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都市言情

傻子的燃情岁月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肖邦乱弹琴

279.祭奠
    九十年代中后期,那些为了生计,游走于各个城市黑暗角落里的,失去了工作的人们,曾经给姚远留下过难以磨灭的印象。

    为了生存,为了挣钱养家,无论怎样的痛苦与屈辱,他们都必须忍受。

    姚远不想让这样的悲剧在矿机发生,他就必须找一条路出来,让矿机重新活过来。

    而这样的路,在上一世的时候,他似乎已经找到了,可惜没有实践的机会。

    这一世,他有了这个能够让自己说了算的机会,他无法说服自己不去实践一下。

    虽然没有想好怎样拖过开始时候那个最困难的时期,虽然众叛亲离,所有人都反对他,他还是决定要冒这个风险,去破釜沉舟地实践一次。

    没法解释就不解释,无法被人理解就误会吧,反正这条路,老子走定了!

    所有收购矿机的手续办好,已经是九一年的四月了。

    清明节这天,姚远去了烈士陵园,去给姚叔的父母上坟。

    这个时代,烈士陵园里,还是整理的干干净净,庄严肃穆的。各学校,机关单位,党团组织,都会组织起来,在这一天里,到这里来搞纪念活动。也有不少年青人,图这里的环境好,三三两两地相约了过来踏青。

    这一天,特别是上午这段时间,这里还是挺热闹的。

    姚远把自己的面包车停在外面,提了姜姨给他准备的食盒,里面盛了祭品,徒步往陵园里走。

    抗抗就在他后面跟着。

    虽然因为姚远一意孤行,不考虑公司和家人的安危,执意收购矿机去冒险,抗抗对姚远有意见。

    可是,抗抗依旧属于那个燃情岁月里长大的女人,思想依旧是传统女人的。大事上,中国的传统女人,依旧是要服从丈夫,无论对错。

    抗抗也不会因为这个,就和姚远闹矛盾。劝说不了,就只能和丈夫一条心,去面对即将到来的困难。

    姚远过来给父母上坟,抗抗当然要跟着来,不然姜姨也不会愿意。

    到了姚虎夫妇的墓前,姚远把食盒里的祭品都拿出来,在墓前的供桌上一一摆好,点上杆香,就和抗抗默默地站在那里了。

    这里比较偏远一些,离的主纪念地远,没有人过来,冷清而寂静。

    默默地站了一会儿,看着杆香在香炉里慢慢燃着,姚远忽而就感觉,心里有些发堵。

    这个节日,这么多人来这里,纪念这些为了共和国而壮烈牺牲的先烈,他们真的知道,要记住他们的什么吗

    他们到底是为了什么牺牲,被埋在这里

    接手矿机以后,姚远其实没有必胜的把握。

    这个世界,因为他的参与,已经和过去他熟知的那个世界,有了许多微妙的差别。

    抗抗和美美,现在的命运,肯定和过去不一样了。还有姜姨,包括小慧,肯定也和以前不一样。更有媛媛和摇摇,这是过去不可能有的。

    就是他现在住着的市里那条街道,应该是在两年以后,房改实施的时候拆除的。可是,现在,在他和文化馆的竭力推动之下,市里已经做出了保留河东这片明清古建筑的决议了。

    连整个城市都因为他的出现,而发生了变化。那么,矿机呢他也没少掺合。

    美美、刘建,从生产到销售,矿机都走过一段和过去不同的路。还有那个本来应该在矿机干一辈子的张建国,也跟着掺合一把。

    未来矿机会不会还像以前那样,还真就不好说了。

    所有的细节和过去都不一样了,只有大的外部环境变化不大。他也只能利用这个对外部环境的预判,来控制矿机的走向。

    能不能成功,其实是一半一半。美美之所以坚决反对他,就是因为理智地去判断推理的话,他必然会失败。

    他拿不出任何强有力的理由,来支持他的决定,大家就不可能理解他,支持他,只能反对他。

    站在姚虎夫妇的墓前,看着远处那一队队打着红旗,过来纪念先烈的人们,想着这对革命夫妻一辈子的奋斗历史,姚远竟然不有自已,心潮澎湃起来。

    他慢慢地,在墓前跪了下来。

    我现在的身体是姚叔的,也算是你们的儿子了,我就称呼你们一声爸爸、妈妈吧。

    他在心里,对墓里的姚虎夫妻默念着。

    儿子现在过得挺好。钱够花。媳妇够漂亮,也贤惠。还有一对可爱的女儿,你们应该可以放心了。

    可是,我心里总觉得,你们在那边不会开心。

    你们奋斗了一辈子,为之献出了生命的矿机,就要倒掉了,你们肯定不会开心。

    你们心里想着国家民族,想着老百姓,唯独不想自己。也正是有你们这些人,这样去想,去奋斗,这个走在灭亡边缘的国家,和这个灾难深重的民族,才被从灭亡的边缘,被硬生生拉回来,获得了新生。这个民族才再一次伟大,重新屹立在世界的东方。

    你们燃烧了自己的青春,换回了一个崭新的世界。那个燃情岁月,将成为这个国家永远都不会被磨灭的光辉时代!

