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三国之北境之王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红场唐人

    看到前方的城门正在缓缓关闭,李肃连忙催马上前,高喊道:“且慢关门,且慢关闭城门。”

    正在指挥兵士们关闭城门的一名都伯,听到喊声,扭头一看,见远处有数十骑正快速而来,但他却没有理会,而是继续吩咐兵士:“时辰已到,关闭城门。”

    不过好在李肃的马快,终于赶在城门完全关闭前,冲到了门前。他用马鞭指着那名都伯,气喘吁吁地说:“本官一直喊且慢关闭城门,你没听到吗”

    都伯仗着背后有人撑腰,正想呵斥对方几句,但看清楚骑在马背上的居然是李肃后,顿时换了一副脸,陪着笑说:“这不是李骑都尉吗,不知你到郿坞来有何要事”

    “当今皇上有旨意给太师。”李肃板着脸说:“速速打开城门,让我等进去,若是误了太师的大事,小心尔的狗头。”

    都伯也是个欺软怕硬的主,听到李肃这么说,知道他的来意一定不简单,也不敢再刁难,连忙冲着他手下的兵士吼道:“你们都耳聋了,没有听到李骑都尉要进城,还不快点把城门打开!你们这帮混蛋东西,明明看到李骑都尉骑马赶过来,还故意要管城门,是不是存心让本都伯得罪李骑都尉么”

    听到都伯的喊声,兵士们心里暗说刚刚不是你强行要关闭城门么,怎么将责任推到了我们的身上。众人一边在心里集体问候都伯的女性家属,一边用力推开关闭了大半的城门。

    李肃带着从人进了郿坞,来到董府门前翻身下马,他快步地走到了门外执勤的军侯面前,对他大声地说:“请入内通报太师,说本官携天子诏书至此,求见太师!”

    军侯进门去禀报,过了没多久,便走出来对李肃说:“太师命你入内相见!”

    李肃在府中下人的引导下,来到了董卓休息的房间。斜躺在榻上的董卓,听到下人的禀报后,睁开眼睛冲他摆了摆手,示意让他离开。等下人走了以后,董卓重新闭上眼睛,懒洋洋的问:“李肃,你带来了天子的什么诏书啊”

    李肃连忙上前禀报说:“启禀太师,天子病体新痊,欲会文武于未央殿,议将禅位于太师,故有此诏。”

    董卓听李肃这么说,猛地睁开了眼睛,坐直了身体问道:“天子的诏书果然是这么说的”

    “千真万确!”

    董卓没想到汉献帝居然会想到要将皇位禅让给自己,心里异常激动,他起身背着手在室内来回地走动着,暗自消化这个惊人的消息。过了许久,等他的心情稍稍平复一些后,他停下脚步问李肃:“王允之意若何”

    李肃赶紧将早已准备好的答案说出:“王司徒已命人筑受禅台,只等主公到来。”

    董卓听后,不禁得意洋洋地说:“吾夜梦一龙罩身,今日果得此喜信。时哉不可失!”说完,他冲着外面喊道:“来人啊!”随着他的喊声,一名下人从外面走了进来,在门口垂头肃立,等待董卓吩咐。

    董卓用手向他一指,说道:“立即去将李傕、郭汜、张济、樊稠四位将军叫到此处,吾有重要的事情要吩咐他们。”

    接到通知的四将不敢停留,慌乱就赶到了相府。当他们得知汉献帝准备禅位给董卓时,都喜不自胜,慌忙朝董卓下拜,口称:“臣等参见陛下!”站在一旁的李肃也只能跪下,学着四人的样子称呼:“臣参见陛下!”

    董卓见此情形,不由哈哈大笑,“众将平身!”等几人重新站起来之后,他吩咐四将:“吾明日排驾回京,尔等四人领三千飞熊军留守郿坞。”

    李傕听到董卓的吩咐后,不禁微微皱了皱眉头,随后向前一步,问道:“陛下,臣李傕愿护驾回京!”

