傻子的燃情岁月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肖邦乱弹琴
姜美美就有些恼火说:“完了活该!当初和他说不行他偏偏不听他找谁呀”
这时候,一边沙发上坐着看书的蒋卫东就插嘴说:“抱怨有什么用啊我看啊,你们俩也是黔驴技穷了。你们呢,还是找姚总去想想办法吧,看他怎么说”
姜美美回头瞪蒋卫东一眼,却没有说话。蒋卫东说的对,这事儿也只有她的大傻姐夫可能会有办法,换别人还真没辙了。
从年轻到现在,遇上多少事了哪回无解了,大傻姐夫总有各种匪夷所思的办法,把难关给度过去。
可是,姜美美和刘建心里都没底。这回这事儿不仅牵扯到销售对象的难度极大,还牵扯着姚远整个产业的生死存亡啊!
可他们除了去和姚远如实汇报,看起来也没啥办法了。
姚远最近也不知道忙什么去了,自产品通过实践试验之后,他就觉得万事大吉,再不来美美这边掺合了,人影儿都看不着了。
当时美美忙着督促销售,也没怎么在意为什么突然看不到姚远了,这销售遇到巨大阻碍了,才发现她这位姐夫早就失踪多少日子了。
还算不错,她和刘建一起到老楼姚远办公室里的时候,姚远在屋里。不过,美美看见姚远那个样子,气的差点把她姐夫桌子给掀了。
姚远给自己买了个新茶几,茶几上还摆了个最近刚刚流行的,可以漏水的新茶盘,竹子做的,两层的。
然后,茶盘上各种茶具一应俱全。泡茶的南泥壶,滤茶的过滤器,还有一溜八个小南泥茶杯。泡好了茶,用南泥壶一溜把茶水筛进南泥茶杯里,然后就一杯一杯品尝,那个悠闲自在啊!
她这边都要火上房了,他可倒好,还有这闲工夫玩功夫茶!
美美脸都黑了:“姚大傻!”她“嗷”的一声来这么一嗓子,吓姚远一哆嗦。
眼看着美美就要过来给他掀了那个竹茶盘,姚远赶忙把两只胳膊伸出来,护住茶盘,嘴里喊:“你干啥呀美美有话好好说!”又喊刘建,“你还不赶紧拉住她我这套东西不便宜呢!”
刘建哭笑不得。还真没见过这样的,下属敢给老板掀桌子。
他只好赶紧拉美美,总算把美美的火给劝下去,气哼哼地坐进沙发里。
姚远这才敢把胳膊收回来,嘴里嘟囔着说:“有话好好说嘛,哪有你这样的,一点也不给你姐夫我面子,这还守着刘建呢!”
刘建心里也有点怪姚远。这位,简直就是没心没肺。眼看着公司就要运行不下去了,还有心思玩功夫茶!
。
314.未雨绸缪
眼看着美美又要发作,刘建赶紧先拦住她,自己开口跟姚远汇报。
他把自己所做的销售策划和实际行动,都一一跟姚远解说一遍,然后就说遭遇的困难。最后,又像跟美美汇报一样,说了自己的看法和分析。
足足说了两个小时,期间除了美美插话,姚远一言不发,只是摆弄自己新买的那套功夫茶具。
待刘建说完了,姚远说:“今年的信阳毛尖,味道特正,你们尝尝”
看美美又想站起来,给他掀了茶具,赶紧护着说:“美美你怎么这么大火气啊你还高管呢,一点修养没有,点火就着,这熊脾气怎么做高管”
美美就瞪他:“这个项目不成,咱们就全完了,包括整个大厦集团,你不知道啊这么大的事,你一点不着急,我能不发火吗”
姚远不紧不慢说:“你发火就有用啦成大器者临危不乱,泰山崩于前而面不改色,方显英雄本色。这点本事没有,你怎么领导一个万人大厂啊”
美美就赌气说:“我领导不来了,你自己玩吧!”
姚远说:“你领导的很好嘛,先不着急,咱们先喝茶。你看,这信阳毛尖啊,不能用开水冲泡,得用八十度左右的水。而且,冲泡以后,茶壶不能盖死,要去掉壶盖,就这样晾着。你们尝尝,这样泡出来的茶,才会香气四溢,不然就苦了。”
姜美美不喝茶,坐在沙发里生气。刘建似乎看出什么来了,端起一个小南泥茶杯,慢慢品着茶,然后说:“你别说,还真的很香。”
姚远就说:“香吧我这也是才从别人那里学来的。过去咱们上好的信阳毛尖,都喝瞎了。”
姜美美这时候也看出点门道来了,没准儿他们在家里瞎着急,她大傻姐夫早想出解决办法来了。她大傻姐夫是谁呀
但她不喝茶,就坐在那里,死死盯着姚远。
经营矿机失败,意味着倾家荡产,可不是姚远一个人的事。她妈,她姐,俩外甥闺女,还有他们两口子,儿子蒋子容,都得无家可归!她可没那么大的心胸,在看不到希望之前,有心思没心没肺地品茶。
姚远也看出美美心情不好来了,起身去自己的办公桌跟前,拿出一张信纸来,上面密密麻麻写着字。
他回到茶几跟前,重新坐回沙发里,把那张信纸放在刘建跟前,这才慢悠悠地说:“你亲自带队,去这些单位谈业务,联系方式和负责人姓名,都在上面了。签合同要注明,预付款不能低于百分之八十,货到付全款,我们缺钱,这个他们必须得理解。”
刘建看着那张信纸,脸色就有些激动了。全是著名公司啊!这些大单位,自己大门都进不去!
