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之长嫂难为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柚皮
傅松看不得闺女和小妹子受委屈,也帮腔说“都去吧,不行回来就雇辆车。”
薛春山现在是薛一梅和傅松说啥就是啥,见她俩说的有道理,就答应了。
于是,大家很快就回屋歇息去了。
因为薛家大房人口多,当初搬家时,薛春山就在东厢房的两个屋子各搭了两个火炕,虽然费些柴火,但总算能住下。
傅松被安排在南屋东炕上,和薛春雨、薛春文和薛柳在一个炕上。
薛一梅带着丫丫和傅欢和薛俊梅睡在南屋西炕上,中间用一根破旧的布帘隔开,也算是两个独立的空间。
因为薛家被褥少,薛一梅来时就带来了被褥,她和傅松的被子,还有两套旧被褥都带来了。
因为都是热乎乎的火炕,傅松和薛一梅仍然盖她们自己的被子,丫丫和傅欢盖那两套旧被褥。
旧被褥都是新拆洗的,里面的旧被套用棍子敲打了变得很蓬松,还絮上了两层新棉花,等于用新棉花见旧被套包裹上了,现在很厚实了,肯定不会太冷。
大家很快都安顿好,也很疲惫,相继都睡下了。
一夜无话。
翌日一早,大家都早早起了床。
孩子们唯恐不带着他们,谁也没赖床,都乖乖的起来穿好了衣服,洗漱了一番,头发也用布条绑好,每个人都神采奕奕的,格外的精神。
早饭王兰花、薛俊梅做的是杂面疙瘩汤,里面搁了些昨晚耗得油梭子,香喷喷的,大家吃的津津有味的,直呼好吃
临出门时,王兰花看着薛一梅欲言又止,似是有话想说不好说的样子。
“嫂子,有话想说”薛一梅奇怪的问。
“那个,他大姑,我想,给菊花嫂送些油梭子去,你看,行吗”王兰花有些不好意思的说,“他们家也是很可怜,孤儿寡母的太不容易了”
“那就送去吧”
。
第二百七十一章 小巷书斋
薛一梅自然不知道傅松现在心里在想什么,也没有理会背后大哥大嫂的小动作,她只想尽快让哥哥嫂子弟妹们和小侄儿不再受冻挨饿,因此一门心思的和小媳妇查看柜台上的东西。
说真的,不比不知道,一比吓一跳,钱记布庄比鸿记布庄的东西真的是便宜很多。
薛一梅买的这些东西,薛春山夫妇和薛春雨的一身棉衣,都是成年人的衣服,一套只有一百八十文,外罩一套八十文,棉鞋八十文,比鸿记布庄每套便宜了二十文。
薛春文、薛俊梅的棉衣虽不是大人穿的,但也小不了多少,每套一百三十文,外罩每身八十文,棉鞋每双七十文,也便宜了二三十文。
薛柳的一身棉衣才一百文,外罩和棉鞋最便宜,一套也才六十文。
五斤的棉被是二百三十文,褥子一百文,床单一百文,被罩一百八十文,都比鸿记布庄便宜不少,有的差了二三十文,让薛一梅暗暗纳罕。
之后,又买了八条炕上的床单,是那种粗布厚实颜色暗淡的那种。
最后,又买了两袋子碎布头和碎棉花,加上针线,总共花了不到六两银子。
薛一梅付账是用的五十两庄票,顺便兑换了些碎银和铜钱。
于是,薛春雨将买的所有东西装进他背的筐子里,使劲儿压了压也没装下,后来还是薛柳转移到了王兰花的筐子里,薛春山将他背的筐子也装满了,后来在筐子上面将装碎布头、碎棉花的袋子摞在了上面,用绳子系紧了,这才勉强装下了。
因为薛一梅买的都是被褥和衣服,小媳妇怕他们弄脏了,就给了几个干净的大袋子,不然还真是够呛装得下。
薛一梅付了银钱,还想要去粮铺看看买些粮食时,薛春山说什么都不去了,说家里还有那么多的粮食,能吃好些日子呢。
薛一梅算了算,今天是二月初二,虽然天气还很寒冷,但现在山里已经有了野菜了,掺着野菜吃,家里的粮食的确能吃些日子,再说手里也有了银子,也不会硬挺着挨饿,也就没再坚持。
再说,穷人家没有那么多讲究,不饿肚子就是好日子,薛家现在还讲究不起。
今天因为花的太多,本来想去书肆看看去的薛春雨也不敢提了,怕姐姐见了书还要花一大笔。
现在不论什么书,价钱都不低,尤其是启蒙的书籍,贵得很。
薛春雨不提,薛一梅却没忘,出了钱记布庄就提议去附近的书肆去看看,薛春山阻止不了,只好依了她。
因为不用买粮食,薛一梅也就没张罗雇车,不然薛春山非跟她急不可!
