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都市言情

我在古代有工厂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七世狂人

    赵光义心中诞生一股不妙的预感,然而他又想不出什么所以然来,只好强压住,准备继续实行计划,又侧头对着另外两位枢密院的自己人递了个眼色。

    支差房的曹司站出来道:“臣亦身体不适,望陛下能批准修养一年半载。”

    支差房可是负责整个枢密院钱财的地方,不得不说赵光义下了血本。

    这还不算,兵籍房的曹司也道:“臣家中老母年事已高,恐不久于人世,我想陪她天伦之乐。”

    王琛依旧没反应。

    赵光义松了一口气,觉得计划得逞了。

    不止是赵光义,就连赵普、宋渥等人都暗暗着急,他们都怀疑王琛是不是认输了。

    本来到这里没什么。

    然而此刻,枢密院另一位重量级的人物站了出来——另一位枢密副使柴禹锡也站了出来。

    在北宋的枢密院一般一分为二,哪怕是枢密使都有武职和文职之分,自然,枢密副使一样如此,当初赵匡胤还活着的时候,武职枢密使封了曹彬,文职一开始由赵普担任,后来赵普当了宰相一直没有安排,所以曹彬是枢密院最大的官员。

    枢密副使也一样,分为文职和武职,王琛因为楚昭辅死后顶替,担任的是武职的枢密副使,而之前是沈义伦担任文职的枢密副使,后来沈义伦告老还乡,赵光义费尽心思让心腹柴禹锡争夺到了这个职位,如今为了挑唆王琛和赵德芳的关系,居然愿意让出来,可想而知赵光义此人心狠手辣到什么地步。

    要知道柴禹锡现在才三十四五岁,正当年轻力壮的时候。

    大家都一愣神,心说你来凑什么热闹况且你也没理由啊,年纪轻,家中老父母年纪又不大。

    嘿,还别说,柴禹锡还真找到了一个理由,他大声道:“陛下,我身为朝廷重臣,如今曹相在北方决战太原,属下虽为文职,但依旧想报效朝廷,肯定陛下派遣我前去辅佐曹相攻打太原,哪怕辞去枢密副使身为一小卒,只要能够上沙场为朝廷建功,臣亦不悔!”

    好冠冕堂皇的理由!

    一般人听得绝逼感动!

    只是大家都明白皇帝不会这么做,而这几个枢密院的大佬们主动请辞也是赵光义计谋的一环,都没什么情绪。

    赵德芳困得不得了,满脑子都是《吞食天地2》神秘将军斩颜良的游戏剧情,后面还不知道怎么玩呢,毕竟神秘将军一刀一个不是说笑的,他随口道:“都准了。”

    赵光义心花怒放,觉得事情成了,差点笑出声了!

    赵普、宋渥等人迟迟看不到王琛的举动,都失望的在轻声唉声叹气了。

    其他中立派也看向赵光义的眼神变了,他们知道,这一次赵光义表面上看壮士断腕,实际上却稳压了王琛一头,原本想要倒向王琛的他们,此时又犹豫了起来。

    王琛还是没说话。

    赵光义胜券在握,假装道:“至于调谁去这几个职位,全由陛下安排。”

    正常情况,赵德芳应该提几个名字,然后给大臣们选一下,最后确认,反正提议的名字都是他的人。

    在场很多人也是这么想的。

    只是谁都没想到赵德芳语出惊人道:“人手安排由王殿帅负责吧,毕竟现在他主持着枢密院!”

    啊

    人手安排王琛负责

    赵光义彻底傻眼了!

    在场的大臣们也一个个懵逼了!

    尤其是主动提出辞职的几位,比如说枢密副使柴禹锡,比如说枢密院事王怀隐,还有两个曹司,这一刻他们都坐蜡了,觉得着了王琛的道!

    赵光义都怀疑自己是不是听错了,急忙道:“陛下,你没有说错吧枢密院的空缺人手都由王殿帅负责”

    赵德芳理所当然道:“对啊,怎么了”

    赵光义眼前一黑,心说你妈简直是扶不起的阿斗,劳资给你这么好的机会你特么拱手相让你傻比吧

    先前一直没声音的王琛却微微一笑,瞅了瞅赵光义,心说你哪里知道,昨天我在赵德芳面前演戏演的比你还牛逼,再说了,赵德芳沉迷游戏一夜没睡脑子浆糊着呢,哪有心思思考其他的,恐怕现在就想早点结束早朝去睡觉,那么枢密院的工作安排自然是交给赵德芳最信任的人,比如说昨天表现的忠心耿耿、仿佛就是一心为赵德芳好的托孤大臣、帝师王琛来主持。

    可以说,赵光义这一次偷鸡不成蚀把米啊!

