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都市言情

傻子的燃情岁月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肖邦乱弹琴

    他突然就发现,自己竟然如此渺小,考虑到的,全是自己的利益。组织培养了他这么多年,他怎么可以变成这样

    他就从椅子上站起来了,眼睛一个劲地眨动,然后就说“姚总,你什么也别说了。我知道,你来矿机,不是为了你自己,你是为了老厂长和廖总工回来的。啥也别说了,你不用我,我也不抱怨,那是我自作自受,活该你哪天只要用我,我一定会尽心竭力,要不然,我对不起老厂长的培养”

    林清华就这样,心里怀着愧疚上任了,他也表现出了自己的热情和自信,再不像在大件分厂那样,对工人没有好脸色了,知道有事和工人商量,也知道把自己的意图和工人讲明白了。

    另一个副经理人选董云,就比林清华痛快地多了。

    姚远找他谈话的时候,他没有跟姚远拐弯抹角,就直接把自己心里想的啥都说了。

    保住分厂厂长的位子,得花钱。四下里跑,请客吃饭,给工人们找活干,还得花钱,这些钱他不抽提成从哪里来

    他是因此生活好一些了,抽的烟是好烟了,吃的也是大鱼大肉,家里老婆穿的衣裳也是高档的,连家具摆设都比别人强,可也就仅此而已。他要是真不讲良心,绝对不是仅此而已。

    总而之,他对得起自己的良心。

    董云比姚远还年轻,不到三十五岁,敢说敢做,嘴皮子也利索。要没这本事,他怎么能出去给自己分厂的工人找活干呢

    姚远上一世就知道这个人,算是矿机有数的几个能人之一。这一次他不用董云,还是因为他做的事情,绝对没有他说的这么漂亮。还是良心没长正。

    姚远在上一世就知道他不少事情,这一世想着花巧语地瞒他,这不做梦吗

    姚远也不和他客气,直接就问他“那个孟小云是怎么回事”

    董云就给吓一跳,那是他养的小三,而且不是本地的。这事儿全厂不应该有知道的,他老婆都不知道,姚大傻怎么会知道

    还没等他反应过来,姚远就又问“你小舅子那个工厂是怎么回事”

    董云直接就傻了。

    姚远就看着他笑“你小子,少特么跟我在这里云山雾罩你像你说的这么干净,那这些费用,你给我算算,你都是从哪里弄来的,天上掉下来的是不是我没打算追究你,只是要告诉你,老子准备用你。但是,再去给我当干部,就得把心给我摆正了你只要干的好,收入还够你养小三的。不过你舅子那个工厂,就得靠他自生自灭了。老子不会允许你把厂里的活,再拿到他那里去干”

    然后,姚远就像对付林清华一样,给他讲道理,说他的干部考核机制。

    董云脑子转的快,立刻就能明白,只要自己肯好好干,还有机会,不会像现在这样,拿这么点工资过一辈子。

    那么,小三就还能养得起。他已经仨月没给人家孟小云月支了,自己都不好意思见人家了。

    而且他也知道,这位姚总用人,只看本事,生活作风问题一般不管。他手底下那帮高管,有小三的多了去了。

    于是,他立马转变态度,积极配合。而且,他还给姚远提了一个更好的建议。

    他原先领导的机修分厂,就是负责给整个矿机大修设备的。分厂里各种维修设备的机床,导轨磨床,导轨表面高频淬火设备,高精度外圆磨床,等等的这些大修机床设备,十分齐全。而且,他手底下的工人精通机床维修技术。

    他告诉姚远说“不说设备,就我手下那些工人,手里的维修机床技术,全市都没有敢说比我们强的,要不我也不能出去给他们找那么多活干。

    我给姚总你提个建议,先不要解散大修分厂。不但不要解散,还应该增加人手。”

    姚远就看着他不说话,等着他的下文。

    看姚远有兴趣,他就继续说下去“现在,咱们整个矿机的维修,都是各分厂自己成立机修组,自己维修。

    不是我瞧不起其他分厂那些维修工的维修水平,是他们没有像我们这样齐全的维修设备,维修也不专业,就知道机床坏了换个配件啥的。有时候为了换配件,拆装设备反而因为不专业,把其他地方给弄坏了。

    我们就不一样了,我们不同的机床,有不同的班组负责,整天拆装同一类型的设备,工人更熟悉设备的构造原理,判断故障也快,工作起来效率要比其他分厂那些不专业的维修工强的多。

    所以,我建议姚总,把全厂的设备维修工作都交给大修分厂来做,裁撤掉各单位自己的维修机构,这样,设备不容易损坏,增加了使用率不说,还可以节省一大笔开支。

    另外,仍旧允许大修分厂和过去一样,对外营业。这样,不但提高了分厂设备的利用率,还可以再增加不少人手,解决一部分职工的工作问题。”

    姚远听着不由点头。这个董云脑子的确好使,如果心术正了,是块可以培养的材料。

    大修分厂是矿机后来增加的车间,并不在主厂区。生产车间在主厂区东面的围墙外面,靠近矿机医院的方向。由于不在主厂区以里,它的设备又专业化较强,生产大型机械用不上,整个生产车间就没动,设备也还在里面。