一行人来到了大街上,薛一梅看看日头,估算了一下时间,现在应该是巳时中左右。
她正想带着大家去书肆里看看去,自从进了城就没有吭声的丫丫,突然糯糯的说:“娘,丫丫要尿尿!”
早就从棉被里探出头东张西望的傅欢,一听丫丫叫唤,也叫道:“嫂子,欢欢也想尿尿!”
薛柳听了,也嚷嚷着上茅房。
薛一梅一听,她哪知道哪里有厕所急忙问薛春山:“大哥,你知道哪里有茅房吗”
薛春山四下望了望,指着东边不远处街南的一个小胡同说:“那里有个茅房,走,我带你们过去!”
于是,一行人急匆匆的走了过去。
这是一个相对狭窄的小胡同,从胡同口望过去,里面弯弯曲曲的拐了不知几个弯,据说胡同里面,住着二十几户人家,都是最底层的贫民百姓。
在胡同里面第一个弯道里,有一个用土坯墙砌成的一人多高的茅房,上面用白石灰歪歪斜斜的写着两个字“茅坑”。
薛一梅急忙放下筐子,将丫丫抱了出来。
傅松也将筐子放下,将傅欢抱了出来,薛一梅便带着丫丫、傅欢去了茅房。
等她们回来后,王兰花也带着薛柳进去了,她也顺势解了次小手。
等她们母子回来,其他人也趁机都放了水。
等大家出来,很快收拾完毕离开了小胡同,立即赶赴附近不远处的一家书肆。
这间书肆叫“小巷书斋”,在一个偏僻的小巷子里,也算是名副其实。
因为里面狭小,薛一梅就让大哥和傅松他们等在了外面,她带着二弟薛春雨、三弟薛春文进了铺子。
小巷书斋在小巷子的东面,是一个西开门两小间的铺子,里面虽然狭小,但布置得却很雅致。
书肆的掌柜是个三十多岁、身材高挑的男子,他穿着一身藏蓝色粗布半旧棉长袍,神态祥和,举止从容,对每一位进来的客人都非常有耐心。
里面还雇佣了两个十三四岁的小伙计,跟在客人跟前,替客人讲解书籍的内容和价钱。
她们进去时,并没有因为她们穿的破旧而歧视他们,态度和对其他人一样,这让薛一梅对这家书肆有了好感。
她在里面仔细的看了一下,发现这里的书籍还算齐全,涉及到了各个层面,不过,启蒙的书籍却很少。
里面根本没有“百家姓”“三字经”、“弟子规”、“声律启蒙”等古代启蒙书籍,只看见几本手抄的“千字文”。
薛一梅没有别的选择,只能买了一本千字文,另外还买了一本“大周域志”和“大周律法”。
她想了解一下,这个大周朝到底是哪个朝代,历史在哪个拐点出现了偏差,因为据她所知,这个周朝既不是武则天那个周朝,也不是先秦的那个周朝。
还有律法,古代和现代有很多不一样的律法,有些甚至闻所未闻,弄清楚了也免得触犯律法,给自己和家人招祸。
将三本书抱到了怀里,她又看了看纸张。
她发现,书肆里的纸张什么样的都有,不仅有各种宣纸,也有硬硬的硬黄纸、硬白纸,只是价钱比宣纸贵了很多,这让她喜出望外。
要知道她下面可是想要画图样,宣纸实在是太难为她了,尤其是没有铅笔,毛笔软塌塌的实在是不给力呀!
第二百七十二章 吃煎饼
虽然家里宿家已经给买来了不少质量上佳的笔墨纸砚,但薛家沟子没有啊,她也没有带来。
于是她毫不犹豫的买了两刀硬白纸,宣纸也买了两刀。
这里一刀纸是一百张,硬白纸和宣纸是一样的张数,宣纸和硬白纸的尺寸都是四尺见方的,使用时得用小刀裁割。
接下来,薛一梅又买了一方相对便宜的砚台、一块墨条和四支毛笔,还有一个很旧的铜制滴水砚。
毛笔其中一支是硬毛笔,也叫紫毫笔,笔锋据说是由野山兔背上的兔毛所制。
这种笔弹性强,容易上手,写字锐利,点画瘦劲,对于她以后画图非常便利。
她也没想到书肆里还有这种笔,虽然还是没有铅笔或者炭笔好用,但她已经很知足了,毕竟炭笔她烧制的不是很到位,很容易断。
因为她买的这些东西大都是中档价位,加在一起总共花了七两多银子。
其中最贵的是紫毫笔,一支就花了二两银子,其次就是那四刀纸,每刀二百多文,还有那些书,反正都不便宜,也难怪一般人家读不起书,置办这些东西,没有一定的家底是置办不起来的。
薛春雨见需要花这么多钱,一下子急了,在一边紧紧地拽住薛一梅拿钱袋子的胳膊,低声道:“大姐,别买了,这也太贵了,等以后咱,咱有了钱再说。”
薛春文也肉疼的看着掌柜的报出的价钱,眼睛紧紧地盯着那些书籍,吸了一口气说:“大姐,咱不买了,我回家还是用树枝写字吧。”
掌柜的看着薛一梅,说:“我已经给你们算了最低价,其实按照价位,这些东西十两银子也挡不住。”
他是看到薛一梅她们虽然穿着破旧,但却自有一股不卑不亢的气质,知道她们家境不算好,就算了最低价给她们。
薛一梅感激的冲着掌柜道了谢,安抚的看了两个弟弟一眼,也没说话,而是将钱袋拿了出来,付了帐,然后才对两个弟弟说:“快帮我拿着东西吧,我前头背着丫丫不方便。”
书肆的掌柜早就吩咐一旁的小伙计将她们买的东西打了包,用黄麻纸分别包好了,再用麻绳捆好。
薛春雨和薛春文无奈,互相看了一眼,只好拎起了麻纸包。
薛春雨拎的是书籍、纸张、砚台,薛春文拎的是那些毛笔、墨条和滴水砚。
其实,潜意识里,他们还是愿意姐姐买这些东西的,不然去了镇里念私塾,什么都没有该怎么读书
书肆的掌柜慈爱的看了筐子里安安静静的丫丫一眼,和蔼的对薛一梅姐弟说:“希望下次你们还能光临鄙书肆,您慢走!”
