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大明小文人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李白才不白

    人都是这样,过苦日子过惯了,可以享乐一下。但是一旦过了几天好日子,再过好日子就难了。

    所以就有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农民起义军也是如此。

    李自成农民起义军进入北京的一年多里,刚开始还是能保持本色,但是没过几天就不行了,到处抢掠,士兵不思进取,文武大臣忙着盖房子找女人,可谓是文恬武嬉。

    ……

    延安北连榆林,南接关中咸阳、铜川、渭南,东隔黄河与山西临汾、吕梁相望,西邻甘肃庆阳。自古来就有有“塞上咽喉”、“军事重镇”之称,被誉为“三秦锁钥,五路襟喉”。

    原本退去的蒙古大军又卷土重来,只因为他们得到了清兵入关的消息,吴克善也知道自己必须要出现力气了,不然皇太极那一关根本就好不好过。

    鳌拜也是来了精神,高高兴兴的带着他将近万人的骑兵在整个陕西搅动风云,准备迎接主子过来。

    延安府又在经历着血战,仅仅是南面城墙下面,就有近万人影晃动,已经有不少清兵和蒙古人爬上了城墙。。

    一轮箭雨过后,两千多士卒却是很干脆地扔了手中的弓箭,便是连瞧也不再瞧上一眼,第一排和第二排的士兵直接从地上抄起大盾抵在身前,一番交错之后,两排便混成了一排。

    此时已经变成第二排的第三排却又将长枪架在大盾上,口中发出“杀!杀!”的声音。

    门头上面展开了激烈的拼杀,孙传庭带着亲卫到处救火,虎子也是带着蒙古人的一万仆从军协助守城,伤亡很是惨重,整个延安府都是摇摇欲坠啊。

    整整是拼杀了一下午,孙传庭直接语重心长的对着虎子说道:

    “三日之内,若是还没有援军到来,我等必败,汝乃远来的援军不应该陪着本官赴死,到时候本官大开北门,你一路北遁吧。”

    虎子撇嘴笑道:

    “孙大人,用我们大人的话来说,我们这辈子来到这世上,就没打算活着回去。

    早死晚死都是一个鸟样,我是无所畏惧的,这些蒙古的仆从军也不怕,哪怕他们全部战死了,曹大人也会补偿他们,所以孙大人千万不用担心我等,唯死战尔。”

    孙传庭脸上露出了凄惨的笑容,便道:“那就死战呗。”

    城外又是熙熙攘攘的喊杀声响起,明军们高度紧张地握紧了手中的兵刃。

    ………

    李自成在营中大发脾气,直接搬着众人的面连杀十八个逃兵,方才泄恨。

    众将士不敢言语,李来享都差点被李自成推出去斩了,其他人更不敢多说什么




第370章剧情有点熟悉
    李自成也没有兴致组织大宴,只是在自己的大帐里面招待的丞相李岩和几位大将。

    上首位的李自成无比感慨的说道:“创业艰辛,宏图霸业,难也难也。

    对面的明军一时半会儿也解决不了了,咱们还是尽量拖上一拖,据朕所知,崇祯小儿的日子现在可不好过啊。”

    刘宗敏率先开口说道:

    “陛下英明,如此一来,我军也不须急着决战,咱们还是请撤回京师为妙。”

    刘宗敏的话说到李自成的心坎里面了,其实他早就不想打了,这几日的伤亡实在是惨重,快到了他承受不住的地步了。

    如果手底下的老兵全部打光了,他还怎么执掌大顺军

    李岩心中冷笑不已,李自成果然没有做大事的格局,碰到事情就怕,就想着一味的逃避。

    如何能成事

    如今这种局面,无论是军事上,还是政治上,唯有死战才能夺回一个局面来,唉。

    众人喝的高兴,李岩却迟迟不发言,也不怎么动筷子,看起来心情不太好的样子。

    李自成也瞧见了这一幕,其他大将也不敢问也不敢说,李自成于是诧异的问道:

    “丞相大人兴致不高的样子,何至于此”

    李岩便道:

    “无妨,只是有些想念老家了,岩离家两年许,久久未归,生恐家中老父母担心。”

    李自成便笑着说道:

    “这有何难朕即刻把你父母接来便是,勿需担心,丞相为何不早说,害朕白白担心一场。”

    “嗯,臣知错,还请陛下不要责怪,只是微臣,偶感风寒,想要下去休息一二,还请陛下批准。”

    李岩起身,行一大礼,然后这才退到桌子旁边。

    李自成微微点头,这才说道:

    “朕准了,爱卿快快下去休息。”

