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大明咸鱼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天煌贵胄

    望着对面一个劲揉着老腰的刘少冲,麦铎心里的火气就一阵阵的往上涌,如果不是知道自己还要靠着这个死太监,麦铎就恨不得抽出刀来,然后一刀将这个王八蛋捅个半死,然后再捆在马尾巴后面拖死他!

    恨恨的瞪了刘少冲一眼,麦铎才开口道:“现在怎么办”

    刘少冲道:“依咱家对大明皇帝的了解,只怕追杀咱们的大军已经集结好了,估计用不了几天的时间就能到边市城。也就是说,后面咱们不光要面对鞑靼人的追杀,更要面对大明军队的追杀。”

    麦铎皱着眉头道:“不要挑战我的耐心。你想要的,我会尽量给你,包括你要杨少峰的人头,我也帮过你了。

    但是你也要知道,我之所以留着你到现在,就是希望你能为我效力,重振大元的辉煌,而不是在这里胡说八道这些没有用的。”

    冷笑一声后,麦铎又接着道:“如果你没有什么好办法,我或许可以把你交给那个明朝的杨癫疯,然后退回到漠北。”

    刘少冲同样皱着眉头道:“咱家只是实话实说罢了,大汗如果不愿意听,那我也没有什么好办法。不过,想要解决眼前的问题,倒也不是没有办法。”

    见麦铎依旧脸色不善,刘少冲倒也不再卖关子,而是将自己的谋划直接说了出来:“咱家在来草原之前,曾听到消息说土鲁番使臣马黑木等人要归国,这对于大汗来说,便是个极好的机会。”

    麦铎冷笑一声道:“上次围攻边市城,你说也是个极好的机会,可是后来呢”

    刘少冲道:“上次我原本就说分兵两路,先派一支偏师装成马匪去袭击兴和堡,以便引出边市城的守军,是大汗自己不愿意。

    即便如此,如果不是后来进城的那些人太过于心急,又怎么会让明军发现异样,又怎么可能会导致计划失败如今大汗倒要来怪我”

    脸色阴情不定的麦铎深吸了一口气,沉声道:“这些事情都已经过去了,现在再说这些,也没有什么意思了。你就说这一次吧,土鲁番的使臣归国,跟我们有什么关系”

    见麦铎不动声色的就将自己拉进了所谓大元帝国的阵营,刘少冲心中冷笑一声后便直接开口道:“有鞑靼和瓦剌那两个猎狗带路,估计明军很快就能咬上咱们,就算咱们一路往北,估计他们也能追过来。

    与其被他们慢慢追上,倒不如咱们主动西进,既能对那些小部落的头人们有个交待,也能寻机劫杀了马黑木一行人,然后栽赃给那个杨癫疯,正好一举两得。”

    麦铎皱着眉头道:“就算马黑木等人走草原,应该也会有骑兵护送吧,咱们就这么正大光明的截杀他们,能成”

    刘少冲阴恻恻的狞笑道:“只要人死光了,这漫天的风沙就会盖住一切,只要咱们传出消息是他杨癫疯干的,那就是他干的,土鲁番还能派人来查出什么

    想想当初咱们在边市城下捡回来的那些刀剑,只要随手扔上几件,上面那些带着大明工匠编号的东西就能把这件事给钉死,到时候他杨癫疯就算是长了几百张嘴也洗不清楚!”

    沉默了半晌之后,麦铎才开口道:“我就再信你一回,如果这次还不成功,我就会让你知道什么叫做生不如死!”

