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都市言情

腾飞我的航空时代

时间:2023-05-21  来源:  作者:安溪柚

    洋洋洒洒三千多字,其实中心思想就一句话,那就是准备搞一套类似几十年后房产销售那般,让客户首付一定比例,然后分期付款购买产品的模式。

    腾飞航空制造总公司之所以会提出这个建议,主要还是因为有人驾驶飞机逐步成熟的情况下,日后势必要参与国际竞争。

    手头的产品质量好,价格低固然有竞争优势,但面对欧美老牌的飞机制造商光有这些还不够,灵活多变的销售方式也必须跟得上。

    如果只抱着一手交钱一手交货的传统策略,估计用不了几年,就得被欧美的飞机制造商给干趴下。

    因为人家依托强大的金融机构搞得办法五花八门,比如说试驾一个月,一个月内随客户怎么折腾,赚到算你,赔了算我的,要是达不到我承诺的飞机性能,一个月后完全可以把飞机退回来,厂商这边半点怨言都没有。

    空客就是这个销售策略的开创者,当初空客冲出欧洲走向世界,这个策略功不可没,以至于空客一直将这个策略沿用至今。

    再一个就是租赁,飞机所有权属于制造商,使用权可以租出去,这个模式跟汽车租赁差不多,波音、麦道、洛克希德等美国航空巨头在这方面玩儿的非常好。

    还有就是灵活的金融支持了,全额贷,小额贷,首付分期贷,总之能想到的贷款方式在飞机销售方面一个都不缺。

    如此情况下,先不说飞机性能如何,就是这些销售方式也让客户趋之若鹜,要知道并不是所有客户口袋里装满了钞票,资金短缺的时候比比皆是,你要是让他全额付款,就算飞机的性能再好,人家看看口袋里的那么丁点资金也会摇摇头遗憾离开。

    可如果你给他充足的体验,外加灵活的金融支持,二分之一甚至三分之一的价格就能拿到飞机,之后数年时间里分批连本带息慢换回来。

    到时候不但腾飞航空制造总公司这样的制造企业赚钱,金融机构同样不亏,等于是一个客户宰双份利润。

    至于违约怎么办

    好办,飞机收回来,腾飞航空制造总公司做个深度处理,可以继续卖,而违约客户的股份作为抵押品就被金融机构收入麾下,到时候不管是自己运营也好,转卖也罢,总之是亏不着。




第四百五十五章 摸着石头过河
    正因为如此,作为腾飞航空制造总公司当家人的庄建业觉得很有必要在这方面提前做好布局,毕竟随着航空技术的持续扩散,九十年代以后,成品飞机的竞争只能用惨烈来形容。

    几年后碎成一地渣子的前苏联就是最好的例子。

    除了能跟美用飞机一较高下的军用航空器,事实上苏联在民航方面的成就并不亚于他们的民用航空器。

    一个能生产出图160战略轰炸机;安224重型运输机的国家,民航飞机再差也比一般的国家要强出几个数量级。

    只不过战斗民族比较粗狂,在飞机的内饰上做得比较粗糙,舒适性比较差,再加上苏联根据二战的经验,将航空器当做战时征调的战略资源,因此军事属性比较明显,进一步降低了乘客体验和运营的经济性,这才导致苏联民用航空产品的评价比不上美国。

    但从纯技术领域来说,苏联时代的雅克42,图154,伊尔62,伊尔86,伊尔96,乃至最后的绝唱图214,都不比西方同类机种差多少。

    按理说这些机种在全面市场化后的俄罗斯应该成为一股不小的力量冲向国际市场,进而从美国和欧洲地盘儿上撕下一大块肉,成为即欧美之后世界第三大航空制造商。

    结果,俄罗斯非但没有把握住这个机会,把苏联遗留下来的巨额航空遗产形成绝对的拳头冲击欧美市场,反而被早有准备的欧美航空巨头大肆收割,不但以往属于苏联的独联体国家市场没保住不说,甚至连俄罗斯内部的市场也被欧美航空巨头抢占一空。