    王琛笑容渐渐变得灿烂起来,而一旁的赵光义脸色已经变得铁青!




第495章 软禁
    垂拱殿早朝结束。

    接下来是文德殿视朝,同样属于早朝的一部分,是常参官的常朝朝会,皇帝不参加,一般是走个形式,偶尔也会由宰相主持一些次要事务的决策。

    而今天,文德殿视朝却有些不同寻常。

    因为谁都知道一件事,待会将是朝廷三大派系彻底洗牌的时候。

    之前最大的派系当属王琛一派,兵权掌握了大半、宰相赵普投靠,再加上皇权的支持,可谓军政一体。

    第二大派系自然是赵光义,在枢密院拥有一定的兵权。

    最后是赵德昭,嗯,这小子要兵权没兵权,要政权没政权,唯一勉强的是还有一些财权,但也有限,不足为虑。

    可以说,只要王琛把赵光义的兵权拿掉,整个朝廷上上下下都得由他说了算。

    现在,机会来了!

    早朝的时候,赵光义主动把枢密院兵权交出来,想要让赵德芳接手,却怎么都没想到赵德芳居然把人手安排的事情交给了王琛!

    文德殿里。

    赵光义派系的人脸色非常差。

    赵普、王琛、赵光义等几位大佬坐着,剩下的常参官们则是分成文武两排站着。

    按照惯例来说,宰相应该坐在中间,再不济客气的情况下,也该由皇叔赵光义来坐,不过赵普能恢复宰相都是王琛一手相助,再加上王琛大权在握,这中间的位置自然由他坐。

    他根本没任何客气的意思,瞧都没瞧赵光义一眼,直接坐在了中间,拿起茶杯抿了一口,不急不缓地把杯子放下,淡淡道:“今日枢密院枢密副使、枢密院事和支差房兵籍房两位曹司辞任,曹相不在,枢密院职位重要无比,我作为枢密副使,定要把人手补齐,诸位有什么好的人选推荐吗”

    言罢,他递了一个眼色给宋渥、赵普。

    宋渥当下便道:“我……”

    话没说完,不死心的赵光义急忙道:“殿帅,本王觉得应该问问几位辞任官员的意见,毕竟他们在职许久,对枢密院的情况了解。”他为了争取利益,连“本王”这个称呼都自称了出来,很明显是在说“给个面子”。

    俗话说买卖不成仁义在。

    中国人很少会撕破脸皮,尤其是在弄不死对方的情况下,或多或少会给对方一个台阶下。

    比如说留一个不重要的职位给赵光义的人,利益拿到了,对方面子也保住了,没办法,谁让赵光义是皇帝的叔叔、大宋晋王、开朝元老呢

    赵普、宋渥等人都是这么想的,他们已经笑得很灿烂。

    另外几十个常参官亦是如此,他们微微叹息,晋王败得太快了,如今都要祈求王琛给面子,以后啊,整个朝廷真的一家独大了。

    可是让众人错愕的是,王琛半点面子都没给赵光义,而是侧头看了看左侧,询问道:“国仗,你有什么好的人选吗”

    赵光义一愣,卧槽,你不给我面子

    其他常参官也有点懵,再怎么说赵二都是皇叔,这样不太好吧

    难道是没有听到晋王的话

    有人是这么觉得,赵光义同样如此,他忍着怒气,声调提高道:“殿帅,本王刚说……”

    “听见了!”王琛毫不客气打断道。

    嗯

    听见了

    赵光义脸一黑。

    四周的常参官先是一怔,随即都噤若寒蝉,知道接下来要发生很大的政治碰撞了!

    人家连本王这个称呼都抬出来了,你理都不理,第二次还直接打断,这是多不给面子啊

    赵光义当下就要发作,王琛便继续说下去道:“此乃我枢密院内事,调任人手又是吏部、中书省之事,晋王虽贵为皇叔,但插手此事似乎不太合适吧”

    看上去是在解释,也算是给了赵光义面子。

    赵光义深吸了一口气,想要强压住不爽。

    谁知王琛下一刻便道:“我给你面子解释一下,不给你面子又如何”

    不给面子又如何

    卧槽,你这是直接撕破脸皮了啊!

    好多人冷汗淋漓,知道王琛要收拾赵光义了。

    赵光义闻言勃然大怒,听见王琛前半句话本来想按耐住,可后半句话差点让他暴跳如雷,恨不得站起来给王琛一嘴巴子!但最终他没敢,最主要的原因是没权,如果真的动手,且不说打不打得过,就说后果赵光义便承担不起!

