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我的历史聊天群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一缕烟丝

    尤其是那些无法短时间内获得一亿累计影响力值的群成员,更是羡慕。

    邀请卡兑换,是需要累计影响力值达到一亿的。

    秦始皇嬴政开口道:“若是完成此任务,便可能获得十九年




第238章:造势,华夏报的封面人物!
    华夏帝国元年十二月中旬(1645年12月),京城。

    今日是华夏报周报新刊发行的日子,一大早,京城各大街小巷,报童们在大声叫喊着:

    “卖报,卖报……”

    “最新的华夏报,最新的华夏报!”

    “卖报,卖报……”

    “惊天消息!”

    “大明王,上承天命,下顺民心,将于华夏帝国二年元旦登基称帝!”

    “惊天消息!”

    “大明王,上承天命,下顺民心,将于华夏帝国二年元旦登基称帝!”

    “惊天消息!……华夏二年元旦除了大明王登基大典外,还要进行皇后的册封典礼……”

    “最新华夏报,刊登了未来皇后与皇上的画像,想要知道皇后是谁,快买一份华夏报……”

    类似的话语,京城大街小巷的报童奔跑喊话,一时间让京城的人都知道了。

    华夏报的报童,是十岁左右。他们卖报,卖出多少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卖报的气氛,第一时间把大消息传递出去,吸引他人的注意。

    “什么”

    “大明王终于要登基称帝了”

    “快,给我一份华夏报!”

    ……

    “未来的皇后是谁”

    “报纸上真的有皇后和皇上的画像”

    “我来份华夏报!”

    ……

    这一期的华夏报,印刷很多,此刻无论是报童带的报纸还是各处的报亭,购买华夏报的人越来越多。

    如今的华夏报已经深入京城人的人心和生活中,许多人每一期的华夏报都会看,不看会觉得不舒服。

    ……

    顺天书院,一大早,书院的各处报刊栏都已经换上了最新的华夏报。

    而且,书院内有几处小报亭,供学员们购买华夏报。

    华夏报几乎是成本价,不贵,而且是周刊和月刊,大部分学员都能承担,愿意买来看。

    同时,学员们能从华夏报上了解到最新的华夏帝国的不少大事。

    “怎么回事”

    每日早上周显这个穿越者都会拉着舍友们晨跑,刚跑完返回宿舍的路上,发现路上不少人三五人一起拿着华夏报议论纷纷。

    “今日好像是华夏报发行的日子,估计有什么大消息。”

    潘柽章稍微想了想,就想到了。

    “看来,真的有什么大事发生,不然不会如此热闹。”王锡阐说道。

    “买几份报纸看了就不知道了!”

    富二代的杨成明慷慨道:“你们会宿舍,我去买报纸。”

    “又要让杨兄破费了。”

    吕留良道。

    “别跟杨兄客气,我可知道,最近杨兄和周兄一起做买卖,赚了不少银两。”刘威笑着看着杨成明和周显。

    最近周显和杨成明合作,制作了一些香皂卖,产量目前有限,但供不应求。

    “我知道,就是那香皂吧”

    陆陇其想起来,最近宿舍每人多了一盒香皂,就是周显和杨成明送的,用起来真的很好,很香。

    古代的男子,尤其是书生,比较喜欢淡淡的香味在身上,比如佩戴香囊之类的。

    因此,对于香皂,舍友们都喜欢。

    “一点小生意而已。”

    周显有点得意,心里感激大明王没有“赶尽杀绝”,他还有些点子能用到这个时代。

    杨成明去买华夏报,周显等人赶回宿舍,要先去公共澡堂洗澡,然后吃早饭,上午还有课。

    “天大的消息!”

    杨成明一脸激动的打开宿舍门,手中拿着八份华夏报。

    然而宿舍里,只有吕留良一人。

    “咦……他们一起去沐浴了”

    杨成明看着吕留良,知道吕留良做事快速,已经先洗完回来了。

    “嗯,他们估计也快回来了。”

    吕留良正照着镜子整理衣冠,问道:“华夏报果然有大事”

    镜子是华夏报的奢侈品,目前产量有限,顺天书院一个宿舍配了一张镜子。

    “的确有大事!”

    杨成明把华夏报递给吕留良一份,激动道:“报纸上说,大明王将在十五日后登基称帝!”

    大明王登基称帝,能不是大事吗

    “终于要称帝了吗”

    吕留良对于王宇称帝没多惊讶,在他看来,这是迟早的事情。华夏帝国,一个大明王,不上不下



第239章:先领个证,封个后(第二更)
    华夏帝国,京城,夜里迎来了今年第一场雪。

    皇城内,京官大多都居住在这里。

    宋府,灯火通明。

    宋应星一家都来到了京城,宋钰瑛也在。

    作为第一批华夏帝国科举中举进士,宋钰瑛这一些进士已经考核完成,安排官职。

    少数留在了京城,多数去了地方任官。

    宋钰瑛,徐文秀,谭敏,唐柔柔,冯萱萱,任彩依六位中举女子中,徐文秀和任彩依都去了地方做县令,唐柔柔去了顺天书院任职,谭敏去了军中,孙尚香所在的镇西军区任职,冯萱萱通过关系留在了京城,在礼部任职。

    而宋钰瑛,本来就是探花,加上宋应星的关系,如今在户部任职,其官职不低,还参与了户部接下来准备施行的摊丁入亩计划中。

    此时,因为宋家一家人团聚,今晚宋府很热闹。

    他们一家人正在用晚膳,因为宋应星刚忙完公务才回到宋府没多久。

    “来,借大明王的美酒,庆祝我们一家在京城团聚。”

    宋应星举起酒杯,笑着对一家人说道。

    正在喝的是上等五粮液,王宇赏赐了大臣们一些,宋应星得了三瓶,这是最后一瓶。

    其他两瓶,一瓶招待了昔日的一些老朋友,一瓶与鲁班,伽利略,汤若望,张衡等人喝了。

    如今,鲁班,伽利略,张衡三人说是有事离开一段时间,让宋应星觉得有些寂寞,好在整天过得充实,无暇多想。

    “祝父亲,身体康泰,事事顺心!”