    刘少冲冷笑道:“只要大汗能够依计行事,咱家可以保证出不了问题。但是如果再出现跟上次夺门之时一样的情况,那咱家可就没什么好办法了。”

    ……

    朱高煦很头疼,麦铎那个狗东西跑的无影无踪,就算是鞑靼部最好的骑士也被乱七八糟的痕迹给带偏了,连着在草原上晃了十几天之后才找到麦铎所部的踪迹——没有向北,反而一路向西。

    被阿鲁台派过来跟着当向导顺便管着三千扈从军的脱火台找到朱高煦,斟酌道:“现在看迹象,麦铎所部是一路向西,但是他们的目的在何处,却是没办法判断出来。”

    朱高煦拿着脱火台划出来的地图,又将麦铎部的走向在地图上面比划了半天,朱高煦才皱着眉头道:“他们是往居延海去的”

    脱火台点了点头道:“看现在这个样子,应该是。过了居延海,再过了金山,他们就能直接达亦力把里,然后就可以直接进入西域,到时候我们就真的没办法




第一百零五章 户部没钱!
    理论上来说,如果两个月的商税是十万两,将之乘以六,大概一年的商税就是六十万两,大概能占到整个大明商税的一百八十六分之一,如果边市城再扩大一些规模,那这个商税的占比可以还会更高一些。

    当然,这只是理论上来说的,因为草原上的牛羊生长也需要时间,这玩意可不是吹气球,一眨眼的功夫就能长大然后出栏卖掉。

    而且边市城的商税也不可能只是简单的乘以六,这里面需要计算的东西多如牛毛,光凭杨少峰一个程序猿出身的网络写手,根本就没办法捋清楚。

    不过杨少峰捋不清楚没关系,自己家的顶头大佬是夏元吉,到时候让他派几个苦力过来干活就好了。

    眼下这情况,杨少峰就相当于甲方,别管夏老抠派多少苦力过来,哪怕是四品五品的苦力,那也就是乙方。

    就算是甲方提出要五彩斑澜的黑,乙方那些苦力不也得老老实实的实现么。

    然后杨少峰就开始怀念起朱瞻基那个蠢货了——要是朱瞻基还没有滚回顺天府,那自己就不用苦逼的写奏疏,完全可以口述之遍之后交给朱瞻基去写,现在可倒好,完全就得靠自己。

    歹命啊……

    更让杨少峰头疼的还是边市城。

    边市城里面的破事儿太多,随着鞑靼跟瓦剌的互相攻伐,这一场快把人脑子打成狗脑子的劳工战争愈演愈烈,越来越多的普通牧民已经厌倦了这种不知道哪天就会被抓去当劳工的日子,所以干脆想着跑来边市城居住。

    问题在于,边市城从一开始的规划就不是什么居住型的大城市,而是一个贸易型的小城,主要就是用来搞定边市贸易的,整个城的面积并不大,哪怕是后来杨少峰打算往外扩张一些面积,实在上可供居住的面积也不大。

    忽然爆增的人口给边市城的整个城市体系都带来了极大的压力——其他的事情先不说,光是水源就足够让梁经纶和齐慕堂掉头发了。

    倒是食物方面是最好解决的,边市城里面别的东西不多,就是牛羊和粮食足够多,就算这些跑来投奔的牧民再多一些也没有问题。

    当然,人数的暴增也不是没有好处。

    除了劳动力更加充足之外,一些小商小贩也开始出现,其中尤以那些摇着拨浪鼓,走街窜巷卖针头线脑的小贩最受欢迎,就连林羽新开的那家醉仙楼的生意都比往常好了些。

    总之,总总迹象就表明了一件事情,边市城眼看着就得进行二次扩建。

    但是有人曾经说过,一千个人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尽管杨少峰和梁经纶等人都认为应该扩建,但是在怎么扩建的问题上,杨少峰和梁经纶还有齐慕堂出现了分歧。

    梁经纶和齐慕堂的意见一致,基本上扩建肯定是要扩建的,但是最好是彻底分为内外两城,正在扩建的新外城和原本的内城划为一体,供边市贸易和居住所用,再新扩建出来的外城给那些新来的鞑靼人和瓦剌人居住。

    而杨少峰的意思则是要干就一步到位,直接把边市城再向外扩,现在正在进行的扩建干脆停工,等工部和户部的苦力们到位了,再重新规划。

    最好是参考中原那些那够容纳百万人口的巨型城池,比如长安、洛阳之类的,然后将整个城市按照不同的区块进行划分,比如将西城划在学校和居住的地方,东城划成边市贸易的地方,南城和北城用来干别的。

