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大明咸鱼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天煌贵胄

    又有人道:“就是,咱庄子里的好姑娘多的是,干什么费劲巴拉的娶什么公主大少爷,我家有个女儿,如今年方二八!”

    “拉倒吧,你家姑娘喂起猪来倒是一把好手,可是她会吟诗作对么会琴棋书画么”

    眼见这些人把话题越扯越远,又瞧了瞧脸色已经越来越黑的朱瞻基和林羽,杨少峰忍不住哼了一声道:“都给我停下!本公子喊你们来可不是听你们扯闲篇的,是有正事儿!”

    见杨大少爷说有正事儿,已经跑偏到谁家姑娘好看谁家姑娘屁股大的这伙人才

    才算是停了下来,纷纷叫道:“大少爷有事儿尽管吩咐,谁要是皱一皱眉头,就是缩卵子的软蛋!”

    望着这些满口粗话的庄稼汉,杨少峰心里却是一阵火热——这就是自己的基本盘,这是跟着自己上战场能替自己去死的亲信!

    又一次咳了咳嗓子后,杨少峰道:“都听说过三元天下有,六首世间无吧本少爷就是这天下少有的六首状元!”

    见底下人又是一阵哄笑,杨少峰又接着道:“为啥少爷我能高中六首状元那肯定是咱们庄子的风水好,对不对”

    人群中有人高喊道:“大少爷是文曲星下凡在咱杨家庄子,那咱杨家庄子的风水肯定是极好的,以后说不定还能出个宰相!”

    杨大少爷颇为认同的点了点头,开口道:“说的好!可是要出这宰相啊,不能光凭咱们在这里吹牛皮,得真出了才算!”

    见底下众人点头,杨少峰便接着道:“可是想要出个宰相也不是那么容易的,起码得让娃子们读书吧”

    &n




第三十章 让人感动的蠢蛋
    如果说到杨大少爷的学问,别说是杨家庄子的人,就算是全天下的读书人都聚在一起,也不会有人怀疑。

    哪怕是那些恨杨大少爷不死的腐儒也得承认杨大少爷的学问,然后再恨恨的骂上一声有才无德,非人哉!

    但是要说到种地,杨家庄子随便拉一个庄稼汉出来都不带正眼瞧杨大少爷的——吹什么牛逼呢,你会挖坑你会浇水你会收割

    至于说到养猪养鸡养鸭什么的,大柳树旁的那些糙汉子已经笑成狗,有人叫道:“大少爷,论到饲养生灵,这杨家庄子的大姑娘小媳妇随便找一个出来,都比你强!”

    杨少峰黑着脸喝道:“闭嘴!少爷我上知天文,下晓地里,前知八百载,后晓五百年,难道你们还能比本少爷更有学问么”

    二大爷咧着没几颗牙的嘴笑道:“学问还能用来养猪养鸡鸭”

    杨少峰点了点头道:“这是当然。我曾在一本古籍中见过,前唐之时有云家庄子富庶无比,便是因为他们庄主也是像本少爷这般有学问。”

    见众人依是一副不信的表情,杨少峰便摇了摇头道:“我问你们,猪吃什么鸡吃什么鸭子又吃什么鱼儿又吃什么”

    人群中一个汉子高声叫道:“猪自然是吃剩饭剩菜,还有猪草,还有五谷轮回之物。

    至于那鸡么,自然是吃虫子的粮食,鸭子吃的是小鱼,小鱼吃的又是虾米!”

    杨少峰指了指不远处的小山,冷哼一声道:“那边买的山头大家都能看见,在上面养鸡,鸡粪能肥了猪草,猪草拿来喂猪,然后沤了树叶的猪粪再弄去肥地。”

    再伸手指了指山脚下的一块上等水田,杨少峰又接着道:“看到那儿没,明天就给少爷我开始挖,挖几个鱼塘出来,里面弄上鱼苗养鱼,顺便养鸭子,等清塘时把挖出来淤泥弄去肥地!