    李肃见李傕主动请缨,心里不禁咯噔一下,他知道李傕能调动城外大营的兵马,一旦让他跟着董卓回京,到时没准会发生意想不到的变故。就在他努力地思索该如何让李傕留下时,董卓已开口说道:“稚然,有李肃陪吾回京即可,你还是留下与张济他们守好郿坞吧。”

    见董卓不同意自己护驾回京,李傕的心里不免有些失落,不过他不敢违背董卓的一元,只能答应一声,乖乖地退到了一旁。

    董卓让四将退下后,对李肃说道:“李肃,自从入了长安,吾始终未曾对汝进行升迁,想必汝的心中一定有很多委屈吧。汝却放宽心,吾此次回京若能登基为帝,汝当为执金吾。”

    听到董卓的这番话,李肃的脑子里不禁展开了激烈的思想斗争,“主公也知道多年未曾对我进行升迁,让我受委屈。准备自己一登基,就补偿自己,让自己担任执金吾。”董卓以为李肃没有听到自己所说的话,不禁纳闷的问:“李肃,汝在想什么,没听到吾说话吗”

    李肃慌忙跪下向董卓谢恩:“臣多谢陛下!”

    “好了,你一路鞍马劳顿,想必也累了,先下去歇息吧。”

    董卓等李肃离开后,便晃晃悠悠地来到了后院,向他的母亲辞行。董母已年过九十,双眼早就不能视物,听到有人进门,立即听出是董卓,便开口问道:“吾儿来了!”

    别看董卓在外面是人人恨不得生啖其肉,但在家里,他却是一个孝子




第184章 董卓之死
    进了长安,董卓刚回到相府,就有府中下人来报:“启禀太师,温侯将军在外面候见!”

    “混账东西,”董卓等下人一说完,便开口骂道:“奉先乃是吾儿,要见来见吾,直接进来即可,还需什么禀报还不速速让他进来!”

    下人挨了一顿骂,还不敢还口,只能喏喏地答应着,退出了议事厅,到外面去请吕布入内。

    吕布大步走进了议事厅,见董卓坐在正中的榻上,而李肃则肃立一旁,连忙抢步上前,在董卓面前单膝跪地,大声地说:“孩儿给义父请安!”

    “吾儿奉先免礼!”虽说曾经和吕布在凤仪亭发生了不愉快的事情,但毕竟过了这么久,董卓早就忘之脑后了,笑着让吕布起身后,问道:“吾不在京师的这段日子,可有什么异动吗”

    “回义父的话。”吕布为了安董卓之心,连忙回答说:“自从当今皇上说准备禅位之后,朝中虽有大臣反对,但却摄于义父的威名,皆不敢有任何异动。”

    董卓听说京师太平无事,越发地放心了。望着自己这位高大英俊的义子,再想想留在郿坞的那位千娇百媚的俏貂蝉,他决定给对方一点补偿,以便他能继续为自己效力,便开口说道:“奉先啊,吾不日将受汉禅。待登基之后,定当让汝总督天下兵马。”

    听到董卓准备给自己封官,吕布连忙又跪下谢恩:“多谢义父!”

    董卓在离开郿坞之前,在貂蝉的屋里折腾了一宿,又连着赶了两天路,身子感觉有些乏。便冲吕布摆了摆手:“吾有些倦了,想歇息片刻,汝且退下。”

    见到吕布要离开,李肃也连忙向董卓告辞。没想到董卓对李肃说:“汝代吾将奉先送出府去,然后留在府中,吾有事可以随时与汝商议。”

    李肃听董卓这么说,只能无奈地答应:“属下遵命!”

    李肃在送吕布出门时,瞅瞅四周,见没有人,便小声地问吕布:“温侯将军,不知是否一切准备妥帖”

    吕布微微了点了点头,回答说:“一切皆已准备就绪。只等老贼明日入朝,管教他身首异处。对了,他的心腹四将在何地方”

    李肃知道吕布问的四将,指的是李傕、郭汜、张济、樊稠等人,连忙答道:“温侯请放心,他们四人被老贼留在了郿坞,至少在我们诛杀董贼的这段时间,他们是不会在京师出现的。”

    “如此甚好。”听说李傕、郭汜等人不会回长安,吕布的心里顿时踏实了许多,这样一来,明日在诛杀了董卓之后,他到城外去接管军营,就要顺利得多。他抱拳朝李肃说道:“吾这就前往司徒府,将此事告之王司徒。”

    正在榻上睡觉的董卓,忽然感觉外面有什么声音传来。听到这个声音,他的心跳骤然加速了,心中涌起一股不祥的预感。他连忙坐直身体,侧耳聆听外面传来的声音,似乎是一群小孩在唱童谣。

    董卓仔细地听了一会儿,终于听清楚小孩子们在唱:“千里草,何青青!十日卜,不得生!”不知怎么搞的,董卓一听到这歌词,就有一种心烦意乱的感觉。

    李肃正好这个时候走进了议事厅,见董卓又重新坐了起来,不禁暗吃一惊,连忙上前说道:“太师,您睡醒了!”

