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都市言情

傻子的燃情岁月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肖邦乱弹琴

    美美不同意在她的管辖区内,存在张主任的职管会。

    姚远让她学习鞍钢宪法,她还真认真学习了。学习以后,她认为,姚远搞的这套东西,与她现在执行的,偏向西方式的,严格科学的管理体系,是矛盾的东西。

    不可否认,姚远搞的这个东西有优点,特别是在激发职工情绪和积极性方面,具有很大的优势。

    可是,西方管理的精髓,在于量化和详细分工,虽然存在一些对劳动者过于苛刻的地方,不利于发挥劳动者的积极性,但更科学,更有效率。

    这就好比于中国炒菜与西方的快餐。中国炒菜好不好吃,不决定于管理手段,而决定于掌勺厨师的经验和技术。

    也就是说,同样的材料,高水平的厨师做出来就好吃,低水平的厨师做出来肯定难吃。

    西方快餐就不是这样。它把做菜的过程和原材料都给步骤化和量化,一只鸡有多重,需要添加多少克的佐料,先做什么,后做什么,烤制多长时间,温度是多少,都做了详细的规定。

    所以,按着这些规定,任何一个人都可以做出相同味道的烤鸡来,不需要高级厨师。

    这,就是西方管理与姚远的管理办法的区别。哪个更科学,那个效率更高是显而易见的。

    为什么西方快餐连锁店可以遍布全球,争取更大的利润你换个中国美食试试离开那个厨子,味道就变了,你也只能就这一家饭馆,一个地方,永远走不出去。

    所以,美美执行西方的管理体系,就是姚远搞的东西再好,她也不要,也不允许张主任参与到她的辖区内建职管会,搞乱她的管理体系。

    姜美美举的这个例子很生动,也很形象,很有说服力,姚远一时半会儿还真驳她不倒。

    可突然就剥夺了机加车间职工们的话语权,职工们意见很大,一时半会儿也接受不了啊。

    再说了,他好不容易才把他老人家的高深理论给用到实践中来,自己还有些小骄傲,想不到一下就让美美给毙了,一夜就又回到解放前了,他也不甘心。

    要知道,随着美美那边开始出产品,逐步扩大再生产,将来他这边的所有生产单位都会解散,都会合并到美美那边,那他处心积虑搞的这套管理体系,就再也没有生存之地了。

    嘿,你个姜美美,老子费心劳力,从小就开始教你,合着到最后就教出你这么个白眼狼来,你这个小叛徒!

    这也怨不得美美。他那时候也没想到什么鞍钢宪法,教她的也是西方量化管理这一套。后来美美再自己看书学习,可不就越来越西方化等他理解透了鞍钢宪法,美美早就变西方管理学的拥蹙了。

    他这套管理体系,是参考鞍钢宪法,自己鼓捣出来的,他心里知道更符合东方人的特色,可没有现成的理论论证依据。也就是说,这世上没有任何一本书是介绍他的管理体系的,他也没法引经据典地去反驳美美。

    相反,这时候,连市面上都有的是卖西方管理方面的理论书籍的了,美美倒可以引经据典地去反驳他个哑口无言。她说的那个中国炒菜与西方快餐的例子,就是曾经有一本书上使用过的,姚远曾经看到过。

    姚远的理论,可没有书籍来参考借鉴,除非他将来可以亲自写一本关于东方管理体系的书籍,可那就晚了。这时候他没有充分的理论依据来和美美辩论。

    自古有理走遍天下,无理寸步难行。他没理,只好由着美美解散职管会。这姜美美让他从小给惯的,根本不拿他这个老板当咸菜。他只能眼睁睁看着小姨子任性胡来了。

    不过,年前机加车间还要加班加点赶手里的活,不会立马解散。年前这段时间,刘建签了合同来,对方预付款资金到位,姜美美主要考虑安排年后的生产。

    扩大再生产这一块,她还只是在研究预算,计划订购设备,到明年开春,才会具体实施,姚远还有时间。只要他能够在具体计划实施之前,劝的美美回心转意,就能把张主任的职管会,也就是他的新管理体系,渗透到美美那边去。