    思考一阵,姚远说“你这个建议我接受了。不过,不能再走分厂制度了。单位财务独立了,容易滋长歪风邪气。要恢复过去的车间制度,成立大修车间,只管生产。业务这一块,要交给我将要成立的销售部,统一管理。你也不能再去那里工作了,还是要来生产部,担任副经理。你可以推荐一个接替你大修分厂这一摊的人选出来,交大修车间的工人们讨论。通过了,任正职。通不过,工人自己选车间主任,你推荐的人给他当副手。”

    生产部副经理职务要比车间主任高,按照美美制衣的考核机制,基础工资就高了不少,董云也没有意见。

    当下,他推荐了自己过去的副手当车间主任。姚远就把这个副手拿出来,让原来大修分厂的工人们讨论,结果还就是通不过。

    原来矿机的干部,给职工们留下了非常不好的印象,很难再让职工相信他们了。

    在姚远的努力下,那个副手还是做了副职,职工们推举了过去车床维修工段刮研组的班长,一个四十多岁的老工人,当了车间主任。




292.开会
    天才本站地址s

    姚远再组建新的部门,倒是有意无意地遵循了鞍钢宪法的精神。

    一个职工们信得过的人做第一位置,第二位置用有管理经验的矿机旧干部,去主管生产。第三位置,就留给技术过硬的人,做为将来控制质量,成立质量团队的基础。

    这样,他手里就有了两个部门。以生产部为主,整合全矿机的机床,做对外机械加工。另一个部门,就是那个大修车间。负责全厂的设备维修和对外营业,承接设备大修任务。但将来大修车间,还是要归生产部统一领导。

    两个部门的最高领导团队基本组建完成以后,生产部就开始寻找对机床熟悉的职工,对剩下的那些机床测量精度,建立档案,把能用的甄选出来,组织机加生产车间。

    这个工作主要有林清华负责。重新恢复大修车间的任务,则由董云负责。

    马友宝则主抓全面工作。其实就是监督两个副手是不是实心实意地为工厂和工人们工作。过于专业的东西他不懂,只能听两个副手的。

    工人们对自己使用的机床还是熟悉的。仅仅一个星期,机床甄选工作就顺利完成了。马友宝就带着林清华到姚远这边来汇报工作。

    林清华过去当大件分厂厂长的时候,都是自己出去联系业务的,对周边的机加工需求比较熟悉。

    根据他自己以往的经验判断,综合剩余设备的加工能力,他组建了三个车间。一个机加工车间,一个锻打热处理车间,还有一个装配车间。

    美美那边现在加工能力有限,实际只使用了整个矿机主厂区一半的空间,还有许多的工房空着。这样,林清华挑选机加生产区就不废太大的事。只是剩下的这些工房,都过于破旧了,到处撒气漏风的,夏天还能凑合着用,冬天就要影响生产了。

    姚远对林清华的工作还是很满意的。从他这么快就组织起人手,把设备甄选完毕了,也可以看出来,他是在尽职尽责工作。

    再说还有个马友宝在后面跟着呢。虽然他不懂什么,可他人正直。这就够了。当初矿机那些干部后面,如果都有马友宝这么个人跟着的话,估计他们也没有那个胆子,敢如此无法无天。

    姚远就批准了林清华的计划。至于工房破旧,反正现在有的是人,组织职工们自己维修吧。买点维修的材料,也花不了多少钱。

    于是,三千多职工们这会就都有事干了。当建筑工,维修工房,四处搬运设备,把它们都集中到林清华指定的工房里,安装就位,再由电器方面懂行的安装线路。

    工房里原来就都安装着动力线,不用重新布大线,只买些开关电线,把各就位的机床接上电,这个也花不了多少钱。

    董云这边,大修车间是现成的,他只把原来自己分厂的工人们重新组织起来,再选出车间需要的干部,基本就可以开工干活了。

    只是这一次,干部的任命和使用,让他觉得不习惯了。

    原来当分厂厂长的时候,他想用谁就用谁,自己说了算。这一回,得工人们说了算了。

    选举车间干部的时候,姚远就带着杜鹃到大修车间去了。他得亲自参与,看看自己发明的这种新办法到底能不能用

    大修车间在靠近矿机医院那边的河边上,自己一个大院子,里面有两座比较大的工房,还有仓储和办公室,就是一个独立的小工厂。

    两个工房差不多大。一个是用来盛放大修加工设备的,另一个主要用来拆装外面拉过来大修的机床。

    自张建国承包矿机以后,敛走了大部分的资金,矿机已经接近停产状态了,放大修机床的工房里,就没有几台待修的设备了,显得比较空荡。工人们就集中在这个工房里开会,选举将来管理自己的干部。

    这些日子过去了,姚远整天的和职工们在一起,大家对他熟悉了,也知道他不会盲目地向着干部说话,大家也就不怕干部了。

    董云提名的那个干部,叫周家林,原来是他的副手。他提名让他负责,是觉得这人对工作比较熟悉,好上手。原来他当厂长的时候,大多数时间是在外面跑业务,车间生产就是由周家林负责的。