    程汉选择站在杨少峰这一边。

    从理论上来说,像程汉这种从九品的吏目,其实对于这种城池扩建之类的事情是没有发言权的,有的只是等上官决定好之后老老实实的执行的执行权。

    但是杨少峰认为自己经常当个咸鱼,而梁经纶和齐慕堂的精力大部分都放在了互市和收税上面,对于整个边市城的把握反而不如程汉这个从九品的吏目,所以一定要求让程汉也来发表意见。

    然后程汉就对杨少峰的理论提出了支持。

    原因很简单,如果说杨少峰更像是大当家,梁经纶和齐慕堂是各自负责一摊子的二当家,那他程汉就是统管整个山寨的大总管,对于山寨各项事情和需求的了解,甚至还要在杨少峰和经经纶以及齐慕堂三人之上。

    所以程汉的意思很简单,表面上看起来,梁经纶和齐慕堂的方案很靠谱,但是实际上,在现在这种每天都有新牧民涌入的情况下,倒不如直接按照杨少峰所提的方案,直接一步到位,将这个小小的边市城直接升级为一个特大型的城市。

    因为升级之后的边市城就不再只是区区一个小城,按照规模也应该上升到州或者府的规模——别管自己能不能成功升级,起码有能一堆人来帮着自己分摊一些,不至于像现在这样儿,忙到连寻花问柳的心思都升不起来……

    ……

    同样的问题让户部尚书夏元吉和工部尚书吴中感觉很头疼。

    夏元吉觉得还不如让麦铎砍死杨癫疯呢,这混账东西能捞钱是不假,但是这混蛋也是真能找麻烦,同时还更能花钱!

    建个洛阳、长安那样的巨城

    亏得他杨癫疯敢想,特么国库都空得能跑老鼠了,上哪里弄银子去建那么大的城池

    吴中跟夏元吉的想法差不多



第一百零六章 劳工不够用啊
    这老朱家的皇帝,其实跟老刘家的差不多,反正就没有一个好东西!

    什么叫做新城之事你看着办就好

    合着要啥没啥,除了工部和户部派过来的那几个苦力能参与选址和规划,合着剩下的从材料到人工再到施工全得我自己来最后再让工部那几个苦力验收

    这特么不是欺负人么!

    难道他朱老四以为建城是和泥巴还是说建城就跟那些小孩子过家家酒一样,随口指着一块地说这是城池就行了

    建城难道不需要对整个城市进行规划不需要打地基不需要用到砖石不需要用到水泥和钢筋之类的玩意

    对于这种摆明了占自家便宜的行为,杨少峰骂骂咧咧的选择了忍。

    不就是砖石水泥么,水泥那破玩意只要找到了合用的石头,还不是说开窑就能开窑,青砖之类的东西就更简单了,拿泥巴烧就完了!

    至于石头,整块儿的上好石头可能得专门去弄个矿山开采,但是小碎石那些东西可就太好办了,煤矿上面有的是矸石可以用,正好还帮煤矿清理垃圾了呢。

    至于钢筋之类的东西……杨少峰忍不住叹了口气,慢慢折腾吧,有上好的焦煤在手,还愁弄不出钢筋

    所有的问题绕上一百八十遭,最后又回到了最初的问题上面——规划和材料其实好解决,真正的问题是人手不够。

    别看扯里帖木儿和把安台他们总是往边市城运送劳工,可是自打那些小部落都跟着麦铎跑路之后,现在他们能抓的劳工其实并不多,一次往往也就百十个,而且还是隔一断时间才能送一回。