    以至于苏联时代引以为傲的几款经典客机机型除了俄罗斯联邦政府为了颜面还在使用外,其他的俄罗斯航空公司运营的绝大部分机型不是波音就是空客。

    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有很多,比如说欧美的联合绞杀,比如说不争气的俄罗斯政府,比如说持续衰弱的俄罗斯国力,比如说内斗不休的俄式倾轧,当然死板的营销方式同样是俄罗斯民航制造业落寞的主要原因之一。

    以前计划体制的时候有国家兜底,无论是图波列夫还是伊柳申日子过得那叫一个滋润,等到苏联骤然解体,没了国家作保障,这些过惯好日子的飞机生产联合体就慌了,对订购飞机客户的账期要的非常急切。

    甚至连本国航空公司也是如此,恨不得我飞机还没交付,你赶紧把全款打过来,一副死要钱不要命的模样。

    航空公司也是企业,要照顾的地方很多,资金上也被卡的很死,虽然订购飞机但很少能拿出全款采购,拖延账期是基本操作,结果俄罗斯的几大航空制造商连账期都不给拖不说,还没啥额外的销售政策,最起码本国航空公司订购打个八折吧可图波列夫还是伊柳申就跟几辈子没见过钱似的,还打八折,不加价八折宰你就谢天谢地吧。

    再看看人家欧美航空制造厂,白用一个月的飞机不说,没钱买还能租,实在动心真想入手,也没关系,欧美航空制造商旗下都有专业的金融机构给你贷款,有些甚至都不用你俄罗斯航空公司出首付,只需做个20左右的资产抵押,几架飞机就能扇着翅膀落到苍茫的俄罗斯大地上。

    至于购买飞机的贷款,每年按照比例连本带息的还就行,绝对没压力。

    俄罗斯的航空公司这么一对比,当然是欧美航空制造上的政策好了,用不了多少启动资金就能弄出十几架的机队,只要后续的运营得当,每年的还款费用根本不是问题,于是纷纷转头欧美航空巨头怀抱。

    如此一来,本就衰落的俄国航空制造商更是雪上加霜,等到俄国从内外的动乱中终于回过味来,学习欧美航空巨头的办法,重整航空制造业的时候,忽然发现,他们已经错过最好的时期足有十年,想要奋起直追已然是不可能。

    其实不止是俄国,国内在这方面做得同样不够好,只不过国内没有经历苏联那般大规模的地缘政治动荡,加之本身在民用航空领域水平一般,所以并不凸显。

    可随着产业结构转型,准备在利润丰厚的航空制造业分上一羹时才发现,自身除了技术外,其他销售配套跟人国外的航空巨头差距更大,等着重新布局,建立体系又免不了受到已经警觉起来的欧美金融机构的打压,发展的始终不温不火。

    基于以上这些历史经验,庄建业觉得在八十年代这个中国和西方关系还处在蜜月期的情况下,把这套支持航空装备销售的消费类金融系统建起来,是非常有必要的。

    报告提交上去,部委和部分领导的争议很大,认为腾飞航空制造总公司这个办法步子迈的太大,尤其涉及到金融领域,不能不说有些敏感。

    所以到了总部首长哪里时,这份报告上面的批注比报告本身的文字还要多,绝大部分的意见认为在研究研究,甚至几个激烈一些的干脆要求把这个想法掐死,避免不必要的金融动荡。

    总部首长同样拿不定主意,所以就找来中信公司的领导咨询了一下,得知国外不少发达国家连日用品都采用消费类金融贷款的方式进行销售,总部首长思考了足足两天,最后在报告的最后做了最终的批示“可以一试,但只对外,不对内。”

    这个批示放在几十年后绝对是保守的,但在八十年代却非常大胆,免不了引来不少非议,可一来明确了只对外不对内,就算有风险就是隔绝在外;二来后面的细则明确只有腾飞航空制造总公司这么一个试点单位,如果出了事腾飞航空制造总公司一家承担。

    换句话说总部首长将风险控制在一个极小的范围,就算失败了,垮也就垮腾飞航空制造总公司一家,波及不到其他。

    这才让非议减弱不少,没办法,仈jiu十年代的改革举措多如牛毛,好的自不必说,有问题同样不在少数,往往一个政策不当垮掉一个企业的事情真的不要太多,不然怎么会把改革叫做摸着石头过河,因为没有参考,没有借鉴,能摸到石头当然好,一脚踏空掉河里也是正常。