    如今,你们盼望的国家富强,民族兴旺,已经在一步步到来了。可是,你们曾经奋斗过的地方,却要倒下了。

    这兴许是历史的必然。不经历阵痛,就不会产生新的生命。

    可是,这个代价太大了!几千依靠那个工厂生存的人们,行将失去生活来源!

    你们奋斗一生,最终的目的,就是要这普天下的老百姓,都过上衣食无忧的生活。

    所以,这一定是你们不愿意看到的。如果你们现在活着的话,我想,你们一定不会袖手旁观,一定会像我今天的选择一样,回去,回到矿机去,与那些行将陷入危难的工人们在一起,一起努力,建造一个新的矿机出来。

    矿机就算要用自己的死亡为代价,创造一个新的生命出来,我想,这个生命也应该是由你们创造的肌体上产生的,也应该带着你们的烙印,带着你们的光辉因子,而不应该是完全的忘却!

    我不相信,一个完全忘却了你们,再也没有了你们那些光辉因子的新生命,会有你们一样顽强的生命力,会带来更高、更强、更好的希望。

    所以,做为姚叔的替身,做为你们的儿子,我不想忘记这些。就算天下所有的人都反对,我也要回去,回到矿机去,回到你们战斗过的地方。

    矿机,完全依靠理智,的确是没有希望。可是,矿机有你们留下的光辉因子,有你们留下的火种。

    但愿,那些光辉因子还没有完全消失,那些火种还没有完全熄灭。我要发掘它们,重新点燃他们,让那个燃情岁月重新回来,让矿机诞生一个真正属于你们的孩子!

    我知道,这很难很难。

    我这辈子已经足够富有,就是什么都不干,只坐在家里享受,我的财富也消耗不了。

    可是,我知道,你们不希望你们的儿子那样活着。因为在你们看来,那样活着,对生命而言,毫无意义。

    这是你们曾经鄙视的生活啊!妈妈家财万贯却毫不留恋,毅然选择出来,甘愿清贫,和同样清贫的爸爸结为伉俪。这就是你们对钱财的态度!

    马叔老跟我说,人活着,不能只想着自己,要有信仰,要为多数人谋幸福活着,要活的有意义。

    他一天到晚,总是在我面前嘟囔这些话,让我总觉得自己和他相比,是那么的渺小。

    他跟我说,这些话,都是爸你教他的,他记了一辈子,也要我记一辈子。要不,我就不是你们的儿子,要给你们脸上抹黑。

    好吧,我不给你们抹黑。我去矿机,不为名,不为利,去按照马叔的教导,去做一番你们希望的事业出来,去再创造一个充满如火激情的,不一样的世界,不成功则成仁!

    我想,这一定也是你们的心愿。

    希望二老在这里,保佑我成功!

    默念完了,他恭恭敬敬磕了三个头,这才从地上站起来。

    抗抗就站在他身边。待他磕了头站起来,她也跪下去,磕了三个头。

    待抗抗起来了,杆香已经燃尽。姚远就对抗抗说:“走吧。”

    抗抗蹲下身去,收拾了祭品进食盒,然后由姚远提着,顺原路返回。

    一路上,两个人始终也没有再说一句话。

    直到进了车里,抗抗才问他:“什么时候去矿机”

    姚远回答说:“越快越好。”

    抗抗就又问:“我跟着吗”

    姚远说:“你不懂机械,在家看好家就行了。”想想就又说,“我说的家的意思,不只是咱们自己那个家,还有咱们的两个公司。”

    抗抗就说一句:“我明白。”

    姚远是个比较碎嘴子的人,特别是和媳妇单独在一起,从年轻到现在,基本没有住嘴的时候,夫妻俩总是有许多说不完的话。

    可是今天,姚远基本没有多余的废话。

    抗抗也不多说。她知道,自己的男人心里肩负着的东西,实在是太多太多了。

    从姚远本心来讲,他可能更喜欢过一种守着妻子儿女,无忧无虑的田园生活。他这辈子,也大都是在为这样一种生活在努力。也不止一次地和抗抗讲起,他什么时候可以退休,可以找个偏远僻静的地方,去盖一座房子,把一家人都接过去。早上起来爬爬山,看看风景,回来种几块小地,蔬菜、粮食,自给自足。然后,就可以看看书,钓钓鱼,听听音乐。或者,坐在两个闺女身边,看她们嬉闹,听她们说话。再或者,一家人守着姜姨,听她唠叨。要不就来点温馨的,搂着媳妇温存一段美好的时光……