    怎么着,真以为少爷我光知道读书,不知道这些事情告诉你们,少爷我懂的多了,你们还有的学!”

    二叔公咂巴着嘴道:“是,少爷说的对,照您这么说,养鱼倒也不错,可是这鱼苗上哪儿去弄还有这鱼塘又该是怎么个章程”

    杨少峰道:“咱们庄子这么多人,回头去找个河捞去,实在不行就上集市上买,大鱼小鱼都弄回来一起往鱼塘里放。

    至于这章程么,多挖几个鱼塘,找几个人过来看护投食,卖鱼的钱按人头分,只要是咱们庄子里的就有份,我家要两成。”

    说完之后,杨少峰又坏笑道:“回去之后都努力努力,多生了娃才能多分钱,生的娃少了就只能看着人家分钱了!”

    大柳树下再次哄笑起来,有人扯着嗓子喊道:“大少爷放心,俺们今天回去就生娃娃,倒是您,啥时候给俺们生个小少爷”

    杨少峰瞪了一眼,喝道:“就你能是不是再这么多废话,明天你自己去挖一个鱼塘出来,挖不出来不许你吃饭!”

    见那人缩了缩脖子,杨少峰才接着道:“现在少爷我就问你们,这读书有没有用少爷我养这些玩意是不是比你们厉害”

    二大爷点了点头道:“少爷确实厉害,这么一算计,养这些东西的本钱可就少到几乎没有了,而且地也能堆肥,到时候收成会更好,少爷高明!”

    见杨少峰笑眯眯的点了头,二大爷才捋着胡子道:“可是少爷,咱们这些东西养了,之后光咱们庄子上吃”

    杨少峰却是指了指林羽道:“顺天府第一号的酒楼醉仙楼少东家就在这里,那些猪肉和鸡鸭鱼肉直接卖给醉仙楼,有多少也不够他们要的!”

    林羽见杨大少爷指到了自己,便站出来做了个罗圈揖,朗声道:“姐夫说的没错!以后大家伙儿家里的鸡鸭还有鱼,尽管往醉仙楼送,就按着市价来,有多少收多少!”

    人群中有人喊道:“那咱们岂不是要赚大钱了”

    杨少峰笑眯眯的道:“何止如此以后谁家养鸡养的多,完全可以拿去卖不说,自己还能将鸡给卤好了拿去单纯的卖鸡肉可赚钱多了。

    还有那些猪肉什么的也是一样的道理,自己弄个铺子,总是能多赚一些。”

    杨少峰的话音落下,周围的人群又有乱起来的迹象,二大爷却是顿了顿手中的拐杖,瞪着周围的汉子喝道:“都给我闭嘴!”

    等人群再次安静下来之后,二大爷才向杨少峰道:“大少爷,按理说,您这一片好心,想要提携咱们这些苦哈哈,咱们心里都知道,也得领这个情。

    可是大少爷您也得知道,这吃不穷,喝不穷,算计不到要受穷。

    您买这些猪仔和鸡鸭确实花不了太多的钱,可是还有学堂,还有那些娃子的书本,没有回头钱,光靠您撑着

    就那几个鸡蛋和没人要的猪头猪蹄猪尾巴还是那两成卖鱼的钱

    我们这些庄稼汉倒是不亏,那上好的肥肉和前后腿肉卖给醉仙楼肯定赚钱,但是您呢

    且不说咱顺天府吃鱼的人本就不多,也不说那骨头和瘦肉本就不值钱,光就说您要的那猪头猪蹄猪尾巴,在整个顺天府都是没人要的搭头,您得亏多少

    大少爷,您想着咱们,可是咱们也不能光想着沾您的便宜啊,这做人呐,得讲良心!”

    二叔公的话明显不只是讲给杨少峰一个人听的,其他刚才还笑呵呵的庄户们也愣住了。



第三十一章 从宝钞开始下手
    杨家庄子蠢蛋太多,这是杨大少爷在第二天看庄子上的人干活时得出来的结论。

    实在是太蠢了,这些蠢货为了保证让学堂能够结实,都他娘的恨不得把地球给挖穿——普通人家盖房子,地基挖上三尺就差不多了,这些蠢货足足挖了一丈!