    但这一回,工人们不怕干部了,就敢说话了。

    姚远怕大家七嘴八舌说不明白,同样是让这些大修分厂的工人们先临时组成小组,每个小组由组长负责发。

    结果,每个小组都对周家林有意见。派活有偏有向,和他好的就给分好干的好活,不好的就给分难干的活。不仅这方面有偏有向,上班考勤,分派工时,所有方面,都不公平。

    组长们把组里大家对周家林的意见都一一给说出来,这选举会立马就变了批斗会。弄的周家林脸红脖子粗,这一碗水,哪就那么容易端平啊

    工人们不管三七二十一,有时候组长跟不上趟,工人们就自己站起来说。

    刮研五组那个刘德江,从入厂到现在,还自己不能独立工作,为啥回回工资都不低他每个礼拜都去饭馆请你吃饭,你当我们眼瞎了

    同样都是导轨磨床,为啥张东有活干,我就没活干他每月都给你送烟送酒,还和你一起去城里找暗门子,这可是张东自己说的。张东你说,有没有这回事

    到最后,姚远只好出面,把大家给刹住。要不然,还不知道这帮人能说出什么见不得人的事来呢

    “我们今天在这里开会,”姚远说,“不是为了给周家林挑毛病,是为了选出个当家人来,带着大家自己救自己。还找暗门子特么你们这帮小年轻的,还少找啦真是啥话都敢说你们不同意他当老大就拉倒呗,用得着这么急赤白咧,嘴上不带把门的吗”

    他这么一说,大家就住嘴了。也是,这以后还要在一起工作,啥都说出来,让人家以后怎么做人啊

    既然大家都不同意周家林当一把手,那就得自己选个一把手出来。结果闹哄哄弄一上午,选出四五个来,支持度都差不多。看看时间差不多到点下班了,姚远就宣布散会。下午那几个候选人要准备发,说说自己当老大想怎么干最后所有人无记名投票,谁得票多老大就是谁的。

    中午的时候,姚远就不能回家了。周家林守着全车间的工人,让大家给羞臊一顿,心里肯定有情绪,他得想办法安抚人家啊。

    于是,他就约了周家林,再加上董云,找个酒馆,他请客吃饭。

    杜鹃还想跟着,让他给打发回家了。大老爷们吃饭,你个小丫头片子跟着,添什么乱

    下午还得开会,大家不敢喝酒。吃饭这个工夫,姚远就和周家林说他的想法,将来工厂要怎么发展。过去的就过去了,绝对不会追究,也绝对不会因为过去的事情,他就对周家林印象不好。矿机干部过去都这样,风气、环境使然,跟个人没多少关系。谁到那个位置上,都会学坏。

    然后再谈工人们反应这么激烈的原因,让周家林理解大家的心情,不要计较。虽然不能当车间一把手,可副职非他莫属,他的能力在那儿摆着啊。以后做好了,工人信任了,当正职也不会有问题。

    他姚大傻用人,只看能力,看良心。只要你周家林能力大,再往上提,当生产部经理,当老总都没问题。

    真是苦口婆心,从饭桌上一直说到办公室,再说到上班,口干舌燥啊

    这时候,姚远就更迫切地感觉到,他需要一个政委一样的人,帮他做这些工作,要不然自己非累死不可。

    只有大家的思想通了,这工作才能干好啊

    这种人得有一定威信,大家都佩服,还得能理解他的想法,上哪儿去找呢

    一个全国都有名号的大老板,矿机的实际控制人,和他这样一个小干部一起下馆子,聊一中午,周家林就是心里再有情绪,这时候也没了。何况他以前的确是干的有些出格,人家这么大的老板表态不计较他,他还想咋的

    下午继续开会,几个候选人陆续发,谈了自己的打算。

    考核机制大家都了解了,谁也想上去当干部,干部工资高啊。这竞争看着还挺激烈的。

    这一发,就看出水平高低来了。大修车床工段的刮研组长刘正平,五十出头了,眼看要退休了,但水平不低。从怎么整合两个车间的资源,到如何做到派活公平,怎么定工时合理,讲的头头是道。他计件工时让工人代表评议的办法,也暗合了姚远的心思。特别是他提出来,两个车间各设工段长负责,由车间主任从中协调的办法,合理而实用。

    他处处留有余地,让工人参与管理的办法,赢得了大家的信任,最终以较高的得票,当选大修车间主任。

    然后,在姚远替周家林说了不少好话的情况下,周家林做副主任,协助刘正平管理车间的提议,才得到了大家的同意。

    像刘正平这么大年纪的人,技术、经验都到了最好的时候,体力和精力也可以。可按照矿机原来的制度,他这辈子就只能等退休了,是干部都得下来让位,别说是工人了。

    姚远不管这个,搞管理没有经验,没有老奸巨猾的手段,指望年青人根本不行。只要你有能力,就是七十了他都用,大不了多给你配个副手。

    刘正平也算是恰逢其时,摊上了姚远接收矿机。他在矿机呆大半辈子,心里积攒了好多想法。这一回,终于有机会实现了。
1...194195196197198...231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