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都市言情

我在古代有工厂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七世狂人

    大概过了半个小时。

    正当王琛在书房看书学习的时候,门被咚咚敲响,他喊了声进来。

    门被推开。

    曾经的丁主簿也就是如今的丁县丞,带着刚刚上任的徐县尉前来,徐县尉就是当初跟着王琛算计林家的徐都头,至于陆都头,好像调去州府工作,具体什么职务王琛没问。

    两人进来后一前一后向王琛问好。

    布洲子。

    见过布洲子。

    王琛没起身,笑着指了指书桌前的椅子,两位,请坐。

    丁县丞先行坐下。

    徐县尉先把门掩上,随即才坐下。

    是知县让你们前来签红契?王琛问道。

    对。丁县丞从袖子里掏出几张红契,您且看看,有没有出入,若是没有出入,咱们按上红印便算红契成立。

    王琛接过,嗯,我看看。

    经过这段日子的学习,北宋的繁字体他已经能看懂大半了,甚至不少已经能够书写,毕竟有简体字功底在那边,一些变化不大的字体,书写起来还是极其简单的。

    红契上面官府承诺提供水泥厂场地窑口材料费用一半人力以及事后运输等等,王琛提供水泥配方生料打磨一半材料费用,没什么问题。

    只是王琛还是略微不满道:我和朱知县说过提供一间两上两下的水泥作场办公楼,你们怎么忽略了?

    布洲子切莫着急。丁县丞又取出一份房契,东大街两层木楼房契在此,只要您盖上印章,待会我让徐县尉拿去楼务店录入,伺候两层木楼便归您所有。

    王琛怔了下,你是说房子直接归我名下?

    丁县丞理所当然道:既然是朱知县答应您,那么衙门自然会做到。

    王琛汗了下,东大街两层木楼值两三千两银子呢。

    丁县丞眨眨眼道:对呀,难道布洲子不喜欢?

    还想说什么,王琛忽然看到丁县丞对自己挤眉弄眼,马上懂了,恐怕这价值两三千两白银的铺子是丁县丞操作着白送给自己,他有点无语,平日里只有向官府送钱财,什么时候反过来轮到官府向别人送东西了?

    正在思考间,丁县丞主动道:布洲子,您红契看完了吗?

    还没,我继续看看。王琛刚看了一半,考虑到正事要紧,他便收起疑惑,继续看下去。

    这一看,他就懂为什么丁县丞等人要送自己价值两三千两白银的铺子了。

    合着红契里面表明,官府占股百分之二十五,王琛占股百分之七十,剩下百分之五由朱知县的五岁孙儿丁县丞七岁的侄儿曾经周县尉如今升职为周主簿的侄儿和若干押司等亲戚各瓜分百分之五股份。

    王琛晕了下,开个水泥厂近乎把本县衙门所有有点权利的人都拉拢进来了,他真的不知道说什么好了。

    此时,丁县丞笑吟吟道:布洲子,朱知县和我们说过水泥的潜力,我等都愿意为你马首是瞻。

    这句话王琛听懂了,意思只要自己认可这份合作合同,接下来整个县衙当官的都听自己话,利益均沾嘛,而且这种事朝廷查都没法查,因为水泥配方是王琛拿出来的,意思只要过了王琛这关,这些红契上占股份的人都将变成合法。

    要不要卖这群人面子?

    王琛想了想,决定把这群人捆绑在自己利益战车上,为什么?因为自己的便宜伯父过了年很有可能调去楚州担任通判,到时本县境内除了徐县尉外,基本上没有自己人了。

    他大部分基业都在通州,肯定需要官府方面照顾。

    只要把衙门那群人牢牢抓在手里,到时哪怕朱知县不在此处,王琛一样可以发展的风生水起。

    没什么问题。王琛拿出印章直接盖了上去。

    丁县丞大喜,忙道:以后只要布洲子您一句话,静海本县衙门所有人必定赴汤蹈火在所不辞!

    王琛目光深邃道:那你们可要记住今天的话,你们也知道我义父是皇帝面前大红人王继恩公公,对吧?