    即便如此,这些蠢蛋还是不满足,后来干脆按照秦直道修建的标准,把所有的土都带回家蒸透了才拿出来往地底下堆积,打夯的时候一遍又一遍,生怕有哪个角落锤不结实!

    朱瞻基望着眼前热火朝天的工地,有些懵逼的道:“就是为了盖个学堂,这些人就如此拼命”

    说完之后又摇了摇头道:“我见过行在营建时的工地,那些民夫远没有这般用心,难道这就是给自己干活和给官府干活的区别么”

    杨少峰摇了摇头道:“他们是在给自己干活他们是在给自己的子孙后代干活。”

    呵的轻笑一声后,杨少峰又接着道:“这是什么这是学堂,是给他们的子孙后代盖的学堂,是一个让他们子孙后代能够读书识字,改变命运的学堂。

    别说是打一丈深的地基了,只要能给子孙后代换一个出人头地的机会,这些人连死都不会皱一下眉头。”

    朱瞻基望了望杨少峰,又望了望身边被朱老四派过来的护卫头子,沉声道:“边城,如果换成是你的话,你会怎么选择”

    边城毫不迟疑的道:“卑职会和他们一样,宁死而不悔!”

    朱瞻基若有所思的点点头,杨少峰却嘿了一声道:“不要小看这些百姓对于文化知识的向往,哪怕他们自己不识字也活了这么多年,可是这种融在骨头里的感情,是怎么样也抹不去的。

    对于他们来说,这所学堂就承载了他们的梦想,承载了他们改变命运的梦想,承载了他们对于子孙后代所有美好的祝福。”

    朱瞻基又一次点了点头,然后才问道:“你这个模式确实是极好的,有没有可能在整个大明都铺开”

    杨少峰唰的一声展开折扇,笑道:“急什么这种立体种植养殖的模式想要铺开,需要涉及到的事情又岂是一星半点儿

    旁的不说,别的庄子有没有我这般深明大义而且德高望重的状元郎别的庄子有没有我杨家这种愿意先付出成本的良善人家

    再者说了,强扭的瓜不甜,等其他庄子看到了这么搞的好处,自然会有人坐不住的。”

    “强扭的瓜不甜强扭的瓜不甜!”

    朱瞻基嘀咕了两声,恍然道:“我明白了!”

    杨少峰一副看二傻子的表情望着朱瞻基,问道:“你又明白什么了悟了”

    朱瞻基兴奋的点头道:“没错,我悟了!”

    见杨少峰一脸懵逼的样子,朱瞻基深吸一口气道:“你记得不记得之前在扬州时,咱们在酒楼吃饭,那家酒楼却是不爱收宝钞便是这个原因了!”

    杨少峰欣慰的点了点头,摆出一副姨母笑:“说详细点儿,本公子也很好奇你悟到了什么”

    朱瞻基道:“朝廷向来只是发行宝钞,却从来都不收回,更不许民间用宝钞进行缴纳赋税,等于朝廷自己都不认可宝钞的价值,又怎么让百姓去认可”

    杨少峰笑眯眯的点了点头道:“嗯,还有呢”

    这回轮到朱瞻基一脸懵逼了:“还有还有什么”

    杨少峰道:“自然是该怎么重新建立起宝钞的信用该怎么让民间接受宝钞”

    朱瞻基信心满满的道:“自然是允许百姓以宝钞缴纳赋税,信用自然就建立起来了!”

