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历史聊天群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一缕烟丝
少年诸葛亮诧异:“难道,除了亮之外,还有其他人”
“就是我!”
孙尚香打量着诸葛亮,第二次见面,“比之前黑了些,燧皇让你吃苦了”
“姑娘说笑,燧皇对亮很好,只是那里烈日炎炎而已。”诸葛亮说道。
“即使你是来帮我的。但,也指望不上你。孙尚香来了多时,也还没有熟悉这里的作战方式。”
王宇看向吴三桂:“还是吴总兵靠谱,你们随军学习吧。”
他自己也是半罐水,只能指望吴三桂了。
“多谢大明王信任和缪赞,下官唯大明王马首是瞻,忠心不二。”
吴三桂借此,表忠心。
之前有了西施,孙尚香等人前来,现在见到三国时的诸葛亮,也见怪不怪了。
但,对王宇更加敬畏起来。
“从华夏历史书中,亮也仔细了解过明末之历史,知道些这时代的作战方式。不过,还需要实际接触后才能明白其中虚实。”
说着,诸葛亮看向吴三桂:“吴三桂,你很幸运,遇上了群主,不然依旧是个让人看不起的卖国贼!”
群主
是指大明王吗
诸葛亮也知道未来的事
吴三桂沉着脸,很尴尬,只好跪拜,发毒誓道:“下官明白,大明王之恩,吴三桂会铭记于心,并誓死效命于大明王,永不背叛,若有所违,不得好死。”
诸葛亮,可以啊!
王宇心里乐呵呵,扶起吴三桂:“
第071章:鲁班与墨子
在明末,王宇,吴三桂,孙尚香,诸葛亮,还有朱元璋以及他的四个儿子等人在备战李自成和清军。
大秦朝,秦始皇已命令蒙恬,王贲,李信等人带着枪炮,新兵器等触发,北击匈奴!
大汉朝,刘邦让韩信等武将重新挂帅,同样是出击与匈奴开战。唯一可惜的是,他没有把霍去病忽悠过来。
大唐朝,李渊命儿子李世民挂帅,与李靖等武将,带兵出征,迎击边境的突厥。
东汉末年,曹操,李存孝等人已经召集三万多人,准备从陈留出发,前往洛阳勤王。
……
与此同时,在战国初期,鲁班与墨子相遇与楚国。
公元前448年,楚国。
楚惠王为了加强楚国的军队战力,把鲁班从鲁国请到了楚国当大夫,并让鲁班为楚军制造攻城利器。
鲁班,也叫公输般,路过人。如今已名扬中原各国,因此才被楚王看上。
而此时的楚国,正是中原霸主,希望能攻占更多的城池。
没过多久,鲁班不负所望,制造出了一种云梯。
此云梯能折叠起来放在战车上,攻城的时候把云梯架在战车上,拉开来,能升的比城墙还高。
“善!”
楚王看见后非常的高兴,马上加派人手制作更多的云梯,打算利用这批新的攻城利器去攻打宋国。
此消息不胫而走,后来传到了齐国。
刚好此时墨子正在齐国,他得知这个消息后,急忙的日夜兼程从齐国赶往楚国去劝阻,马不停蹄的“一口气”赶到了楚国的都城郢都。
墨子祖上是宋国君王同宗,不过后来落魄,成了“贱民”,离开了宋国。
再加上墨子主张“兼爱非攻”等思想,因此他无论如何也要去阻止楚国攻打宋国。
到了楚国都城郢都后,墨子想办法与鲁班见上面。
墨子在中原也有不小名气,鲁班有所耳闻,却未曾谋面。
虽然鲁班比墨子年长,但鲁班见到墨子来了,很客气的问:“先生远道而来,有何见教”
墨子看向鲁班,行礼后,说:“北方有人辱我,来此,欲托大夫杀之。”
我跟你之前就不认识,一来就让我替你杀人,什么道理
鲁班一听就很不高兴,不等他开口说什么。墨子连忙又说:“我以千金作报酬如何”
这墨子是来羞辱自己的!
鲁班更加生气,道:“我从来都是义不杀人的!”