    至于鞑靼和瓦剌两部的劳工,则是因为鞑靼人本身实力要强一些,而瓦剌人则得到了大量的明军制式兵器,双方都保持了很好的克制……

    劳工的供应数量变少,而煤矿上面又需要大量的劳工参与的采煤的工作中去,就连那些健壮一些的妇人都被弄去洗煤了,更别说后面还有水泥窑、砖窑、钢铁厂、运输队了。

    就这,还没算上需要人数最多的工程队——整个新城的规划比之原来的规模要大了无数倍,需要的人手自然也不是修建学堂所能比的。

    摸着下巴上的几根绒毛一样的胡须琢磨了半天,杨少峰也没想出什么好办法来。

    卫所自然不能轻易调来当工程队,招募人手需要花银子,偏偏夏老抠还那么大方的给了十万两,就算用来招募工人,估计也招募不到几个。

    左思右想之下,杨少峰觉得这事儿还得着落在鞑靼人和瓦剌人身上。

    ……

    扯里帖木儿,把安台,思勤,图门吉日嘎拉四个人强忍着抄刀子砍死对方的冲动,皮笑肉不笑的坐在酒桌前面,打算听听杨少峰怎么说。

    常庚先生曾经说过,在家靠父母,出门靠朋友。

    很显然,扯里帖木儿就是杨少峰的好朋友,而且是很好的那种,现在杨少峰遇着困难了,自然就把老扯给想起来了。

    然后杨少峰就把扯里帖木儿和把安台等人都给请了过来——能靠一桌酒席解决的事儿就别用两桌酒席,现在钱少,得省着点儿花。

    杨少峰给四个人分别倒上酒,又施施然的给自己倒了一杯,这才笑眯眯的端着酒杯道:“边市城外的事情怎么样,跟咱们的关系不大,可是在这边市城里,大家都是好兄弟,先喝一杯!”

    好在四个人都非常给杨少峰面子,一个个的都笑眯眯的端起好酒杯,陪着杨少峰一起喝了一杯。

    杨少峰的心里很清楚,四个人与其说是给自己面子,倒不如说是给自己身后大明的面子,或者说是给银子的面子,所以随便找理由劝了几杯之后,杨少峰就直接放下酒杯,然后笑眯眯的道:“今天把哥几个喊到一起,其实是有一件发财的事情要跟几位商量。”

    扯里帖木儿嘿嘿笑了一声道:“杨兄弟有什么事情就尽管直说,我家太师说了,杨兄弟的事情就是我们鞑靼的事情,肯定要给你办的妥妥的。”

    把安台冷笑一声道:“说的好像这草原就是你鞑靼一家的似的。我们顺宁王殿下也曾说过,杨提举的事情就是我们瓦剌的事情,不光是我们马哈木部,包括太平和秃孛罗都会鼎力相助。”

    杨少峰哈哈笑了一声,举着酒杯道:“蒙古人个个都是能打仗的好战士,咱们为什么要互相敌对明明只要越过一个小山头就有肥美的青草,现在却为了脚下的沙子而角斗,岂不是太蠢了么”

    杨少峰的话却是将扯里帖木儿等四个人都说愣了。

    四个人能混到出使大明的程度,自然不可能是什么傻子,对于草原变成现在这番模样的原因,自然也是一清二楚。

    如今这罪魁祸首就坐在四人身前,却大言不惭的说什么不应该互相敌对

    长生天在上,是眼前这位杨癫疯没有睡醒,还是我们喝的酒太多,以致于分不清楚现实和虚幻

    扯里帖木儿瞧了瞧把安台,又瞧了瞧在草原上鼎鼎有名的贤者思勤,然后才开口道:“铁木真和扎木合当年还是结义的安答,两个人都是英雄,可是草原虽大,却容不



第一百零七章 牧民变劳工
    只是刚刚喊完口号,扯里帖木儿就有些泄气的道:“刚才杨兄弟说明明只要越过一个小山头就有肥美的青草,可是实际上的情况却是,我们翻不过山头去。

    我们的东边是兀良哈部,再往东便是辽东,东北便是奴尔干都司,这些地方的人我抓来做劳工,你敢要”

    斜眯着眼睛打量了把安台三人一眼,扯里帖木儿又接着道:“他们倒是还算不错,只要往西,便能到达撒马尔罕,想要找劳工却是比我们方便许多。”

    把安台同样眯着眼睛道:“那你可以去找你家太师商量商量,咱们把草场互相换一下,你们去西边抓劳工,我们去东边,如何”
1...3536373839...92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