    可是,随着他事业越做越大,在公众当中的地位越来越高,肩头承担的义务和责任也越来越大,渐渐就身不由己了。这是到不了他这个地位的人,所难以理解的。




280.迷信与议论纷纷
    姚远当初突然想起来做慈善,其实也不是他嘴上说的那样,仅仅是为了给他的企业创造良好形象。

    那就是他感觉到了自己承担着的义务和责任,觉得必须去做了。只是,他嘴上不愿意承认而已。

    收购矿机,恐怕也是这种日渐增长的义务和责任在作怪。如果不让他去冒这个风险,承担这个拯救矿机的艰难责任,他可能会一辈子良心不安。

    所以,抗抗劝不了他的时候,就只能跟随他,支持他,和他共同准备,迎接即将到来的风雨。抗抗当然也不愿意让他一辈子良心不安。

    人家都说,夫妻本是同林鸟,大难临头各自飞。可他们不是。从年轻到现在,越是困难的日子,他们越会紧紧地相拥在一起,同甘共苦,风雨同舟。

    这也是姚远永远会爱抗抗,永远都会选择和抗抗在一起的原因吧

    矿机的资产组成,是十分复杂的,不仅仅是一个工厂那么简单,还包含了宿舍、学校、医院、商店,许多的服务设施。

    姚远可没有那个能力,把这些都收归己有。仅仅一个工厂,就已经是他的极限了。剩下的,就由市里负责,慢慢过渡到当地政府去管理吧。

    而到这个时候,矿机已经是十分混乱了,矿机人难以管理的名声,也早就传了出去,镇上也不愿意接受这个烂摊子。

    他们强调了许许多多的理由,总而言之一句话,我们自己的事都管不过来,再接受这么大一片宿舍区和学校,那整个镇都会因此乱套的。

    没办法,市里只好组织一个临时托管委员会,管理厂区以外的其他事情。

    这就等同于在这个镇的边上,又成立了一个镇子。因为矿机整个生活区的规模,和一个镇也差不到哪里去。

    如此一来,那些知道姚远要收购工厂,感觉自己前途渺茫的矿机干部们,就又看到了希望。他们可以设法调到临时管理委员会去,躲开工厂啊。这样,他们还是公家的人,还可以和过去一样,混日子拿工资。

    姚远其实也不太愿意接收这些干部。他们大多数人,已经在国企里养成了只吃饭不干活的毛病。正如社会上讽刺的那样,上班一杯茶,一包烟,一份报纸,这就是他们全部的工作。

    当年姚远在基层工作的时候,去厂部办公大楼找这些干部们办公事,早了人家开会没完,见不到人。晚一点,人家又不知干什么去了。就算好不容易找到人,也是推三阻四,今天拖明天,明天拖后天。屁大点的事情,不跑个三五趟,根本就办不成。

    这帮人,你让他下车间干工人,估计那坐办公室养成的身体,根本没法适应体力劳动。可坐在办公室里,他们除了扯皮和勾心斗角,基本不会别的,整个儿一废物点心。

    姚远就提前放出风去,他接手矿机以后,办公室的职员,一个不留,都得下车间干工人去。目的,就是让这帮人赶紧活动,趁他接手之前,自己想办法离开矿机。

    这些人听到风声以后,早就开始四下里活动了。有临时管理委员会这么个好地方可钻,逃开矿机厂区,他们还不得削尖了脑袋往里钻啊

    可临时管理委员会也容纳不了多少人,这个办公群体又十分庞大,最后十个人也就能进去一个,还有九个得留下来。

    留下来的这些,也在想着法子调离,十个人里面就又跑一个。可大部分人还是没有办法,只能留在矿机了。

    姚远不愿意要,人家不愿意留。可这也不是谁愿意不愿意的问题。姚远接收矿机,也是有条件的,那就是不经有关部门批准,不得随意开除员工。

    这也是姚远头疼的地方。偌大个工厂,吃闲饭的人几乎要占到一半了,不死才怪!

    如此反反复复协商、调和,姚远直到这年五月,才被允许正式接管矿机的所有生产厂区。从下个月开始,矿机这些工人,就得问姚远要饭吃了。

    五月中旬,姚远终于得到上级许可,提前半月,进驻矿机,开始接管工作。

    美美和刘建不愿意回来,他也没有强求,只能在矿机现有人员里面,再寻找有能力的培养了。好在他在这里工作了十几年,对一些人,特别是有能力的人,都是比较熟悉的。要不然一抹黑的瞎撞进来,还真是什么事情都做不了。

    五月十六日早上,他就带着杜鹃一个人,坐着他的面包车,去矿机了。

    公司财务部门在清资的时候已经介入了,暂时冻结了矿机的所有账目,等待他将来组织起新的财务部门,再做移交工作。

    姚远带着杜鹃过来,就是办一个简单的交接仪式,然后就开始找人谈话,先把矿机的最高领导班子建立起来。

    大家都不同意他接手矿机,都和他憋着气,袖手旁观看笑话,连杜娟也是这样。
1...183184185186187...231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