    宋应星的两个儿子,五个孙儿孙女都来了,一家十几口,其乐融融。

    晚膳后,一家人坐在一起聊天。

    “钰瑛,在京城,没给爷爷添乱吧”

    如今女儿比两个儿子出息了,宋士慧心情有些复杂。

    不过因为一家人受宋应星思想的影响,女子为官,也能接受。

    “父亲,女儿做事知道分寸,不会依仗爷爷的名声和权力,会靠自己努力的。”

    宋钰瑛经过近一年的锻炼,比刚来到京城时,成熟和自信了许多,道:“不信,您可以问爷爷。”

    “呵呵……你们不用担心,钰瑛有才学,能有如今的功名,都是她自己争取的。”

    宋应星对孙女很满意,加上大明王有意提高女子的地位,他就更加重视孙女。

    同时,也没忘提醒叮嘱孙女,道:“钰瑛,如今在户部,在次辅手下做事,务必戒骄戒躁,多看少说,多多学习。诸葛次辅,虽然比你长一岁,但那是满腹经纶,文韬武略,可以称得上是诸葛亮再世。”

    说起诸葛亮,宋钰瑛心里一直都有一个疑问,于是说了出来:

    “爷爷,次辅诸葛亮,首辅张良,镇西大将军孙尚香,就连皇后也叫西施……为何他们的名字与古人相同,难道真的是巧合对了,还有爷爷提及过的鲁班大师和张衡,他们的名字也是巧合”

    诸葛亮,孙尚香,张良三人的名字,宋家的大部分人虽然不在京城,但依然通过华夏报,知道三人的名字。

    至于鲁班,张衡,西施……他们还是第一次听说,都好奇的看着老爷子宋应星。

    宋应星其实早就意识到这个问题,一两个人说是巧合,那么五六个人难道还是巧合

    与宋应星一样,朝廷中有不少人都察觉不对。他们不敢向大明王以及张良,诸葛亮等人求证,只好找吴三桂,王永吉,陈确这些位高权重深得大明王重用之人求证。

    可是,吴三桂,王永吉,陈确等人都没透露什么,只是让其他人安心做事便好。

    宋应星与鲁班,张衡,诸葛亮等人关系不错,但也没直接问。不过,和他们相处时,能从言语中得知一些消息。

    虽然很天方夜谭,但很可能是真的,宋应星当时就很震惊,不知道这世道是怎么了……



第240章:组建新的锦衣卫?(第一更)
    紫禁城,皇宫内。

    夜。

    王宇刚处理了政务,在书房休息,房中只有他一人,门外有亲卫。

    此刻王宇正在听歌:

    “狼烟起,江山北望

    龙起卷,马长嘶,剑气如霜

    心似黄河水茫茫

    二十年,纵横间,谁能相抗

    恨欲狂,长刀所向

    多少手足忠魂埋骨它乡

    何惜百死报家国

    忍叹惜,更无语,血泪满眶

    马蹄南去,人北望

    人北望,草青黄,尘飞扬

    我愿守土复开疆

    堂堂华夏要让四方......

    来贺!”

    ……

    单曲循环,此刻王宇觉得这首歌特别有味,考虑着将这首“精忠报国”作为华夏帝国的军歌是否合适。

    曲调超前,但歌词十分带劲儿,听着热血沸腾。

    “陛下,屠指挥使到了。”

    太监总管吕安突然走了进来,见王宇闭眼在听歌,愣了好一会才开口。

    王宇,以及西施等人经常在宫里放歌听,一开始吕安觉得新奇,但不太懂现代的歌曲,后来慢慢的也就习惯了。

    王宇已经尊为华夏帝国的皇帝,只是登基大典还有几天才举行,吕安现在称呼“陛下”,应当的。

    “让他进来。”

    王宇闭眼靠在椅子上,回了一句。

    “是。”

    吕安退出去,没多久把屠鸿志带到书房门外。他没进,让屠鸿志单独进去。

    随即,吕安离开的同时把门外的亲卫也叫开了。

    因为屠鸿志是王宇的秘密属下,不想其他人知道。

    此刻,屠鸿志一身夜行衣,戴着连衣帽,低头看不清他的面容。

    书房里的歌声,屠鸿志听着:

    “狼烟起,江山北望

    龙起卷,马长嘶,剑气如霜

    心似黄河水茫茫

    二十年,纵横间,谁能相抗

    恨欲狂,长刀所向

    多少手足忠魂埋骨它乡

    何惜百死报家国

    忍叹惜,更无语,血泪满眶

    马蹄南去,人北望

    人北望,草青黄,尘飞扬

    我愿守土复开疆

    堂堂华夏要让四方....

    来贺!”

    屠鸿志没有出声,想着等王宇听完歌在出声。听着,听着,屠鸿志被歌词吸引,越听越热血澎湃。

    他曾经也上过战场,为华夏帝国奋勇杀敌!

    “马蹄南去,人北望

    人北望,草青黄,尘飞扬
1...96979899100...118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