    所以中国的改革就是在这样反复的试探中艰难前行,国家如此,腾飞航空制造总公司自然也不例外,既然想做改革中的先行者,那就要做好一脚踏空跌进河里的准备。



第四百五十六章 取之有道
    腾飞航空制造总公司是做好往河里跳的准备,可其他配套部门却没有,确切的说是不敢。

    这要放在十几年后,腾飞航空制造总公司根本就不用这么麻烦,自己成立个金融机构,联系好固定的银行,签一份资金交易协议就成。

    但在八十年代国内金融系统封闭而又保守,银行除了存取款和基本的现金汇兑之外,连一般性的贷款卡都很严格。

    你说你腾飞航空制造总公司产品能够行销全世界,谁信呀

    退一万步说,就算你的产品能卖出去,就你们一家企业做试点,数量少不说,首付分期的模式银行方面也觉得吃亏。

    凭什么你们腾飞航空制造总公司的货款还要银行垫付然后你们腾飞航空制造总公司拿着钱吃香的喝辣的,银行这边就得苦哈哈的追着别人屁股要债,问题是欠债的是国内的也行,人脉背景银行也不差,费点劲也能要回来,问题是你们腾飞航空制造总公司这种业务只做给外国人,银行国内的债都弄不明白,哪有功夫去搞国外去

    说来说去,还是国内银行的经营思路没有转过来,不过这也不能全怪银行,到了1987年的时候,国内三角债的弊端已经初步显现,虽然还没有大规模爆发,但呆账坏账的比例在极具攀升,银行回款能力在快速下降,所以对腾飞航空制造总公司这种创新性的金融辅助不感冒也很正常,谁也不敢保准腾飞航空制造总公司就一直牛逼下去,更不可能保证这种模式就会不产生新的三角债。

    总而言之一句话,腾飞航空制造总公司想玩儿自己玩儿去。

    如此一来腾飞航空制造总公司拿着好不容易批下来的试点文件就有些尴尬了,没有银行兜底,怎么玩儿金融辅助销售

    关键时刻还是总部首长出面帮着协调,没办法,谁让腾飞航空制造总公司是他老人家圈的航空航天融合的改革试点呢。

    如果因为这点儿事迈步过去趴下来,一来他老人家的脸不好看,这二来也影响后续的机构改革,毕竟腾飞航空制造总公司融合航空航天业务的试点经验非常重要。

    所以看着大言不惭跑到京城求上门的庄建业,总部首长除了骂一声这个叫庄建业的太不要脸外,也只能学着庄建业的不要脸劲儿找了自己在番禺省的老战友,总算为腾飞航空制造总公司搭上一家4月份才在特区成立的新银行招商银行。

    尽管是个特区成立的新银行,旨在为特区发展金融服务,腾飞航空制造总公司在总部首长的牵线搭桥下,与其建立联姻关系时,招商银行连办公场所都还没确定,整个银行上上下下连个像样的营业点都没有。

    可腾飞航空制造总公司二话不说就向招商银行注资四千万,占股126。

    之所以这么利索,原因很简单,别看招商银行初创不起眼儿,可他背后的东家招商局可是名副其实的港岛四大中企之一,实力和地位比腾飞航空制造总公司不知道要强出几个段位。

    更重要的是这家隶属于国家的大型企业还是第一个控股港岛金融机构的国企,有着极为丰富的海外金融运作经验,若非如此,招商银行也不可能在短短十几年时间就成为特区的金融支柱,更不会以此为基础衍生出庞大的招商系金融帝国。

    所以腾飞航空制造总公司的投资占股与其说是看好招商银行未来,还不如说是给其背后的招商局交保证金、纳投名状,毕竟真正金融服务的是招商局本部控股的港岛金融机构。

    招商银行这边还是个小豆丁,等他能帮上忙少说也要五六年之后了。

    招商局这边除了担忧腾飞航空制造总公司这边的产品销售情况外,其他的就不像国内的银行考虑那么多,反倒是觉得如果国内的产品真的能在国际市场上形成竞争力,他们反倒是非常乐意类似的金融服务。