    矿机的大型机械部,在有了第一批订单之后,就走上了正轨,生产开始有条不紊地进行。姜美美也就没有那么忙和不放心,开始回家吃饭居住,日子又渐渐恢复了正常。

    姚远早就恢复正常了。从张主任回来之后,矿机所有的事情,他就几乎不再操心了。

    他还就有这个本事,啥事儿到他手里,他忙活一阵子,总能找到推给别人干的办法。

    在矿机宿舍住的时候,开裁缝铺的主意是他想出来的。到最后,他就把缰绳套抗抗脖子上去,让抗抗去忙了。

    到城里开专卖店,也是他想出来的主意,抗抗和姜姨非常反对。可弄到后来,还是抗抗的。再后来又加上个小慧去替他开服装厂制造服装,他还是啥也不用操心。

    再后来,又跟着刘二赶学帝王术,搞平衡,整个抗抗制衣他都不操心了。

    搞制衣设备,他更省事儿,直接把美美两口子从矿机给忽悠回来,从一开始就不用他插手了。

    这回接管矿机,更是这样。一开始谁都认为他这是作死,都不愿意跟着他干。他想尽各种办法把大家给忽悠回来,给每个人都套上缰绳。然后,然后他就完事大吉,自己抽腿溜了。

    现在,唯一让他不省心的,就是小姨子美美了。他搞的这个管理体系是有深意的,这个意义现在他不能说,也不敢说,怕大家跟他急眼。可这个意义,他必须要实现。

    小姨子美美不听套啊,要把他弄的这东西给废了,他能不急眼吗

    美美和她姐姐抗抗比起来,看着更老实安稳一些,其实美美比抗抗倔多了,从小就是这样。

    抗抗是直心眼儿,有啥说啥。对姚远不满意会直接反抗,大闹一场。但抗抗不倔,闹够了还是要听姚远的。就比如当初姚远不让抗抗出去参加公家的工作,抗抗不高兴,和姚远闹一顿,闹过了还是要听姚远的,老实在家里做衣裳。

    美美就不行了,她想不通的事情,你说服不了她,她才不会乖乖听话。

    当初姚远不让她回矿机,让她留在大学里教书,她根本不听,还是回来进了矿机。

    。




316.麻烦来了
    姚远遇上个倔种小姨子,根本不听他的。

    他治不了小姨子,就只好回过头来做他张叔的思想工作。

    老头回来,在姚远的放手支持下,摸索出一套把干部和职工捏合到一起的全新工作方法,正在兴头上呢。

    就是他原先在矿机干革委会主任,干厂长,干书记的时候,也没这么兴奋过。

    那时候,生产上他不是很明白,插不上手。做群众工作,也得按着条条框框来。而那些条条框框,又与他心里好多的东西相冲突,可以说工作做的也是十分吃力,要不他那时候要靠姚远和美美呢。

    这一回,完全不一样了。姚远没给他定条条框框,他可以完全按照自己的心意,把过去他在部队里的那些工作方法带回来,而且取得了相当不错的效果。

    他觉得工作顺手了,越干越有劲头了,甚至想着把自己在矿机摸索的这套工作方法和管理办法,写成报告,送到省委去,供领导同志们参考研究。

    要不是姚远拦着他,他估计早就这么干了。

    姚远为什么拦着他啊肯定有他的道理啊。

    张主任听了姚远的理由,才犹豫了,没有把报告送出去。

    没送出自己报告的理由,肯定是怕自己摸索出来的这些东西无疾而终。

    他正兴奋着,最怕自己的工作无疾而终,姚远这时候再给他篼头泼一盆冷水,告诉他美美不同意他的职管会进新产品生产部门,这就等于是告诉他,他的这套东西,早晚会在矿机消失啊。因为矿机发展的最后结果,就是只存在美美的大型机械部分,姚远这边最终都会被美美那边给合并过去。

    这话跟他张叔说也不好讲。可不好讲也得讲啊。美美这个犟驴,直接油盐不进,强行违背她的意志,把职管会给她加进去,万一出点什么事,影响了生产,她扔耙子不干了,这么大一个摊子,姚远还真怕自己玩不转。

    一个大型企业,最怕的就是临阵换将。所有的管理部门,包括人员,都是美美一手建立起来的,美美不管了,姚远接过来,工作习惯和管理作风都不一样,肯定会产生混乱。

    一旦产生混乱,又正值第一次接单,第一次组织正式生产,那后果就不堪设想了。

    有时候一个企业,看着挺正常挺红火的,仅仅一点些小的改变,就能让企业走向反面。这样的教训,姚远见的多了。

    从大局着想,他只能退而求其次,要求他张叔先让一步,以后再慢慢找机会,来改变美美的观点了。

    张主任听姚远说了情况,情绪上虽然多少有些失落,但绝对不像美美那样,直接没得商量。

    他理解姚远的难处,表示可以理解。不但如此,他还表示,在剩下的这些单位,没有正式被美美合并之前,站好最后一班岗,把自己的工作做到最后时刻。

    接着,他就放下这个话题,和姚远商量,怎样做好即将并入美美那边的机加车间职工们的思想工作,让他们尽量不要带着不满情绪过去。

    姚远对他张叔的表现,十分震惊。

    在这样一种情况下,张叔可以放弃自己的想法,尽心竭力只考虑可以做的工作,力求做到完美。

    这是怎样的品德啊现在的人,无论如何,也不具备这样的品德,就是他也不行。

    他终于看明白了,为什这个国家可以由极度衰弱,几乎就在一夜之间,走上了崛起的道路。

    那个时代的军人,为了整体的利益,是完全可以不考虑自身利益的,个人严格服从于集体的意志。

    这就是他张叔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告诉他的,他们那一代人的思想觉悟。

    他张叔参加军队的时间,要远远晚于姚虎,晚于廖淑芬。他张叔可以这样,姚虎夫妇当然更可以这样。

    所以,姚虎夫妇在受到那么大的冤枉的时候,会放弃为自己辩护和反抗,任由自己美丽而魅力无穷的生命,毫无意义地消失!