墨子听后,恭敬的向鲁班拜了拜说:“我在北方,听闻大夫造了云梯,并用其让楚国准备去攻打宋国,宋国有何罪之有
楚国多土地,缺人,杀掉一些自己所缺之人,而去争夺一些自己已经多余之土地,此非明智之举。
宋国本无罪,无缘无故攻之,是不仁。大夫明知却不劝阻,还帮着制作攻城用之云梯……难道大夫之义,是不杀少之人,而杀众多之人”
原来墨子是来阻止楚国攻打宋国的,鲁班恍然。
墨子说得头头是道,鲁班听了这一番话,无言以对,最后只得无奈说道:“我已经给楚王造好云梯,木已成舟,难以改变。”
直接把问题推给楚王。
墨子一想,明白要阻止楚攻宋,关键还是要说服楚王,于是对鲁班行礼,说道:“还请大夫引荐,我想见楚王。”
“好吧,我试试。”
鲁班没有拒绝。
数日后,楚王召见了墨子,当然鲁班也在场。
“先生,不知所来何事”
楚王明知故问,墨子是名人,门徒不少,影响很大,因此楚王比较客气。
墨子行礼后,说道:“现在有一人,有轿不坐,却想去偷邻居之破车,有华丽衣服不穿,却想去偷邻居之破袄,有好粮好肉不吃,却想偷邻居之糠糟。王上可知,此人所为何故”
楚王一听,就知道墨子在说他,心里不舒服,但表面却装作听不懂,反正他已经打定主意攻打宋国。
于是楚王说道:“此人一定得了偷窃之病。”
见楚王“装疯卖傻”,墨子接着直接了当说道:“楚国之地,珍贵之飞禽走兽无数,而宋国之地却是连野鸡、兔子、鲤鱼都没有;楚国有各种高大之名贵树木,而宋国连长成材之树都没有,照此看来,王上欲攻打宋国,岂不是与那人无异”
话都说明了,楚王脸上挂不住,看了看鲁班,说道:“理虽如此,可鲁大夫已经替本王把云梯造好,已是箭在弦上,不得不发。”
好不容易有攻城利器相助,楚王怎可放弃如此大好时机。
见以理难服楚王,墨子
第072章:天降神兵
公元1644年,4月。
京都,紫禁城。
朝堂议事。
大顺朝皇帝李自成坐在原本属于崇祯的龙椅上,但缺少了许多帝王气概。
朝堂上站着的文武有:李自成的侄儿李过,将军刘宗敏,大顺政权兵政府左侍郎左懋泰,以及刘亮,李侔,唐通,白广恩等十数人。
唐通,白广恩原本是大明朝的朝臣,在李自成攻打京都时投降。
尤其是唐通此人,身居高位,曾是大明朝的昌平总兵。年初时李自成带兵攻陷大同后,崇祯皇帝下诏唐通封定西伯,与吴三桂、左良玉、黄得功一起征召勤王。
只是,由于路途遥远,仅唐通入京。崇祯帝赐银币,慰问再三,赏四千两白银犒军,命与监军太监杜之秩守居庸关。唐通领军出关战李军,但杜之秩却开居庸关向李投降,导致唐通腹背受敌不得不降。
也是有点悲催!
李自成看着唐通,说道:“唐通,此次有功,仅仅修书于吴三桂,就让吴三桂向朕递上投诚书。
吴三桂说担心清军进攻山海关,向朕求援。清军虽然不足为虑,但若是让其攻破山海关,直入中原,也是麻烦。
这样,唐通,左懋泰,朕命尔等领三万兵马前去支援吴三桂。”
“臣,遵旨!”
左懋泰,唐通行礼道。
……
然而半个多月后,唐通大败而归,说吴三桂诈降伏击了他们,令李自成大怒:“吴三桂!……朕,定要你不得好死!”
“皇上,看来吴三桂早已投靠清军,末将请命带兵讨贼!”刘宗敏说道:“听闻吴三桂有个美若天仙的小妾陈圆圆,等末将斩杀吴三桂后,将其待回献于皇上。”
“不,这次朕要亲自领兵前往!”
李自成说道:“此外,明朝天数未尽,人思效忠,立东宫为皇帝,改元义兴元年,以安民心。”
如此,李自成就可以打着大明朝的旗帜,领兵去讨伐吴三桂和清军。
不久后,李自成带着李过,刘宗敏,唐通,白广恩等部将,率领十数万兵马前往山海关。
命刘亮和李侔等人留守京都。
……
半个多月后,李自成大军兵临山海关。并派人给吴三桂送信,也就是“最后通碟”。
山海关城内,王宇,吴三桂,魏东,朱棣等人正在看着李自成送来的信。
而孙尚香,杜勇,诸葛亮,朱标,朱樉,朱棡等人没有在城内。
王宇看完信,笑道:“李自成果然被激怒亲自领兵前来,而且很自大!明知道我们可能投靠清军,却自负能无往不胜,膨胀了啊!”