    李岩走了,等他踏出大营的那一步,就意味着李岩在正义的道路上越走越远,成为了大明的白手套。

    伙房后厨,因为大战的关系,要供应二三十万人的饭食,关是帮忙做饭的就多达三千人,厨师们是蛮的热火朝天,唯一让士兵们欣慰的是,今天终于能够见到肉了。

    吃了好几天干粮,他们都已经吃腻了。

    伴随着一锅锅热食上桌,士兵们都开始了他们的饕餮盛宴,躲在厨房后面的曹师傅脸上露出了会心的笑容,那老父亲般的笑容非常的欣慰。

    看着劳碌了一天的大顺军士兵们,吃着美味的家乡菜,脸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曹鼎蛟也是微微动容。

    原本应该去休息了某位不速之客出现在了曹鼎蛟身后,他小声说道:“大人,一切都准备妥当了。”

    曹鼎蛟便道:

    “好,周围的警戒部队呢”

    “赵开是我的人,一切都安排妥当了,李自成不会也是发现。”

    曹鼎蛟伸了一个懒腰,然后这才慢吞吞的说道:“来人,给本官着甲,平定叛乱,就在今日。”

    曹鼎蛟旁边的伙夫慢慢的聚集,没有人发现,就在他们旁边营帐里,真正的伙夫正在安然入睡,也许是醒不来的那种。

    李自成在大帐之内已经是醉意微醺,几个大将也是喝得伶仃大醉,李自成在旁边是取笑着他们的酒量,实际上这货也没喝多少,别人又不敢向他敬酒。

    前头一阵骚乱,外面有亲卫斥喝问责。

    李自成眉头略微一皱,众大将也是细心的聆听外面的情况。

    少倾,有人急匆匆进来禀报,便道:

    “启奏陛下,外边有不少将是开始在拉肚子了,而且有人拉出了血水,情况很是不妙,已经有数千人出现这种情况了。”

    李自成勃然大怒,他想起了那个天晚上的那个身影,便道:

    “怎会如此难不成又有间谍混进了伙房,来人呀,全军戒严,火速盘查大营,扣押所有伙夫。”

    李自成哪有心思喝酒啊赶紧起身,这种情况可大意不得,上一次自家舅舅还有十几万弟兄就是因为此事被明军偷袭,导致大败亏输。

    李自成又想起了今天丞相突然到访的事情,悲愤地说道:

    “李岩,该死了,难不成他已经背弃了寡人刘宗敏,你去把丞相找来,若是他胆敢反抗,格杀勿论。”

    “是!”

    刘宗敏一身酒气,听闻李自成的吩咐之后顿时睁开了眼睛,强打精神起身,然后带着亲兵直奔丞相所在的大营。

    李自成的大营顿时变得乱糟糟的,不少老兵更是意识到了不妙,那些在宁州战场上活下的老兵赶紧急疯疯的



第371章收尾
    叛军的军纪根本就比不上明军,这个时代除了那种最精锐的部队能保持安定之外,其他的普通部队根本承受不住。

    李自成又带着刘宗敏,李来亨,田见秀这些主要的将领跑了,真正能主持大局的人不多,李岩或许算得上一个,不过他就是其中的搅屎棍,怎么可能会去帮助叛军平定局面

    叛军就非常不服气:老子是屎

    局势越来越乱了,整个大营之内打的是昏天暗地。

    明军传统的军规有所谓“十七条禁律五十四斩”,当兵的都是提心吊胆过日子,经年累月下来精神上的压抑可想而知。

    另外一方面,传统军队中非常黑暗,军官肆意欺压士兵,老兵结伙欺压新兵,军人中拉帮结派明争暗斗,矛盾年复一年积压下来,全靠军纪弹压着。

    尤其是大战之前,人人生死未卜,不知自己什么时候一命归西,这时候的精神简直处于崩溃的边缘。

    人性随着漆黑的天色而泯灭,心中的魔鬼随着第一声的惨叫而释放,整个叛军的营地之中彻底的乱了起来。

    而所有的士卒都极有默契的没有人去点燃火把,而是悄然的开始了殴打,嘶咬,捅刀子。

    哪怕是李自成麾下大将郝永忠派去弹压的士卒们在弹压无效之后,也参与了进去。

    事情到了这一步,郝永忠也是哭无泪,他已经发现自己的亲兵也被裹挟其中,乱乱乱,错错错,这已经打成了糊涂战了。

    除非等到天亮,或者这些人都发泄完了,累了,再没有精力举起拳手,也抡不起刀子了,这场营啸才有可能终结掉。

    曹变蛟苟在外围阵地看到这副场景,眼泪都快笑出来了,大顺军果然不出意料的营啸了。

    “全军都有,趁乱取胜,给本总兵压上去。”

    “杀!”