    记得,记得。丁县丞连连道。

    朱县尉也道:布洲子您放心,哪怕您让我去死,我眼睛眨都不眨一下就会去照做。

    该警告的都警告了。

    王琛不怕他们翻什么浪花,宽慰道:严重了。

    既然无事,我先行告辞,让朱县尉带您去铺子看看?丁知县询问道。

    王琛摆摆手,一栋铺子而已,不用看,你们先回去吧,晚些我会带着水泥原料送到县衙,你们送去窑口尝试烧制水泥即可。

    好。丁县丞起身。

    徐县尉也行了一礼,两人告辞了。

    等到人一走,王琛微微笑了笑,没想到办个水泥厂获得天大优惠不说,还获得了本县县衙集体权利集团的支持,这对于扎根通州发展的王琛来说是天大的好事。

    不得不说,古人的眼光同样十分毒辣。

    水泥这玩意刚刚流传开,还没真正展现威力,衙门那边的人都知道这玩意未来在市场上有多大的潜力,千方百计联合着来投靠王琛。

    其实双方各取所需吧。

    县衙的权利集团求财。

    王琛要的是本县权利集团对自己无条件支持,以便自己的根基实力能够快速发展。

    原本他就在想,自己便宜伯父调去楚州当通判后怎么办,如今一看,担心个毛线,反倒是未来接任静海的知县要担心了,因为啊,静海这里有个地下皇帝正在冉冉诞生!




第151章 立窑(第三更,求订阅!求月票!)
    两天后。

    水泥生料总算调配好。

    期间,王琛让王云仓招募了一百多个长工,只需要干体力活,不需要什么技术含量。

    这两天他没有去工地上看过进度,不过听王云仓说地基挖的差不多,邱公亮等人等着把大量水泥拖过去,王琛自然急于快点把水泥生产出来。

    两千斤生料被装在填上油纸的麻袋里。

    足足装了六辆驴车。

    王琛调配的水泥是425型号,表示二十八天抗压强度425兆帕,水泥配方的原料是石灰石735,粘土145,铁粉2,这个强度的水泥能够满足当前工地所需,他暂时不需要去弄其他配方。

    至于煤10则是要等到灼烧生料的时候加入。

    最后等到熟料出来,掺和一定比例的石膏粉矿渣进去就行。

    这些都需要他去烧窑亲自去指导,让窑里工作的工人们全都记下来。

    先去了县衙。

    丁县丞接待的他,布洲子,您总算把水泥原来送来了。

    站在门口的王琛没有接这句话,反而问道:之前我和你们说过的立窑准备好了吗?要是没有立窑

    丁县丞打断道:别说把窑稍微改建一下就行,就算没有,只要官府想要,几天时间之内也能给你便一个出来!

    王琛啊了一声,你们这么能耐?

    丁县丞笑呵呵道:天底下只有官府不想办的事情,没有办不到的事情。

    王琛撇撇嘴有些不以为然。

    你们办不到的事情多了去呢,哥们儿叫你们弄个空调出来,有能耐吗?不过他知道丁县丞说的话其实狂妄程度并不大,古代官府真要干一件事,相对而言还真不是什么难事,特别是朝廷规定下来的事情,比方说长城,对于当时建造的国力来讲,是个庞大工程,生产力那么落后下,朝廷一声令下,愣是靠着人力和牲畜,建造出举世瞩目的长城。

    当然了,若是按照现代社会的生产力和大型机械来讲,想要建造个长城会很容易。

    这也是王琛为什么铁了心想在北宋发展电力的原因。

    说句不好听的话,现代文明用了几年时间?从城市到公路,从公路到高铁飞机,这些都是科技的力量,而电力正是科技发展最大的一个助力!

    王琛对丁县丞的话有些不以为然。

    随后,他亲自带着押送水泥生料的人,跟在丁县丞后面赶去刚刚改建完成的立窑。

    城外。

    向南走了半个时辰。

    窑所在地。

    这里原本是烧窑,经过王琛要求,衙门在极短的时间之内改造成了立窑。其实水泥烧制人类最早利用的是间歇式土窑,后来才发展成土立窑。

    既然王琛知道立窑比间歇式土窑有优势,又不需要自己花钱,自然让官府方面按照他从现代社会带来的土立窑改建。

    立窑休息的瓦房里。

    四十多岁的窑工陈大笑吟吟道:听说咱们这里以后要烧制别的东西了?还会派人来教咱们烧制?

    我也听说了。一个跟他长相很相似的陈二道:好像说烧制什么水泥,徐三,你听到风声了吗?

    徐三有点木讷,不清楚。

    陈大又对另外个十四五岁女工问道:薛丫头,你知道吗?