他看着姚远,迟疑着问:“姚总,人家能让我进去”
姚远说:“你按我给你的联系方式找这些人,不是让不让你进去,是必须把订单给我拿回来!”
姜美美就把那张信纸拿过来看,也是吃惊不小,看看姚远问:“姐夫,这些老总你都认识啊”
姚远就严肃了说:“废话,他们都是我爹战友的孩子,我年年都和他们聚会,怎么会不认识”
刘建就一拍大腿说:“我怎么把这茬给忘了!傻哥您是谁啊记得当年美美让我弄全厂的年货,那还是计划经济时代,我上哪儿给弄去啊傻哥你就出去跑了一趟,年货就齐了!”
姚远就微微一笑说:“这么贵重的东西,我指望你给我卖出去,我不成脑子进水了吗”
刘建就笑了说:“也是,原来傻哥你早就想明白了,害的我瞎跑仨月!”
姚远说:“怎么叫瞎跑呢也不叫瞎跑。起码,你跑这仨月下来,这一行的好多事情,你已经心里有数了。这时候你再按我的路子去找人家,该说什么,怎么说,就不用我教你了吧”
刘建就点头说:“傻哥放心,我知道怎么干,一定不给你做砸任何一个关系!”
姚远就笑,看着姜美美说:“还掀你姐夫我的桌子吗”
姜美美就嘿嘿两声,有些不好意思,赶紧端起茶杯喝茶,用来掩盖,然后就说:“姐夫,茶凉啦。”
姚远黑了脸故作生气说:“凉了自己倒,我还不伺候了呢!”
姚大厦是将军的后代啊,虽然他那本“变天账”上记着的那些叔叔,现在大多已经离休在家,不管事了,可他们也有儿子,儿子也和姚远差不多大了。
俗话说的好啊,老子英雄儿好汉。后代们也大多都是好样的,他们甚至会自发地聚合到一起,组成一个红色后代的团体。
这样,通过团体间的聚会来往,姚远不止认得他那些叔叔们的后代,还因此认识了更多的将军后代们。
这些人里面,不乏大公司大集团的负责人或者在关键岗位上的人,给他开个绿灯,对他们来讲,还真不是什么难事。
姚远虽然在这三线小城里生活,可是并不缺乏见识。特别是经常和那些跟他一样的后代们聚会,当然明白,指望刘建这样的销售人员,给他往外卖价值百万的大型机械,就算刘建再优秀,水平再高,也做不到。
所以,他看着刘建到处碰壁,没有阻止,只是为了让他长些经验和阅历,失败是成功之母嘛。刘建聪明,多碰几回壁,他自己就能悟出该懂的道理来。
而真正的产品销售,就得他通过关系,自己来做了。
刘建万万想不到,对他来讲,难于上青天的销售难关,到人家姚大傻手里,只不过是小孩过家家一般容易。
通过这一件事情,他就悟懂了好多好多。从此之后,他也谦逊了好多好多,在营销这个行业,见识和能力,就又上了一个台阶,有了质的飞跃。
经历过这次挫折之后,刘建也明白一个道理。人家傻哥在接手矿机的时候,恐怕就已经想明白了销售这个关键问题了,所以人家不急不躁,早就在未雨绸缪了。
从这一点上看,他和姜美美只能是将才,冲锋破阵,打打杀杀。他们的老板才算得上统筹全局,规划未来,算无遗策的帅才,真正是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他们也应该因为自己有这样一位优秀的老板而感到幸运和骄傲。
没有姚远,他们只能算作傻干,做什么也不会这么容易成功。有了姚远,他们的本事才能被充分发挥出来。他们算是借助姚远给他们的这个平台,才能够成就一番辉煌的事业,让个人的能力发挥到极致,闪烁出光芒。
回到姜美美的办公室里,刘建就把自己心里的这些感慨,都和姜美美倒了出来。
这时候,姜美美就给他来个事后诸葛亮:“你才知道啊当初我当小件车间主任的时候,就知道了。当年给你挖坑跳,治的你老老实实,服服贴贴,不敢再动歪心眼儿,你以为是谁在背后给我出主意呢”
刘建还不服:“你就吹吧你。你既然知道傻哥这么厉害,今天还能急成这样,要给他掀桌子”
美美振振有辞:“我就是生气他那副小人样子!明明他早就解决了问题,还不声不响不告诉我们,把我们难为的差点自杀!他可倒好,坐在屋里悠哉悠哉地摆弄功夫茶,忒气人了!”