    “李肃。”董卓望着李肃,表情严肃地说:“你听到外面的小孩子唱童谣了吗”

    “童谣!”李肃听董卓这么说,也慌忙侧耳聆听,很快就听到府外传来了小孩唱歌的声音。他连忙冲董卓点了点头,说道:“回太师的话,属下听到了。”

    “听清楚他们唱的是什么了吗”董卓板着脸问道。

    “千里草,何青青!十日卜,不得生!”孩子们唱的歌谣,清晰地灌进了李肃的耳朵,他听清楚内容后,不禁大惊失色:“千里”是“重”,加草头是“董”;“十”“日”“卜”加起来是“卓”。“犹不生”,就是死的意思。合起来就是:董卓死。

    李肃慌忙回到说:“听清楚了!”

    “你知道此童谣唱的是什么吗”

    李肃将董卓没有听出这首歌谣的含义,心里暗暗松了口气,便开始忽悠对方:“回太师的话,亦只是言刘氏灭、董氏兴之意。”

    董卓此刻对李肃非常信任,对他的这种解释,也就没有丝毫的怀疑了。

    次日清晨,董卓摆仪仗入朝。刚刚离开府邸,就见一个身穿青袍、头扎白巾的道士站在路边,手里持着一根长竹竿,上面缠着一块布,垂下来的两截布上,都各写着一个“口”字。

    见到这种情形,董卓又将李肃叫到什么问道:“李肃,此道人是何意啊”

    李肃一看竹竿上的布,不禁被吓得魂飞魄散,两个“口”不就是一个“吕”字么,难道他想暗示董卓,说吕布要暗害他。他连忙急中生智地说:“回太师,此必是一疯子,不必理睬他。”说完,他叫过旁边的兵士,吩咐道,“来人啊,将此道人撵走!”

    董卓的车仗入宫时,穿着朝服的文武百官,都站在一旁迎接。董卓心里想到再过片刻,自己就要在这里受禅,心中不由越发得意起来。

    进北掖门时,除了二十名跟着马车前后的随从入内外,其余的军兵都挡在门外。而董卓却丝毫没有察觉到这一点,还在做着他当皇帝的美梦。

    进了北掖门之后,坐在车里的董卓,忽然看到殿门紧闭,王允与其他几位大臣,手持宝剑站在殿门外。他隐隐绝对有些不对劲,连忙问李肃:“王司徒等人持剑是何意啊”但李肃根本不搭理他,而是驱赶着马车继续向宫殿而去。

    站在殿门外的王允,见董卓的马车渐渐靠近了,连忙大喊一声:“反贼至此,武士何在”随着他的喊声,原本紧闭的殿门纷纷打开,从里面冲出了上百名的手持长戟的兵士。

    王允用手里的剑朝马车一指,大喊道:“杀!”

    接到王允号令的兵士,纷纷持长戟上前,对准马车里的董卓便刺。虽说不少人在第一次出戟就刺中了董卓,但因为他身穿重甲,长戟居然刺不进去,只伤了他的手臂。

    董卓跳下车,拔腿就朝着北掖门跑去,同时嘴里大声地喊道:“救驾,救驾!吾儿奉先何在!”

    早就等候在北掖门的吕布,将董卓朝自己冲过来,大吼一声:“有诏逃贼!”随即手里的方天画戟便朝董卓的咽喉刺去。董卓没想到自己的义子,居然会向自己下杀手,一时猝不及防,咽喉中戟,连喊都没有喊一声,便瞪着难以置信的眼神仰面倒下。而随后赶来的李肃,则挥刀砍下他的首级。

    &nbs



第185章 郿坞救貂蝉
    在大军的最前面,和吕布并辔而行的是都乡侯、征西将军皇甫嵩,李肃知道自己的身份与两人相差甚远,便识趣地落后了几个马身的距离,不远不近地跟在后面。