    没办法,毕竟招商局背靠港岛,思维方式比国内的银行系统要开放得多,除了同样对腾飞航空制造总公司信心不足外,真的可以说很宽容了。

    对于信心的问题,腾飞航空制造总公司的办法非常简单粗暴,在4月底的总公司第一季度总结会上,庄建业直接把出口定为今年的考核重点,同时提高金融辅助销售类的提成和返点。

    这也是为什么王和平在忙的脚不沾地的当口,看到那么多外国记者口水都快流到脚面了,只要能把方舱医院成功出口,并且能用上金融辅助的销售手段,年底升不升值暂且不论,七、八万的高额提成却是板上钉钉了。

    1987年的七、八万,放谁身上不眼红。

    别说王和平了,就是此时耷拉着眼皮的总部首长眼睛更红,因为他在薛卫东来之前从位于番禺省老战友那里知道了一件更加暴利的事,以至于让他心潮澎湃的连血压都犯了。

    薛卫东当然不知道这些事,眼见总部首长半天没说话,就准备开口提醒一下,可还没等说出口,就见总部首长微微抬起眼皮,忽然开口

    “都说庄建业那小子是个爱财的,为此受了不少诟病,不过人家是做企业的,搞企业不赚钱还搞什么企业

    君子财取之有道,小庄在这方面就做的很好,他们腾飞航空制造总公司在藏区南部救灾和这次大兴安岭救灾过程中表现就非常不错。”

    说着便转过头看向薛卫东“所以保持刚正不阿的初心很好,但也要灵活对待身边的人和事,这才是实事求是的真谛。”

    薛卫东耿直但却不傻,这番话等于是说总部首长默认了腾飞航空制造总公司的做法,并不打算追究,薛卫东自然不可能继续追着这件事不放,于是打了个立正“是”

    “庄总你早应该跟我说你们销售政策,你是不知道我前些天愁的是天天失眠呀”

    与此同时,星洲某宾馆的宴会大厅内,尼泊尔负责先进航空装备采购的高级官员贾南德拉端着一杯赖茅,拉着庄建业半开玩笑的抱怨着“如果我早知道可以用加德满都机场和卢卡拉机场的股份做抵押,就不用整天掰着手指头数一千五百万美元该怎么花了,所以庄总,这杯你怎么也得喝掉,一定喝掉”

    以加德满都机场10股份,卢卡拉机场15股份,尼泊尔航空公司54股份为抵押资产,招商局利用在港岛的金融机构为尼泊尔了两千六百万美元的消费类商业贷款。

    尼泊尔借助这笔金融服务,顺利的从腾飞航空制造总公司购得四架高原鹰c高级公务机,八架高原鹰b普通商务机。

    做了这么大的买卖别说罚一杯酒,就是一瓶庄建业也不在乎,于是哈哈一笑“我自罚一杯,我自罚一杯”说着端着酒杯就一饮而尽。



第四百五十七章 三方共赢
    见庄建业这么痛快,贾南德拉非常高兴,前段时间他急吼吼的跑去大兴安岭火灾现场,亲眼目睹了运6空运人员和货物到救灾一线的全过程后,最后的一丝犹豫立马就被抛到脑后。

    返回京城宾馆后就开始联系腾飞航空制造总公司,准备以一千五百万美元的价格采购两架高原鹰c高级公务机和六架高原鹰b普通商务机。

    然而腾飞航空制造总公司的回复就让贾南德拉非常沮丧,因为他想要的飞机数量最要需要一千八百万美元,一千五百万美元根本就拿不下来。

    就在贾南德拉仰天长叹准备彻底放弃这次采购意向时,第二天庄建业亲自打过来,告诉他腾飞航空制造总公司愿意向他消费类金融服务,既分期付款的方式出售高原鹰系列飞机,问贾南德拉愿不愿意接受。

    贾南德拉刚开始没明白,等庄建业仔细解释了一番操作流程后,贾南德拉想都没想立马就点头答应了。

    要知道尼泊尔国小民弱,一千五百万美元在别的的国家里或许只是富豪一年的收入,可在尼泊尔却是天文数字,因为他们每年的财政收入也没多少,若非想利用航空运输多赚些收入,尼泊尔打死也不会拿出这么多钱去采购飞机。
1...121122123124125...159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