    姚远的眼泪都差点掉下来。这一代人对集体与个人的理解,让他心里激动的无以自抑。

    为这个国家,他们可以完全牺牲自我啊!所以,他们可以默默地含冤死去,从不考虑自己身上的功勋和光环。可以用自己的身体,去堵死敌人的枪眼,来换取祖国的胜利。为了集体的利益,可以任由烈火在身上焚烧,一动不动,直到牺牲!

    有着这样品德的一群,而不是一个的集体,怎能不会强大瞬间让这个积贫积弱的国家转而强盛,令世界上最强大的敌人望而生畏!

    而现在的人们,大多已经不能理解他们了,甚至有人会怀疑那些堵枪眼和忍烈火的英雄,觉得这根本不是人可以做到的。

    他们怀疑,是因为他们没法理解和想象那些高尚的人们的思想,因为他们自己,打死都不会做到!

    而正是因为有了这些高尚的人们,这个民族才变得再次伟大……

    是的,对现在的好多人来说,他们不是人。因为他们是英雄,是这个民族今天真正崛起的脊梁!

    姚远心里就想着,绝对不能让像姚虎夫妇、他张叔这样的人们,从这个世界的视线里消失。

    将来有条件了,他要把自己现在办公的这座老楼空出来,办一个怀旧的纪念馆,来纪念姚虎夫妇,纪念那个时代的英雄们,永远不要让后人忘记他们。

    忘记了他们,这个民族就没有希望,最终恐怕真的就要衰亡下去了。

    一九九二年的时候,张主任就一边完善自己职管会的工作,一边还要给机加车间的工人们,来讲解个人服从集体的意义。

    当然了,机加车间的职工们,即便到了美美那边,没有了职管会的存在,也不要忘记大家是一个集体,一个战壕里的兄弟,要相亲相爱,互相帮助,有事情还是可以来找职管会,职管会也永远不会忘记他们。

    机加车间从设备停止运转的那一刻开始,就完全纳入了大型机械生产部,车间原来由职工遴选出来的正职干部,因为管理能力有限,而不再被姜美美看重。

    私企的干部,没有编制,更不可能终身制。用你的时候是干部,不用你的时候,还是要和所有职工一样,该干什么干什么。

    这一点,对那些姚远这边还在干着的遴选干部来说,将会是一个很大的打击。他们将来的命运,会和机加车间的干部们一样的。

    为了不打击干部们的积极性,张主任就和姚远商量,把机加车间的遴选干部们抽出来,暂时不划归美美那边,而是调到职管会来,保留职务,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工作。

    姚远同意了。

    新的现代化组装车间,就在原来机加车间的旧址上,正式破土动工了。

    这时候的姜美美,也是志得意满。一个崭新的矿机,就在她和同事们的艰苦奋斗之下,这样诞生了。

    虽然收购矿机的主意,是她姐夫的,最艰苦的日子,也是因为她姐夫的苦苦支撑,才度过去。可是,在矿机这样一个行将垮掉的企业废墟上,在最短的时间内,建立起一个充满希望的新型企业的雏形,却完全值得她为自己骄傲。

    不久的将来,矿机这个地方,将成为国内第一个大型工程机械的生产基地,她领导下的新的矿机,必将从这个地方走出去,走向全国乃至走向世界!

    想想当年,她一个矿机子弟中学的学生,恰逢动乱年代,在姐夫的悉心教导下,一步步走到今天,实在是感慨良多。

    在这样一种情况下,姜美美自信心爆满,就更听不得别人的意见,更不允许职管会进入她的辖区,跟她捣乱了。

    这年夏天,眼看着新的组装线就要完工。有了这条组装线和更多的先进机加设备,产品的产量会翻一倍。

    到那个时候,矿机可以接更多的订单,利润也会翻番。

    因为有更高的技术附加值,大型机械的利润是相当高的。这样发展下去,不仅可以在短期内还上姚远收购矿机时候的贷款,还可以让矿机职工的收入翻上几番。那时候的矿机,就又要变为当初人人羡慕,挤破头都想进来的企业了,矿机人的骄傲,就会再次回来。

    在姜美美看来,在这个资本和金钱的时代,企业的利润和员工的高工资才是最重要的。

    企业没有效益,员工手里没有钱,指望张主任那些伎俩去发动群众,充其量也就一时半会儿的管用。当大家倒过闷儿来,没钱还是说啥都没用。

    所以,她才不会上姚远的当,让张主任掺和进来,给她制造麻烦。她有严格的企业管理制度,科学的统计考核体系,这个才是企业发展的基础。

    可也就在这个时候,麻烦却一个接一个的不期而至。

    第一批大型机械,已经交付到客户手里投入使用了,客户那边在使用过程中开始出现问题了。

    第一个问题就是一些易损件损坏过快,更换频繁,严重影响效率。
1...204205206207208...231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