    皇甫嵩见天色已晚,便问吕布:“温侯将军,此去郿坞还有多远啊”

    吕布看了看周围的景致,连忙回答说:“回禀乡侯,距离郿坞还有七十里。”

    “天色已晚,老夫看就在此地安营扎寨吧。”听说距离郿坞还有七十里,皇甫嵩觉得大军就算赶到了郿坞,在天亮以前也无法入城,便吩咐道:“待明日天明再向郿坞进军也不迟。”吕布连忙答应一声,吩咐李肃让大军就地扎营。

    安营扎寨结束后,皇甫嵩立即朝郿坞的方向派出了探马,以便及时地了解郿坞方向的情况。

    到了三更天时,派出的探马返回来向皇甫嵩报告说:“启禀乡侯,郿坞的四门打开,小的没有看到守军。”

    听说郿坞居然四门打开,皇甫嵩不禁大吃一惊,连忙问道:“城中的飞熊军何在董贼手下的四名武将又去了何处”

    探马赶紧回答说:“小的以为是陷阱,还专门冒险进入了城内。结果发现郿坞之内没有一个守军,想必飞熊军早就逃走了吧。”

    皇甫嵩听到这里,急得直跺脚,他后悔自己在行军时,没有派出探马及时地了解郿坞的情况,否则此刻大军肯定早已进入了郿坞。不过世上没有卖后悔药的,此刻后悔也来不及了。

    他想到既然飞熊军已经逃走,就算连夜拔营,赶到郿坞也晚了。他冲探马摆了摆手,说道:“你也辛苦了,下去休息吧。”

    吕布的营帐,距离皇甫嵩的大帐不远,探马前去向皇甫嵩禀报时,他就听到了动静。由于皇甫嵩没有派人叫他,他也不好半夜跑到主帅的大帐,只能站在自己的帐外等候那名探马,想从他那里获得最新的消息。

    一看到探马出来,吕布立即叫住他。探马看叫住自己的是吕布,连忙向他拱手行礼。吕布摆了摆手,直截了当问道:“我来问你,郿坞此刻的情形如何”

    探马连忙回答说:“回温侯将军的话,小的字郿坞里没有看到一个守军。”

    “什么,一个守军都没有。”吕布听到这个消息,和皇甫嵩的反应是一模一样的,“那飞熊军何在李傕、郭汜等四将又何在”

    探马摇摇头,如实地回答说:“小的不曾见到,想必早就逃走了吧。”

    “我知道了,你先下去吧。”吕布打发走了探马后,立即召集了一千骑兵,准备连夜赶往郿坞。

    骑兵来到了寨门口,却被执勤的军侯拦住,对方看到在队伍最前面的居然是吕布,不禁好奇地问:“温侯将军,不知深夜出营,意欲何往啊”

    吕布大大咧咧地说:“本将军听说郿坞已是空城一座,恐董贼的家眷走脱,所以连夜赶往郿坞。”

    军侯听完,又问吕布:“敢问温侯将军,可有皇甫老将军的令牌”

    见军侯居然找自己要令牌,吕布把眼一瞪,用手中的方天画戟指着对方厉声说:“吾乃军中副将,要去什么地方,还需要向尔等出示令牌么速速让开,否则吾认识你,吾的方天画戟可不认识你。”

    军侯久闻吕布的凶名,深怕对方一言不合就将自己杀死,慌忙闪到了一旁,同时大声地说:“开门,快点开门让温侯将军出寨!”

    等吕布率领骑兵出了营寨,军侯为了不被皇甫嵩责备,连忙到中军大帐来向皇甫嵩禀报。皇甫嵩听后,不禁大惊失色,他想到吕布曾经是董卓的义子,虽说此次诛杀董卓也是出了大力的,但招呼都没和自己打一个,便带着一队骑兵去了郿坞,没准是向董家人通风报信去了。

    皇甫嵩有心派人去追回吕布,但转念一想,在军中没有自己信得过的人,就是他们领命去追赶吕布,估计也无法将人追回来,也就不再多此一举。想到这里,他反而帮吕布打起了掩护:“吕温侯连夜去郿坞之事,乃是老夫的派遣,因事情仓促,所以不曾将令牌交于他。好了,你先退下吧。”
1...4950515253...159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