝总不错的,也方便行事。

    ......

    一进大门,几个大字扑面而来,气势磅礴:同舟同济!

    这是同济大学的老校训,当时,同济之所以取名同济,正是因为其倡导的是“同舟共济、自强不息”的精神。

    至于“严谨、求实、团结、创新”这个校训,其实是后面才提出来的,也充满了现代感。

    除此之外,同济大学其实还有个古训:仰天地之正气,法古今之完人。

    是不是很高大上档次

    屁的高大上!

    楚阳感到的其实只是心酸,为这所大学而心酸。同济大学的命运真的很坎坷,就如果我们这个国家一样,劫难重重。

    它始建于1907年,那属于民国时期,却也是整个华夏病危的时刻,内忧外患。

    始一建立,同济大学便与国家命运、民族复兴紧紧联系在一起,也注定其之后的坎坷之路。

    历史上,同济大学真的很惨。惨到什么地步惨到抗日战争时期,同济大学全校房屋15幢均被炮弹及炸弹轰毁,无一完整者。

    大礼堂被日飞机掷弹炸穿7个大洞,医学院生理研究馆、中学部、教师宿舍及新筑将竣工之宿舍共被日飞机掷弹炸穿12个大洞,此外,被日军炮弹攻穿与机枪打破之板壁窗户尚不知其数。屋瓦横飞,梁崩栋折,尤以附设工厂大部分竟至塌为瓦砾场。

    自此,同济大学开始了艰苦卓绝的内迁办学岁月,先后迁往浙江金华、江西赣州、广西八步、云南昆明等地,可谓颠沛流离,受尽苦难。

    直到1940年秋,学校迁往四川省南溪县李庄镇才稳定下来,开始了5年半的内地办学时期。在此期间,一批批同济师生投笔从戎,浴血沙场,奋战在抗日救亡的第一线。
1...4142434445...92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