傻子的燃情岁月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肖邦乱弹琴
而且,这个钱是自己真正凭本事挣的,花着安心。
你会拥有自己的轿车,自己的别墅,甚至会在国外有自己的豪宅,全世界去旅行,想去哪里就去哪里。
邵玲和他在一起工作,形影不离地呆了四五年,好人也让他教坏了。对他这套资产阶级思想,早就深信不疑了。她才不要什么公职,不要挣那些提心吊胆的钱。
只要有钱,她当然更喜欢全世界去走走,长见识了。
邵玲就决定,考上大学也要学习关于服装一类的专业,将来回来和姚远一起创业。
姚远看中邵玲,不仅是因为他们的工作友谊,更重要的是邵玲容易接受新思想,并十分听他的话。
在现代企业管理当中,找一个对自己没有异心,听自己话的队友,比找一个高端人才要难不止一百倍。
真正的管理,是宁可要猪一样听话的队友,也不要有异心的人才的。
既然邵玲愿意回来跟着他干,他就有意无意地开始泄露天机,把语文将来的试题透露出来,重点给邵玲多讲几遍,让她记熟练。
那时候学生的素质,不是现在可以比较的。好多高中生都跟抗抗差不多,连初中文化都达不到,也就是小学水平。
所以,当时国家才会规定,初中生和高中生一样,都可以参加高考。
有这个天机泄露大师,还专门指导她的数学和英语,邵玲从五百七十万人里脱颖而出,应该不是很困难。
这一切,本来是姚远为抗抗量身定做的,可是抗抗怀孕了,他只好把希望寄托在邵玲身上了。
当然,抗抗也不是没有事情可干,在家里看着摇摇的同时,还能监督着小慧她们做衣服,哪个地方不对了,她可以及时发现。
她毕竟已经达到了可以自己设计裁剪服装的地步了,对服装的构造和一些制作技巧,就不是小慧凭着聪明可以做到的了。
姚远就专心培养抗抗怎么去管理别人,怎么去掌握别人的心理。
一个合格的管理者,掌握并运用别人的心理,是相当关键的第一步,科学和管理理论倒不见得最为关键。
你自身不见得什么都懂,但你会使用所有具有专业特长的人员,让他们把自己的特长发挥出来,为你服务,这才是管理的目的。
所以,好的管理者,都是结合自身的性格,有着自己独特的手段,一味照抄书本和理论,是成不了合格管理者的。
抗抗虽然不是那么聪明,但有姚远这个老师,又有无以伦比的耐心,不断言传身教,每一天在枕边上都能给她灌输实用的道理,抗抗成长起来就不费什么事,将来独立去管理一个服装公司,应该不是问题。
这一年的冬天,高考终于开始,矿机子弟中学,就是区里的一
10.最浪漫的事
其实,抗抗并不像姚远想象的那样笨,要不然插队的时候,也不能凭着自己的本事,混到公社去工作。
只是,抗抗自从有了姚远一天到晚宠着她,养成了什么事情都依靠姚远,不愿意自己动脑子的习惯了,啥事都指望姚远替她做,看着就像是很笨一样。
在逃避上大学这事儿上,姚远肯定不会帮她,她也不敢让姚远知道她心里在想这个,就只好自己想主意了。
在心里憋了几天,她终于就想到,只要自己怀孕了,又坚持要把孩子生下来,姚远就舍不得逼着她上大学。
姜姨是讲究封建规矩的人,就是为抗抗上大学这事儿再着急,她做丈母娘的,也不会跑到小两口屋里,去翻他们夫妻私生活的用品。
所以,那些东西上的针孔,是抗抗自己偷偷戳的。
抗抗干了这件事以后,心里也是忐忑不安,怕姚远发现了,知道是她干的啊。
姚远聪明啊,稍不留神,就会让他发现蛛丝马迹,从而推导出这是抗抗干的,那时候抗抗的小心思就暴露了。
抗抗就又想个办法,来个恶人先告状,把这事儿赖在她妈头上。