“李自成,此人该杀!”
一想起李自成毁了他父皇和他们的坟墓,朱棣就恨不得将李自成碎+尸万段!
“大明王,李自成已来,我们的下一步谋划可以进行了吧”
吴三桂看完信,却高兴不起来,黑着脸。因为信中有李自成承诺的恩惠,也有威胁,其中最痛恨的就是拿陈圆圆说事。
心想:还好之前听大明王的话,秘密把父亲和圆圆接来了,不然现在已经遭李自成的毒手。
冲冠一怒为红颜,若是如此,他想恐怕自己很可能会像历史上那样投靠清军。
为此,他心中真的感激王宇。
王宇点了点头,道:“孙尚香,杜勇,你的副将王兴胜,以及朱元璋派来的朱标,朱棡等人,已经带三万兵马藏于关外,就等多尔衮派兵前来支援。
诸葛亮与其他部将领一万兵马藏于抚宁卫附近,万事俱备只欠东风。
接下来,先示弱于李自成,同时再派人向多尔衮求援。之前我们伏击了唐通兵马的消息,想必多尔衮已经知道。
我们已经表明诚意,现在面临李自成大军而不敌求援,多尔衮应该会信几分了吧”
之前伏击唐通的三万人马,就是要让多尔衮相信吴三桂与李自成已经敌对,只能投靠清军。
只是,多尔衮除了安排人前来查看外,没有其他动作,依然陈兵在宁远城。
“下官会安排新兵混合老兵出战,全力与李自成而战,如此,多尔衮即使再多疑,也应该相信了吧”
吴三桂说道:“多尔衮还是不上当的话,我们恐怕只能歼灭李自成了。”
“多尔衮即使相信,怕也会让我们先与李自成拼个两败俱伤,才会前来支援!”
朱棣说道。
多尔衮不傻,明摆着的事情。
王宇顿了顿,说道:“先和李自成打,就当历练新兵,尽力而为,清军是否上当,就看天意了。”
……
隔日,在宁远城的睿亲王多尔衮和肃亲王豪格,收到了吴三桂的紧急求援信,以及他们派出探子送回来的加急军情。
都是同一个消息:李自成亲率十数万兵马抵达了山海关。
除了两人,堂中还有范文程等文武。
“睿亲王,还等什么”
肃亲王以为现在是最好时机,应该立刻出兵与吴三桂汇合入关,合击李自成。
“此事,本王总觉得什么地方不对劲。”睿亲王多尔衮的直觉告诉他,只是想不明白,“吴三桂放弃了宁远城,中右所,中后所,前屯卫……把所有兵力集中在山海关城内……山海关外仅保留中前所。真的是因为做好死守山海关的打算
还有之前崇祯命令各路兵马入京勤王,为何吴三桂却按兵不动
除此之外,此前宁远城一战,吴三桂突然多出不少枪炮兵器,真是崇祯给他的
最重要的是,吴三桂去年才夺回了我军占领的几座卫所城池,与我军水火不容。他完全可以投靠李自成,为何还一再求于大清,而且还主动伏击李自成的部将,来表明诚意……不合情理”
综合种种奇怪的事情,多尔衮不敢轻信。
“睿亲王,你就是多疑。”
“吴三桂向来不忠于大明朝,之前就有意投靠我大清,只是此人反复,又小心。”
“其龟缩在山海关城内,也是自保,毕竟他也拿不准李自成和我们谁会接受他的投诚。”
“至于之前吴三桂突然多出来的枪炮,以本王看,就是吴三桂用什么方法从崇祯那里骗来的,有何奇怪”
肃亲王豪格一一反驳道:“吴三桂选择主动攻打李自成,则是其明智之举,与我大清相比,李自成算什么……这是良禽择木而栖!
如今,既然吴三桂以伏击唐通兵马,表明诚意……李自成大军而来,他也坚持不住……我们若是不支援,万一他又投靠李自成,岂不是要错过大好时机”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