    见到对方不搭话,王琛眯着眼瞧过去,“晋王,你还有什么意见吗”

    “没!”赵光义敢怒不敢言道。

    王琛再次对着宋渥道:“国仗,文职枢密副使一职你有推荐人选吗”本来他也不准备这么对待赵光义,两人以前或多或少有些交情,谁让赵光义在他不在的日子暗地里使坏挑唆自己和皇帝的感情,现在逮着机会肯定要把对方一棍子打死。

    常参官们具不敢言。

    原先的文职枢密副使柴禹锡同样不爽,恶狠狠地瞧了一眼王琛。

    赵光义深吸了一口气,手都在发抖,知道这次栽了。

    那边宋渥正要说话,王琛瞧见了柴禹锡的眼神,转移话题道:“对了,在确定枢密副使一职之前,我觉得应该先把原枢密副使的职务安排好。”

    大家都看向了他。

    赵光义和柴禹锡还有他们派系的其他人都惊疑不定地瞧过去,心说这还要什么安排么,按照常理把柴禹锡平调去一个闲职打发了不是常规操作吗

    赵光义生怕王琛使坏,再次开口道:“柴副使……”

    “晋王,请别打扰我们枢密院内部人手调动,行吗”王琛猛然侧头瞧去,语气冷然道:“你以为这里是晋王府吗”

    赵光义怒气彻底爆发了,腾地一声站起身,伸手指着道:“你!”

    “你什么你”王琛气定神闲坐在那边,“晋王你身为皇叔却想插手兵权,是图谋造反不成!”

    一顶大帽子直接扣了下去!

    气得原本想发作的赵光义涨红了脸,却没有再坑一声,攥紧双拳不服气地坐了下去。

    “这……”

    “殿帅气焰滔天啊!”

    “闭嘴!你找死吗”

    几个常参官窃窃私语,有人觉得王琛太嚣张,但觉得是一回事,敢不敢说出口又是另一回事,现在局势这么明显,除非活得不耐烦,不然谁敢跟王琛叫板,没看见赵光义都被弄得坐在那边生闷气吗

    赵普宋渥等人乐开了花,知道站对了队伍!

    王琛看着柴禹锡道:“我记得你在垂拱殿早朝的时候曾对陛下说,只要能报效朝廷,哪怕辞去枢密副使一职身先士卒都行,对吧”

    这种客套话纯粹说说的啊,然而此刻听到王琛询问,柴禹锡眼皮子直跳,硬着头皮道:“我是这么说,不过……”他想解释一下。

    王琛压根没给机会,点头打断道:“好,我就欣赏柴副使这样忠君爱国的正义之士,若是反驳了你的提议,恐怕天下人都会觉得我王琛玩弄权谋打压于你,既如此,我满足你的愿望,即日起,你便调去太远神武军当冲锋士卒,祝你早日建功立业!”

    我靠!

    冲锋士兵

    常参官们吓了一跳。

    柴禹锡更是吓得面如死灰。

    冲锋士卒是指第一排的士兵,很多人觉得古代第一排的士兵是炮灰,其实不然,冷兵器作战的时代,主要分为步兵和骑兵。骑兵用来冲锋,对骑术要求很高,否则无法在马上杀敌。步兵主要是凭借着方阵稳定战场局势以及射箭伤敌,而且在两军交战的时候,第一排的士兵并不是传说中的“炮灰“,甚至还有人抢着去,原因如下。

    第一,重赏之下必有勇夫。

    第二,第一排都是精英。

    第三,古代一场战斗能死多少人其实一场战役能死3-5算是很大了,大规模死伤一般来源于战后屠杀。

    这么一看的话,第一排似乎是个美差。

    是的,对于正规精锐士兵来说,第一排确实容易建功立业,是美差。

    可柴禹锡不是正规精锐士兵啊,别说精锐了,他连正规都不是,况且他是文职,读书人,真正的手无缚鸡之力,能不能撑得起重几十斤的盔甲都成问题,还上阵和人搏杀这不是摆明了送死去嘛!

    这一刻,所有人都知道王琛多狠了,不动则已,动则要命!

    柴禹锡怕了,谁不怕死啊,他急忙大声道:“殿帅饶命!饶……”

    “嗯”王琛横了一眼过去,“要求是你跟陛下自己说的,现在想反悔难道你是想欺君不成嗯”

    我特么!

    谁不知道那是为了辞任的客套话

    柴禹锡脸都绿了啊,但偏偏还真的无话反驳。

    欺君,可以直接当场格杀。

    上战场,兴许还有一条性命。

    柴禹锡只好绝望地认了。
1...396397398399400...487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