美美嘴上这么说,心里和刘建其实是一个想法。也为姚远算计这么远而感到震惊。
他早就预料到刘建做不了这么大的销售,在刘建展开自己的销售行动之前,恐怕就已经行动了。
这个倒不令她过于吃惊。更让她吃惊的是,他心里恐怕早就有了这个销售办法,却丝毫都不露一点风声。开会的时候,只说大型机械国内多么缺乏,只要咱们干出来,就一定可以让公司上一个更大的台阶,忽悠着他们拼命干活,却一句也不提销售的困难。
那时候,他已经知道刘建做不了,得他亲自来做,却一句话不说,眼睁睁看着刘建瞎折腾。这份深藏不露的心机,美美想想都感觉着害怕!
然后,她就想到了姚远当年和张顺才斗智斗勇上了。他提前半年就知道那场风暴会来,也预料到张顺才会干什么,可就是谁都不说。
最后的结果,就是张顺才上了他的当,差点让他给吓死。同时,她妈和姐姐也上了他的当,根本不知道他是装傻。姐姐怀着摇摇,愣是挺着个大肚子,给他洗了半年多的脚!
这份心机,这大傻姐夫,简直就有点不像是人了,直接就是个妖怪!
刘建根据姚远给他的名单,领着他的精英团队,一口气就签下了上百台,总价值几千万的大型机械订货合同。
按照矿机现在的生产能力,明年一年的生产任务就饱和了。
可是,完全靠这种多为手工操作的生产模式,效率过于低了。
既然拿到了几千万的预付款,手里有钱了,美美就打算上自动化组装生产线。机加工方面,也要引进更先进的机床。面对批量生产,仿形机床成本低,价格实惠,可以考虑引进一批,成立新的批量加工车间。
数控机床进口的太贵,国产的实在不敢恭维,按照姚远的意思,就再等等看。
如此一来,要扩大再生产,就不得不动用姚远这边的生产资源了。
姚远就打算先改造机加车间。传统机加行业利润太低,他原来也不打算做,只是为了养活工人,不得不做。
这样的话,新年之后的一九九二年,就必须要把机加车间的老工房都拆掉,设备卖掉,建造新的工房。工房里面,则要安装新的现代化组装流水线。
315.中国炒菜与西方快餐
机加车间转过年来要建造新工房,年前就不能再接活,而是要争取把手里的活在年前结束,不能耽误明年建造新工房。
于是,在年前的时候,原本最松散,活最少的机加车间,反而忙碌起来,大家白天黑夜三班倒,争取年前结束所有的活。这些机加车间的工人,则做为第一批自救工人,由姚远这边,转到正式投产新产品的美美那边去了。
也就是说,转过年来,机加车间就不属于姚远这边的生产部领导,而是要归美美那边的生产部领导了。
可是,姚远这边的管理方式,和美美那边是不一样的。这边有张主任的职管会,职工有参与管理的权力,美美那边却没有。
职工们已经习惯了参与生产管理,工作中也会随时注意管理中的漏洞与不合理,开班前会的时候提出来。
无论他们提出来的意见对与错,都会得到生产干部们的解释,有时还会有争论。
这样做下来,职工已经有了过去所说的那种主人公意识,生产管理干部的一举一动,都处于职工的眼睛监督之下。
开始的时候,生产干部当然很不自在,派活稍有偏差都会被举报,给弄的战战兢兢。
张主任成立职管会以后,这些问题被集中起来,单独和相关干部沟通,确实是生产干部有意为之的,才会被警告或者处罚,干部们就轻松许多。
其实,职工们也没有大家想象的那么不讲理,只要你不是故意犯错,解释开了,基本都会得到大家的谅解。
职工们不仅可以监督干部们的管理行为,还能够互相监督,变成干部们的眼睛。
车间里有人随意扔掉一块面纱,都会有人知道,及时反映到干部们那里去,犯错的职工同样会被警告批评。
久而久之,生产干部和职工之间,通过职管会在当中协调,对立日渐减少,相互合作与配合却越来越融洽。职工们感觉到的,是另一种不同的心情,再也没有被管制的感觉。这种心情,是偏向于愉悦的。
劳动者的心情影响劳动积极性,也影响工作效率。同时,有劳动者参与管理的模式,让管理变的无所不在,过去的一些管理死角,也逐渐被消灭掉了。
这样的管理方式,不仅提高了效率,也大大减少了不必要的浪费。
所以,在普通机加行业竞争激烈,利润率越来越低的大环境下,一直被管理费用拖累,无力与管理成本低廉的小企业竞争的矿机机加行业,有了强大的竞争力。不但可以与小企业竞争,而且凭借自己更高的产品质量,在同等价格的竞争平台上,成功击败对手。
虽然仍旧利润低的可怜,但勉强可以维持住生产费用,保障住职工的工资,这本身就是一个奇迹。
如今,机加车间要解散了,不再干利润低廉的机加产品。这对周边的小机加企业来说,无异是一个好消息。可对机加车间的职工们来说,却并不是什么好事。
因为他们归入美美那边之后,姚远以鞍钢宪法为蓝本,建立的这套管理体系,也要被放弃了。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