    那不顾形象坐在地上的小姑娘道:我就每天帮您们打打下手,连您们老师傅都知道的事情,我怎么可能知道呀。

    因为理学还未出现,宋朝女性抛头露面出来工作的不在少数,只不过绝大多数穷苦家女子都从事采桑养蚕的活,像薛丫头来窑口干活的小姑娘并不多,并不是没有女性,只是绝大多数都是已婚妇女,上了年纪那种。

    我们是老师傅不假,可接下来要烧制什么水泥,对于我们来说也是头一遭啊。陈二拿起水杯喝了一口水,道:反正衙门那边下令了,谁先学会烧制水泥,每个月工钱能涨五百文呢。

    薛丫头两眼冒小星星道:真的呀?学会了能多赚那么多钱呢,我一定要学会。

    谁不想学会多赚点钱呢?陈大道。

    陈二道:对,咱们以前是一个窑口的,如今调到一起,还得互相帮助。

    要是有其他窑的人来,我建议啊,咱们尽量不要搭理。陈二出馊主意道:你们要明白,第一批学会的能多挣五百文,千万别给其他窑调来的人先学会了。

    薛丫头没啥主见,用力点头道:我听您的。

    徐三看都没看他们,哦。

    立窑这边很多窑工都是从其他窑调过来的烧窑好手,除了薛丫头和几个妇女是派过来干点杂活,其他一个个都是老师傅当中的老师傅,所以多多少少有点傲气,当然,这个傲气只是相对于窑里的工作人员而言,跟官府方面他们可不敢。

    诶,好像有人来了。

    车子里拉了很多袋子啊。

    他们都朝着大门口看过去。

    这时,王琛和丁县丞带着水泥生料来到休息屋子外面的场地上,让人把生料先卸下来。

    丁县丞让窑口的负责人长相奇丑略带猥琐的崔安把人叫过来,随后吩咐道:这里跟你们以前干的活完全不同,虽然还是烧窑,但是烧制什么怎么烧制,都需要你们重新慢慢摸索,你们都是老师傅,我希望不会出什么篓子。

    王琛跟着说了句,千万别偷懒。

    是的,布洲子所言不差。丁县丞迎合了一句,随即让崔安介绍几个骨干老师傅。

    崔安开始一一介绍起来,这是陈大陈二,兄弟俩,嗯,他们的大名就叫这个,他俩以前是在瓷窑里干活,因为烧出来的瓷器特别精美,我特地应了丁县丞要求把人掉了过来,这位是徐三,也是他们一起的,至于这个小丫头您叫她薛丫头就行,专门打下手,另外还有些其他烧窑的老师傅暂时没来得及调过来,帮工倒是调来一百来号人,没和他们安排在一起,等干活的时候让薛丫头去喊就行。

    怪不得就看见三四个人呢。

    其实王琛心里明白,今天主要是尝试烧制水泥的最佳办法,并不需要那么多老师傅。

    等到烧制最佳办法测试记录下来后,到时窑口人手会越来越多,各种老师傅帮工之类,反正官府想要生产的玩意,肯定不会耽误进度。

    丁县丞道:布洲子,我还有点事情先走一步,晚点再过来。

    崔安道:我先去让帮工们把窑准备一下,随时开工。

    两人走了。

    只剩下王琛和其他四个人。

    作为现代人的王琛没什么架子,而且他对有手艺的人比较佩服,主动上前自我介绍道:你们好,我叫

    你叫布洲子,我们刚才听说了。陈大接过话头。

    得,他们还以为王琛名字叫布洲子呢。

    薛丫头有些好奇道:布这个姓氏很少见呀。

    陈二打探王琛底细,布洲子,看你衣着上等,家里做什么的?

    王琛笑了笑,开铺子的。

    薛丫头奇怪道:我看丁县丞好像很看重你,难道你家铺子开的很大吗?

    还行吧。王琛谦虚低调道:承蒙丁县丞看得起。

    那一定是你家里长辈和丁县丞关系不错。陈大以为王琛是关系户,随即道:我痴长你几岁,以后你就唤我一声陈叔好了。

    行,陈叔。王琛笑了笑,没当回事。

    一看王琛挺好说话,陈二倚老卖老道:布小哥,要是烧窑方面有什么不懂的问题你尽管问我,虽然我和我兄长以前没烧制过水泥,但好歹在窑里干了二十多年活,懂得肯定比你多。

    王琛说道:行,要是不懂请教你。

    和手艺人没什么好装逼的,况且王琛只准备在这里待一小段时间,只要教这群人摸索出烧制水泥的最佳办法就会离开,这群人不认识自己,他索性懒得提起,省的这群老师傅放不开手脚。像布洲子这种名号在古代官场的人听来,很有可能觉得是爵位封号,但对于普通人来说,如果没有特别提醒,只会认为名字就叫这个。
1...130131132133134...487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