    杨少峰叹了口气道:“宝钞的面值是否方便百姓使用如果出现假冒仿制的宝钞又该如何以金银兑宝钞可以,那以宝钞兑金银呢如果百姓只是用宝钞来缴纳赋税,那朝廷发行宝钞的意义又何在”

    朱瞻基愣了一下,反问道:“还有人敢仿制宝钞你知不知道大明律是怎么规定的”

    杨少峰道:“谋反是多大的罪过谋反尚且有人为之,何况风险小了许多的宝钞如果专门弄一些不易分辨也不显眼的小面值宝钞,该如何防范原有的宝钞能不能起到防止假冒的作用”

    被杨少峰一连反问给弄的有些懵逼,朱瞻基琢磨了半晌也没有琢磨出个所以然来,只得恨恨的道:“却是怪国库空虚,否则将早些年间发行的宝钞尽数收回,再发行新的大额宝钞给那些商贾也就是了。”

    杨少峰点了点头道:“好主意!你就等着国库空虚的天子发怒,然后把咱们兄弟两个挂城门楼子上晒太阳吧!”

    朱瞻基愣了愣,反问道:“那你说该怎么办”

    杨少峰嘿了一声道:“咱们来谈个条件怎么样”

    朱瞻基道:“你先说是什么条件”

    杨少峰嘿嘿笑道:“我帮你把这事儿给摆平,你也替我想想办法,让我安安稳稳的回顺天府当我的大少爷,怎么样”

    朱瞻基琢磨了一番,点头道:“好!”

    杨少峰伸出一只手,与朱瞻基击掌为誓后笑道:“此事要说麻烦倒也麻烦,可要说简单,却也简单的很,只需要着落在那顾眉波的身上便是。”

    朱瞻基撇了杨少峰一眼,冷笑道:“我道你有多么高明的主意,原来却是将主意打在了花舫上

    不成的,原本就是些苦命人,你还要强迫他们接受宝钞亏得秦淮河还传唱你杨状元冲冠一怒斥腐儒的事迹!”

    杨少峰摇了摇头道:“你想多了,我从来就没有将主意



第三十二章 我能打你十个!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趣阁]

    最快更新!无广告!

    大明朝的读书人有多操蛋呢杨少峰也不知道该怎么形容这些混蛋玩意。。

    历史的著名倒霉蛋崇祯临上树之前曾经说过一句名言:“朕非亡国之君,臣皆亡国之臣”,留下的遗诏中更是裸的写道:“朕凉德藐躬,上干天咎,然皆诸臣误朕。朕死无面目见祖宗,自去冠冕,以发覆面。任贼分裂,无伤百姓一人。”

    别说是崇祯生性多疑刚愎自用之类的话,换成谁被一个死心塌地对待的大臣给骗了之后都不会好受——五年平辽军费没缺过,权力没少给,擅杀毛文龙也没追究,结果呢

    只能说是一个好好的倒霉孩子因为自己的单纯被骗成了傻子之后,本能的开始不相信任何人,从而引发了后来一系列的后果。

    而这位五年平辽却被人绕过防线进京,后人更是高居螨清黑龙江将军高位的大佬,其出身正是文人,后来才转行去带兵的。

    还有在萨尔浒一役中葬送了大明最后一丝元气的杨镐,其实也是出身于文人然后转的专业。

    号称“众正盈朝”的东林诸公后来干了什么破事儿不用细说,复社的两位大佬更是煽动百姓搞出来五人墓碑记这么个玩意,还有紫气东来第一功的洪承畴也是文人出身。

    坑人不

    可是在大明最后的日子里,文人里面也没少出硬骨头——举家投河自尽的,全家烧死在一起的,自己一个人吊死的,殉国的文人也没比崖山之时少到哪儿去。

    杨少峰对于大明的文人都不知道该说他们什么好,恨起来的时候恨不得把这些人全捆起来,然后找姓方的借几挺加特林突突上一个小时,爱起来的时候也会为了那些“八十日带发效忠,表太祖十七朝人物;十万人同心死义,留大明三百里江山”的傻瓜流泪。

    所以杨大少爷骂人,杨大少爷怼当朝诸公,时时刻刻的想着回家当咸鱼也不想当官——爱有多深,恨就有多深,更多的还是一种破罐子破摔的悲凉。

    但是当杨少峰看到眼前这两个书生的时候,心里又热乎了那么一丝。
1...89101112...92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