薛一梅冲着掌柜的点了点头,带着弟弟们出了书肆,和等在外面的傅松、大哥他们汇合,薛春山接过了二弟手里的书籍,一家人这才脚步匆匆的开始向北城门走去。
此时,已经过去了快要半个时辰了,也就是到了午时初了,也就是上午十一点。
薛一梅看了看跟着他们一声不吭走的三弟薛春文,再看了看筐子里的三个孩子,忍不住皱了皱眉。
薛柳、丫丫和傅欢还好说,是被人背着过来的。
三弟也才九岁,之前饭都吃不饱,瘦的就像一根豆芽菜,一阵风都能刮跑。
虽然刚吃了两顿饱饭精神足了一些,但身体还是很虚,脚下现在已经跟的很吃力。
她四下望了一下,见前面不远处有一家路边的食肆,是摊煎饼的,就率先向那个摊位走去。
薛春山楞了一下,颠了颠背上沉甸甸的筐子,看着前面的薛一梅问:“咋地啦饿啦”
薛一梅回身看着他,又看了看傅松,提议道:“大哥,傅松,咱们坐那儿歇一会儿再走吧,顺便让大家吃点儿东西。”
傅松说了声好,便跟在薛一梅身边走了过去。
薛春山犹豫了一下,但在看到儿子期盼的眼光和三弟疲惫的脸色时,将想要说的话咽了回去,也跟着薛一梅来到了煎饼摊子。
摊煎饼的是一个三十多岁的中等个儿的汉子,用一辆木轮手推车支撑着一个简易的煎饼摊子。
此时,热气腾腾的摊子跟前,围拢着几个买煎饼的半大小子。
这些人都是穿着半旧的粗布衣服,应该是住在附近人家的孩子。
等他们拿着买的煎饼走了之后,薛一梅才走到跟前问:“煎饼怎么卖的多少钱一张”
那汉子看了薛一梅等人一眼,憨憨的笑道:“两文一张,你要几张你是要不加豆面的,还是要豆面、荞麦面两掺的”
薛一梅听了,忍不住看了木轮车一眼。
这才发现木轮车上有两个木桶,一个桶里是黄色的糊状汁液,一个桶里是黄褐色糊状汁液,里面各有一把木勺,木桶旁边各有装在筐子里的两个小罐子,里面还各有多半罐子葱花和多半罐食盐。
在木轮车的两边的扶手中间,是一个简易的土灶台,下面炉膛里是噼里啪啦燃烧的干柴,上面是一个平底铁锅,铁锅上放着一把木铲。
薛一梅看了看家人,说:“要两掺的,来八张吧。”
她们一共是八个人,一人一张正好八张。
薛家的第二顿饭还得傍晚才能吃,早晨虽然都吃了饭,但是两碗疙瘩汤早就消耗掉了,回去还要走十几里山路,就算大人能挺住,也会很累,何况还有几个孩子
薛春山见薛一梅买了这么多,急忙说:“买四张吧,给丫丫、欢欢、柳儿和三弟他们买就行了,咱们早晨都吃饭了就不要再吃了!”
他实在是担心,大妹手太松了,花钱大手大脚的,虽然都是为他们花的,可这也太能花了,这以后日子就这么过手里的钱那还不早早就花没了呀
王兰花也急忙阻止道:“他大姑,就听你大哥的买四张吧,咱们都是大人,饿点儿也能挺住,何况还不太饿呢。”
薛一梅看了连连点头的薛春雨和薛俊梅,忍不住暗暗叹气。
家里人这都饿怕了,肯定是怕将来钱花没了再挨饿,可是,如果她的计划如期进行,薛家挨饿的历史将一去不复返。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