姚远最怕她妈,只要他认定是她妈干的,估计就不敢多说什么了。
抗抗不是不愿意上学,也不是不愿意学习,可她离不开姚远啊。最后就想这么个蠢主意,把自己一辈子上大学的唯一机会,就这么白白瞎了。
不过抗抗也猜对了,姚远做梦都不会想到这是抗抗自己搞的鬼,还真以为是姜姨干的了。
抗抗陪着邵玲来考试,就是她心里真的喜欢上大学的体现。自己上不成了,就来感受一下考试的气氛,也是好的。
八点钟的时候,考场的铃声就响了。第一场先考语文,两个小时。
目送着邵玲进了考场,抗抗脸上就露出些许失落来。姚远看见了,还以为抗抗是在为自己无法进入考场而心里难过。
这时候带抗抗回去,抗抗肯定不肯回去。可是,外面这么冷,老这么在外面站着,会冻着她的。
姚远就带着抗抗,来到学校门口的传达室里,推门进去了。传达室里有炉子,很暖和。
姚远现在已经是矿机的名人了。为了张代表装傻,彻底斗倒了张顺才,而且还是老厂长的儿子,为老厂长报了仇。矿机基本没有不认识姚大傻的。
姚远带着抗抗进传达室,说是要在屋里等考试的朋友。
传达室里值班的教工认得他,二话不说就同意了,还一个劲地夸抗抗漂亮,和姚远真是郎才女貌,都把抗抗脸给说红了,不过心里还是甜滋滋的。
姚远就和教工闲聊天,等着邵玲的语文考试结束。
十点钟的时候,考场再次响起铃声,语文考试结束了。姚远就带着抗抗去教室那边找邵玲。
学校的操场上,已经聚集了不少的考生,都是从周边的教室里,考完了出来的。
邵玲正和两个女生站在白白的雪地上,嘴里冒着白气,热烈地讨论着。看到了姚远和抗抗,就离开两个女生,向着他们跑过来。
操场上一片雪白,映着穿了蓝黑灰绿的人们,形成这个年代独有的景色。
而且,这些人们大多都是二十好几的成年人,还有更老的,根本看不出有学生的样子来了。
但他们在这一天,却的的确确是学生,参加高考的学生。
操场上的雪经过这些学生们不断地踩踏,已经变的硬实了。邵玲跑过来的时候,有几次差一点滑倒,但她还是没有放慢速度,冲着姚远和抗抗跑过来。
姚远想让抗抗站在那里别动,自己去迎邵玲,想想还是放弃了,搀着抗抗,站在那里,等着邵玲跑过来。
邵玲终于跑到他们跟前,满脸兴奋地对姚远说:“你知道语文的考题是什么吗”
姚远当然知道了,但还是做出一脸茫然来问:“什么啊”
邵玲说:“作文是我最难忘的一件事!古文就是给鹬蚌相争加标点!这都是你领着我重点复习过的!我做那个作文题目都做过好多遍了,根本用不着想,直接往纸上写就可以了!我半小时就把题答完了。你简直神了,高考题你都蒙着了!”
抗抗也挺兴奋,因为姚远教她的时候,也和她反复说过这两个题目,她也记得滚瓜烂熟了。
她就问邵玲:“你估计能得个高分吗”
邵玲就坚定地说:“那是一定的!那篇作文大傻给我修改过,我还找教咱们的语文老师看了,他还夸我说,所有记叙文要素都有了,而且叙述自然、真实,水平不是一般高。如果不是得分灵活的作文题,我敢保证,我的语文会是满分!”
姚远就给她泼冷水说:“这才一门呢,待会儿还要考数学。下午还有时事和历史地理,还要加试英语,不要过于兴奋。考过去的不管好坏,都不要再想了,要把所有精力,都放在下一个考试科目上!”
这是他当年高考的经验之谈。高考最忌讳的,就是在考过的科目上患得患失,从而影响了自己的情绪。
邵玲听姚远这样说,就猛然醒悟了。因为这样的话,姚远不知道已经嘱咐她多少遍了。
她就严肃了对姚远说:“大厦,我不叫你大傻了。其实,你才是我真正的老师。不管是在学习上,还是在生活上,你都是我的老师。无论这次能不能考上大学,我都会永远感激你!”