    黑夜之中已经聚集了不少的判决趁势发起突围,而曹鼎蛟这个牲口却不依不饶地钻进了人群之中。

    王富贵这头大黑熊在黑夜之中更是他的主战场,熊的视力虽然不行,可是在黑夜之中却比人类好太多了。

    而且这货皮糙肉厚熊高马大,杀入万军之中如入无人之境,曹鼎蛟一时逞起威风来。

    一个个胳膊上绑着白布或者白毛巾的叛军士兵杀了出来,逢人就砍,见人就杀,为首之人正是提着一把大斧子的曹鼎蛟。

    “此斧之势,愈斩愈烈!”

    手持黑切的曹鼎蛟如入无人之境,几乎全是一斧一个小朋友,管你是长枪大刀,纷纷是一刀砍死,一时间竟然无人敢近身。

    曹鼎蛟只能多花费了一些力气跑去追赶他们,胯下亚洲大黑熊速度犹如闪电恰似疾风,以排山倒海的气势撞向敌军,无人可挡。

    有些虚脱的蠢贼自然不是这些养精蓄锐的明军对手。

    很快,大火蔓延到整个军营,数十万大军的军营乱哄哄的,柴火也是到处堆放,帐篷也是屋乱七八糟的,很快大火再也抑制不住。

    人么,死的不算太多,估计还没有刚才营啸之时死掉的多。

    但是这种对于士气上的打击才是最为致命的。

    尤其是现在根本就没有办法判断到底来了多少官兵的援军。

    郝永忠还在指挥着亲卫包围曹鼎蛟,他如何不认得这一员明军大将,在大顺军中最让人闻风丧胆的存在。

    曹鼎蛟毕竟势单力,他如同大海之中的一叶扁舟,慢慢的被汹涌而到的人群所包围。

    郝永忠现在已经管不到战场的善的胜负了,唯一的信念就是要弄死眼前这个生死大敌,为大王除去后患。

    “败则败矣,誓杀狗贼曹鼎蛟。”

    曹鼎蛟也不含糊,一面带着自家兄弟在军营中乱窜,一面口中大呼说道;

    “弟兄们顶住啊,咱们十万大军都快到了,谁他妈还买小米呀。”

    郝永忠差点一口热血吐出,你们明军也就吹牛不打草稿吧,哪里整来的十万人啊难不成你们还会生

    “啾!啾!”

    突然有数十发炮弹毫无真正的砸到了大顺军的阵地上,无数人被火光吞没。

    明军总攻了!

    明军炮弹造成的伤亡不多,可是那种轰隆隆如同雷鸣的声音,再加上炮弹落地后爆炸的响声,彻底让李自成麾下的叛军惊慌了起来。

    据国史记载,时至崇祯十年七月二十五,我明军与叛军会战天津卫,大战五日有余,时值贼囚大员李岩拨乱反正,大乱闯贼,使其营啸之。

    总兵曹变蛟借此良机单即下令出兵,亲自披甲上阵,亲冒箭矢,沉着冷静,统领山东海军陆战队重创大顺主力,经此一战,为收复北直隶,彻底击溃叛军打下了浓厚的基础。

    曹鼎蛟并没有出现在剧本之中,因为这货推去了自己的功劳,按理说他这种时候应该在大同带领主力和皇太极会战呢,可曹鼎蛟放心不下北方的局势,才亲自带人来评定这场动乱啊。

    毕竟李岩这个线人,一般人指挥不动,曹鼎蛟不得不亲自冒险。

    所以后人对于此战的争议也是非常大。

    &nb



第372章老子的百姓谁敢欺
    “暖阳下,我迎芬芳,谁家的姑娘,站在了桥头往下看……”

    山东的官道上,一对骑兵疾驰,队伍的最前面却是一头大黑熊,大黑熊的主人正是曹鼎蛟。

    曹鼎蛟直接带着一千多骑兵北上了,现在北方不太平静,他曹大人又娇弱的很,不敢轻生涉险。

    车贷房贷还没完,家里面五个孩子还等着他挣钱养家,老曹可是轻易不敢死啊,在他心中小命是最值钱的。

    骑兵校尉周冲就跟在曹鼎蛟身后,便道:

    “大人,遇事千万要冷静,被移植的任务就是把你好好的护送到山西,路上可千万别冲动了。”

    曹鼎蛟一脸无语的看着自己的手下,反问道:

    “渍渍渍,本官像一个莽夫吗你还是不够了解本官,了解本官的人哪个不说好

    回去好好的写份检讨,不然本官关你个十天八天,当然大伙儿都知道本官非常的大度,你要是能打赢本官,检讨也不用写了,禁闭也不用关了。”
1...150151152153154...162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