第二场考试的铃声响了,姚远让邵玲赶紧进教室,就和她说:“我得带抗抗回去了,这里太冷了。下午你考完了,我们再来接你。”
邵玲就看一眼抗抗说:“抗抗带着孩子呢,早上来感受一下气氛就行了,下午你们不用来了。我考完试,会去找你们的。”
随着铃声的响起,操场上的人们又陆陆续续地进了教室,准备第二场考试去了。
这当真就是人生的考试啊。考上了的,从此就会乌鸡变凤凰,成为人生的赢家。而大多数的落榜者,还是要继续自己贫穷而乏味的生活。
第二遍铃声响起来的时候,偌大的操场上,就只剩下姚远和抗抗了。
姚远抓着抗抗的胳膊,轻声对她说:“走吧咱们回家。”
抗抗又回过头来,看了看操场,看了看周边的教室。她的少年时代,就是在这里渡过的。
曾几何时,这操场里人头攒动,大喇叭的叫喊震耳欲聋……
那个远处
11.市场经济行将复苏的腊月
,
邵玲和抗抗这一届毕业生,就只有邵玲考上了大学。
他们这一届,从初中开始,就基本没有正儿八经上过课,上课也是忆苦思甜,学习最高指示。
所以,他们当中,能把中国字认全的,就算高材生了。
而第一次高考,题目也真的十分简单,现在看来,甚至连初中考试的难度都达不到。
可就是这样一个难度,对绝大部分的考生来说,也感觉太难太难了。
邵玲是从和姚远在一起工作起,就在姚远的劝说下,开始系统地学习书本上的知识的,这前前后后就是六年的时间。又有姚远的指导,她的水平就比同龄人高出了不少,能够脱颖而出也是必然。
张建国就不行了。上学的时候,跟着一帮调皮捣蛋的孩子混日子,本身底子就太薄。大学恢复高考,他想明白了,知道学习重要了,就已经晚了。
姚远和他爹是死仇,教他只是因为怕他去找美美教他,两人在一起呆久了出事情。
因为他爹张顺才,姚远也不会真心教他。姚远当过培养干部,肚子里坏水比好水多的多。张建国就是有能力考上大学,姚远也会教的他考不上喽。
后来学校组织辅导班,张建国也就再不好意思来找姚远了。
过年之后,大学录取通知书发下来的时候,不知有多少人流下了悔恨的泪水。
可是,这是历史的必然,不是一句后悔可以说的清楚的。
邵玲选择了南方的一所重点大学,学习工艺美术设计。
在那个时代,还没有专门的服装设计专业。
邵玲已经下定决心,毕业回来跟着姚远干。但所有大学,跟服装有关的专业,只有纺织专业。
姚远最后给她出主意,还是学习美术吧。这东西不管怎么样,也跟美学沾点边,将来有机会了,还可以出国深造,到时候再去学习服装设计也晚不了。
也许,她将来有一天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在工艺美术上有所成就,成为艺术大师,就算将来不回来和姚远干,也可以出自己的成绩,比成为公务人员,坐办公室要强的多。
一九七八年的新年,是姜姨家里有史以来,过得最幸福的一年了。
家里多了摇摇,小家伙已经开始呜呜哇哇地说话,也自己能到处跑了,把姜姨逗得整天合不拢嘴,几乎把所有的时间和所有的爱,都给了摇摇。
最重要的,是姚远不用装傻了,大家的心都是安定的,知道未来会一天比一天好,一天比一天幸福。
美美已经成为了小件车间车工工段的工段长了,说话都带了一股颐指气使的架势。
当然,姚远给她灌输了不少的现代管理理念,特别是掌握别人心理的技巧,让她成为了整个小件车间,人缘最好的工段长。
抗抗已经有五个多月的身孕了,肚子明显挺起来。她不去上大学,如了她妈的心愿。
姜姨心里也知道,委屈着抗抗了,对她就格外好一些,不管姚远给她买什么滋补品,不管怎么惯着她,姜姨都假装看不见了。
最重要的,还是他们有钱了,而且,自由市场开始活跃,只要有钱,总能想办法买到需要的东西。
于是,鱼、肉、蛋、油就应有尽有,可以真正做一顿除夕夜的宴席,用精面包一个肉丸的饺子,从初一吃到初五。
可是,吃食虽然不缺了,如何把这些鱼肉一类的好吃的,真正变成美味佳肴,还是个难题。
姚远虽然见过许多美食,可是他只会吃不会做啊。
吃的时候,他比谁都明白,培养干部嘛,山珍海味并没有少吃。可这些山珍海味都是怎么做出来的,他一窍不通。
动乱十年,矿机剩下来的人,基本都是根正苗红的无产阶级,真正的美味佳肴,他们见都没见过几样,还不如姚远见得多呢,就别说做了。
就像姜姨,她只知道做菜怎么少放油来节省。你给她一块肉,除了剁碎了包饺子,她就知道切成片,放到锅里,肥的炼油,瘦的弄个半熟,加上盐,能存放的时间久一些。炒菜的时候,放几片瘦的,让菜好吃一些。
你让她弄一斤肉一下子就吃了,她舍不得不说,也不知道怎么吃,只知道放到锅里煮熟算完。
那对她来说,就是做梦都梦不到的美食了。
姚远从来没有想过,自己能在这个艰苦的燃情岁月里,混到有好东西不会吃的地步,不由就急的抓耳挠腮。
上哪儿找个明白人,把这些好东西做出来呢
从进了腊月开始,他就把自己的主要精力,放在怎么准备年夜饭上了。
进了腊月,他就不让小慧接活了,把手头的活都做出来,就带着翠霞和翠凤回去。出来这么长时间,也该回去和父母团聚了。
另外,除了各人从里到外穿的新衣裳,他还给三个女人一人准备了一份年货。城里卖的桃酥,还有一斤花生油,五斤猪肉。
猜你喜欢